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4456800000002

第2章 自序(2)

然而全美国的首富中,有五百人以上亲口告诉过我,他们最轰轰烈烈的成功和打击他们的挫败,相距仪有——步。失败是个阴险狡诈的淘气鬼。要是眼见有人成功近在咫尺,却落入它的圈套,它最乐了。

五毛钱的教训

达比先生拿到“碰壁大学”的学位之后,下决心终身要受惠于开采金矿的经验,他运气不错,有幸躬逢其盛,看到证实了“不好”并不等于“不要”的场面。

有天下午,他在一座旧式的磨坊里帮伯父磨麦子。他伯父经营的大型农场上,有很多缴谷租的佃农是黑人。一个黑人佃农的小女儿不声不响地推开门走了进来,并站在门边。

他伯父抬头看到了小女孩,就对着她粗声粗气地喊:“你想干嘛?”

小女孩细声细气地答:“妈咪说,请你给回她五毛钱。”

“我不会给的,”他伯父驳斥道,“你现在就给我回去。”

“好的,先生。”小女孩答道。但是她却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

伯父继续忙着工作,他非常投入,所以未曾留心到,那小女孩根本就没有离去。突然一抬起头来,看到她还站在那里,他就对着她咆哮:“我叫你回去!现在就走,再不走我就拿根棍子来揍你。”

小女孩说:“好的,先生。”但是她一动也没动。

伯父放下了正待倒人磨料斗的谷袋,拿起做木桶用的板条,一脸愁容地向小女孩走去。

达比屏息静观。他肯定会看到小女孩挨揍。他知道伯父生性暴烈。

他伯父走近门边的时候,小女孩飞快地往前一跨,抬头直视伯父的眼睛,用最高亢的声音尖叫:“妈咪一定要拿到那五毛钱。”

他伯父停下了脚步,端详了小女孩一下,然后慢慢放下了木桶板条,伸手到口袋里掏出五毛钱,递给了小女孩。

小女孩拿了钱,慢步退向门外,两眼直盯着方才被她所征服的主人。她走了以后,达比的伯父坐在箱子上,两眼茫然地望向窗外,足足有十分钟之久。仿佛仍震慑在刚才被征服的力量之中。

达比先生也在思索着。这是他生平头一遭亲眼目睹一个黑人小孩,竟然那么有技巧地主控了成年白人。她是怎么办到的?伯父是怎么了?怎么会凶性尽失,变成了一支柔顺的小绵羊?这小孩是运用了什么奇特的力量,能让她成为这一个战局里的赢家?诸多此类的问题浮现在达比心里。直到多年以后,跟我说这个故事的时候,他才找到答案。

巧合的是,当我在听这则非同寻常的故事时,也正好在那座老式的磨坊里,也正是达比的伯父被震慑住的地方。

小孩的神奇魔力

那时候,我们站在那座霉朽的老磨坊里,达比先生一再复述着那则不同凡响的故事,然后用一个问题来收尾:“该怎么解释呢?那小孩到底用了什么奇怪的力量?能彻头彻尾地震慑住我的伯父呢?”

这个问题的解答,可以在本书的章节中找到答案。答案完整而且毫无遗漏。本书包含了相当多的说明和细节,足以让任何人都能了解,并且能运用那名小女孩所歪打正着的力量。

保持高度的警觉,你就可以分毫不差地了解到,助那小女孩一臂之力的,是什么力量。对于这种力量的觉知,可能在第一章里就让你恍然大悟,也可能在随后的某一章里,令你灵光乍现。它出现时,你可能会想到一个主张,也可能会想到某个计划或目标。它也会引领你回想过去失意落败的经验,挖掘出深刻的教训,让你过去不如意时所损失的一切,重回怀抱,失而复得。

