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明电报机
爱迪生在火车上闯了祸,只得辞职回家。
爱迪生又有了新的实验场所,这是母亲重新为他开辟的。为了防止意外,新实验室设在顶楼上,地窖里只堆放器材和杂物。爱迪生利用这个新的实验室开始进行电学实验。其中之一就是“电报游戏”。
爱迪生原来就喜欢电报机,尤其是和一个叫狄克的朋友一起去参观电信局以后,他对电报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狄克,我们两个人来做电报机,互相通信吧。”
归途中,两个人就已经约定好了。
不论清晨或者是半夜,只要一有空闲,阿尔瓦和狄克就翻阅有关电信的书,热心地研究机器的制造。
那时,电信事业刚刚开始。所以要找一个隔电瓷、一根电线,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绞尽了脑汁,终于想出用空瓶子来代替绝缘器。不过,最伤脑筋的是电流。
“啊!有办法啦!摩擦猫毛就能产生电流呀,我们来试试看!”
他们捉来一只猫,开始用力摩擦它的毛。猫由于很不舒服,就在爱迪生手上抓了一下,大叫一声后便跑掉了。
经过这样可笑的失败之后,他们终于在从狄克家的屋顶到阿尔瓦家的树尖上。装好了一根电线。
电报机开始发报的时候,他们俩真是兴高采烈,惟一不高兴的是爱迪生的父亲。
“阿尔瓦,不要玩得那么晚,11点钟就应该睡觉的。”
这样一来,爱迪生太失望了,卖完报纸回到家,总是在10点钟左右。如果11点就得睡觉,那可就没有多少时间了。很快,他又想出一条妙计。
有一个晚上,爱迪生空着手回家。
“怎么啦?阿尔瓦,今天的报纸全部卖光了吗?”
父亲在就寝前,总要读爱迪生没卖出去带回来的报纸。这已成为他每天的习惯了。
“不,还剩下几份,可是全都被狄克带走了。”
“那你去跟他要一份回来好了。”
“好,请您等一下,我去叫他看看。”
他走到电报机旁。喀嗒、喀嗒地搞了一会,电报机开始响了。
“爸爸,狄克说要把重要的新闻用电报发送过来。噢!是南北战争的消息,格兰特将军……”
他的计谋成功了,父亲关切地问:“格兰特将军怎么啦?”
于是,他们俩便借机实验到晚上一两点。
但是,有一个晚上,一头牛跑进果树园里来,牛的犄角钩住了电线。牛着了慌,它越想摆脱掉,电线越是紧紧缠住它不放,它大叫起来。附近的人们闻声赶来,立即把电线割断,这头牛才获得解放。可是,爱迪生最感得意的电报,却因此不能再通信了。
一个名叫华德的铁路工人住在离爱迪生家只有半里远的地方,他的继子詹姆士·坎西对电报也特别感兴趣。爱迪生便邀请他一同工作。当时没有一家专门出售电报材料的商店,所有材料都得自己做。爱迪生收集了好些拴烟囱管的铜丝,把铜丝拴在他们两家的屋顶上,在离地七八尺的树枝上把电线架设起来,用玻璃当做绝缘器。
爱迪生试验用的所有零部件都是手工制成的。电磁线圈的电线外面包了些破布,用来绝缘,而电键则由一些零星的金属片来充当。取得电源是试验中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爱迪生翻看资料,然后自己动手制造简单的电池。一切准备就绪,两人开始试验通报。坎西在电线那头接收,爱迪生在电线这头。长短不一的嗒嗒声,在夜深人静时分显得格外清脆悦耳。
电报是爱迪生真正的第一项发明。在爱迪生15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因而改写了他的人生。那是8月的一个早晨,爱迪生像往常一样在大干线铁路上卖报,他看到一个小男孩正站在铁轨中间玩抛石子的游戏。突然有一列货车从他身后驶来,爱迪生急忙扔下报纸,冲下站台,抱着那男孩摔倒在路基上。
被爱迪生救起的男孩叫吉米,他父亲名叫麦肯齐,是克利门斯山火车站站长。出于感激,他邀请爱迪生住到他的家里。
爱迪生在卖报之余经常到火车站的发报室去研究那里的仪器,这一点麦肯齐也注意到了。因此,麦肯齐认为爱迪生也许想学电信技术,将来做一个通讯员。他便对爱迪生说:“爱迪生,你救了我的小孩,我应该好好报答你。我看你对电信方面的机器很有兴趣,我可以教你掌握电信技术,是免费的。”
于是,爱迪生一面在车站卖报,一面在发报室做见习报务员。不久,便以一个正式报务员的身份加入车站工作人员的行列。
当时,电报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多少人能够收发电报,最好的报务员每分钟只能收45个字,想干好这行的确很难。所以,能收发电报的人几乎到哪儿都能找到工作。
