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个移民国家,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把世界各地的文化带到以色列,其中既有东方文化又有西方文化,既有传统农业文化也有现代工业文化。以色列教育投资的目的之一就是填平这些不同文化的鸿沟与差距。为此《国家教育法》明确规定:“以色列的教育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促进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之间的融合,清除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别,以形成一种新的犹太国民文化。”
高昂的教育投资使以色列教育结出了累累果实。
以色列的人口只有500多万,但是在校人数达到138万人之多,还有很多成年人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在以色列人中有1/3是学生,也就是说,每3个人中就有1个学生。从大学人数来看,以色列总人口与大学生的比例仅低于美国和加拿大,比欧洲的一些国家都高。以色列的文盲率十分低。
以色列的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一流的大学。凡是到过以色列的人都必去“游览”以色列的大学。凡是到过这些大学的人无不为它们校园之幽美、建筑之宏伟、设备之先进和藏书之丰富而赞叹不已。以色列大学的许多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承认为权威性项目。
以色列每4500人中就有一名教授或副教授。由于国内容纳不了这么多专家、学者,以色列已开始“输出”人才,不少人才外流,特别是流向美国。
发达的教育和优良的人才素质终于使“弹丸之国”以色列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地缘政治力量和国际力量。
感悟:
一个贫穷、愚昧横行的国家,将是一个走向灭亡的国家,一个受人欺凌的国家。而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根本的就是教育。行之有效的教育政策可以使一个陷入灾难的国家走向重生,以色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9.教师的权威
每一个人要像尊重上帝那样尊重教师。
——智慧箴言
在犹太历史上,“教师”一词的确切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在早期的犹太社会中,教育尚处在以神学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初级阶段。那时,社会上并不存在专职的教师职业,教育子女的任务主要是由父亲和拉比分别完成的。在家庭内,父亲承担着教育子女的重任,他把“智慧之言”及为人处世之道传授给自己的子女,因此,父亲就是教师,教师就是父亲。在希伯来语中,“父亲”一词本身就具有“教师”的含义。如今在西方语言中以“Father”(父亲)来称呼教父,正是希伯来习俗的延续。在社会上,教师的职责由象征着智慧与权威的拉比来完成。在遍布各地的犹太社团中,拉比不仅是神职人员、律师、法官、牧师、医生,而且是教师。因为在希伯来语中,“拉比”一词的第一涵义就是“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拉比们就是各地犹太学校(早期的学校往往与教堂合二为一)的负责人与职业教师。他作为智慧的化身,不仅要为学生解答学业上的难题,而且还要指点生活中的迷津。人们一遇到难处,往往要求助于拉比,而拉比的言语往往被视为至理名言。公元6世纪,随着学校与教堂的分开,教师与父亲、教师与拉比的两位一体化才开始逐渐分离,现代意义的教师职业才应运而生。
在犹太传统中,教师享有极高的地位。在犹太人看来,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神圣的职业,因此,犹太经典《密西拿》中把有学问的教师(犹太人习惯上把有名望的法学家也称为教师)叫做“塔尔米德哈卡姆”,意为“圣贤的门徒”。犹太人对那些获得“塔尔米德哈卡姆”身份的人极为尊重,并明文规定:凡是侮辱了“塔尔米德哈卡姆”的人都必须罚以重金,情节严重者还有可能被逐出犹太区。能与“塔尔米德哈卡姆”的女儿结婚被视作一种高尚而且值得炫耀的行为。
在犹太人中曾长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他的父亲和他的老师同时被海盗绑架,必须以巨额财产才能赎回他们的生命。当时,孩子所拥有的所有钱财只能赎回一个人,这位孩子的选择是,先从强盗手中救出他的老师。
《塔木德》中也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两位视察员受拉比之命来到一个镇上,要求拜见镇上的守卫之人。镇上的警察局长闻讯后匆匆出来迎接,视察员却说:“我们要见的人不是你,而是守护镇民的人。”这时,守备局长又跑出来迎接,视察员仍然摇头,他们说道:“我们想见的既不是警察局长,也不是守备局长,而是学校的教师。警官和部队都会破坏市镇,真正守护市镇的是教师。”可见,在拉比和视察员的眼中,教师是民族利益的守护者,教师的事业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
