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韩非子学院:韩非子的法制统治
4456300000008

第8章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韩非子的心计谋略(1)

重视谋略是中国的一大传统,尤其是百家争鸣诸侯混战的春秋战国时代,谋略是立身、立国必不可少的手段。韩非子在《存韩》一文中提到:“计者,所以定事也,不可不察”,意思是计谋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所在,不能不明察。可见计谋的运用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已经是十分的重要了,它在韩非子的思想中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胜者为王败者寇,阵前不嫌伪诈多

[原文]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大意]多礼的君子不嫌忠信多,阵前作战不嫌诡诈计谋多。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兵不厌诈之说,的确,战场上不会有那么多的仁义和道理可讲,胜者为王败者寇,善于使诈的一方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为了实现突然袭击的目的,以色列欲盖弥彰采取了一系列迷惑阿拉伯世界的措施。

6月3日夜晚,适逢周末。刚上任不久的以色列国防部长公开发表讲话,表示没有必要采取军事行动,他说:“政府在我上任之前,就采取了外交手段。我们一定要在外交上创造解决问题的机会。”为了使人们相信他讲话的真实性,在第二天,他就让数千名以色列官兵休假,故意到热闹繁华的场所游玩。同时,星期六的晨报上,都以照片的形式大肆报道这些官兵在海滩和酒吧间游乐的情景。这一切不仅使普通百姓,就连埃及高级将领们都放松了警惕。尽管传言形势已剑拔弩张,但从这一切迹象看来,近期内似乎没有战争的可能。

与此同时,以色列军队也采取一些明修栈道的措施。为了把埃及海军的注意力从地中海吸引到红海方面来,在开战前几天,以色列海军装着准备在红海亚喀巴湾为中心的地区实施登陆的样子,并在白天大摇大摆地从陆路将4艘鱼雷快艇运往埃拉特。到了晚上,再偷偷地运回原地。第二天,又这样来回运送。让埃及人感到以色列要在红海设置重兵。以色列海军的这一欺骗行动,迫使埃及的两艘驱逐舰从地中海调出,而这两艘驱逐舰在埃及海军兵力中占有相当的重量。

开战前,为了使埃及误以为以色列要在西奈南部首先发起进攻,还制作了许多假坦克,装出一副要从两个地方展开作战的样子。并且利用这种假象,成功地使埃及人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误的印象,即以色列主力部队在战争爆发之后,便会通过孔蒂拉向亚喀巴进攻。与此同时,以色列空军也用同样的计谋麻痹埃及军队。他们增加了对亚喀巴湾和红海地区的空中巡逻。埃及方面信以为真,把第一线的苏制先进战斗机从北部基地转移到了南部基地。

以色列明修栈道的计策收到了明显成效,让埃及人深信他们的所作所为。6月5日7时45分,以色列以封锁亚喀巴湾为借口突然向埃及、约旦、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发动袭击,他们乘埃军开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大批飞机空袭埃及空军基地,将埃及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作战飞机。接着,出动22个旅的兵力,实施多方面快速突击,仅4天时间就攻占了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及耶鲁撒冷的约旦管辖区、加沙地带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阿拉伯国家在以军的突然袭击面前显得措手不及,因此损失惨重。这场战争一共打了6天,约、叙、埃被迫同意停火,以色列以伤亡几百人的轻微代价,夺战了阿拉伯国家大片土地,使50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撇开以色列发动的中东战争的正义与否,仅从战争的战术上去分析,我们不能不承认以色列军队指挥者的高明。他们深谙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知道兵不厌诈的真正含义,巧于应用,天衣无缝,真可谓深谙兵不厌诈的精髓所在。

以色列能够运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大败阿拉伯国家,作为计谋运用得娴熟的中国来说更是计高一筹,诸葛亮的计谋便是其中的经典。

