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好习惯成全你
4436800000015

第15章 自信自立,用自己的拳头打江山(4)

面对命运的挑战,只有选择做生活的强者,才能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在立志成才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往向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寻找自己的位置。

生活中,困难、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因为自己的不足而放弃追求成功的渴望。要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清醒的认识了自己,放下包袱,打消顾虑,一往向前地去拼、去闯,相信一定能找回信心,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定位。

8。谦虚谨慎,消除自负心理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早已成了一则古训,它告诉人们要低调做人,养成谦虚的好习惯,这是做事之本。否则,会招致自大、目中无人的恶名。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说明了谦虚的好处。一个人的心灵倘若被骄傲、自大填满了,其事业将停止不前,其见识、经验、阅历等都会受到限制,这样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而那些谦虚谨慎的人,不但能倾听他人的建议,还能虚心向他人请教,这样的人进步比较快,更容易取得成功。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说法,完全可以证明谦虚的必要性,他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

一个人不管自己取得了多么显赫的成就,也不论其地位有多高,学识多么渊博,都有其不足之处。毕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部百科全书,虽然在某一特定领域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跨越这一领域,就变成了门外汉。如果想获得该领域的专业知识,还应虚心向他人请教。由此看来,养成谦虚的好习惯是每个人必须做到的,这样才能完善个人修养、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业绩。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谦虚,才创造出和谐美好的社会;因为谦虚,才使人与人之间多了许多“人情味儿”;因为谦虚,才使社会文化得到充盈;因为谦虚……总之,谦虚的作用是巨大的,是无法衡量的,养成谦虚好习惯对人的生存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谦虚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赐予人们智慧,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可以帮助人们搞好人际关系,但前提是要看人们是否具备谦虚谨慎的好习惯。只有在好习惯的指引下,谦虚的作用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谦虚好习惯的养成要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必须做到表里如一。有些人表面谦虚,可心里却非常自大,对待向其传授经验、知识的人表面恭维,而实际上却充满了不屑之情,这样的人不可能得到更多的知识与经验。因为,任何人都不是傻子,虽然当时没有拆穿你虚伪的面具,但心里也有一本账,下次就不会轻易地教你任何东西了。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些人,他们内心非常谦虚,可为了面子,表现出来的却是自高自大,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真正的谦虚,是表里如一,是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事物都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对待其他的人或事。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意见,并将所收集来的意见加以整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真正谦虚的人,不在乎功名利禄,不计较得失,不害怕困难、险阻,永远保持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他们的谦虚并不是卑己尊人,而是既自尊,也尊人。

谦虚并不意味着低贱,并不是告诉人们见了谁都要像古代茶馆里的“茶博士”那样,见人便低头哈腰、满脸堆笑。与别人见面后,主动跟对方打招呼,一副生怕得罪人的模样。谦虚的人,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与人相处时,只要做到不傲慢自大就可以了。

谦虚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当然这是有限度的,并不是见了谁都把对方当神灵来供奉,对别人的意见、看法也不须完全言听计从,只要懂得以礼待人、宽容忍让就可以了。

做人应该既不失礼于人,也不卑躬屈膝。既要自尊自重,又不可傲慢无礼;既不可心无定性,主动向他人献殷勤,也不要矜持傲慢,等别人主动和你打招呼。

谦虚谨慎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做事先做人,如果人都做不好,又何谈做事?所以,人们要养成谦虚好习惯,不但完善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做起事来也比较容易成功。

9。不能破罐子破摔

生活中,许多人遇到一些打击便自轻自贱,破罐子破摔,完全丧失了自己固有的强大优势,变得平平常常,默默无闻。这是一种不理智的生活态度,也是破坏幸福的不良因素。坎坷的人生之旅中,没有一个人是顺风顺水的,即使遇到打击也决不能破罐子破摔,要养成坚强的好习惯。

有一个外企女职员,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的时候,是一个十分自信、从容的女孩。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是出类拔萃的,相貌也是出众的,追她的男孩子也特别多。

毕业以后,她成了一名外企职员。在那儿干了一个月之后,旁人惊讶地发现,原先十分活泼开朗的她,竟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说话变得羞羞答答了,连做事也变得畏头缩尾。而且说起一些事情来,总是显得特别胆怯,和大学时候的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每天上班前,为了穿衣打扮她常常要比别人早起两个小时,她之所以这么做,是怕自己打扮不好,而遭同事或上司耻笑。

在工作中,她更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以至到了谨小慎微的地步。是什么使她有如此突然的变化?为什么原来活泼自信的她,参加工作以后就变得自卑了呢?

