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格的潜力与成熟
4436700000047

第47章 基本的认识(2)

13.许多人仍然认为“潜意识”、退化和原始历程的认知,必然是不健康的、危险的、坏的。心理治疗的经验逐渐告诉我们另一种不同的看法。原来,我们的内心深处也可能是好的、美的或可欲求的,从探讨爱、创造力、游戏、幽默、艺术等的根源中所获得的一般研究成果,己使此一想法更清晰明白。爱、创造力、游戏等的根源深植于内在较深处的自我之中,亦即深植于潜意识之中。因此为了唤醒它们,为了能够享有它们、利用它们,我们必须能够“退缩”回去。

14.除非一个人的本质核心基本上被别人也被自己接受、爱和尊重,否则心理健康是不可能达到的。(但是反过来说,则未必为真。亦即并不是说,只要本质核心被尊重,则心理一定会健康,因为还有其他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必须获得满足。)

所谓健康的成长,是指年龄上尚未成熟者的心理健康。至于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则有各种不同的称呼法,例如自我成就感、情绪的成熟、个别独特性、具有生产力、自我实现、真诚确实、人性圆满等均是。

健康的成长在概念上是附属性的,因为目前通常都是用像“朝向自我实现的成长”……之类的话来予以定义。有些心理学家单单只根据人类在发展中所向上跃升的目标、目的与倾向来谈论它,并且认为一切尚未成熟的成长现象,都只是迈向自我实现途中的各个阶段而己(例如高斯坦、罗杰士)。

自我实现虽然可以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予以定义,不过仍可以看出其中具有一个共同且坚实的核心基础。所有这些定义都接受,并隐含了以下的内容:(a)均接纳内在核心或内在自我,并予以表现出来,亦即实现这些潜在能力与潜能,使之“完全发挥作用”,并发挥人性与人格之本质的效益。(b)这些定义也都隐然包容最低限度的病态、精神官能症、精神病以及人性与个人基本能力的灭损或丧失。

15.为此,最好现在就引介、促进或至少承认此种内在本性,而不要压抑或禁止它。本性的自然流露在于自我能够自由地、无拘无束地、信赖地、不刻意以求地表达自己(亦即表达内在心灵的力量),并使意识的干扰降至最低限度。控制、意志、谨慎、自我批判、衡量、刻意以求,都是对这种自然表达的筘制。这些筘制根本上必然是由于外在于心灵之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律法所造成的,其次必然是由于对内在心灵本身的恐惧(内在的反投入)而造成的。广义而言,如果心灵控制是出自于对心灵的恐惧,则多半属于精神官能症或精神病的性质,而不是由于先天或理论的必然结果。(健康的心理并不可怕,亦不恐怖,因此无需如千百年来的人类一样对它心存恐惧。当然不健康的心理则需另当别论。)这种心灵控制通常可以经由心理健康、深度心理治疗,或任何深度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接受,而得以缓和。然而另外也有些控制并不是出自于恐惧,而是为了必须保持整合、有组织、有统一性(亦即内在反投入)的必然结果。并且,虽然也还有“控制”(也许是不同意义下的控制),却是为了实现能力,为了寻求更高的表达形式所必须具备的。例如,艺术家、知识份子、运动员唯有经过勤奋努力之后,才能获得熟练的技巧。不过,这些控制一旦变成自我,则终究会被超越,而变为本性的自然流露。我提议把这些可欲求的和必要的控制称为“阿波罗式的理性控制”,因为它们并不排斥获取满足的欲求,反而将这种(例如性、食物、饮料……)获取到的满足加以组织、美化、调整、赋予风格,并品尝其滋味,以便提升愉悦感。因此,压抑的、禁止式的控制便与此种控制形成了对比的情境。

本性的自然流露与控制之间的平衡关系变化多端,就像心理健康和世界的健康变化多端的情形是一样的。本性不可能长期地纯粹自然流露,因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个按其本身的、非心灵的法则而运转的世界。因此只有在梦中,在幻想里,在爱中,在想像中,在性爱里,在艺术作品,在知性游戏,在自由联想里,本性才可能长期地自然流露。纯粹的控制也不可能长久不衰,因为这么一来,心灵就会枯竭。因此教育的导向不仅应该注重控制力的培育,更应该注重坦率自然与表达能力的培育。在我们的文化中,在此时此刻里,必须协调二者之间的平衡以利于本性的自然流露,并具有表达的能力,使我们能够安时处顺、无所意图、能够顺势而行,不强加意志与控制、不刻意以求,并充满创造的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认清,在这世界上已经有(将有)其他的文化、其他的地区已经(或将要)把自然与控制之间的平衡导入其他的方向。