诸葛亮率军在祁山与司马懿作战。在三国中,能够与诸葛亮称得上对手的可以说只有司马懿,在长期交战中二人彼此非常了解,诸葛亮对司马懿的评价是:“仲达知我。”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我不如孔明。”后人概括为:“事前诸葛,事后司马。”交战正酣之际,由于司马懿使苟安做反间之计,让他在臣僚中散布诸葛亮欲有“怨上”的谣言。后主刘禅轻信佞臣之言,深怕诸葛亮自倚大功“篡国”称帝,于是下诏命诸葛亮班师回朝。

尽管诸葛亮深知一定是奸臣小人在搬弄是非,在后主面前挑拨离间,但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班师回朝。

这时大将姜维满怀疑虑地问诸葛亮“假如正在我军后退之时,司马懿乘势来攻,将如何是好?”诸葛亮略一沉思,认为姜维的顾虑极为重要,就说:“你的担忧是正确的,司马懿一定会在我军退撤之时,向我军展开攻势,这种攻势将对我军十分不利。我的战略是必须想出好的办法,司马懿不敢强攻我们。”诸葛亮之所以为诸葛亮,就是他确能想到对手的前面。

姜维疑惑不解:“那将如何谋划?”

诸葛亮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告诉姜维:“我们撤退,要兵分五路,今天先退此营,假如营内一千兵,却要掘二千灶,明天掘三千灶,后天掘四千灶……每日退军,添灶而行。”将军杨仪不解地问道:“从前孙膑擒庞涓,是靠减灶之法取胜,今丞相退兵,为什么偏要增灶?”这时诸葛亮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司马懿也算是一个善于用兵的人,今天他若知道我军撤退方向,必然前来追赶;同时他为人又多疑,肯定会怀疑我们在撤退的路上设置伏兵,所以不敢轻举妄动。追我之前,他一定会到旧营里去数灶见每日增灶,他就不知我们是退还是没退,于是他就不敢纵军猛追。这样我们边增灶边退军,就能不损一兵一卒达到撤退的目的。”

实践证明,诸葛亮的分析千真万确,司马懿在苟安行计之后,便开始准备趁诸葛亮撤退之时,杀他个措手不及。这天,司马懿正在营中筹谋战计,忽报蜀军已人去营空。诸葛亮“走”得如此神速,让司马懿顿生疑窦。他深知诸葛亮多谋善算,所以不敢轻意追击。就亲自带领一百余骑前来蜀营内观察。他把营中的情况看了一遍之后,就命部下把锅灶数个清楚,第二天,他又命令部下去那营中数锅灶。部下数完,回报司马懿:“这营中之灶,比昨日又增了一分。”司马懿自鸣得意地对诸将说:“果真不出我所料。孔明多谋多计,如今果然是在添锅增灶,我们若轻意追他,必中其计不如且退,再作良图”。于是回军不追。诸葛亮则没损一兵一卒,回兵成都了……

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深谙“虚虚实实”的用兵之计,在此基础上,他才敢作出“退兵增灶”的决策。是因为他对司马懿的“为人”了如指掌,真正做到了知彼知己。因此在用兵时,他的思路才会更开阔。想在对手的前面,让对手无法摸清他的真实意图。

在这个故事中,司马懿的所思所行,完全没有背离诸葛亮的“思路”。应该说,司马懿决不是等闲之辈,他对诸葛亮的用计也是心中有数。但诸葛亮的高明就高明在他非常清楚司马懿的这一切,所以他能比司马懿想得更远一步,在智慧的较量中,实现了对对手的超越,所谓明争暗斗,大智者胜。

诸葛亮待全军撤出后,当地人向司马懿报道:孔明退兵之时。只见添灶,末见添兵。司马懿捶胸顿足:“孔明效虞羽之法,又将我欺瞒一次。在我眼皮底下将兵撤走,其谋略确实高我一筹!”在事实面前,司马懿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也印证了韩非子那句“阵前不嫌伪诈多”的名言了。

2.以虚避实,以静制动

[原文]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大意]保持虚的状态,就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保持静的状态,就能明白正确的行为。