其实,原因十分简单,是因为她不能承受工作中的打击。有一次,经理要她将一份文件送到经理室,由于行动匆忙,她将文件搞混了。当时,经理用严肃的态度告诉她做事要细心,女孩敏感地把经理的提醒当成了批评,从而做起事来畏首畏尾,生怕做错事。

还有一次,经理要女孩陪同见一位很重要的客户,女孩因为穿着不当遭到了经理的指责,这就是女孩比别人早起两小时用在穿着打扮上的主要原因。

女孩的这种表现,在心理学上属于后天的认识性自卑,也就是说,主要原因在于她的认识———她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对工作的认识,对同事与上司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对打击的认识。

受到经理批评后,女孩不敢正视别人的目光,生怕看到别人鄙视的神情。听到经理的传唤,也显得神经兮兮,每次向经理汇报工作时都非常谨慎。就这样,她的精神时刻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中。

终于有一天,女孩无法承受这种精神折磨了,她开始消极怠工,对待工作也显得漫不经心了,以往的闯劲也不知去向了。时过不久,女孩收到了公司的解聘书,无奈之下离开了这家公司。

女孩的做法是欠思考的,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打击在所难免,任何人都不是圣人,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得十全十美。人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在遇到挫折、打击时,首先要摆正心态,千万不要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应主动地承担压力,把自己犯下的错误及时改正过来就可以了。

许多年前在美国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16岁的小伙子,在一家著名的五金公司当收银员,每个月领着极微薄的薪水,但仍然心满意足地卖力工作,因为他希望能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使自己步步高升,实现自己成大事的理想。

所以他做起事来,永远抱着学习的态度,处处小心留意,想把工作做得更完美。他希望能够获得经理的赏识,提升他为推销员。谁知经理对他的印象却恰好相反。

有一天,他被唤进经理室,经理对他说:“老实说,你这种人根本不配做生意。但你的臂力健硕无比,我劝你还是到铁厂里当一名工人吧!我这里用不着你了。”

一番接近侮辱性的训斥,对于那位年轻的小店员来说,如平地响雷,没想到自以为做得不错的他,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大凡年轻气盛的人,踏入社会不久,便遭受这样严重的打击,换了任何人都承受不了。他们一定会被气得暴跳如雷,从此做起任何事情来,都抱着消极的态度,不肯“劳而无功”了。

但那位青年并没有这样做,他虽被辞退,但仍有自己的理想。他要在被击倒的地方重新爬起来,争取更大的成绩。

他对经理说:“是的,经理,你有权将我辞退,但你无法摧毁我的意志。你说我无用,当然,这是你的自由,但这丝毫不能减少我的自信。看着吧!迟早我要开一家公司,规模比你的大十倍。”

他并没有吹牛,说的句句是实话,虽然在那家五金公司跌倒了,但他把这次打击当成激励,从此他努力上进,几年后,果然有了惊人的成就。这个人就是美国鼎鼎大名的玉蜀黍大王史坦雷先生。

通过史坦雷先生的工作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当他遇到残酷的打击时,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不前,也没有像上述那个女孩一样破罐子破摔、垂头丧气,更没有磨灭心中那顽强坚韧的精神,也正是因此,他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由此可见,在人生旅途中,面对打击时要以平常心态对待,绝对不能破罐子破摔,要培养坚韧向上的精神。

像史坦雷先生那样在受到打击后,坚韧拼搏的人数不胜数,美国汽车公司总裁伍德先生也是其中一员。他出身国会议员,仗着从前在国会演说时,常常博得听众拍手喝彩,便认为自己是一个能言善辩的演说高手,以此自满自足,洋洋得意,因此闹出了笑话。

有一天晚上,他同往常一样,神采奕奕地登台演说,对象是一群目不识丁的煤矿工人,而且其中多半是来自外国,对英语茫然不懂,然而,那天演讲台前仍旧被人们挤得水泄不通。其中有的是慕名而来,有的是被迫前来受教。伍德看到这种空前盛况,愈发以为自己的演说确有惊人的魔力,能吸引这么多的群众前来热心听讲。当演讲进行时,听众席中不时会爆发出雷鸣般掌声,于是他愈加兴奋,将音量放大,尽量发挥他的“天才”。

演说结束后,伍德满面春光,洋洋得意地走下演讲台,对身边的一位新闻记者说:“我的演说还算不错吧!他们似乎都听得入迷哩。”

新闻记者冷冷地答道:“你或许不知道,听众懂得英语的只有三五个人。”

伍德大失所望,记者的话使他大受打击,他半信半疑地说:“那他们为什么常常为我鼓掌喝彩呢?”

新闻记者说:“你演说时没有注意到吗?那些为你拍手喝彩的人们,都是由一个懂英语的工头从中领导指使的。”

后来第二个人上台演讲时,伍德仔细观察台下情形,果然跟那位新闻记者说的一样。而且那个指挥的人,显然不太高明,遇到不应拍手的时候,也带领群众狂热地拍起手来。后来伍德和其他人谈起这事时,说:“从那次以后,我才开始怀疑自己的演说水平,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再也不敢妄自夸大了。”

后来,伍德并没有因那次演讲所闹出的笑话而失去信心,他通过坚韧的毅力,不断完善自己。从那次演讲中吸取了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演讲技术,改正自己的不足,最终成了一名出色的演说家。

在工作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压力甚至是无情的打击,关键看你怎样去对待它们,如果能用坚韧的心态加以处之,结果定会柳暗花明,反之则可能一败涂地。因此,坚韧便成了一种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培养坚韧好习惯也成了当务之急。

人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生活中的挫折、打击也是获取成功前的必然经历。遇到打击人们没有必要破罐子破摔,只要把它当做成功前的历练就可以坦然面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