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格的潜力与成熟
4436700000023

第23章 自我的实现(2)

11.此刻,此人更纯粹处于心灵的层次,而不再只是按照世界的规律准则活在世上的一样东西。这也就是说,他逐渐更能按内在心灵的法则来决定一切,而不再受制于与之有异的非心灵实体。这点看起来似乎是一个矛盾,然而事实却不然;而且即使如此,我们亦应因其具有某种特殊意义,而予以接纳。唯有让自我的存在与别人的存有能够同时自由展现,我们才可能对别人作存有的认知。自尊自爱并尊爱别人,每一个人才能彼此互相宽容、互相支持,并互相给予力量。由于无所需求,我才能最适切地把握住非我,也就是说,让非我成其所是,任其而行,并允许他按照自己的法则生存,而不是要他模仿。正如同,唯有当我从非我中解放出来,拒绝非我对我的控制、拒绝按照非我的法则生存,并且坚持按照内在于我的法则与规律生存,这时,我才能成为真正的我自己。当这一切均得以实现,结果一定是内在的心灵(我)与外在的心灵(别人)不再彼此截然互异,因此实质上当然也就不是彼此敌对的了。结果两种律则体系都深富意义,且兴味盎然甚至能够相互整合、彼此相融。

帮助读者了解这堆令人迷惑的字眼,有一个浅显易明的典例,那就是处于两人间的存有之爱的关系。当然,在高峰经验中的任何其它典型,亦可通告以说明这一切。不过很明显的是,就理想的言论层次(即我所谓之存有领域)而言,所有的这些字眼,像自由、独立、把握、无为、信赖、意志、依靠、实体、别人、独立自立等等,都具有十分复杂、丰富的指意。这些指意正是在日常生活、缺陷、希望、需求、自卫,在对立二分两极、与分裂等这些缺陷领域中的一切所匮乏的。

12.现在把重点放在无需奋斗、无所需求的特征点上,并以之作为目前研究的中心焦点,可以说具有某种学理上的优势。根据以上所描述的各方面而言,在某种特定的意义之下,高峰经验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受动机驱使的人(或是不受驱迫的)——此尤以缺陷需求的角度来看为甚。在此相同的讲座范围中,我们把最高等的、最真诚的自我身份描述为非驱迫性、非需求性、非愿望性,亦具有同样的意义。也就是说自我己然超越了日常繁杂的需求与驱迫。他正是其所是,己然达于欢悦之境,因而暂时不再以追寻欢悦为目的。

我们在说明能自我实现者之时,亦曾描述过这类情形。此时的一切均出于自动自发、自然流溢、驾轻就熟、无所目的。此刻他能够完整而毫无缺陷地行动,不是为了均衡作用,或为了减少需求而行动。他的行动不是为了逃避痛苦、不悦、死亡,不是为了未来更进一步的目标,也不是为了任何其它目的,而是为了其本身。他的行为与经验己然成为在己之物,具有本身的价值,是目的性的行为、目的性的经验,而不是工具性的行为或工具性的经验。

达到此一层次的人物,我称之为有若神明,因为大部分的神明都被认为没有需求或欲望,没有缺陷与匮乏,处于万物之中而自得其所。此种“至高”“至善”的神明,其特征与行动皆是衍生自其无所欲求的基础。我发现此一衍生现象极具激发性,使我明白了人无欲无求时发出之种种行为。例如,对于有关“肖似神明的幽默与愉悦”的理论、有关无聊的理论、及有关创造性的理论等等,这点均可作为极富启发性的基础。人在胚胎期一无所求的事实,正是我所谈到的高等涅与低等涅相互事例的丰富来源。

13.表达或传述高峰经验的语汇,常显得充满诗意、神秘、与幻想,仿佛非如此不足以把这种存有境界表达得适切似的。事实上,自我身分的理论本身就暗示着,愈是真正的人,就愈像诗人、艺术家、音乐家或先知……

14.所有的高峰经验都可充分被理解为李维所谓“行为的圆满”,或完型心理学派所谓的终止,或雷奇所提出的完全高潮;亦可将之理解为全然的解放、净化、极点,高峰、极致、淘空或完结。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诸如对完成之问题的执着、被割去部分的乳房或列腺、通便不顺畅、哭不完的哀伤、节食中的半饥半饱、永远清不干净的厨房、久未练习的运动员,扶不正墙上的歪斜画像,不得不吞下的愚蠢、缺陷或不平,等等。从以上这些例子,任何一位读者从现象上就应该可以了解到完满是多么地重要,以及为什么这一观点极有且于加强对无需奋斗、整合、放松以及前所述及之一切情形的理解我们在此一世界中所见到的完整就是圆满、正义与美丽,而不是工具,等等。由于人们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就某种程度而言是同形质的,并且是相互交关的(彼此互为因果),因此我们便触及了良好的个人与良好的世界是如何彼此造就的问题了。