韩非子认为虚和静是相对的,虚的背后是实,静的背后是动。以静制动一直以来都是是反败为胜的法宝,尤其是在刀光剑影,暗流汹涌的古代官场更是如此。

丁谓是宋真宗时的一个有名的奸相,真宗时官升三司使,加枢密院学士,他多才多艺,通晓诗、画、和音律,正因为有才,而被宋真宗重用,同时被宰相寇准推荐为参知政事,做了自己的副手。

丁谓是一个狡猾过人、善于趋炎附势的奸诈小人。

当寇准任宰相的时候,丁谓为了得到寇准的推荐和提携,他对寇准显得十分恭顺。但有一次曾当众给寇准擦拭胡须,而遭到寇准的奚落,从此他便怀恨在心。由于他的权位已与寇准不相上下,翅膀已经硬了,既然寇准不给面子,丁谓便联合了一帮人开始对寇准进行陷害和排挤。有一次丁谓对宋真宗说:“寇准与内外大臣勾结,构成了一个人多势众的朋党;他的女婿又在太子身边为官,谁不怕他?如今朝廷大臣,三成有两成都依附于寇准。”丁谓无中生有的提醒宋真宗防备寇准专权。

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宋真宗患病不能理政,皇后刘氏开始干预朝政。因寇准过去曾铁面无私惩治了刘皇后的不法亲戚,刘皇后心里更是恼怒万分,现在自己执掌权柄,自然要乘机报复。丁谓见有机可乘,便串通刘皇后到真宗跟前诬告,说寇准想挟太子夺权,想要架空皇上。于是真宗将寇准免职,并把丁谓升为宰相。

丁谓大权在握以后,便找茬儿将寇准贬了官,发落到外地任职,而且要他远离京师,永无还朝的机会。

丁谓本身就是一个厚黑之士,他的两大绝招可谓将厚黑术发挥到了极至。一个绝招是把仁宗孤立起来,不让他和其他的臣僚接近,文武百官只能在正式朝会时见到仁宗。朝会一散,各自回家,谁也不准留下,单独和皇上交谈;第二个绝招是排除异己。凡是稍有头脑,不附和丁谓的执政大臣,丁谓一律给他扣上一个罪名,从朝中赶走,所以朝廷中对一切军国大事总是以丁谓的意志为意志。舆论一色,政见一致,似乎安定团结得很。丁谓则高踞于权势的顶峰,自以为稳如泰山,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厚黑之士最终遭到了另一个道行更深的人的暗算。这个人就是深谙厚黑之道的王曾。

参知政事王曾虽身居副宰相之位,却整天装做迷迷糊糊的憨厚样子。在宰相丁谓面前总是唯唯诺诺,从不发表与丁谓不同的意见,凡朝中政事,只要丁谓所说,一切顺从,从来不予顶撞反对。朝会散后,他也从不打算撇开丁谓去单独谒见皇上。日子久了,丁谓对他越来越放心,以至毫无戒备。

一天,王曾哭哭啼啼地向丁谓说:“我有一件家事不好办,很伤心。”丁谓关心地问他啥事为难。他撒谎说:“我从小失去父母,全靠姐姐抚养,得以长大成人,恩情有如父母。老姐姐年事已高,只有一个独生子,在军队里当兵。身体弱,受不了当兵的苦,被军校打过好几次屁股。姐姐多次向我哭泣,求我设法免除外甥的兵役……”

丁谓说:“这事很容易办吧!你朝会后单独向皇上奏明,只要皇上一点头,不就成了。”

王曾说:“我身居执政大臣之位,怎敢为私事去麻烦皇上呢?”

