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能成大事的9种女人
4438100000010

第10章 善于学习知识并有眼光的女人能成大事(3)

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是直觉”。在寻找宇宙真理的过程中,比起其他品质来,他更信赖自己的直觉。前以色列女总理果尔达·梅厄凭直觉感到(犹太教)赎罪日战争即将爆发,但她内阁的男性成员却忽视了她的预言,他们觉得自己“知道”得更多。如果她坚持自己的直觉,那么数千条生命就可以得救。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也具有类似的直觉性洞察力,她预言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兴起。她在1788年记录下了她的看法:“这位恺撒什么时候会来呢?哦!他就要来了,绝对没错!如果革命爆发……如果法国还能幸存,她将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大……法国所需要的就是一个优秀的男人,一个比同时代所有人都伟大的人,也许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他是否已经降临尘世?……他会来吗?一切都看他的了。”

实在是远见,这就是女人的直觉眼光。她在1788年描述的这位优秀男人已经于1769年诞生在科西嘉岛上,她的想象在几年之内就变成了现实。在她产生这种想法整整一年后出现结果:法国大革命爆发了,而拿破仑(历史证明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也于1799年成为法国领袖。拿破仑后来的行动进一步证实了叶卡捷琳娜大帝对他命运的预言,他征服了欧洲的大部分领土,只有她的祖国俄罗斯抵御住了拿破仑的进攻,使他的全面胜利功亏一篑。

艺术家和音乐天才常常被人同直觉作用联系在一起,而企业家、革新家、政治家和演员则不然。然而,所有这些领域中人们独特新颖的思考过程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一过程要求头脑必须能够自由地思考全然不同的新思想,而不会受到现有规范的压抑。对要探索的真理在哪里一无所知,远比心中已经有了框框重要得多,因为已有的条条框框还是对事实的某种预测,它还是界定在别人已经在探索的领域。为了能到达别人从没涉足的领域,重要的是抛掉条条框框,从头来过。

人们发现,女性直觉眼光并不是停留在语言表达一点上。女性比男性更偏于用右脑思维,也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西方社会总是对女性公开表露感情更加宽容一些。与男性不同,女性在社会上具有大得多的自由度,因此她们能够去体验自我意识,能够利用右脑探索未知世界。西安大略湖大学的多琳·基穆拉对人脑的左右半球进行了研究,她发现女性的语言功能神经遍布大脑的两个半球,而男性则只用左半球控制语言。这项研究证实了我们的推测,即在我们的社会中,女性是更具有直觉眼光的人。这一点大多数有同感的男性也已经了解到每个女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多多少少有过直觉的经验。许多时候,我们毫无道理地喜欢一些人,而不喜欢另一些人。一对在别人眼里看来十分般配的恋人,就在要结婚的时候,新娘突然提出分手。因为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她总被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所困扰,到最后时刻,她终于下定决分手。事后发现这位男人是一个骗子。

一位在保险公司理赔部工作的女职员曾讲,她许多时候只凭第一感觉,就能判断出来客的真实意图,并就此做调理工作,结果双方都很满意。

有一个女人曾谈到,她有一天晚上做梦,梦到自己的女儿向自己哭着呼救。第二天她总是难以安神,于是就坐火车去看望远在外地读大学的女儿。结果去了以后才知道,就在做梦那天,学校锅炉爆炸,正在洗澡的女儿不幸遇难。

一位女土在一家享有盛名的公司里任职,当时人们都看好这家公司,但这位女士有天突然对人说,3个月后,这家公司会倒闭。当时无人相信,但3个月后,她的预言变成了现实。她说出这个预言,并非事先得到了什么小道消息,或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而仅仅是突然的感觉。

直觉眼光是女人的优势,作为女人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己的直觉眼光去成就大事,无形中就比男人的成功增加了几个百分点。

善于学习知识并具有眼光的女人能成大事的特质:善用直觉眼光去判断事情。

6.靠学习知识出人头地的打工女――杨风

在中国的首都北京,有一家“风仪美容院”,生意很红火。但谁也想不到,它的老板杨风,曾经是一个胆小穷困的女孩子。然而今天她依靠不停地学习新知识,成就了自己伟大的事业。

在中国的首都北京,有一家“风仪美容院”,生意很红火。但谁也想不到,它的老板杨风,曾经是一个胆小穷困的女孩子。然而今天她依靠不停地学习新知识,成就了自己伟大的事业。

关于她的创业历程,杨风娓娓道来:

1999年10月,我经营的美容院固定顾客已经达到2000多人,在同类美容院中名列前茅;我有了自己的车,自己的房子,还有了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从打工妹到经理,可以想像这条路的艰辛。

1987年,我被青海警校录取,我天生胆小,一想到毕业后要和罪犯打交道,就怕得要命。我不想上警校,父母骂我“没出息”,一气之下,我独自一人从甘肃玉门小镇来到了北京。

这是我第一次到北京,当时我的兜里揣着36块钱。接下来是拼命地找工作,我曾经做过每张铅字蜡纸7毛钱的打字员,做过一个月50多块钱的宾馆服务员;为了省钱,我曾把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两餐,最后是一日一餐。有一次饿得实在走不动了,我坐在马路边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寻思开了,难道这就是打工妹的命?我不信,也不甘心。在那瞬间,我决定还是要上学,边打工边读书。要想拿下大专文凭后再找工作,出头之日就会快一些。1988年9月,我被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夜大录取。记得当时的学费是300多块,我手里只有省吃俭用的250多块钱。我想到了卖血,那时卖200毫升血可以换54元钱。

就这样我一边打工,一边读书,1991年9月我拿到了大专文凭。不久,我到一家文化公司打工,当时这家公司正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合办一个《相约在今宵》的节目,我主动去拉赞助,赞助拉来了就参加采编,一切竟还顺利。我想这就是我一直没有放弃读书的结果,当初做出读书的决定看来是明智的。

有一次我采访靳羽西,靳羽西的一番话让我回味了很久:“美容专业是一门美丽的人文事业,用你的品牌、你的双手、你的智慧,把世界上的女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给她们一份自信。这是很好的职业。”

我是女人,我知道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搞美容是可以赚钱的。谁不想赚钱?只要赚的不是昧心钱。我萌生了当美容师的愿望。

于是我离开文化艺术中心,揣着不多的积蓄去珠海拜师学美容,当然,是一边学习,一边在美容院打工。那段时间很苦,累了一天,我也不能放松自己,经常很晚了还抱着有关美容的书啃。

学习期满后,我如愿以偿地获得了高级美容师和主持老师的资格。我打工的那家的那家店里的老板有意让我留在她的店里,我谢绝了。我想回北京,我觉得北京可开发的市场很大,加上我在北京已经漂泊了近5年,尽管还没有混上北京户口,但我已经和北京有了感情,我早已把自己当成北京人了。

回到北京,我听说有一家要倒闭的美容院正要出租店面。我找到那家美容院的老板。老板以为我是来租店面的,十分高兴。我诚恳地说,我是一个打工妹,租不起房子,但我能把你的店管好,让它赚钱。我有这种自信。盈利了我们利润分成,我的月薪不能低于两千。如果1年不能盈利,我情愿给你打3年工,分文不取。

听我这么说,老板对我刮目相看,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我们正式签订了协议。半年下来,店里就盈了利,这是件好事,没想到老板的心态失去了平衡,他要跟我另签一份协议。

愤怒之下我离开了这家言而无信的美容院。“我要自己当老板。”回“家”的路上,这句话在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好几遍。

1996年8月,我在北京西城区的一繁华路段接手了一家不景气的酒吧,并把它改造成了美容院,这时我手中的积蓄只够交一个月的房租。好朋友劝我别冒这个险,但我相信风险和机遇同在。

这是自己的店,为了经营好它我投入了全部的精力。每天,我都会带着店里的几个美容师抽时间到繁华地带作宣传,为过往的女同志讲美容知识,讲美容的重要。能被请到店里做美容的客人,我们都细致周到地为她们服务。我还想了许多办法,进行感情投资,比如包期的顾客可在三八节、国庆节、元旦任选一次享受免费护理,顾客过生日也可享受一次免费护理。这样,我们渐渐有了回头客,这些客人还经常把自己的朋友带到店里来,顾客就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我又增开了两个分店。

7.中国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女性——陈嫦娟

陈嫦娟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有点普通,并不象一些公众人物那样所熟知,但她也是一个“大姐大”级人物。在陈嫦娟的身上的确很难感到那种说话慢条斯理官腔十足的官府味。有人说,她天生就是实干型的知识企业家。

陈嫦娟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有点普通,并不象一些公众人物那样所熟知,但她也是一个“大姐大”级人物。在陈嫦娟的身上的确很难感到那种说话慢条斯理官腔十足的官府味。有人说,她天生就是实干型的知识企业家。

