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4456800000048

第48章 尾声

拿破仑·希尔临终时的最大愿望就是安妮在经济上能无后顾之忧,同时希望拿破仑。希尔基金会能把他毕生的事业永远地发展下去。由于希尔留下的遗产足有100多万美元,所以能够确保安妮过上舒适的生活,但基金会却因丑闻而滑到了破产的边缘,就像希尔曾经历过的那样,它的前景危机四伏。

早在1968年,当希尔患上白内障的时候,基金会就出现了危机的先兆。当年的春天基金会召开了一次董事会,根据当时的会议记录,大会通过了五项决议:第一,基金会内部章程做了小范围修改;第二,选举一名新董事;第三,同意安妮辞去基金会秘书的职务;第四,推举新董事担任秘书一职;第五,把部分董事降为基金会的高级职员——包括那位新当选的秘书。

而包括安妮在内的其他两名董事之所以被解职,董事会为此做的解释是为了让他们在某些含义模糊的诉讼中免于承担责任。

至少会议的背景和结果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安妮未能出席会议,根据会议记录,是拿破仑代表她出席的,而据安妮说,拿破仑从未对她说过她已经失去了在董事会的位置。实际上,直到希尔去世后,当其他一些可疑的征兆出现时,她才知道了这件事。

由于安妮不在场,而且希尔离开人世前的几个星期里,因为健康恶化,也无法进一步参与基金会的事务,所以会议记录是否如实地反映了整个选举的过程也就无从得知了。尽管基金会仍继续执行希尔制定的那些工作议程和计划,但在希尔患病期间以及逝世后的这几年里,基金会却达成了很多背离公司传统的协议,把基金会的很多产权给了个体承包商,包括希尔某些书的著作权,而根据他们婚前的协议,它是属于安妮的。1976年,当安妮那数额不太大的版税支票被突然停发时,拿破仑的著作权和基金会的许多其他资产就都已经被掩藏在一大堆乱糟糟的法律文书的纸堆里了。有一些资产被基金会的一个高级职员控制着,还有一些则被出售,甚至倒卖给了企业家,有些交易还存在着是否合法的问题。

对于都快满82岁的安妮来说,这事就像一场活生生的恶梦。她并不需要从版税中得到那份钱,但当她知道她丈夫的遗产正被人瓜分殆尽时,她立刻变得惊恐万状。她顺着一连串的合同查了下去,她想知道围绕希尔的著作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她终于一无所获,这样一来她就更感到害怕了。于是她委托丁她的律师,要想挽救希尔的事业,需要打几年的官司,还要支付数百万美元的律师费,而她却完全没有这份精力和财力。

在绝望之中,安妮只得给克莱门特·斯通写了一封信笺。向他说明了这个问题。收到这封信时,75岁的斯通正使他的美国联合保险公司处于事业的顶峰之中——它已成为全美国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它不仅为斯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使许多其他有幸购买了该公司股票的人发了财。为了让公司按自己的既定方针来运转,斯通每天仍要工作20个小时。他仍然没有放弃写作,还经常演讲,召开董事会议,有可能的话,他甚至还亲自出去推销。

安妮这封含义模糊的短信引起了斯通的关注——实际上,这件事在以后的几年里也改变了他的生活。

斯通认为,一个人能为朋友做的最好一件事,就是在朋友离去后,帮他料理他的家,这是斯通的一个基本信条。他之所以愿意插手安妮这件事,就是为了让安妮的心得到安宁,但这时的形势比以前更加严峻了,一个伟大朋友的全部毕生成就正被人瓜分和丢弃,他由此而感到了事态的紧迫,所以对此事他不仅仅是过问一下,还准备倾其所有,立刻卷入到这场斗争的旋涡中去。

不到3个月,斯通就为安妮聘请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律师和侦探,然后由安妮起草了一份起诉书,要求把希尔的著作权归还给她,同时着手收拾拿破仑·希尔基金会目前的混乱局面。

这场官司历时5年,总共花掉了斯通200多万块钱。在这个过程中,斯通本人和他的律师以及参与这个诉讼案子的公司雇员都曾遭受过死亡的威胁,所以他们不得不随身带着保镖。

1982年这场激烈的斗争终于以庭外和解的方式解决了。虽然基金会部分高级职员从事违法行为的问题还没有被裁定,但安妮和斯通还是达到了他们的两个主要目的:希尔的著作权归还给了安妮,基金会的高级职员和董事全部辞职,由安妮掌管了基金会的前程。