长期以来,各地犹太人都形成了一种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他们使“拉比——教师和有智慧的人得到极高甚至可以说是过高的声望”。此外,犹太人在婚姻嫁娶问题上的态度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对包括教师在内的学者的敬重。自中世纪以来,在欧洲尤其是中欧的犹太人中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最理想的婚姻是有学问的教师、拉比或法学家同富翁的女儿结合。《塔木德》中也说过:宁可失去所有的财产,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关于这种价值取向,对犹太民族颇有研究的中国学者顾骏先生称之为“学”与“商”的联姻,一种独特意义的“门当户对”。顾先生对此发表了一番幽默风趣且耐人寻味的感叹:这样一种婚姻安排对犹太民族的生存价值自不待言:生意上精明的人(成功的商人)和学问精明的人(拉比或智者)肯定是最能应付犹太人生存环境中层出不穷的恶劣的挑战的人……其实,犹太人的这种“门当户对”,不仅仅从生物学意义上保证了优秀基因的传递,而且也从社会学意义上、经济学意义上、文化学意义上保证了这种传递。“学”与“商”的联姻,从价值观念上保证了“卑俗”的生意人对知识与学问的认同,从而实际上除掉了其身上的卑俗气。而在经济上,非生产的学者可以通过联姻而得到资助,因为犹太人亲属之间的某种财产再分配倾向历来很强。而在民族凝聚上,钻研《托拉》的学者无疑是传统最忠诚的维护者,学者走进商人的圈子可以把那些最易“迷路”的羔羊留在上帝的栅栏内。智慧的犹太民族作出的这些智慧的安排,比那种让学者“下海”搞第二职业,不知要聪明多少倍了。商人有些学者气是文明的进化,而学者只剩下一点商人气,则绝对是文明的退化。
感悟:
说来也奇怪,尊师重教在中国宣扬了几千年,但教师的地位依然很低,一度被称为“臭老九”。对比犹太人的作法,也就不难理解泱泱大国与弹丸小国发展程度为何有如此大差距的真正原因了。
10.人,应当赶快学习
生命是会有终结的,但学习却不会终止。
——智慧箴言
拉比阿基瓦是一个贫苦的牧羊人,直到40岁才开始学习,但后来却成了最伟大的犹太学者之一。
传说拉比阿基瓦在40岁之前什么都没有学过。在他与富有的卡尔巴·撒弗阿的女儿结婚之后,新婚妻子催他到耶路撒冷学习《律法书》。
“我都四十了,”他对妻子说,“我还能有什么成就?他们都会嘲笑我的,因为我一无所知。”
“我来让你看点东西,”妻子说,“给我牵来一头背部受伤的驴子。”
阿基瓦把驴子牵来后,她用灰土和草药敷在驴子的伤背上,于是,驴子看起来非常滑稽。
他们把驴子牵到市场上的第1天,人们都指着驴子大笑。第2天又是如此。但第3天就没有人再指着驴子笑了。
“去学习《律法书》吧,”阿基瓦的妻子说,“今天人们会笑话你,明天他们就不会再笑话你了,而后天他就会说:‘他就是那样’。”
在故事中,阿基瓦妻子的意思就是他40岁去学习,即使别人会嘲笑他,但是过几天就不会嘲笑了,因为什么时候学习都不迟。
因此,犹太人常把西勒尔说过的一句名言挂在嘴边:“此时不学,更待何时?”以此激励自己或鼓励别人去学习知识。
有一本名叫《虔诚者的书》上记载着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里常常都放有书本。因为他们认为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死者就会从坟墓中爬起来看书。
虽然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但是犹太人对求知的态度是:生命是会有终结的,但学习却不会终止。
犹太民族的好学作风成了他们的历史和民族的一个显著标志。
在公元前5世纪时,波斯王国驻犹太地区的总督聂赫米瓦曾说过:“这一个地方不仅有很多图书馆,在图书馆中更是经常挤满了看书的人。”他的话不知不觉中印证了犹太民族的好学。
犹太人把书本当作宝贝。在古代,书往往被犹太人翻看得破破烂烂,但是他们仍然舍不得扔掉一直要等到整本书都七零八散,字迹模糊不清,再也不能翻阅的时候,四邻才会聚到一块,像埋葬圣人一样,恭恭敬敬地挖一个坑,把这本书埋掉。
生命有终结,学习都不能终止,犹太人认为学习可以让人获得生命和更多的奖赏。
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在以色列,有一个人的儿子对学习毫无兴趣,他的父亲最后不得不放弃努力,而只是教他《创世纪》一书。后来,敌军攻打他们居住的城市,俘虏了这个男孩,把他囚禁在一个遥远的城市。
恺撒来到了这个城市,视察男孩被囚的监狱。在视察时,恺撒要求看一看监狱中的藏书。结果,他发现了一本他不知道怎么读的书。
“这可能是一本犹太人的书,”他说,“这里有人会读这本书吗?”
“有,”典狱官答道,“我这就带他来见您。”
典狱官把男孩找来,说:“如果你不能读这本书,国王就会要你的脑袋。”
“父亲只教过我读一本书。”男孩答道。
典狱官把男孩从监狱里提出来,把他打扮得光鲜亮丽,带到恺撒面前。皇帝把书摆到男孩面前,年轻人就开始读,从“起初,上帝创造天地”一直读到“这就是天国的历史。”
这是《创世纪》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一部分。
恺撒听着男孩读完,说道:“这显然是上帝,赐福的上帝向我打开他的世界,要我把这孩子送回到他父亲身边。”于是,恺撤送给男孩金银,并派两名士兵把男孩护送回到他父亲身边。
拉比们又用这个故事教育人们说:“尽管这孩子的父亲只教他读了惟一一本书,赐福的上帝就奖赏他了。那么,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不辞辛苦地教他的孩子《圣经》、《密西拿》和《圣徒传记》,那他得到的奖赏该有多大呀!”
