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格的潜力与成熟
4436700000009

第9章 缺陷与成长(2)

然而,对于这种本质上是循环的立场,安雅、高斯坦、奥波特、布勒、夏克特以及其它学者,都曾予以有力的批判。如果动机生活基本上是在于防御性地消除令人困扰的紧张,而且如果减除紧张后唯一的结果,是被动地等待更令人厌烦的困扰出现,然后再予以消除,那么改变、发展、运动或取向是如何发生的呢?人们求取进步、求取新知,为的是什么?生活中的热情又有何意义呢?

布勒在其《成熟与动机》一书中,均衡作用的理论不同于静止理论。静止理论只谈到如何消除紧张,其所隐含的意义就是最好没有紧张。而均衡作用的意义则不在于把紧张降至零度,而是让紧张恰适其度。也就是说,有时要降低紧张,有时要增强紧张,就好比血压有时可能过高,有时也可能过低。

但是两种理论显然都缺乏足以引导一生的恒常方向。有关人格的成长、智慧的增高、自我的实现、个性的增强,以及一生的计划等在这两种理论中,似乎都不会也不可能获得重视。为了缔造一生的发展,实应援引某种长期的诱导或指示方向。

而且,即使这种理论只是针对缺陷动机的一种描述,也是不适当的描述,应该予以抛弃。它欠缺对律动原则的意识,而通过律动原则,各个独立的动机活动才得以相互联系,并彼此相关。各种不同的基本需求乃是按照某种阶层秩序的关系彼此相系的,因此,当某一基本需求获得满足,并因此而逐渐远离核心、乃至消失之后,其所引起的结果,并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或是斯多噶学派所说的太上无情,而是在意识中浮现另一更高层的需求。因此仍然有所渴望,仍然有所欲求,只不过层次较高而己。所以“达到静止境界”的学说,即使对缺陷动机而言,亦是不适当的理论。

然而,如果我们检查那些以成长动机为主的人,便会发现,求静止的动机理论在这些人身上一无所用。对这种人而言,需求之获得满足不仅不会降低动机,反而会促使动机增加;不但不会降低兴奋,反而会提高兴奋,同时胃口大开、食欲提高。他们依靠自我而成长,而且他的需求不但不会愈来愈少,反而会愈来愈多——例如,对教育的需求。他的人格不但不会趋于静止状态,反而愈见活泼。他对成长的渴望日增,绝不会因为满足而停止。成长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有所增益且令人兴奋的过程,换言之是愿望和抱负的实现——例如,要做一名好医生,愿学得令人钦慕的技术(像会拉小提琴、成为伟大的雕刻家等),愿对人类、对宇宙、或对自己的了解不断增加,愿发展自己不管在哪个领域中的创造力,或者(且是最重要的)单纯地只愿做个好人的理想。许久以前,魏太摩曾从另一角度强调过这种差异。他曾以看似奇怪的方式指出,一个人真正追求目标的活动不超过其一生时间的百分之十。任何一种有趣的活动若非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便是因为它是一种能带来乐趣的工具。就后一种情况来说,当某一活动不再成功或不再有效时,它便失去价值,不再令人喜欢了。更常见的情形是,该活动本身根本毫无乐趣可言,只有目标才是乐趣的来源。这就如同认为生命本身毫无价值可言,唯有死后上天堂才是价值所在一样。以上的论点,乃是基于我们所观察到的一项事实:自我实现的人普遍地享受生命、享受生命的各方面,至于其它一般人,则只能享受生命之中不期而至的胜利、成就、高潮或高峰经验。

生命的内在价值,有一部分来自成长过程中,以及达到成长境地后所获取的内在快乐。此外,它也来自健康的人把“工具活动”转化为“目的经验”的能力;因此,即使是工具性的活动也可当作目的活动来享有。成长动机可能是长期性的。许多人的一生,大部分的时间可能都花在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或成为一个杰出的艺术家上。而所有的平衡理论、均衡作用理论或静止理论,都只处理短期的插曲动机;这些动机从此独立、互不相干。奥波特曾经特别强调这一点。他指出,周详计划和着眼于未来乃是健全人性的重要特征。他亦同意: “事实上,缺陷动机要求减除紧张,并恢复平衡。而另一方面,成长动机却为了遥远、甚至不可及的目标而维持紧张。正因为如此,它们才区分了人类成长与动物成长的不同,并且区分成人的成长与幼儿的成长的不同。”