看着拿破仑·希尔基金会正逐渐衰败,安妮·卢·希尔自己想方设法为它的前程做打算,而她此时已经快88岁了。她很快制定好一个计划,接着就果断实施了。她成立了新的董事会来负责策划和领导基金会的复兴工作。因为安妮从来不愿意采用折中的用人方法,所以被安妮说服前来接管基金会的都是一些无可挑剔的人,他们都曾取得过巨大的成就,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拥护拿破仑的基本原则。这些人中有两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个是W·克莱门特·斯通,他答应安妮的要求接过了基金会的领导权;另一个是来自西弗吉尼亚州的詹宁斯·兰道夫参议员,几十年来他一直支持着希尔和他的事。其他三个董事会成员虽谈不上是什么大人物,但在承担基金会的复兴以及顺利步入90年代的工作中,都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其中一个是医学博士查尔斯·M·约翰逊,他是莱拉的儿子,也是安妮所钟爱的外甥。约翰逊同希尔的关系非常奇特也非常感人。约翰逊4岁时,拿破仑搬进了南卡罗来纳州克林顿市的一座公寓大楼,而约翰逊和他母亲还有安妮当时也住在那里,他们那时候就开始认识了,并成为了好伙伴。因为他们彼此都从对方那里找到了自己生活中所缺少的东西。对于约翰逊来说,他渴望身边有一个父亲式的人物,而对于拿破仑来讲,作为慈父般的姨父则有机会品尝了身为人父的一些快乐,而这些快乐对于年轻时只想到工作的希尔来说是没有体验过的。多年来,查尔斯和拿破仑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当查尔斯对自己的大学专业不满意时,正是希尔鼓励了他去追求当。一名医生的梦想。希尔还表示愿意给他提供无息贷款,帮他交纳医学院那昂贵的学费。

另一个董事会的主要成员是小迈克尔。里特,他是美国联合保险公司的副总裁。当初在拿破仑,希尔联合会里,他就和希尔、斯通在一起密切地工作过。里特是《巴黎新声》这部电影的导演,他的文字功底和推销才能在吸引公众对联合会举办的教程、演讲及其他活动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也许最重要的是,里特分析了拿破仑·希尔联合会早期的状况,然后重新提出并制定了具体的复兴计划,这些计划最有可能使企业在财政上实现自给自足。

就在他们召开新的董事会议之前,斯通就如何办好一个非营利性的公司征询了专家的意见。他找到了斯特罗姆·舍蒙德参议员,参议员给了斯通和赫雷斯。弗莱明全面接触的机会。后者是斯特罗姆·舍蒙德研究所的负责人,后来成为拿破仑·希尔基金会的新董事会的成员。

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斯通在第一次董事会上就公司很多方面的问题发表了详细的讲话,并在征得安妮和其他董事的同意后,他任命迈克尔。里特为基金会的执行董事及财务干事,里特欣然接受了任职。然后由里特列出了基金会的一个财政计划,该计划中既没有资金来源,也没有合适的创收计划,斯通则当场表示愿意包下基金会第一年的全部开销一一工资、办公地点、促销活动以及匆忙开张时所有必须要办的其他杂事。第一年过后,他仍愿意继续无息地向基金会提供所需的贷款,但他强调基金会所采纳的策略和手段务必能使它尽快地在财务上达到自给自足。1987年由于在财务上实现了自给自足,拿破仑·希尔基金会的经营项目开始扩展,同时经济基础也得到了加强。

今天,拿破仑·希尔基金会继承了希尔这位创始人的遗志,仍然是一所非营利性的慈善机构,它的使命是“通过各种传媒向整个世界传授领导艺术、自我激励以及取得个人成就的原则和方法来把世界变成更加美好的生活乐园”。

基金会的复兴和发展及其扩大经营规模的抱负标志了围绕着拿破仑·希尔个人成功哲学的这部传奇故事的保守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这部传奇故事起源于20世纪初,当安德鲁·卡内基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崇高思想的时候;当希尔跌跌撞撞地经历这几十年的不幸和挫折时,其间不知有多少次它险些就夭折了,就是这个崇高的思想使得希尔为之着迷了一辈子。希尔退休后,若不是W·克莱门特·斯通的干预和扶植,它也许就寿终正寝了;而斯通退休后,若非有了拿破仑·希尔基金会重新组建的董事会的英明决策和全体成员的鼎力支持,它也就不会挨到今天。

今天,卡内基成功哲学的传奇经历已经过去了90多年,而从《思考与致富》成为当时的最畅销书到现在也有50多年了,但是希尔的光辉思想仍然能够延绵不息,这真教人难以置信。随着拿破仑·希尔基金会的蒸蒸日上,希尔的宿愿终将会实现——帮助这一代以及未来的人们去获得他们从生活中想要得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