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能力立体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从书)
4458700000041

第41章 文化学习能力培养(3)

以上这些做法,为孩子学习外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样做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外语兴趣,而且提高了孩子的外语水平,特别是对话水平。

历史学习能力

历史基础知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史实性基础知识,一类是理论性基础知识。史实性基础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人物、典章、制度等。理论性基础知识包括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更、阶级斗争的状况、社会制度的演进以及上述几方面的相互关系等。而这些知识又是由五个要素构成的——一是时间、二是地点、三是人物、四是内容、五是评价。

了解了这些特点,循着这些特点去学习,才能逐步地钻进去,才能窥见生动活泼的历史画卷的奥秘,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根据这些特点,吸收到丰富的文化营养。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学好历史课呢?

采取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首先,阅读课文时要找出课文中的主要史实和基本结论;要找出课文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他的主要事迹,并对他作出基本的正确评价。其次,要注意做到新旧知识的衔接,学习每一段内容,要思考它与旧知识有什么关系,要把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思考,了解它们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以及与前后史实的联系。这样一边整理一边学习,就会逐步理清历史线索,弄清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使之成为具有规律性的知识;才能清晰地掌握每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内容、意义、作用,做到以史带论、史论结合。再次,要注意研究编、单元、章、节、目的标题,掌握它们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标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历史知识连成系统。

采取制表图示的学习方法历史基础要素较繁杂:在时间上,要求你能记住每个朝代的起止年代、重要历史人物的产生年代或每个统治者在位时间等,能计算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距今有多少年;在地点上,要能识别中国历史地图上的重要山脉、河流及其流向,识别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能掌握、描出国家的疆界以及农民起义进军路线,能读懂教科书上的插图等。至于人物事迹、事件内容及其历史评价等要素就更为繁杂。要把握这些繁杂的内容,先要一段一段阅读、理解,然后还要把消化了的历史知识概括、归纳、整理,制成历史朝代演变表、历史事件比较表、重要年代关系表等等,这样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设计图表的过程是:先画出草图,将教材的内容加以简化浓缩,然后再从草图中去掉次要因素和次要联系。这样就可做到以简驾繁、一目了然。例如,可以编制秦统一中国大事年表,明清时期科学家、文学家和他们的代表作简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比较表等等。这种列表图示法,可以使历史知识经过消化,达到简化、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比较分析,从中明晰地看出历史的总体发展趋势。

采取知古鉴今的学习方法学习历史为的是“知古鉴今”、“古为今用”,要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要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这就要求站得高,望得远,发掘得深,要把历史学习与自己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可通过写一些笔记、评论或小论文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通过学习历史,我们了解了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了近千年,社会发展、文化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直到明朝后期才逐步缓慢下来。我们不妨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这样一个文明古国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这样联系实际、结合现实的思考,可以使我们不忘历史教训,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壮志。再如,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涌现出无数的志士仁人、英雄人物,从林则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直到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他们的宏伟志向和献身精神,可以激励我们继承革命传统,努力学习,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献身。这样联系实际、结合现实来学历史,才会明确目的、学出兴味,加深对历史事实的理解,逐渐把握历史的真谛。

地理学习能力

学习地理,当然少不了大量有效的记忆活动,但怎样才能学得好、记得牢呢?我们给大家介绍几种基本方法:

左书右图法学习地理首先要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地理表象。地理表象就是地理位置、地形(如:山脉、河流)以至地图等地理事物在人脑中所形成的表象。这些表象正确的形成是理解地理知识的基础。

根据表象的来源,可以把地理表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地貌表象,即由直接观察局部地区的实际面貌所形成的表象,如人眼所见的山地、河流等形象所形成的表象。这类表象所反映的是较小的空间。另一类是地图表象,即由观察地图而形成的表象。地图是表示地理空间关系的图形。它所包括的领域比较大,远远超出视力所及的范围。所以,地图表象所反映的是较大的空间。我们学习地理不能到处去实地考察,主要还是通过地图表象来学习的。