缺陷需求的满足与成长需求的满足,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对人格都有不同的影响效果。假如用十分概括的一句话来表达我在这里所探讨的内容,那就是:缺陷的满足可以避免疾病,而成长的满足则可以产生积极的健康。我必须承认,目前还难以将这点许诺为研究的目标。不过,在防御威胁或打击,与积极的胜利和成就之间,在抵抗、防御、保护自己,与向外伸展以求圆满实现、求兴奋、求扩张之间,的确具有某种实质的临床差异。这种差异,我曾以充实的生活和充实生活的预备二者间的对比,和成长过程与己成长二者间的对比,来试加表达。此外,我也曾使用防御性的结构(为了减少痛苦)和进取性的结构(为了成功、为了克服困难)二者来作对比。

弗洛姆曾努力将较高层次的快乐与较低层次的快乐加以区分,这种区分十分有趣,也十分重要,在弗洛姆之前也有许多人曾经尝试做过。对于打破主观上之道德的相对性而言,这种区分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同时它也是建立科学化价值理论的先决条件。

弗洛姆区分了缺乏的快乐和丰盈的快乐,也区分了由于需求的满足而获得的“较低层次”的快乐,和由于生产、创造、见识之增长而获得的“较高层次”的快乐。当我们对照以“功能性之喜悦”、忘我之境和一个人在得以驾轻就熟地发挥功能之后所经验到的宁静,以及当一个人能力达到高峰——亦即所谓能力得以发挥极致之时所体验到的沉着稳健等等,我们便会发现:满溢、松弛以及随着缺陷的满足而导致紧张消失的情况,至多只能称为是一种“安慰”。

“安慰”既然极有赖于某种现象的消失,则“安慰”本身也十分可能会消失。它必定比由成长而得的愉快较不稳定、也较不持久,至于成长的快乐则是永远持续不断的。

缺陷需求的满足通常是插曲式的、是有顶点的。其最常见的模式是,在一开始有一促动的、引起动机的状况,推动被引发的行为进行策划以便达到某一目标,然后渐渐地、稳定地在欲求和兴奋的程度上升高,最后在完成的刹那达到高峰,然后这种欲求、兴奋及快感的高峰曲线迅速地降落到紧张消除、缺乏动机、平静的高原状态。

此一模式虽然没有普遍的可运用性,但无论如何,它却与成长动机的情况形成强烈的对比。因为成长动机的特征在于没有高峰、没有完成、没有极度兴奋的刹那、没有终结的情境,而且,如果我们把目标定义为高峰状况,则它甚至没有目标。成长是一种持续地、多少有些稳定地向上或向前的发展。他获得的越多,需求的也越多,所以这类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而且也永远无法达到和满足。

正因为如此,一般对促动动机、寻找目标的行为、目标对象和伴随而至的影响效果所作的区分,便全然瓦解。行为本身就是目标,成长的目标和成长的动机是可能加以区分的。其间并无二致,乃是同一的。

缺陷之需求乃是全人类所共有的,而其它种类的生物也拥有某种程度的缺陷需求。自我实现则是个人所独有的,是随人而异的。但在真正的个性得以完全发展之前,通常必须先让缺陷需求——亦即具有普遍性的要求——获得相当的满足。

正如同树木必须从环境中汲取阳光、水份和养份,人类也必须从环境中汲取安全、爱和地位。然而两种情形都只是个性发展的起点,因为,这些基本的、具有普遍性的要求一旦获得满足,每一棵树、每一个人都要开始发展自己的风格,各自运用这些必需之物以服膺于个人独有的目的。而更具深远意义的是,此后的发展便由内在所决定,而不再由外在所决定。