我向达比先生说明了小女孩无意间运用到的力量之后,达比先生很快地回溯了30年来当寿险业务员的经验,他坦承自己在这个领域能成功,要归因于向这名孩童所习得的教训。

他指出:“每一次前景不看好、保险卖不掉时,我就看见那个孩子站在老磨坊里,两眼桀骜不驯地直视对方,然后我就会告诉自己:‘我非得让这笔保险成交不可。’我洽谈成功的保险销售业务中,有一半以上的买主是在说了‘不要’之后,又买了保险的。”

他也回想了自己在只差三尺的情况下,放弃了挖出金矿的那次错误。“但是,”他说,“那次经验的结果。是让我因祸得福。我学会了不论事态如何艰难,都要继续坚持到底。这正是在成功之前必修的一门功课。”

达比和他伯父的故事,也就是这名小女孩和金矿的故事,无疑地会被无数以销售寿险为生的人读到,我希望所有从事寿险业的读者都能领会到,达比一年能卖100万美元以上的保险,是因为这两次的经验。

达比的遭遇不足为奇,但是却足以解答他命运的奥妙玄机何在;因此,对他而言,这些经历就相当于人生的主体了。这两次戏剧性的经验够他终生受用不尽,因为他用心分析过这些经验,也从中记取了教训。但是,那些既没时间、也没有心思去研究失败的人怎么办?他该从何去学会转化失败,作为迎接机会的踏脚石呢?他又如何着手学习这门艺术呢?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这本书乃应运而生。

你只需要一个好点子

在解答以前,我必须述及十三个大原则。但是,别忘了,读本书时,你所寻找的谜底可能在你自己的心里;正当你搜索枯肠、百思不得其解时,说不定答案就跳脱出来,跃入你的脑海。它也可能化身为一个概念,或能以计划的形式出现,也有可能以目标的姿态现身。

你只需要一个好主意就能成功。本书描述的原理原则就包含了各式各样帮你想出好点子的方案。

在进一步论及这些原理法则之前,我相信你有权利接受这个重要的暗示:

一旦财富降临,钞票便如雪片般飞来,一时之间堆积如山,让人猜不透;当一穷二白的时候,这些钞票都躲到哪里去了?

这句话有些骇人听闻,但我们如果讨论一下大家常说的这句话——“有钱人通常都经历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就更觉得这句话不是骇人听闻了。

开始思考致富之道时,你会观察到,财富的开端,是一种目标坚定的心智状态,辛勤刻苦反倒是其次的因素。想要致富,必须先得有心致力于达成这种目标的心智状态。我就花了25年做研究,因为我也想知道富人如何致富。

一旦你已掌握到这种哲学的原理法则,也开始奉行调教你运用这些原理法则的指南,就要好好地仔细留意,你的财务状态正在蒸蒸日上,你所碰到的一切事物都会点石成金,化为助你一臂之力的资产。不可能吗?一点儿也不。

人类的通病,就是一般人对“不可能”一词的习以为常。所有行不通的法则大家都耳熱能详。所有做不来的事,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本书则是为那些寻找致富之道的人而写的,也是为那些愿意孤注一掷、投入这些法则的人而写的。

成功只降临在那些自觉会成功的人的身上。

失败则降临在满不在乎、任由自己自觉会失败的人的身上。

本书的目标就是要帮助那些想把自己的失败自觉转变为成功自觉的人。

很多人都有的另一项弱点,就是以自己的成见来测度一切人、事、物。这本书的读者当中,仍有一些会坚信他们无法思考致富,因为他们的思考习惯已沉浸在贫穷、缺乏、失败和不如意之中,而无法自拔。

这些不幸的人令我回想起一位杰出的中国人,他来美国受美式教育,上的是芝加哥大学。有一天,哈佛校长在校园里碰到这个年轻的东方人,停下来和他聊了一下,问他美国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征是什么。

“那还用说!”那个学生叹道,“你们的眼睛好奇怪,都斜斜地吊起来!”我们不正是这么说中国人的吗?

