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驿站
4455700000021

第21章 透视生活 感悟心灵(5)

发卷的时候到了,老师平静地把卷子发给我们。我们欣喜地看着自己几乎从没得过的高分,老师说:“请同学们自己计算一下分数。”数着数着,我的分竟比实际分数高出20分,同学们也纷纷喊了起来,“老师给我们怎么多算了20分。”课堂上乱了起来。

老师摆了摆手,班上静了下来。他沉重地说:“是的,我给每位同学都多加了20分,这是我为自己的脸面也是为你们的脸面多加的20分。老师拼命地教你们,就是希望你们为老师争口气,让老师不要在别的老师面前始终低着头,也希望你们不要在别的班的同学面前总是低着头。”

老师接着说:“我来自山村,我的父母都去世很早,上中学时我连红薯土豆都吃不起;大学放暑假,我每天到建筑工地拉砖,曾因饥饿而晕倒。但我就是凭着一股要强的精神上完师院,生活教会我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服输。而你们只不过因为被分在普通班就丧失了信心,我很替你们难过。”

这时候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都低下了头。老师继续说:“我希望我的学生们也做要强的人,任何时候都不服输,现在还只是高二,离高考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努力还来得及,愿你们不靠老师弄虚作假就挣回足够的分数,让老师能把头抬起来,继续要强下去。”

“同学们,拜托了!”说完,老师低下头,竟给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当他抬起头的时候,我们看到他的眼睛流出了泪水。

“老师。”班里的女生们都哭了起来,男生的眼里也含满了泪水。

那一节课,我们什么也没有学,但一年后的高考,我们以普通班的身份夺得了全校高考第一名。据校长讲,这在学校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记住了老师的眼泪。

我们更记得老师的话,我们仅仅是被分进了普通班而已。只要努力,这有什么关系呢?

心灵处方:

上帝把你分到了一个“人生普通班”:没有显赫门庭,没有万贯家财,没有骄人容颜,没有过人天赋,那么你是从此放弃希望?还是更加奋发努力?

29.你很忙吗

每回见到老张,都要听他叹苦经。老张是某地区某个领域的企业主管领导,他总是在说他的事情好多,他好忙,他的时间好紧张。比如今天,指着台历上的记事,他道:“九点,下面办的一家三产开张,要去讲几句话,不去又该说不重视了。十点,有个表彰会,要领导去,我跟他们说了,去坐坐,话就不讲了。十一点,下面谈的一个项目签字——倒不是什么大项目——总得有个领导在场呀,中午吃饭还要念祝酒词,词儿倒都有人起草,不然我真没法活了。你看,下午从三点开始,新闻发布、颁奖、授旗、挂牌儿,晚上还要看时装表演——这也是政治嘛。瞧,满满的,天天如此,我算判了无期徒刑了。”

他确实忙,忙着开几个不痛不痒的会,讲几句不痛不痒的话,转几个不痛不痒的地方,念几篇不痛不痒的文章。可悲的是,忙着这些劳什子的他,还以为正在建立不朽的功勋呢。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碌碌无为”,这个词可能我们在小学时就用它造过句子,但真正理解它的意义是在几年前的一个夜晚,当我把疲惫的身躯扔在床上时,脑中忽然闪现出这个词语,不禁浑身激灵一震:碌碌,忙得不可开交,但却是“无为”,太可怕了。

很多时候我们恐怕都没有把什么叫做“忙”真正的定义清楚。忙是什么呢?忙应该是在特定的时间段中朝着特定的目标进行连续不断的努力的生存状态。忙碌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实,让我们回忆起来觉得自己对得起时间对得起自己,但是如果你只是为了不闲着去忙,只是为了向人表明自己“很重要”而去忙,那么无知的谎言往往就会欺骗你的心灵。忙是不能欺骗和亵渎的。

记得李宗盛曾在一首歌中这样唱:“忙、忙、忙、忙得没有了方向,忙得没有了主张……。”其实,瞎忙的人就像放入一条轨道中身不由己的一个物件,一个被抽打着而转动的陀螺,它陷入这种状态而不清楚自己在干些什么。

心灵处方:

人很容易掉到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陷阱里面去,通常这个陷阱都是由虚荣心建造而成的。只要随便给我们一点虚荣我们就可以像只无头苍蝇一样飞来飞去,明明自己的举动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也许只是想显示给别人:我是个重要人物。

30.没有时间思考的人

从早上睁开眼睛起床到晚上熄灯休息,小张就像上紧了弦的钟表一样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但可惜的是,许多看起来很清闲的人却过得比他好。

下班许久了,小张的办公室里还灯火通明,他依然在忙忙碌碌。老板推门走了进来,问道:“你整天都这样忙吗?”小张说:“是呀。”他满心希望得到老板的表扬,不料老板却说:“对工作认真负责是对的,但你这样从早忙到晚,什么时候去思想呢?”

想想看,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埋头赶路而不知道抬头看路会怎么样呢?