16.目前一般都相信,健康的儿童在正常的发展中,若能赋予真正的自由选择,他便会选出对自己成长有利的东西。他作此选择,是因为尝起来滋味不错、感觉很好,并带给他愉悦或欢乐的感觉。个别含意是说,健康的儿童比任何人都知道什么是对他自己好。一个自由的体制虽然不表示成年人可以直接立刻获取需求的满足,却表示他有机会满足自己的需求,为自己作选择,亦即他可以任意而为。为了让儿童成长良好,成年人必须充分信赖儿童,信赖成长的自然历程。也就是说,不要干预太多,不要推促他们成长,也不要以预定的计划强迫他们成长。要以道家的方式,而不要以权威的方式,“让”他们成长,“帮助”他们成长。

(虽然这些话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常常大受误解。道家的无为,与对儿童的尊重,对大部分家长而言,其实是相当困难的。一般家长容易把它解释成完全随意的自由、放纵和过度保护;给孩子们东西,为他们安排娱乐活动,保护他们以免于一切危险,禁止他们冒险。然而缺乏尊重的爱,和对儿童内在信息予以尊重的爱是十分不同的。)

17.赞同接纳自我、接纳命运、接纳个人内在呼声,便是认定了:使基本需求获得满足,而非使之受挫,乃是大多数人达到健康、达到自我实现的主要途径。这种想法,与实施压制的政权,及不信任、控制和警察制度,二者之间形成强烈对比,而后者则必然是由认定“人性深处具有根本且发乎本能的恶”这个信念推演出来的。子宫内的生命是完全获得满足,而毫无挫折的。目前一般也都赞同生命最初几年最好能予以根本的满足,勿使之受挫的看法。苦行生活、自我否定、故意拒斥机体的需求,会造成机体的退化、阻碍机体的成长,并阻挠机体的活动,至少在西方是如此。即使在东方,也只有特别坚强的少数个体,才能以此方式达到自我实现。

这些话也常遭人误解。所谓基本需求的获得满足,常被人误为是指在东西、事物、财产、金钱、服装、汽车等方面获得满足。但是在肉体的需求获得照顾之后,仍有一些是物品本身所无法予以满足的更基本的需求。这些基本需求是:(1)受保护、安全感、安定感的需求。(2)隶属感的需求,例如隶属于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部族或某一党群之中,或隶属于友谊、感情、与爱之中。(3)受尊重、受尊敬、被赞同、有尊严、有自尊的需求。(4)能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个人才干和能力,能够自由地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似乎已经够简单了,但是在这世界上却似乎很少有人能够了解其意义。由于最低层次的需求和最迫切的需求都是物质性的,例如食、衣、住等,因此一般人便倾向于将之普遍化为一种以唯物论为主的动机心理学,而忘记了还有较高层次的、非物质性的需求也同样是“基本”的需求。

18.不过我们也明白,完全没有挫折、痛苦或危难也是相当危险的。若要成为一个坚强的人,就必须具备对挫折的容受力,必须能够察知物理界的实况基本上与人的愿望是不相干的,必须能够爱别人,能够为自己获得需求之满足而高兴,也能因他人获基本需求的满足而替他人高兴(亦即不把别人仅视为工具来使用)。儿童唯有在安全、爱、和自尊的需求满足上具有良好的基础,才能从层次分明的挫折中获益,并因此逐渐转变成为更坚强的人。但是如果这些挫折远超过他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外,如果这些挫折击倒了他,我们便称这些挫折为伤害,并且认为它们是危险的,而不是有益的。

由于物理世界、动物、与他人的顽强抗拒而令人受挫之时,我们才学会认知有关他们的特性,学会区辨愿望与事实的差异,(知道那些事情可以凭愿望而实现,那些事情的进行完全无视于我们的愿望,)因此能够生活于世界中,理所当然地适应这个世界。

我们也己学会认清自己的韧性与限度、并借着克服困难、竭尽所能、面对挑战与困境,甚至借着失败等方式来予以扩充。在强烈的挣扎中也能产生强烈的愉悦感,而这种愉悦感则能替代恐惧感。此外这也是步向健康的自我评价的最佳途径。此种健康的自我评价,其基础不仅在于他人的赞赏,同时亦在于目前实际已有的成就与成功,以及随后而发之实实在在的自信心。

所谓保护过度,意味着儿童的需求由父母来替他获取满足,而无需花费他自己的力量。但这样会使他变得幼稚,并会阻碍他发展自己的强韧性、意志力和对自己的肯定。其中一种情形是使他只会利用别人,而不懂得去尊重别人。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儿童本身力量与选择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换言之,这根本上就是在故示恩惠,令人屈辱。这会使儿童自觉毫无价值可言。

