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国谋事变术:破译三国60套制胜玄机
4453900000006

第6章 曹操谋力变术(5)

越是本领高强的人,越会引起别人想取而代之的欲望。当初项羽在人群中看见秦始皇巡视天下的帝王气象,不由一声感叹:“大丈夫当如是!”(见《史记·项羽本传》)。想当王的人就应该知道“皇帝轮流做”的道理,世上不会有永久的王,只有暂时的王。秦始皇想把皇位千秋万代传下去,结果只传到秦二世,秦朝就被陈胜、吴广、项羽、刘邦等人搞死了。曹操也难逃此运。但曹操比秦始皇会当王,他以豪迈的气概、智慧的处世方式玩出了新的境界。曹操不怕被人造反,他越被造反越不倒,越证明他是王。

深知造反之道者可以保住座位

曹操就是一个靠造反起家的人,他造董卓的反,造汉献帝的反,最终修成正果,成了个反王。

孙悟空也是个反王,但还有如来佛来收拾他;曹操比孙悟空还厉害,没人可以收拾他。刘备、孙权都可以与曹操一拼,但三人谁也杀不死谁。

当曹操大摇大摆地操纵汉献帝一步一步把自己从丞相变成魏公、又从魏公变成魏王时,刘备、孙权二人只有干望,虽然曹操奈何不了他们,但他们也奈何不了曹操。

话虽如此,造反的人还是大有人在,而且都在身边,每次都弄得很惊险。董承、吉平、耿纪等人轮番要杀曹操,但始终因为力量不够,又没有奇谋,很快被曹操轻松地打压下去了,反遭其祸。

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

曹操就是一个靠造反起家并修成了正果的人,别人造反的手段他都知道,所以别人造不了他的反。

22以逃遁为上策

绝顶高手也要会溜

绝顶高手不是一味地与对手死较劲,而是适时逃遁,这样可以在将来反戈一击而惊人心。

强者谋事的手段

曹操无疑是个绝顶高手,但任何高手都不可能永远胜利,因此就必须像不是高手的人一样,要有会溜的本事,而且高手要比一般人更会溜。曹操在汉中打不过刘备,虚张声势一番,溜走了。

曹操解决了耿纪等人的造反问题后不久,与刘备的冲突再次爆发。刘备养精蓄锐已久,率先挑起战争,先使张飞强行占了瓦口隘,接连黄忠又设计夺了天荡山,并有赵云助威,汉中守将夏侯渊、张合大败。赵云趁势占据汉江要害,将前来相争的徐晃打败。曹操大怒,亲领大军来战赵云。这时刘备也与诸葛亮到了前线,两军对垒。诸葛亮设计使曹操深入,围攻不已。曹军大败。因见刘备、诸葛亮强大难敌,曹操退兵,以图来曰再战。

曹操启示录

实在打不赢就走

被人踢开总比被抱着扭打好,因为被踢开虽然痛,但同时也逃出了对方势力范围。

曹操没想到刘备入主西蜀后如此厉害,使自己接连吃败仗,痛失汉中宝地。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与刘备争下去那就没意思了。曹操很聪明,一旦在外面失利就赶紧回家调整,所以每次总能脱险,逢凶化吉。

23藏起回应的手段

借刀杀人不伤身

做事不能太暴露意图,一要学会藏身,二要学会借势,三要学会谋算究竟该如何出手。

强者谋事的手段

“借刀”有两种情况:一是借别人的刀杀人,二是让别人来借自己的刀杀自己想要杀的人。两种“借”法都有移花接木之妙。曹操借孙权之手杀关羽,也是在借关羽杀刘备,借刘备杀孙权,一石三鸟,手法高明。

刘备从曹操手里夺得汉中宝地后,马上称起汉中王,准备学刘邦正式开始称王称霸。曹操大怒,联结东吴攻刘备。孙权不愿碰刘备锋芒,先礼后兵,欲与关羽联姻试探。关羽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孙权闻之也大怒:“何太无礼耶!”于是孙权与曹操夹攻刘备,刘备两面受敌,但依仗关羽之威,依然夺了曹操的襄阳,将曹仁打得落花流水。

曹操命大将庞德战关羽,始终不能抵挡关羽之勇,关羽斩了庞德,还擒了于禁。曹操震惊,布置徐晃兵马,待孙权进军后再出击。果然关羽因孤军深入,被东吴大将吕蒙打败生擒,孙权杀关羽,夺了荆州、襄阳。刘备、诸葛亮相隔太远,不及救援。曹操借东吴除去了关羽,便觉西蜀不足畏也。