记得当年在高中学习时,面临高考的压力,大家都很紧张。许多同学没日没夜地复习功课,但每次考试时却总得不到理想的成绩。他们中许多人并不笨,只不过是在一种压力下,为了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而一味地拼命蛮干,而从来不注意看路。其实学习好的同学并不那么紧张,因为高中三年的课程实际上两年的时间就基本上学完了,最后的一年基本上是用来复习和练习模拟考试。如果在前边的学习中基础比较扎实,那么在复习时就把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一下就可以了。记得我自己当时是每天晚自习前一定要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检查当天的功课,然后晚自习时只把认为有问题的地方过一下就行了,每周总结本周的进展。这样,已经掌握的地方就不要再去浪费时间,对没掌握的地方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

这样做当然事半功倍。后来进入大学,同学们在一起聊天,发现高分者死读书者极少,他们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都不是特别累,而所有学习方法的核心无不是每天、每周的思考、检查,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漫无目的地重复劳动。

子曰:日三省吾身。这不仅是道德修炼课程,也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我采访过一位颇有成就的大企业老总,他的工作可谓日理万机,但他每天晚上的时间几乎全部给自己留着。他说:第一我要陪家人吃饭,同他们沟通,其次我要休息,再下来最重要的是我要把自己关在书房中两小时,不接任何电话,来考虑公司的重大问题,今天的疏漏以及明天最重要的事务,排出轻重缓急来。

心灵处方:

生活就像一块田地,只在上面转悠,永远不会有收获。你要做的是,分清四季,适时播种,辛勤耕耘及找时间休息。

如果只是一味地忙忙,但没有作为,那是多么悲哀的事啊!没有时间思考的人只会碌碌无为。所以要学会给自己的大脑留出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

31.断奶

所有的妈妈都知道孩子必须断奶,必须独立,可是许多妈妈并不知道如何进行“断奶教育”。

生理上的断奶一般来说,做妈妈的都能应付过去。但是心理上的“断奶”就不那么简单了,许多对教育艺术知之甚少的父母往往会犯下许多错误,从而给孩子的人生发展埋下不好的伏笔。

安娜去学校的时候忘了带作业。老师无数次地强调同学们要按时交作业。

安娜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把作业送到学校。妈妈说:“我不能去送,最好你自己回来拿。”安娜开始感到很失望,警告妈妈学校的老师可能会说妈妈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但是安娜的妈妈这时对自己所谓的责任并不感兴趣,她所感兴趣的是让安娜从亲身经历中获得责任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她告诉学校老师,希望安娜能够自己回家拿作业。安娜有点恼火,觉得妈妈一点也不通情达理,居然在危急关头让自己走回家拿作业,这样准会耽误课程,老师会生气的。但妈妈不后退,坚持安娜自己回家取作业。妈妈把作业放在门口,然后,自己开始打扫房间,安娜回到家里想和妈妈吵一架,想使妈妈知道她很恼火,然后希望妈妈能开车送她回学校。不料妈妈根本就不理会她的挑衅,只若无其事的说:“宝贝,我忙着呢,你现在先回学校,交上作业。我们以后再讨论这件事情。”

放学后,妈妈知道安娜已经不在火头上,她耐心地听安娜诉说,她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感到很窘,因为妈妈不去给她送作业,她还得自己回来拿。妈妈问安娜:“我很爱你,宝贝,你知道吗?”安娜承认这点,妈妈又说:“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你知道吗?”安娜赌气地说:“我忘了带作业,你又不肯送去,我想你是不把我当回事。”妈妈又说:“孩子,让我们来看一看,你为什么忘了带作业?”安娜回答道:“我慌慌张张地赶校车,就忘了。”妈妈接着说:“你忘了带作业,感觉不是太好,对吗?那么你从今天的事情中学到了什么没有?”安娜想了想,回答道:“我想,我下次会把作业事先放到书包里去。”妈妈接着提示她:“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安娜又想了一会,说:“我可以在闹钟一响就起床,不至于那么紧张。”妈妈最后说:“你现在再想一想,如果我把作业给你送去,你不是就学不到这些东西了吗?”安娜略带惭愧地点了点头。

亲身经历是父母家长最有效的教育方法,适当地给孩子们出点难题,让他们出出丑,然后选择时机就事论事,往往能够鼓励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比无微不至的关心强过百倍。

在孩子开始“断奶”,培养自我独立能力时,必然要遭受一些挫折,受一些委屈。家长此时不应一改初衷,忙不迭地去呵护、安慰,替他们解决问题和承担压力,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己走出挫折,并从中学习到经验教训,锻炼自我解决的能力。

心灵处方:

我们必须记住,我们不能保护孩子们一生,我们最大的责任在于训练他们怎么样独立、坚强、勇敢地去面对生活。过分的保护孩子会导致他们过分的依赖,只会使他们失去了可能发展和探索的空间。

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罪,才是真正地爱护和负责。

32.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

悲从何起,厌从何来,人生在世,悲、欢、喜、忧……风情万种,或许这就是人生素描吧?