19.若要使成长和自我实现成为可能,就必须了解凡是能动、身体器官、器官系统均迫切地要发挥功能、表达自我,要求被运用、被锻炼;如能使之运用得当则令人心生满意,但是废弃不用则令人懊恼。肌肉发达的人喜欢运用肌肉,事实上是他“必须”运用肌肉,为的是“感觉舒服”;获取主观上的和谐感、成就感,且能不受阻挠地发挥其功能(让本性自然地流露),而这正是良好的成长与心理健康十分重要的一个特色。同样,理性、子宫、眼睛、和爱的能力,也是如此。各种能力喧嚷着要求受到运用,只有善尽其用,才能停止它们的喧闹。换言之,能力亦是一种需求,运用我们的能力不仅是为了有趣,同时就成长而言,亦属必要之举。未善尽其用的技巧、能力、和器官都会变成疾病的中心,甚至会萎缩,乃至消失。这么一来,这个人就会萎靡不振。

20.心理学者的研究乃是根据以下的假设:就目的而言,有两个世界、两种现实;一个是自然的世界、一个是心理的世界;一个是顽强不让的现实世界,一个是愿望、欲求、恐惧、和情绪的世界;一个是按照非心理法则而运作的世界,一个是按照心理法则而运作的世界;除非在极端的情况下,两个世界之间的差异并非十分清楚。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妄想、梦境、和自由联想虽有其法则可循,但是其所依循的法则却与逻辑法则全然不同,而且与即使全人类皆己灭绝却依然存留的世界所依循的法则,也全然不同。不过这一假设并没有否认这两个世界彼此息息相关、甚至可以彼此相互融合。

虽然这项假设可以说被许多心理学者、甚至被大部分的心理学者所尊行,但是他们也都十分愿意承认这项假设乃是一个无法解决的哲学问题。任何心理治疗医生也都必须承认这项假设,否则他就必须放弃自己的职务。有些假设,例如“责任”、“意志的力量”等这类普遍的假设,虽然是无法证明的,心理学者仍然视之为真,这是他们回避哲学难题的典型方式。健康的特色之一便是能够同时生活于这两个世界之中。

21.不成熟与成熟亦可从动机的观点来予以对照观之,所谓不成熟就是指设法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缺陷需求的阶段。就此观点而言,成熟或自我实现则是意指超越于缺陷需求之外。因此亦可将此成熟的境界描述为超动机的境界,或无动机的境界(如果把缺陷视为唯一的动机的话)。同时亦可将之描述为自我实现、存有,可以表达的境界,而不是争斗的境界。这种存有之境(而不是需要努力奋斗之境界)被认为是自我个人的同义词,亦被视为是成为“真正的”、成为一位个体人物、人性己达圆满之境的同义词。成长的历程就是指“转化成为”某一个体人物的历程,不同于“已经成为”某一个体人物之境界。

22.不成熟和成熟亦可就认知能力的观点(和就情绪能力的观点)来区别二者之间的差异。文纳和皮亚杰都曾对不成熟的认知和成熟的认知作过最佳的叙述。现在我们可以再加上另一种差异区分:亦即缺陷之知与存有之知二者之间的差别。缺陷之知可以定义为从基本需求或缺陷需求,及需求之满足与挫折的观点来加以组构的认知。换言之,缺陷之知亦可称之为自私的认知。在这种认知活动中,世界被组构成为通使我们的需求获得满足的提供者、或打击者,至于世界其他的特质,则不是被忽略了,便是被含混地带过去了。以对象之本然和对象之存有面来认知对象,而无需涉及对象是否能满足需求、是否会使需求之满足受挫的性质,亦即无需涉及对象对认知者是否有价值、是否对他有影响的观点来认知对象,则此种认知便可称为存有之知(或自我超越的、无私的、或客观的认知)。然而,决不可以将之完全等同于成熟的境界(同为儿童也可以用无私的方式来认知)。不过一般而言,随着自我个性的增长、自我人格的肯定(或个人内在本性的接纳),存有之知将会逐渐变得更加容易、更加频繁,这是十分真确的事实。(不过,即使是缺陷之知,对大部分人而言,包括对成熟人而言,也是生存于世间的主要工具,这亦是实情。)

就感知对象之真实、本质,且内在的整体本性(而不是以抽象方式将之抽离)而言,只要感知是无欲、无惧的,则此感知便较为真实可靠。因此,欲以客观且真实的方式来描述任何实体,乃是心理健康所持的目标。由此看来,则精神官能症、精神病症、成长的障碍,这一切都是认知的疾病,加上受污染了的感知、学习、记忆、等待与思维。

23.这一方面的认知有一个副作用,即是使我们更加了解爱的较高与较低的层次。我们几乎完全可以根据缺陷之知与存有之知、或缺陷动机与存有动机的差异,来区别缺陷之爱与存有之爱二者之间的不同。如果缺乏存有之爱,则不可能与他人建立理想的良好关系,尤其孩童更是如此。在教学方面,存有之爱所隐含之道家的、信任的态度,尤其更为必要。而我们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亦是如此,我们可以根据世界本来之面貌来对待世界,我们也可以仅把世界看作我们的工具来予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