丁谓笑着说:“你别书生气了,这有什么不可以的。”王曾装做犹豫不决的样子走了。过了几天,丁谓见到王曾,问他为什么不向皇上求情。王曾慑懦地说:“我不便为外甥的小事而擅自留身……”丁谓爽快地回答他:“没关系,你可以留身。”王曾听了,非常感激,而且还滴了几点眼泪。

第二天大清早,文武百官朝见仁宗和刘太后以后,各自回家,只有副宰相王曾请求留身,单独向皇上奏事。宰相丁谓当即批准他的请求,把他带到太后和仁宗面前,自己退了下去。不过,丁谓心里还是有点不太放心,便守在阁门外不走,想打听王曾究竟向皇上讲了一些什么话。

王曾一见太后和仁宗,便充分揭发丁谓的种种罪恶,力言丁谓为人“阴谋诡诈,多智数,变乱在顷刻。太后、陛下若不亟行,不惟臣身粉,恐社稷危矣。”一边说,一边从衣袖里拿出一大叠书面材料,都是丁谓的罪证,这些都是王曾早就准备好了的,一件件当面呈给刘太后和宋仁宗。太后和仁宗听了王曾的揭发,大吃一惊。刘太后心想:“我对丁谓这么好,丁谓反要算计我,真是忘恩负义的贼子,太可恨了!”她气得三焦冒火,五内生烟,下决心要除掉丁谓。至于仁宗呢?他早就忌恨丁谓专权跋扈。只是丁谓深得太后的宠信,使他投鼠忌器,不敢出手。而且自己被丁谓隔绝,没法了解朝中的情况,不摸王曾等人的底,感到孤立无援。今天和王曾沟通了思想,又得到太后的支持,自然更不会手软。

王曾在太后和仁宗面前整整谈了二个时辰,直谈到吃午饭的时候还没完。丁谓等在阁门外,见王曾很久不出来,意识到王曾绝不是谈什么外甥服兵役的问题,肯定是谈军国大政。他作贼心虚,急得直跺脚,一个劲地暗自埋怨自己:“上当了!”“太大意了!”“来不及了!”当王曾来到阁门外遇见丁谓时,丁谓恶狠狠地瞪了王曾一眼,王曾笑嘻嘻地向他拱手致意,他不睬不理,怒气冲冲地走了。但此时的丁谓已根本没有向皇上和太后辩解的机会,被仁宗一道旨意流放到了偏僻荒凉的崖州。

王曾以虚避实,以静制动的做法斗败了丁谓这个小人,其心计谋略不可谓不高。

3.计谋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之一

[原文]计者,所以定事也,不可不察也。

[大意]计谋,是决定事情成功与否的手段,不能不明察。

韩非子作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自然是非常推崇铁腕治国的,但韩非子也强调了计谋的重要性,认为计谋是决定事情成功与否的条件之一,可见二千多年前的韩非子开创了中华“谋略文化”的先河,在后来的岁月里,一代“智圣”诸葛亮又将其发挥到极致。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智慧和道德的化身,关于他的故事民间广为流传,就是这样一位被民间神化了的人物,也曾经用“无中生有,移花接木”的“欺诈”之术,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将东吴大将周瑜说得心服口服。

三国时诸葛亮入东吴商量孙刘联合抗曹,后来的赤壁之战的胜利便是这次会谈的结果,要想说服东吴抗曹,首先必须要说服东吴的实权派人物周瑜。

一晚上,鲁肃引诸葛亮会见周瑜。鲁肃问周瑜:“如今曹操驱兵南侵,是战是和,将军欲如何?”周瑜说道:“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难以抗命。而且,兵力强大,不可轻敌。战则必败,和则易安。我的意见和为上策。”鲁肃大惊道:“将军之言错啦!江东三世基业,岂可一朝白白送给他人?”周瑜说道:“江东六郡,千百万生命财产,如遭到战祸之毁,大家都会责备我的。因此,我决心讲和为好。”诸葛亮听完东吴文武两大臣的一段对话,觉得周瑜若不是抗曹的决心未定,也是一种有意试探。此时如果不另辟蹊径,只是讲一通吴蜀联合抗曹的意义,或是夸耀周瑜盖世英雄,东吴地形险要,战则必胜的道理,肯定不会奏效。于是,他巧用周瑜执意求和的“机缘”,无中生有的编出一段故事,来激怒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