书城传记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4489800000021

第21章 二战风云(1)

一、战争开始

随着希特勒的侵略进一步加紧,罗斯福对欧洲走向战争的趋势越来越关注,他脑子里的和平幻想破灭了。他很后悔当初不该决定跟着法国和英国默许法西斯在西班牙上台,现在他希望它们能采取反希特勒的立场,并决定务使德国人理解美国的意图。

“我们美洲国家再也不是一个遥远的大陆了,”罗斯福在跨过边界访问加拿大时对加拿大听众说,“我们的雄厚资源,我们商业的活力和我们的兵员力量,使我们在世界和平中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不管我们是不是愿意。”“我向你们保证如果加拿大国土的控制权受到任何其他帝国的威胁,美国人民决不会袖手旁观。”

罗斯福总统除了发出一系列警告外,还请摩根索制定一项计划,允许英国和法国把黄金存放在美国,以便用于购买军事装备。总统看到这位财政部长提出的一项建议很高兴,他打电话告诉赫尔。“我孵出了一只小鸡,”他说,“你想过来看看吗?”国务卿到了白宫以后,罗斯福对赫尔说,他打算让德国大使看看这项计划。他想告诉德国人,“如果你们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我十之八九会这样做的。”赫尔制止了这项计划。赫尔认为,由于总统在加拿大发表了“强硬”的讲话,又即将同英国达成一项贸易协定,那就“很容易使美国人民过于注意欧洲局势了”。这样更易刺激孤立主义,从而增加对政府的压力。

不久,事实证明,罗斯福为加强法国和英国的力量而愿意作出的任何努力都是不切实际的。

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罗斯福认为慕尼黑事件以后,全世界人能够逃脱战争的恐怖。但是,他也有所警觉:慕尼黑只不过是战争道路上的一个小站而已。果然没有过一个星期,布利特大使就从巴黎报告说,达拉第预料德国会在6个月内提出新的领土要求。罗斯福为此忧愁满腹,在他眼前出现的仿佛是一片黑暗,他不知道未来带给他的是什么。

就是在休假期间,他也一直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他字斟句酌地审阅着将在1939年1月4日在国会发表的一系列国情咨文。

罗斯福在国会讲话中警告说,中立和绥靖不能防止侵略。他强调指出,虽然战争已经避免,但是和平还没有保证,美国必须着眼于自己的防务。他一方面要求废除中立法中的强制性武器禁运条款,另一方面要求拨出20亿美元的防务经费,其中大部分用于加强美国的空中力量。为减少孤立主义的反对,罗斯福邀请了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向他们秘密介绍情况。他直率地表示,他担心希特勒一心想称霸欧洲,从而危及美国的安全。有人告诉一位记者,总统说过莱茵河是美国的疆界,孤立主义者纷纷对他进行攻击。罗斯福义愤填膺,把这种说法斥之为谎言,说是出自“一个笨蛋”之口。

欧洲的战争不爆发了。1939年9月1日破晓,也就是在希特勒“白色方案”的第一号指令中规定的拂晓4点45分,德国军队大举越过波兰国境,分北、南、西二路进逼华沙。天空中,德国的机群吼叫着飞向自己的目标:波兰的部队、军火库、桥梁、铁路以及不设防的城市。几分钟之后,这些飞机就要使波兰人不分军民第一次尝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来自空中的突然死亡和毁灭的滋味。在此后六年间,欧洲千百万男女老幼将经常处于这种恐怖中。

二、荣获三连任

1940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罗斯福的第二届任期将在这一年终了后不久期满。他是否要打破传统,争取第三次连任,这不但成了美国各阶层人民热烈讨论的大事,也是世界各方瞩目的重大事件。由于7月15日即将在芝加哥召开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日益临近,设法了解罗斯福的计划已成为全国最关心的事情。内阁成员们和白宫助手们同一般公众一样迷惑不解。甚至连总统夫人直到1940年春天还认为他不会再参加竞选。

有一次总统秘书利汉德小姐问他,谁将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总统回答说,上帝会指定的。

她回答道,上帝最好马上就决定。罗斯福所以不肯正式表态是有种种原因的。如果他宣布他将不谋求连任,他马上就会成为“跛鸭”,失去在国会和本党政界人士当巾的大部分影响。

然而,如果他宣布争取连任,那就会引起强烈反对连任三届的情绪,从而在他执行对外政策方面束缚他的手脚。如果他想援助盟国同希特勒作战,他就必须得到舆论的支持。他不想给批评他的人提供新的弹药。