因此,我们学好地理,必须掌握左书右图法,即一边看书,一边看图,把书中用语言表述的内容移到图上。只有这样形成习惯,才能建立正确的地理表象,掌握好地理知识。

前面详细地介绍了读书法,这里应引起重视的是地图的学习和运用。须知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必要工具,又是“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地图的图表语言是国际通用的。各种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等,都要用地图加以显示。离开了它,就不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就无法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获得真正的地理知识。因此,在学习中要充分运用地图,认真锻炼读图、用图的能力,这是学好地理关键所在。要学会读图、用图,先要学好地图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包括搞清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等高线和地形图,以及图例、注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如果这些基础概念不清,不会运用,就不可能正确地阅读地图。例如,不懂得经纬线的性质,就谈不上用经纬网来确定方向;不了解比例尺的各种表示方法和意义,就不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同样,不明白等高线的意义和表示方法,也谈不上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地表的高低起伏状况等等。掌握了地图知识后,还要不断地有意识地反复练习,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作为帮助自己继续学习的工具。常用地图有:挂图、图册、课本插图、填充图。学习中要配合使用。例如,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地表高低起伏,色彩鲜明,但不易看清山脉分布和走向;而在课本中的山河分布示意图上,山脉走向却十分鲜明突出,若二者结合对照使用,就能达到互为补充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地图册和插图的注记不尽相同,要仔细查看注记,对照使用。

同类比较法比较法是识记地理知识的最有效的方法。

地理学习中的比较法,从形式角度来看,有列表比较、单项综合比较或地图对照比较等方式。从内容角度来看,可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类比法,即将同类地理现象或不同类地理现象的相同属性作比较。二、纵比法,即将同一地理对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状况加以比较。三、横比法,即将同类地理在发展的阶段上加以比较,四、对比法即将对立的地理现象和地理区域的物征进行比较,使各自的特点明显有力地显示出来。五、联系比较法是揭示地理内在联系和相互联系的比较方法。

通过这种多角度的比较,可以使我们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透彻理解各种现象,形成确切的概念,把复杂的地理内容形成系列,从而加强记忆,增强学习动机法培养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是学好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初学地理时往往对自然地理、区域地理感到枯燥、抽象。

这是由于感性认识不多,对学习地理的意义认识不深的缘故。怎样培养兴趣,增加学习动机呢?这就需要不断深入认识地理的意义。特别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学习地理的意义。自从现代工业迅猛发展后,大量的地下资源被发掘利用,而随着作为动力资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废气、废水、废碴无尽止地向外排入,造成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同时,不可更新的资源越用越少,出现某些资源日益短缺的危险。地球上人口的增长速度愈来愈快,在亚非拉许多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速度同经济发展速度不适应,这样就出现了世界性的人口问题。因此,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成为全世界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已成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现在我国正进行四化建设,这些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具有科学的的资源观、人口观和价值观,从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考虑,在从事建设时,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考虑。不去干那种杀鸡取卵、自毁家园,贻害子孙后代的蠢事,这是时代赋予地理学科新的历史使命,如果能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学习地理的意义.就一定会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还要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对地理本身的逻辑体系产生兴趣。地理课程具有文理相通、人地结合的特点,它的综合性、区域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很强,而且人、地、物紧密相关。因此,联系当时当地实际,最易引起学习兴趣。例如在“农村、牧区与城市”一节中,既讲了农村人民的生活情况,南方与北方如何因地制宜种植不同的作物、采用不同的耕作制度等,还讲了同南方、北方的地理环境相适应的人民生活风俗习惯:北方农村房屋的建筑材料,原来多就地取材,以土坯垒墙,屋内有土炕。可以生火取暖。南方则以石块、竹木、砖瓦为主,屋顶斜坡大,便于排水。北方人的主食多为面食,逢年过节有吃饺子的习惯,冬天下雪后,堆雪人、打雪仗是孩子们最有趣的游戏;南方人的主食多为大米,生长在江河湖海边的孩子们多爱游泳,端午节的龙舟竞赛,是南方水乡传统的娱乐和运动节目。