掌握了电信技术的爱迪生打算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要找到一个能运用这种新的电报技术的地方。他找到一个店铺,这个店铺设在休伦港的一条主要街道上。那里有空地,只要付钱就能用。然后,他在空地到休伦港之间架了大约1.5千米的电线,他准备开办自己的电信局。
爱迪生的电信局开张很久,却一直没有多少生意,因为在这个小镇上,早已有了另一家电信局。
托马斯·沃勒是另一家电信局的负责人。沃勒在他的店铺里经营许多项目:珠宝、书籍、钟表。沃勒急于参军,在离职以前,他急需找一个能够顶替他的人。爱迪生聪明伶俐,又是麦肯齐的徒弟,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了。于是爱迪生顶替沃勒,负责电信局的工作并且经营店铺。
爱迪生接手了沃勒的电信局,这使他不仅能自由自在地工作,而且由于电报房的办公室又是珠宝店的一部分,钟表匠的工具也放在这里,他可以随意使用这些工具,用来制造自己的电讯设备。
16岁那年,爱迪生经麦肯齐介绍,做了大干线铁路斯特拉福特枢纽站的电报员,这个地方距加拿大较近,离休伦港也只有160千米。1864年冬天,连接休伦港和加拿大城市萨尼亚的大湖冰封雪冻,水底电缆被冰块划断,湖面停止了交通,两座城市的通信处于瘫痪状态。人们都在急切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爱迪生提议如果能给他一辆车头和一个司机,他便可以和对岸通讯。铁路公司同意了。他爬上了靠近湖边的休伦港路段的一段机车,拉响了汽笛,用笛声发送莫尔斯电码。对岸的人被这长长短短的汽笛声吸引了,大家都聚集在岸边倾听。这笛声不久便被加拿大的一个电报员听到。马上跳进那边的火车,也发出汽笛回答。就这样两座城市又恢复了通讯。
用火车汽笛声也可以发送电报传递消息,实在是太新奇了。于是铁路公司雇他做斯特拉福特枢纽站的电报员,负责在夜间接收电报,工作的时间是从晚上7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
铁路当局绝对禁止当夜班的人睡觉,规定每隔一小时要发出“6”做信号。爱迪生想:如果每隔一小时发出“6”的信号,偶尔打个盹儿也无关紧要。既然有信号发出,那当班的人一定在坚守岗位。他要利用这无聊的漫漫长夜睡个觉或做些实验,于是,他制作了一个带缺口的轮,又从镇上购来一架闹钟,将带缺口的轮与钟表连接在一起,每隔一小时,就接通一次电路,使之自动发出“6”的信号。发明这项装置后,每当无事可做的夜晚,他就在电信室打瞌睡。总局里管电话的莫斯先生看到爱迪生所发信号准确无误。甚至一秒钟也不差,认为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的,心里十分佩服爱迪生,表扬了斯特拉福特分局这位夜班报务员。
一天晚上,事情败露了。爱迪生的信号发出没多久,莫斯因有急事,发出呼叫,而爱迪生却毫无反应,正在熟睡。莫斯觉得奇怪,担心发生了什么事,于是,他跑出事务所,来到斯特拉福特枢纽站,发现爱迪生正在睡大觉。因此,爱迪生从斯特拉福特枢纽站被赶了出来。
没过多久,爱迪生便返回休伦港。他在家乡生活了几个月。这次回家正赶上地方当局借口军事需要,强迫爱迪生家迁离瓦尔华斯住宅,在郊外建新的家园。
爱迪生看到休伦港的情况不如以前,决定继续流浪。他写信给在波士顿的米尔顿·亚当斯。托他代谋一份职业。亚当斯便把他的信交给了西方联合电报公司的监察米利肯。米利肯见了这印刷体般的书法,赞赏地说:“他抄电报时也能写得这样整齐吗?如果他能够的话,那么叫他来,我马上雇佣他!”
爱迪生接到亚当斯的信,决定去波士顿。
二、受雇中央电信局
一星期之后,爱迪生才站在亚当斯面前。
虽然是多年不见,但因为是老朋友,所以,也就用不着说什么客套的话了。
“怎么来得这么晚?这可不像是你的脾气。”
“老实告诉你吧,是因为没有路费呀。”
“那么,你是走路来的?”
亚当斯的询问也很奇特。
“哈哈,我是同铁路公司交涉,弄了一张乘车证才来的。”
“那为什么到得这么慢呢?”
“因为在中途遇到大风雪了,在蒙特里欧住了4天,挤在小客栈里。唉!终于能保住这条老命来到这里。真是太冷,太冷了。”
想起当时的情景,爱迪生忍不住又发起抖来。但是,亚当斯听完了他的话,就性急地说:“既然到了波士顿,就不能再在这里喊冷了。走吧!”
“去哪儿?”
“到西部联合公司,是你要服务的公司。”
米利肯经理和爱迪生见面还不到5分钟,这位以电信专家而闻名的经理就一眼看中了爱迪生。
“你准备几时上班?”
“马上就可以。”
“那么,请你下午5点30分上班吧!”