当时的舆情对罗斯福来说确实是不轻松的。美国舆论专家哈德利·坎特里尔在1940年9月作的舆情分析中指出:“整个人口的1/4认为,美国置身战争之外比帮助英国重要,同时认为,对英国的帮助应该比现在给予的要少,或至少不比现在给予的还多。尽管他们大多数人认为德国将获得胜利,可是他们认为德国的胜利不会打乱他们的生活,也不会危及美国的安全。”这种情绪被孤立派政治组织“美国第一委员会”(“美国第一委员会”于1940年7月成立于号称孤立派堡垒的芝加哥,主要支持者是中西部的企业家,同美国极右组织如库格林神父的“全国社会正义同盟”、威廉·佩利的“银衫团”、农阿华州的新闻记者维恩·马歇尔的“不参加国外战争公民委员会”等结成联盟,攻击指责“犹太人--英国人--资本家--罗斯福”四位一体要把美国拖入战争。)利用来作为反埘罗斯福的一个有力武器。罗斯福的敌人总是从最坏处去看他,确信他一心想连任三届,但又用沉默来掩盖自己的独裁野心。

对罗斯福来说,是否继续竞选,内心的确矛盾重重。一方面,八年的总统重荷确实使他疲倦了,他盼望着退隐到海德公园继续过乡绅的安逸生活,撰写自己的回忆录。事实上他已在1940年1月签订了一项合同,担任《科里尔》杂志的特约撰稿人,每年酬金7.5万美元,相当于总统的薪金;另一方面,罗斯福想巩固新政的成就,把民主党改造成为一个自由主义的党。他对保守派感剑失望,因此不想把领导职位拱手让给哈里·伯德或者沃尔特·乔治,他们不关心占全国1/3的那些“住得差、穿得差、吃得差的人”。罗斯福设想,民主党将成为自由派的安息所,不管他们以前忠于哪一方。1940年1月和2月的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78%的民主党人赞成重新提名总统为候选人,而他的主要对手加纳的支持者只占10%。

事实证明,希特勒的疯狂侵略,对说服罗斯福再次竞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4月9日,德军占领丹麦,并且没有正式宣战就向挪威发动进攻。四个星期后,西线突然开火。德军坦克由尖啸着的俯冲轰炸机开路,穿过中立国荷兰和比利时,向马其诺防线包抄过去。荷兰、比利时的军队几乎立即被击溃。纳粹军队像暴风席卷纸兵一样,把它们那些小小的自行车队打得落花流水。法国陆军的快速后备部队和英国远征军也节节败退。张伯伦终于辞职,英国请出丘吉尔来领导对付这场危机。

五天之后,5月14日,“色当”这个历史上像丧钟一样的倒楣名字,成了头条新闻。住那里,德国人打穿了法国国防线的薄壳。前线的新闻电讯对落在甘米林将军指挥下的法军头上的灾难作了这样的描写:“德军密集的坦克和机动大炮把工事炸成一座活火山;步兵乘着飞驰的卡车以压倒的优势倾注而入;伞兵在战线后面降落下来破坏交通联络;第五纵队纷纷从地下冒出来;更加糟糕的是: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呼啸而下,以致命的准确性投下了一颗颗炸弹。”唯一使人感到宽慰的是,大约30万英国士兵已从敦刻尔克的海滩撤走。

盟军在德军闪电战的迅速攻势面前节节败退,因此纷纷要求美国提供飞机、军舰、大炮和弹药。德军的猛烈攻势,使美国人民目瞪口呆。以前,他们由于同欧洲的危险隔离而产生的舒适感如今已经成为泡影。虽然在政策问题上的辩论仍在继续进行;但是,人人都认识到,希特勒的胜利危及美国的安全。人民等待罗斯福来指引道路。

罗斯福登上议会讲坛,大家都在翘首期望,气氛一片静寂。他建议大规模加强陆军和海军的力量,其中包括实现每年制造五万架飞机的前所未有的目标。5月16日,他对议员们说,由于敌人有了远程轰炸机、机械化军队、伞兵部队和利用叛国的“第五纵队分子”,美国人民必须“重新考虑如何保卫祖国的问题”。

罗斯福并不想缩小危险。“让我们衡量一下我们的力量和我们的防御,”他说,“不要自我蒙蔽。”“我们在过去一而再、再而三地有过这样的教训--没有准备或者无法作准备的国家终遭敌人的蹂躏。所谓攻不破的防御工事不复存在。容许敌人不受阻挠地巩固其向前接近的道路,那样的防务是必败的。不作出有效的努力去破坏敌人的供给线和通讯网,那样的防务是必败的。”

总统要求国会立即为了四个基本目的拨出巨额款项:

第一,为了使更为强大和完全满员的陆军采购各种必要的装备。

第二,为了以最新式装备替换和更新一切旧有的陆海军装备。

第三,为了扩大陆海军保卫国防所需一切物资的生产设施,迅速提供更多物资的能力。

第四,为了把现有的一切陆海军订货合同和一切新订的合同都加速到24小时连续生产的基础上。

在随后几个月里,国会拨出17亿美元来加强军事力量,这是一笔前所未有的款项。这时欧洲形势越来越糟了。罗斯福一边看着最新的电讯,一边喃喃地说:“都是坏消息,都是坏消息。”法国军队已经土崩瓦解,英国军队从敦刻尔克撤退后,如今只剩下一个旅是装备完好的,大炮实际上已经荡然无存,仅有100辆轻型坦克,如果德国人能渡过海峡,只需一个装师就可以把英国征服。如今,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旦德国取胜,英、法的舰队将会如何?罗斯福发出焦虑的询问;布利特大使在紧张地进行活动。法国新总理保罗·雷诺回答说,法国决不会拱手交出它的舰队,法国海军总司令达尔朗上将发誓说,他将把舰队全部凿沉,不让落入德国人之手。与此同时,罗斯福还考虑给这些国家运送武器的问题,他是极想这么干的,但目前阻力仍很大。