我们向来都拒绝接受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我们以为自己立下的规矩,就是最妥切的尺度。别人的眼睛当然是“斜斜吊起来”的,因为别人的眼睛长得跟我们不一样。

“不可能”的福特v—8汽缸引擎

亨利·福特在要制造有名的V—8汽缸引擎轿车时,曾指示他手下的工程师着手设计一种引擎,要把八个汽缸全放在一起。设计的纸上作业完成了,但是工程师们都同声地跟福特说,要把八个汽缸全放在一起,压根是不可能的。

福特说:“无论如何都要做出来。”

他们又回答:“但是,那不可能啊!”

“动手做。”福特一声令下,“不论花多少时间,做到交差为止!”

工程师只得着手去做。如果他们还想待在福特的公司里讨生活,就别无他途可行,只得去做。过了半年,没有动静。又过了半年,一样没有半点进展。工程师们试过了所有想得出来的计划去执行命令,结果仍然是:“不可能!”

过了一年,福特的工程师们都没有进展,他们再次告诉他,他们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他的指示。

“继续做,”福特说,“我要八汽缸引擎,也一定要做到!”

他们继续努力,然后仿佛如有神助似的,做法出笼了。

福特的决心又打赢了一仗。

这个故事也许说得不够详尽,但是故事的内容却都是“如假包换”的。从这则故事,想要思考致富的众多读者,可以推算出福特百万家财的秘密何在。毋须舍近求远,就在眼前。

亨利·福特了解成功的原则,也运用了这些原则,所以他成功了。这些原则中,有一项就是渴望: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阅读这本书时,请牢记这则福特的故事,时时在字里行间寻找认识他了不起的原因。只要你能做到,能正确无误地指认出福特所运用到的原则,就几乎可以在适合自己的任何行业里,和他一样地出类拔萃。为何你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恒利曾写下了有警世意味的名句:“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是自己灵魂的船长。”他想必是希望让我们知道,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也是自己灵魂的船长,因为我们有控制自己思想的能力。

他也一定想要告诉我们,我们心中的信念会使我们的头脑化为磁场,然后不明所以地牵引那些与之共鸣的人、情境和力量,亲近我们。

他当初真该让我们知道,在我们能积聚大笔的财富之前,必须先让我们的心灵化为导电的磁场,让心里充满对财富的热切渴望,我们得先具有“金钱自觉”,自觉对金钱的渴望,便会驱使我们草拟出取之有道的切实计划。

虽然恒利是个诗人而非哲学家,却用诗的形式一语道破了伟大的真理,并且以此自励,诗中的哲学意味则留待继往开来的后人发扬光大。

真理逐步崭露头角,如今事实已然彰显,他诗中所描述的原理法则,正蕴涵着主宰我们财运的神秘力量。

改变命运的原理法则

现在我们可以考量一下这些原则中的第一大项了。你要秉持心胸开阔的精神,阅读的时候务须切记,这些原则不是一个人信口雌黄出来的,而是在很多人身上验证过、屡试不爽的。你可以为自己做长远的打算而付诸施行。

你会发现,要做到很容易,并不难。

几年前,我在西弗吉尼亚州撒冷学院的毕业典礼致词的时候,曾刻意强调了下一章中所提到的原则。毕业生中有一名深得其要义,并将这项原则纳入了他自己的哲学里。这个年轻人后来当上了国会议员,而且还成为罗斯福总统的麾下要员。他写过一封信给我,阐明了下一章中所将提到的原则,因为他描写得非常淋漓尽致,所以我决定把这封信刊载出来,以当作下一章的引言。

这封信可以使你明白,运用这个原则可以得到什么报偿。我亲爱的拿破仑·希尔先生:

任职国会的一员,使我能洞悉世间男女的种种困扰。如今我执笔写信,便是想提出一项建议,希望对众多人士能有所帮助。

1922年时,我是撒冷学院毕业班的学生,你在毕业典礼上致了一席话。在这一场演说里,你将一个观念深植入我心,使我今天能得到为全国国民服务的工作机会,而且将来不论我能有什么成就,你的这个主张都一样功不可没。

当时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你生动地描绘了亨利·福特白手起家的故事,他受的教育有限,身无分文,不曾结交权贵,却能跃上巅峰。我连你说的讲词都还未听完,就已经下定决心,不论要超越多少困难险阻,我都要打出一片自己的天下。

今年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要结束在校的学业,步入社会。未来几年內,也一样会有。他们每一个人都会到处寻找像我从你那里所觅得的务实励志讯息。他们想知道,该去向何方?该做什么?以及如何起步?你可以告诉他们,因为你已经帮助过那么多人解决过这个问题。

如今美国有成千上万的人想知道,该怎么把他们的点子转化成金钱,有成千上万的人必须赤手空拳一文不名地从头做起,还得先偿付原有的负债。要是有谁能帮得上他们的忙,那个人就是你。

你出书的时候,我希望能得到在出版发行后,由你亲笔签名的第一本书。

相信我,我以最衷心的祈愿在为你祝福。

真诚的

詹宁士·柏班克敬上

那一场演讲之后的35年,我有幸地再次到撒冷学院致1975年的毕业演讲词。这一回,我获得撒冷学院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自1922年那一次的演讲至今,我看着詹宁士·柏班克一步步地从小崛起,从出身地西弗吉尼亚州开始,到成为全美首屈一指的航空公司主管、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演说家,以及美国的国会议员。

(第2章)渴望——所以成就的起点

炽热的渴望,自有其门路可以化身为现实。

50多年前,艾德温·巴纳斯在新泽西州的橘郡,从货舱走下火车,当时他看起来可能真像个街头流浪汉,然而,他的“思想”却富可敌国!

从铁轨走向爱迪生办事处的路上,他脑筋转个不停。他目睹自己站在爱迪生面前他听见自己在请求爱迪生给他一个机会,实现他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成为这位伟大发明家的事业合伙人。

巴纳斯的渴望不只是一个“希望”!也不只是一个“愿望”!而是热切悸动的向往,超然于物外,而且坚定不移。

多年以后,巴纳斯再次置身于首度会见爱迪生的办公室,也再次和爱迪生面面相对而立,但这一回,他的渴望已经成为现实。他真的和爱迪生合伙了。他一生魂牵梦萦的希求已然成真。

巴纳斯会成功,是因为他选择了明确的目标,并且为了这一个目标,他投入了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意志力、所有的努力和所有的一切。

破釜沉舟的男人

巴纳斯得到机会,在爱迪生的身边工作之后,转眼就过了五年。在别人看来,他只是爱迪生的产业里一颗不起眼的小螺丝,但在他自己的心中,他无时无刻不是爱迪生的合伙人,从他一到那里工作开始,一直都是。

这个例子最能把坚定目标的力量形容得很传神。巴纳斯因为渴望要做爱迪生的事业合伙人甚于一切,所以他达成了目标。为了要实现目标,他草拟了一份计划。他斩断了所有退路,坚持自己的渴望,后来渴望变成了盘踞他心中的企盼,最后更变成了现实。

他到橘郡去的时候,并没有跟自己说:“我要想办法让爱迪生给我一个差不多的职位。”他说的是:“我要见爱迪生,而且我要他知道:我要和他合伙做生意。”

他也没有说:“万一我在爱迪生的机构里,谋不到一个差事,我就会睁亮眼睛找别的机会。”他说的是:“这一辈子我只有一件坚持要做的事,那就是跟爱迪生合伙做生意。我会破釜沉舟,把全部的未来投注在自己实现这理想的能力上。”

他没有给自己留一丝一毫的余地。不成功便成仁!

那就是巴纳斯成功致富,白始至终一切的精髓所在。

导向财富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