感悟:
不要试图为“读书无用”寻找各种藉口。知识这种东西虽然有时看似无用,但这只是因为它是隐性的,不像玉米白面那样一眼就能看到,但若到用的时候,再去学恐怕就会为时晚矣!所以,我们应当要学习的紧迫感,时时处处不忘学习。
11.嗜书如命
把书本当作你的朋友,把书架当作你的家园!你应该为书本的美丽而喜悦,采其果实,摘其花朵。
——智慧箴言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最。
除教科书和再版书外,以色列年出版图书达2000种以上。
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
以色列全国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1000多所,平均不到4000人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
以色列办出的借书证有100余万,相当于以色列全国500多万人的五分之一。
犹太人真是一个“书的民族”。在耶路撒冷、特拉维夫或其他以色列的城市中,最多的公共建筑是咖啡馆和大大小小的书店。以色列人的一天往往从一张报纸、一杯咖啡开始。而年轻的大学生则常愿在幽静的书店呆上整整一天。
以色列每年都要在耶路撒冷举办国际图书博览会。博览会期间,成千上万的世界各地客人前来洽谈、采购,国内的参观、选购者也是人山人海,不可胜数。而在每年春季举办的“希伯来图书周”则是以色列人自己的图书节。不少犹太人早早备好钱,像盼望一次宏大的盛会一样等待图书节的到来。
在“图书周”期间,以色列许多乡镇的街头、公园都变成了书的市场。人们也可以到大大小小的书店去购买各种廉价书籍。
以色列奉行新闻自由原则,任各种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有涉及安全问题时,才对书报进行必要的审查。这样,犹太人可以随便在街头报刊亭里买到当天的《纽约时报》、《世界报》、《泰晤士报》等,也可以在同一个书摊同时买到严肃的政治刊物和最下流的色情杂志。
不少犹太人是典型的“书虫”和“书痴”,马路边、公园里、候车室中、汽车上,只要有人群的地方,总能看见专心致志的阅读者。
犹太民族是个嗜书如命的民族,以色列是个书的国度,小小的以色列何以在几十年中传奇般地崛起,这不能不说与他们念书有关。
感悟:
只有我们真正将书籍作为财富重视起来的时候,我们才能拥有智慧和财富。阅读书籍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最可靠的捷径。
12.怀疑精神
好的问题常会引出好的答案。
——智慧箴言
怀疑是学习的钥匙,它可以打开知识的大门。知道得越多,就越发生怀疑,发问可以使人进步。
没有好奇心的人,不会发生怀疑,思考就是由怀疑和答案共同组成的。所以有智慧的人其实就是知道如何怀疑的人。
人没有理由对什么事都确信无疑。怀疑一旦开始,疑点便愈来愈多,循着怀疑的线索去追寻答案,答案通常是比较正确的。
所有的迷惑和怀疑,都可通过行动予以中止;所以,无论多大的迷惑和怀疑,最后都要寻求答案予以解答。
古时的拉比,曾经聚集在一起讨论:过分的思考是否易使行动迟缓?
的确,犹豫是非常危险的,人们必须在最适当的时候,就下决断,否则便会坐失良机。只有适时而大胆地行动,才能掌握胜利;临阵踌躇不决,将丧失战机。
人不能为学习而学习。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相同的事情绝对不会重复出现。所以,当我们面临一种新的状况时,谁也不能把以前所学的东西,原本不动地运用上去。学习到的东西只能是仅供参考。参考给人以知性的感觉。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而学习正是为了锤炼感性,使感性更加敏锐。犹如老练的猎人,在深山老林里转;一年一年,便对林中之路和野兽出没的规律有了很深的感知,一有风吹草动,感觉就会告诉他,该发生什么事了。学习就是为了锤炼这种感觉。
瞬间所遇,只能凭感觉下决断。这种感觉,是长久学习达到融会贯通才能够突然反应出来的。这种感觉其实是对事物的洞若观火。
学习的目的便是培养这种洞若观火的洞察力。
学习一定要学到学识渊博,始能融会贯通。犹太人说:
“深井的水是提不完的,浅井的水一提就干。”
金银财宝总有一天要用光,而知识却永远与人同在。
学习,是终生不懈的任务。
感悟:
敢于怀疑,是一个人保全自我个性和独立发展的基本要素;善于怀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和进步的阶梯。怀疑精神,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都是必要的。只有怀疑精神才能造成生机和上进,而失去怀疑精神则只有重复和原地踏步。任何成就,却是在不满现状的前提下才达到的。千万不要盲从他人,记着要有怀疑精神,以内心没有权威的心态面对一切,个人才能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