1940年6月4日,丘吉尔对英国和全世界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那天午餐以后,罗斯福特地到椭圆形办公室收听了英国首相的讲话。丘吉尔声音洪亮,他的语调中充满着力量,振奋人心。他在讲述敦刻尔克撤退时,既不缩小惨败中的损失,也不掩饰错误。但是,当他阱到那次难以置信的成就以及在创造这种成就的过程中表现的英雄行为时,他的声音充满着自豪,盖过了短波中天电干扰的噪音。接着,他表示要以坚定的目光注视未来。在这极端危急的时刻,他不乞求,也不自夸。他是在代表一个临危不惧的民族讲话,他的声音就是处于最伟大时刻的英国的声音。

“不论代价多大,我们都将保卫我们的岛屿;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我们将在登陆地点战斗,我们将在田野里和街道上战斗,我们将在山林中战斗。我们决不投降。即使这个岛屿,或者它的一大部分土地已被征服,或者挨冻挨饿--我一点也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那个由英国舰队所武装和保卫的海外帝国,也将继续战斗下去,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刻挺身而出,用它的全部力量把旧世界援助和解放出来为止。”

罗斯福听着这位首相的英雄誓言,心潮起伏,深为这篇伟大的演说所打动。他下定决心,要冲破重重阻力,为正在受难的国家和人民提供军火,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积极的贡献。

1940年5月,他绕开国会,以行政命令恢复威尔逊为准备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在1916年成立的国防咨询委员会。

1940年6月19日,法国投降前夕,他撤掉了本党有孤立派观点的陆军部长伍德林,任命了积极主张援英抗德的共和党人史汀生任陆军部长,诺克斯任海军部长。

正当英法盟军节节败退,希特勒行将囊括整个法兰西时,垂涎死兽残骸的狺狺恶犬墨素里尼,突然于6月10日向受了致命创伤的法国宣战。从这个时刻起,墨索里尼已横下一条心,他把自己的命运和希特勒的命运紧紧地拴在一起了。他向三军参谋长们发出命令:“我们将与德国和日耳曼人民,以及他们攻无不克的常胜大军一起前进!”“向法兰西进军!”消息传来,罗斯福怒火中烧。他队为人间的羞耻事莫过于此了。那天,他要去夏洛茨维尔的弗吉尼亚大学讲演。尽管讲稿早已拟好,可是当天早晨他又重新改写了一遍。在夏洛茨维尔,罗斯福宣告:美国的制度正在世界舞台上面临危险;我们决不可变成“武力哲学统治着的世界上的一个孤岛”。总统说,对于他,对于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那是一场噩梦,“是丧失自由的人民的绝望噩梦,是身陷囹圄、戴着手铐、食不果腹,每天靠那些傲慢冷酷的外国主子从铁窗外丢进来的食物度日的人民的噩梦。”

接着,罗斯福叙述了他为劝使意大利保持和平而亲自与墨索里尼进行的谈判,以及这些谈判的失败。他以如下尖锐的话来表达他对这种行为的震惊:“就在1940年6月的第十天里,抓在手里的匕首扎进了邻居的背部。”最后,罗斯福说出了最近几天以来在头脑里酝酿形成的意图:“我们要给反对暴力的人们提供我们这个国家的物质资源。”他以宣布自己的最高信念来结束讲演:“今天,我们这个国家对自由的热爱仍然是炽烈而坚定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午夜存海军部作战室同一伙军官收听了总统的讲话,他对罗斯福说,人们对这篇讲话感到非常满意。

6月22日,法国投降,希特勒用六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德皇四年都没有完成的任务。为了满足“元首”胜利后报复的狂欲,他命令投降仪式在1918年德国战败签订停战协定的同一节火车车厢里举行。德军开进巴黎三天之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R·斯塔克上将前往国会山,要求为建立一支在“两个大洋”作战的海军拨款40亿美元。根据他的这项要求,海军的规模将扩大70%,即增加257艘军舰,其中包括几艘战列舰和27艘“埃塞克斯”的航空母舰。但是,建造这些军舰需要时间--正如斯塔克将军说的,“金钱买不回昨天”。罗斯福决心秣马厉兵,加快战备步伐。

面对着风云骤变的国际形势,罗斯福思绪万千,为了美国的前途,为了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了战胜国内强大的孤立主义和和平主义的逆流,他决定打破常规,争取连任总统。

1940年的大选结果,不仅打破了美国100多年来的政治传统,而且成了第二次大战期间的一次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搏斗。罗斯福第三次受任,比他在大危机年代临危受命,担当起挽救资本主义体系免于崩溃的任务来,有着更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