此战是曹操打的最后一个胜仗,也算是终于打败了刘备。

曹操启示录

如果打不赢敌人,就让打得赢的人来打

曹操其实在赤壁之战后就一直打不过刘备,这次与关羽对决,更显出了他缺乏一员能独挡一面的猛将,曹仁、徐晃、庞德不可谓不厉害,但无一是关云长之敌手。

曹操手里没牌了,干脆歇一歇,让别人来玩,这样反而把关羽间接置于死地。

为什么曹操不能克关羽但孙权能?因为曹操不如孙权手下有诸多智谋人物,关羽虽武艺高强,但心高气傲,容易被人暗算。

曹操与关羽曾是好友,不忍亲自暗算关羽,他让孙权来暗算,看来还有些仁义。

战争是无情的,有时决斗就在朋友间进行,曹操心够狠,所以关羽一定得死。

24为人要多造福

临死犹为儿孙计

你给别人造福,别人就会给你送来赞誉。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沾上太多的私利,否则就会一切皆无。

强者谋事的手段

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但人应该为儿孙造福。曹操一生英雄,死时却很不“豪爽”,婆婆妈妈地为子孙想办法,使他们在他死后能过好日子,与田舍翁无异。这正是英雄多情之处,所谓“无情英雄偏多情,临死犹为儿孙计”即此。

曹操借孙权杀了关羽后,厚葬了关羽首级。因此事有负于心,曹操神魂不宁,屡逢妖异之事而受惊,头风发作,岌岌可危。华歆推荐神医华佗前来医治,华佗的治疗方案为:先喝麻沸汤,再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这样才可以根除。曹操大怒:“汝要杀孤耶,”华佗说他昔日为关公刮骨疗疮,关公未曾有半分犹豫。曹操到底怀疑华佗是前来为关羽报仇的,杀了华佗,杜绝了唯一起死回生的机会。孙权趁曹操病危,上表鼓动曹操伐蜀,又劝曹操当皇帝。曹操手下群臣也希望他当皇帝。曹操不肯,暗示其子曹丕可以当皇帝,他只需要作周文王就可以了。司马懿建议曹操封赏孙权,令之拒刘备,曹操从之。不久曹操病危,向司马懿等人托孤,一代枭雄,临终犹为儿孙计,体现出了温情的一面。同时,曹操临死不肯当皇帝,也直接避免了国家遭受更大的动乱,可谓有功。从智谋上讲,曹操临死的那段时间,学会了诸葛亮的高招,变刘备的“联吴抗曹”为他的“联吴抗刘”,挑起孙权与刘备的死仇,从而为魏国赢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当然他没想到曹家江山的真正危机来自内部,葬送魏国的竟是他的心腹大臣、托孤元老司马懿,这是后话。

曹操启示录

人要为后人打算,要为子孙造福,不要为后人惹祸

曹操一方面是个威风八面的枭雄,一方面又是个仁慈的父亲。他的大儿子曹昂当年为救他被乱箭射死,一想起这些,他就感觉亏欠儿子们太多,于是就拼命造福,让曹丕当了皇帝。当然,曹丕当皇帝对曹丕本人来讲未必是福,但曹操的本意无疑是好的。曹丕被司马氏搞下了台只能怪曹丕无能,原不关老父的事。

佛家说“福由心生”,就是说“福”是由“造福之心”造出来的。道家说“承负”,旨在说明子孙往往会负担先人的罪过,先人无法不为子孙留下负担。但如果同时能造福于后代,就可以福多祸少。

曹操死时还有个戏剧性的场面:他把平日所藏的名香分赐给侍妾们,算是留下点财产,又让侍妾们在他死后要多做女工,自食其力。曹操这一举动与老农民无异,可见老曹是有远见的一个人。

曹操死得相当有水平,不愧是一代枭雄。他生时的丰功伟绩已随浮云散去,唯有其虎步天下的英雄气概与精湛的智谋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任何时候都足以让人心生向往。

既然一生都多疑,那么就临死都不要相信人

更好玩的是,曹操让手下在他死后设立七十二处疑冢,让人掘不到他的坟。世人因此笑话曹操到死都多疑,殊不知这也是他老曹的智慧。几千年过去了,秦始皇的坟被人掘了,汉武帝的坟也被人掘了,但谁也不曾掘到过曹操的坟,你看他多精!

曹操其实是个“好人”,他一生作恶确实太多,但也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并在临死时对自己曾经做过的暴行有相当大的悔悟。既安排好国家大事,造福于民,又改掉一生多疑的臭毛病,坦然而信任地把儿子与曹家江山托付给司马懿。

在这点上讲,曹操就不如刘备了。刘备眼力好,把儿子托给孔明,让这老先生受苦受累、忠心耿耿力保少主,最后落得个累死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