下午5点30分,一分都不差,爱迪生就出现在中央电信局了。
那天晚上,天气阴沉而寒冷。新来的爱迪生旁若无人地走了进来,屋里的其他报务员都觉得他很不顺眼。
“这个怪人,一定是从西部来的,非给他点颜色看看不可。”一番交头接耳后,大家都一致决定要整他,但爱迪生一点也不晓得。“你负责这里。”他一看被指的地方,写着“纽约第一号”。爱迪生毫不犹豫,手里拿着铅笔就坐了下来。因为纽约那边有一个很能干的电信人员,正使波士顿这批人感到招架不住。过了约有一个钟头,从纽约发来了缓慢的电讯。“嘟,嘟,嘟……”爱迪生把一条腿放在椅背上,很悠闲地从口袋里拿出口香糖塞进嘴里,再提起铅笔检视一番,大约发了50多个字,他才开始工作。这时,从纽约发来的电讯,速度渐渐地快起来,爱迪生桌子上的收报机,不断地急促响着。爱迪生抬头一看,同事们都停止了工作注视着他,想看这个新来的小子是怎样应付那些高速的电讯的。这一来,天生不肯认输的精神激起了爱迪生的斗志。他马上集中注意力,收听电报机上的声音,他手的动作比机器还快。
看来纽约的发报人像是感到焦急了,故意把字发得不清楚,或乱加符号。但在西部那种不太完备的电信设备下磨练出来的爱迪生,当然毫不在乎这个情况。他仍用端正的字体写下来,标点符号也记得很清楚,就是再无能的印刷工人也不至于认错。
最后,纽约的电信人员大概是累了、速度渐渐减慢了。爱迪生便向对方发报,内容是:
“喂,老兄,你怎么这样不灵活呢。你大概累了,可以用另一条腿发报呀!”
他是想讥讽对方的发报技术不行,说他大概不是用手而是用腿发报的。
自此以后,波士顿的同事们再也不敢小看爱迪生了。
在波士顿,爱迪生仍旧很用功。他和亚当斯住在一起,生活过得很愉快。一个勤勉用功,一个悠然自得,所以在他们俩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常会有滑稽的事情发生。
他对亚当斯说:
“亚当斯,我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人生却这么短促。所以,我非跑步不可。”
话一说完,他便在早晨的街上,拼命向距离有1千米的饭店跑去。
“真是一个怪人。”
亚当斯打了一个呵欠,目送着这位朋友的背影。
有一天早晨,爱迪生和亚当斯正想去吃早饭,走到托列蒙特街,看到两家百货店门前围着很多人。
一家商店的玻璃橱窗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本日新到袜子300双,每双仅售5分钱。--与邻店无关。”
隔壁的一家也贴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袜子现在到货很多,每双售3分钱。--与邻店无关。”
原来是这近邻的两家百货店正在互相抢生意。
“喂,这倒有趣,看一下吧。”悠闲自得的亚当斯说。爱迪生原是最喜欢看这种事的,两人便停下来看热闹。只见头一家店铺不服输,又减价为每双2分钱;另一家一看,也再减为每双1分钱了。可是群众都只围着看热闹,却没有人进店里去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最后,价钱降低到3双卖1分钱。这时亚当斯说:
“我再也忍不住了,给我1分钱吧!”
他向爱迪生要了1个铜板,便推开人群,走进店里去。
“给我3双袜子。”
群众都屏气凝神地旁观着。
商店里有好多女店员,其中一个店员就从橱子上拿下了一个盒子递给他。他打开盒子一看,是婴儿穿的袜子。
“喂,我要大人穿的呀!”亚当斯困惑地说。
“您只付1分钱还要讲究尺寸,那样我们更吃不消了。”
围观者都哄然大笑,竞卖也就此结束了。
三、两项新发明
波士顿与爱迪生曾工作过的中西部大不相同,这里的生活环境非常好,学术气氛浓。在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可以读到轻易找不到的书。
爱迪生买了一本《法拉第电学研究》。读过之后他发现,这本书上有关电的知识比他读过的所有书籍都详细,它所阐述的电报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使他受到很大的启发。对爱迪生来说,法拉第是世界上伟大的人物之一。
爱迪生的脑子里又在憧憬着一个新的理想:打算辞去报务员的工作,专门从事科学发明。1868年10月爱迪生和他的助手制造出了投票记录机的原始模型。
爱迪生发明这种机器实属偶然,他是在利用新闻电报专线报道国会表决情况时萌发这个念头的。因为他做报务员时注意到登记议员们的口头喊票很浪费时间。每次投票都要经过繁琐的程序,需将每位代表的名字分别叫一次。每叫一次,就将他的“赞成”或“反对”记在他的名字之后。投票记录机的发明简化了这个繁琐的程序,在进行表决时,每位议员只需按一下座位上的电钮,他的表决便立即在议长的办公桌上记录下来,投票记录机可以自动完成表决计数。
当时,交易所向股票经纪人通报股票行情都是采用一种电信机。爱迪生认为此事大有文章可做,便设法加以改进。他设想接受机一端的守候人是不必要的,而且接线也可以减少。经他潜心研究的这两项技术革新都成功了,而且他又发明了“极化继电器”,“极化继电器”推动了电报行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