坐在广东电信副总经理办公室里,面对这位被外界称为“铁女人”的陈嫦娟时,尽管你无论如何也很难把她和22年前的那个高考落榜生联系起来,然而这就是陈嫦娟的故事——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普普通通工人从最底层走到今天的传奇经历。

1978年,21岁的陈嫦娟上山下乡回来还只是广州市电信局修配厂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但到1999年,她42岁时,她已经分别被中山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了原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世纪龙(2lCN.COM)公司的副董事长。2000年,她在美国,和来自各国不同行业的CEO们一道参加哈佛大学MBA培训班学习。这是陈嫦娟自6年前在美国、加拿大学习后的又一次脱产充电。而上次充电的结果,陈嫦娟将互联网带进了广东电信。

2000年7月19日,中国电信集团广东省电信公司挂牌成立,陈嫦娟任广东电信副总经理,她的名片上的头衔也由原来的“副局长”换成了“副总经理”,她需要更多地关心企业的收入、市场的份额、员工的收入、大环境下面的改革等等。尽管陈嫦娟不喜欢大家称她为陈总,但正如她所说的那样,做官还是做企业家,她更愿意选择后者。

陈嫦娟的个人业绩令人刮目相看:

1993年,首创全国200电话卡,仅这项业务2000年就给广东电信带来10亿元人民币收入;

1995年,首创全国视聆通(163/169),开创了广东省互联网先河;

1997年,首创全国商业网,1998年,首创广东省高速信息网;

1999年,创建21CN网站,这将成为华南最大的信息服务网站;

在中国的邮电体系里,广东是1995年第一个迈入互联网的。陈嫦娟说这和广东电信一直是“敢为人先,愿尝苦果”的传统有关。陈嫦娟在广州电信局工作了12年,经历了旋转的模拟交换机、嗒嗒嗒的脉冲声,然后到程控机,到90年代话音的智能业务。1995年3月去加拿大、美国学习之前陈嫦娟已经知道“互联网”,但并不知道互联网是怎么回事,技术是怎么回事,互联网的技术与通讯骨干网有什么样的关系。当年6月份回国,陈嫦娟决定要做互联网。2个月后就组建了宽带智能业务拓展办公室,简称“拓展办”。

视聆通是“拓展办”成立后的第一个互联网业务。从选人选技术到开通视聆通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12月31日,视聆通第一个结点正式完成,并很快覆盖广东21个地级市和7个县级市。陈嫦娟说:“视聆通获得成功的关键是重视规划,紧跟技术走向,重视长远、持续的发展。”“当时我们的蓝图已经规划到2005年,目标是建成华南地区信息枢纽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电子商务中心。估计投资回收期为10年。”因为是10年的投入,所以电信在一开始就尽量避免一些短期的行为,陈嫦娟说:“我们的定位是做网络建设的。骨干通讯网,包括163接人是我们做主角,但上面的专业应用ICP和现在的电子商务则一定是开放的、联合的、合作的、积极的、主动的。”

1999年,陈嫦娟她们在做21CN时已经将目标锁定在做世界级的中文知名网站,这是不是将新浪等作为“假想敌”,陈嫦娟表示不同性质的企业没有可比性,她认为21CN是站在国有企业的角度做这件事,是国字号的综合门户。

“国企网站大有可为。国有企业特别是电信运营商的国有企业为什么不能在信息服务业有一席之地?国外电信运营商做不成一个世界级信息服务ICP,中国就一定做不成吗?”陈嫦娟不止一次提到“国”字号网络公司的使命,同时也为这个“国”字号而自豪。

目前21CN的用户容量已经达到千万级,成为中国最大的免费邮箱系统。这个过程中21CN经历了互联网最热和最冷的时期。现在整个业界大有谈“网”色变,“下网成潮流,卖网求生存”之势。但在陈嫦娟看来,21CN的发展和生存没有任何问题。她认为,不管是国企还是外企,要事业有发展前途,首先是要解决公司员工的后顾之忧。公司实行“以人为本”“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21CN的员工绝大部分都是招聘来的,公司采用同工同酬同分配的薪酬制度,只要你为公司努力做奉献,发挥自己的才能,都可以获得公司的认同和回报。完全按照公司化的模式,使员工获得了合理的奖惩激励体制。此外,公司的文化能把团队、个性创新以及领导人的知识面、胸怀等结合起来,这是把公司人员留住的一个重要因素。21CN有国有企业的烙印,但是这些烙印是吸收了国有企业的优点,而不是国有企业中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