思索这些联系,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起来,这种联系实际的思考是十分有趣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轻松愉快、精神放松的情况下。记得多,理解得深。学习过程不应伴随任何一种紧张状态。这是在学习地理时尤其应该注意的。

物理学习能力

学习物理课,必须抓住实验、概念和习题练习这三个关键,才能学好它。

实验物理本身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是“以物讲理”、“即物思理”、“见物明理”的一门科学,它的许多概念、原理、定律都是从实际中总结出来的。因此,不作实验,物理概念很难建立起来。物理中的定律和公式,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才能成立的。

通过实验才可能验证公式的由来,又可以明确公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不少人对物理公式不能正确理解,也是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的缘故。伽利略回答在意大利比萨斜塔上进行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统治了两千多年的错误理论,也是实验操作的功劳。由此可见,实验对于物理学习是多么重要。

在实验中要注意练习观察的方法,和锻炼实际操作的方法。

观察要注意下列几点方法:

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无论是老师的演示实验还是自己动手实验,都要掌握实验原理、目的、要求、实验步骤及仪器使用方法。要仔细观察现象,认真思考,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切忌只看热闹不动脑筋。只观察现象而不认真思考,就等于真理在身边招手,而你却不予理会。世界上在浴池中洗澡的人不计其数,可只有阿基米德从中悟出深奥的道理,发现了浮力定律。这是因为他在洗澡时一直在思考皇冠的含金问题的缘故。

要养成精细的观察习惯观察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善于进行比较,找不出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特别注意两个不相似的同类物,既要发现其明显的不同点,发现其不明显的相同点;既要注意有强烈刺激性的部分,又要注意不显眼的部分。要善于捕捉细微的、外露的现象,从别人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

养成不同角度观察的习惯要养成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问题的习惯,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要注意那些稍纵即逝的现象当然,观察不仅在实验室里进行,还要扩大到日常生活中去。杭州十四中学生刘晓华,在他写的《火车叫声引起我的注意》的论文中说到:1979年6月13日晨,当我经过西湖边时,忽然听见火车的叫声,于是观察四周,发现浓雾弥漫,空中充满水气。我由此想到声音在水中传播比在空气只播要快、要远,认为今天能听到火车叫声是因为天异常引起的。”他又进一步思考,作出了当天会有暴雨的推断。果然,那天下了一场罕见的暴雨。一个中学生能从火车的叫声中,推测出暴雨即将来临,他那敏锐、准确的观察力,不能不使人钦佩。

在实验中还要注意锻炼实际操作能力,要仔细听老师的指导,掌握实验的目的、操作要领,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并使自己的操作逐步做到精细、工整、准确。还可以自己动手制造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有条件的还可以试装半导体及制作航空模型等,这都可以加深对电学及机械作用原理的理解,是单纯看书所不能得到的。这样手脑并用才能使自己更加心灵手巧。

概念物理学的概念比较抽象,学习物理必须重视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要紧紧抓住教科书中的基本概念,融会贯通。用题海战术或死记硬背的方法,是绝对学不好物理的。特别是难的章节,难点更要弄通。这就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善于抓住复杂问题的本质,努力锻炼思维的速度和反应的灵敏程度,锻炼思维思考问题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思维的独立性,就是要自己独立地提出并解决问题而不要总是依赖老师或别人。牛顿说得好:“我并没有什么办法,只是对一些问题用了很长时间去思考罢了。”

掌握概念还要重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把前后概念连贯起来,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通常我们可以采取画表的方法来整理物理概念与规律。如从“力”这个中心概念出发,可以找出重力、摩擦力等概念,还可以根据“力”的定义联想到牛顿三大定律,进而联想到动力学的其它基础知识,这样就是以全局角度去理解“力”的概念。而且,这样以点带面、层层推广发散,从基本上把物理概念(规律)都复习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