对安全、隶属、爱之关系、以及对尊重等的需求,只能由别人来予以满足,亦即从自我以外的其他人处获得满足,这也就是说对环境有相当的依赖。自我在这种依赖的情势下,很难有真正的独立自主,亦难以控制自己的命运。他反而会被供给需求之满足的来源所控制。他必定受制于别人的愿望、别人反覆无常的任性、别人的规矩和法令,而且为了避免伤及供需来源,他必须予以让步。至少,他必须有相当程度的“外向”,必须对别人的评议、情感和好意有相当的敏感度。这就等于说,他必须有弹性、有回应,并以改变自己来迁就外在的环境,以便适应和调整。他是有所依赖的变元(依变项),而环境则是固定的,具有独立性的变元(独变项)。

因此,一个常受缺陷动机所促动的人,必定比较畏惧环境,因为在那里常可能会有失败,会有失望。我们现在也已明白,此种焦虑的依赖亦可能导致敌意的产生。结果便造成自由的匮乏,同时促使一个人多少有些依赖于自己的好运或坏运。

对照之下,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按照定义他已获得基本需求的满足——就不是那么有所依赖、比较不受控制,反而比较独立自主、比较内向于自我。一个以成长为动机的人,比较不会对别人有所需求,不过实际上他亦可能受到别人的干扰。我在《动机与人格》书中曾经提到过这些人特别喜欢独处,喜好离群索居,喜爱沉思。

这样的人越发显得自立自足。控制他们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内在的,而非社会的或环境的因素。他们主宰自己的内在本性,掌握自己的潜在力、才干与才能,操控自己创造的冲动。他认识自己的需求,日益变得更为整合,更具统一性;他日益觉察到自己的本来面貌,觉察到自己真正的所需,并觉察到自己的召唤、使命与自己的命运。

由于他们对别人比较无所依赖,因此他们比较不会对别人产生冲突的感情;他们比较没有焦虑、没有敌意,比较不需要别人的赞美和别人的感情。他们不会为了名誉、威望及报酬而感到焦虑。

独立自主或相当地不再依赖于环境,也意味着相当独立于外在的逆境,诸如厄运、打击、悲剧、压迫、剥夺等。正如奥波特所强调的,人类基本上是反应性的,即按照所谓“刺激——反应”公式来反应的这种想法,对自我实现者而言,就显得十分可笑,而且完全立不住脚。对自我实现的人来说,行动的来源是出自内在,而不是由于反应。这种对外在世界、和对它的期望与压力无所依赖的情形,当然并不是指他与外在世界完全没有交往、或是完全不尊重外在世界的要求。而是说,在这种关系中,主要的决定因素在于自我实现者的愿望与计划,而不是在于环境的压迫。这也就是我所谓的心理的自由,而这种心理自由恰与地理空间的自由形成对比的情境。

奥波特在对“投机”的行为决定与“自主”的行为决定两者间所作的对比,十分近似于我们对“外在决定”与“内在决定”两者间所作的对比。这种对比也提醒我们注意到生物理论学者所一致同意的看法:他们认为,逐渐独立自主,与逐渐不再依赖于环境的刺激,乃是达到完全个体化、获得真正的自由、促进整个进化历程的决定性特征。

就其本质而言,以缺陷动机为主的远比以成长动机为主的人较对别人有所依赖;他比较有所待,比较多需求,比较具有依赖性,比较多欲望。

这种依赖性表现出人际关系的特征色彩,也限制了人际的关系。把人视为主要是能使需求获得满足的提供者,或是视为供需的来源,本身即是一厢情愿之举。它并不把人视为整体、复杂而又独一的个体,而只就其有利的观点来看人。因而在别人身上凡是与自己的需求无关者,不是完全加以忽视,就是将之视为是令自己感到厌烦、苦恼或感到威胁的东西。我们对待餐侍者、计程车司机、苦力、警察以及其他为我们所利用的人的关系态度,和我们对待马、牛、羊的关系态度是同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