一老僧坐在路边,双目紧合,盘着双腿,两手交握在衣襟之下。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陷于沉思。

突然,他的冥思被打断。打断他的是武士嘶哑而恳求的声音:“老头!告诉我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

开始老僧无反应,好像什么也没听到。

渐渐地,他睁开双眼,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武士站在旁边,迫不及待,有如热锅上的蚂蚁。

“你想知道天堂和地狱的秘密?”老僧最后说道:

“你这等粗野之人,手脚沾满污泥,头发蓬乱,剑上锈迹斑斑,一看就没有好好保管。你这家伙,你娘把你打扮得像个小丑,你还来问我天堂和地狱的秘密?”

武士被恶狠狠地骂了一句。他拨出剑来,举到老僧头上,他满脸血红的血脉在鼓胀,脖子上青筋暴露,就要拿下老僧脖子上的人头。

利剑就要落下,老僧忽然轻轻说道:“这就是地狱。”

刹那间,武士惊愕不已,肃然起敬,对眼前这个敢用生命来教育他的瘦弱老僧充满怜悯和爱意。

他的剑停在半空,他的眼中噙满感激的泪水。

“这就是天堂。”老僧说道。

人的眼睛其实总在不知疲倦地搜索世界,从一个落点到另一个落点。要是连续搜索而找不到任何一个落点的话,就会因紧张而失明。

有个年轻人被判终身监禁,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在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前,他回想了活在这世上的20多年,家人、亲戚、同学、老师,有谁曾对自己说过一句赞许的,鼓励的、温暖的话。

这时他想,只要能搜索到一句,我就不死,我就要为了这一句话而活下去。最后,他猛地想起了半句,那是中学里一个美术老师说的。当他将一幅恶作剧的作品交上去时,老师说:“你画了些什么?色彩倒还漂亮些。”

这半句赞美的话成了年轻人搜索过去世界的一个落点,有了这个落点,他活了下来,并成为一名作家。

年轻用这半句话敲开了通往天堂的大门。如果没有这半句话他早已置身地狱了。天堂与地狱原来近在咫尺啊。

心灵处方:

许多人一生都执迷于天堂和地狱之间,甚至最终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结果,到底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事实上,这是一道不算太难的题,天堂和地狱近在咫尺存乎于一念之间。

33.有魔力的钱袋

在一间很破的屋子里,有一个穷人,他穷得连床也没有,只好躺在一张长凳上。

穷人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吝啬鬼……”

这时候,穷人的身旁出现了一个魔鬼:“好吧,我就让你发财吧,我会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这钱袋里永远有一块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在你觉得够了时就要把钱袋扔掉,才可以开始花钱。”

说完魔鬼就不见了,在他的身边,真的有一个钱袋,里面装着一块金币。穷人把那块金币拿出来,里面又有了一块,于是穷人不断地往外拿金币,拿了整整一个晚上,金币已有一大堆了。第二天,他很饿,想去买面包。但是,在他花钱以前,必须扔掉那个钱袋。

他又开始从钱袋里往外拿钱,并且不吃不喝地拿。终于,他生病了,不久,他倒下了,死在他的长凳上。

临死前他说了句:“我怎么没拿钱看病呢?”

站在金钱这个巨大的诱惑面前,人类的灵魂将接受巨大的挑战。怎么做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照单全收还是转身折回,只留下冷冷的似乎高尚的背影?

每个人在世上都面临一个问题——生活。而生活是否圆满,人生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态度、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是自我选择和造就的结果。

遇事量力而行,不要做无谓的牺牲,过于沉醉其中而无法自拔时,也往往是迷失人生,丢失自我的时候。

生命是广阔无限的,用某一个定义界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此说,用某一个标准苛求人生,或者克隆人生,只会作茧自缚。

心灵处方:

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人生短暂而会衰老,要尽量毋负人生。迷失了自己,自然迷失了一切快乐。

34.时间与爱

从前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类情感。

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大家都准备船只,离开小岛。只有爱留了下来,她想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过了几天,小岛真的要下沉了,爱想请人帮忙。

这时,富裕乘着一艘大船经过。

爱说:“富裕,你能带我走吗?”

富裕答道:“不,我的船上有许多金银财宝,没有你的位置。”

爱看见虚荣在一艘华丽的小船上,说:“虚荣,帮帮我吧!”

“我帮不了你,你全身都湿透了,会弄坏了我这漂亮的小船。”

悲哀过来了,爱向她求助:“悲哀,让我跟你走吧!”

“哦……爱,我实在太悲哀了,想自己一个人呆一会!”悲哀答道。

快乐走过爱的身边,但是她太快乐了,竟然没有听到爱在叫她!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过来!爱,我带你走。”

这是一位长者。爱大喜过望,竟忘了问他的名字。登上陆地以后,长者独自走开了。

爱对长者感恩不尽,问另一位长者知识:“帮我的那个人是谁?”

“他是时间。”知识老人答道。

“时间?”爱问道,“为什么他要帮我?”

知识老人笑道。“因为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有多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