这点对自我的身份有何意义呢?也许真正的人本身就是完整的,或者就某种意义而言是终结的。他必定也偶而体会过自己的终极目的、完整或圆满,他必然也在周遭的世界中体会过这些。但可以说唯有享有高峰经验的人才能成就完全的自我身份,而缺少高峰经验的人则常处于不完整、有缺陷、需斗争、常欠缺的境地,生活于工具之中,而非目的之中;如果说高峰经验与真正人格之间不一完全彼此相关,但至少可以确定其间的关系是积极的。

我们所谈到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紧张,以及对完整的执着,这些情形似乎的确不仅不能与纯静、和平、和心理健康的情况相匹敌甚至亦不能与身体完好的情况相比。这里我们还有另一种令人扑朔迷离的情形,即许多人都在有关高峰经验的报告中指出,在高峰经验中他们似乎就好像亲临了(美丽的)死亡之境,生命之强烈尖锐,似乎令人巴不得或渴望死于其中。我们可以说,任何一种圆满完整、或圆满的结束,就其隐喻性、神秘性或归本溯源而言,就是一种死亡,如兰克所指涉的一般。

15.我强烈地感觉到,这种喜乐欢悦之情就是一种存有的价值。我之所以这样想的理由,前面已曾述及一些。不过其中最为重要的理由则是,在高峰经验的报告中,此种喜悦之情经常被提及,同时,在由外观研究高峰经验的人所提出的报告中亦显示,研究人员也能自外观察到此种愉悦。

此种存有之愉悦实在难以描述,这因为语言的狭隘而不敷使用(正如同一般来说,我们无法用语言去描述个人“较深层次”的主观经验)。这种愉悦之情具有涵盖宇宙、肖似神明的特质,而且理所当然地超乎任何敌意之外。我们可以很顺口地称之为快乐的欢笑、欢乐的洋溢或纯然的喜悦。它之所以带有满溢的特性是由于丰余、满盈而外溢的结果,(但不是由于缺陷动机而造成的外溢)。它包容了人的卑微(软弱)和尊贵(强壮),且与之同喜同乐,并超越了“支配——附庸”的两极对峙。它就存在于这种意义之下。它有时是欢欣鼓舞,有时则是轻柔的安慰;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持守住了孩童的天真。

它是终极,是乌托邦,是心灵的善,是超越者,一如马古士与布朗在其书中所作的描述,我们亦可将之称为尼采的超人。

下列这些词汇,是它的一部份定义,与它的特质息息相关:从容的、不费力的、幸运的,超脱了压抑、限制、与怀疑,是以存有之知为悦(而非以之取乐),超越了以自我为中心和以工具为中心的境界,并且超越于时空、历史与区域的限度之外。

最后,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整合者,本身就是美、是爱、是创造的智慧。因此,它是对立二分的破除者,是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人类处境的最佳解决之道。它教导我们一条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以之为悦。因此使我们同时存活于缺陷之途又存活于存有之境,就像塞万提斯一样,同时扮演着唐吉诃德和桑科庞撒的角色。

16.处于高峰经验中,或经历过高峰经验的人,最特殊的一点就是感觉自己幸运、有福、与恩宠满被。最平常的反应就是:“我真是承受不起啊!”高峰境界不是计划中的,也不是由于计划而得的,它是突如其来的,是不经意而得的。我们因此感到惊喜惊讶、出乎意料和认知的惊喜,这些反应其实十分平常。

其结果通常是充满感激之情,在宗教上的反应是感激神,其它的人则是感激命运、大自然、全人类,感怀过去,感激父母、世界,感激任何足以帮助他达到此一奇妙境界的人与事。甚至进而对之崇拜敬礼、宣扬称谢,加以推崇、称颂赞扬,加以供奉,并且进而产生任何适于宗教模式的行为反应。显然任何宗教心理学,无论超原或自然的,都应考虑到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形,此外任何有关宗教起源的自然主义的理论亦应注意这些。

此种感激之情常常会被表现为、或被导向为一种包容所有的人、包容一切万物的爱,或是一种感觉宇宙为美、为善的感受;而最常见的,则是一种愿意为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想要回报的渴望,甚至视之为一种使命。

最后,在能自我实现的、真正的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谦卑与骄傲,在理论上亦可能是衔接得上的。幸运的人并不能完全保证自己怕幸运,恐惧的人、感恩的人亦是如此。他一定会问自己:“我本配吗?”这种人便消融了骄傲与谦卑之间的对立,用同时又感骄傲(某种特殊意义之下的)、又感谦卑(某种意义下的)的态度,将两者之间的对立融合成一个既单纯、又复杂、且超乎寻常的统一体。(带有谦卑色彩的)骄傲并不是习惯或妄想症,(带有骄傲色彩的)谦卑也不是受虐狂。唯有把骄傲与谦卑造成对立局面,才会使之成为病态。对存有的感激之情能使我们把英雄般的主角与卑微的仆人整合为同一的个体。

我想再强调一下我前面所处理过的一个主要的奇异的问题(第二点),即使我们不太明白它的意义,但我们仍要面对它。这就是,自我身份所欲达到的目标(自我实现、独立自主、赋予个性、以及何妮所谓之真实自我、真实性等),其本身似乎就是一个最后的目标,同时也是一个过渡性的目标,是转变的历程,是迈向不断超越自我之途中的一个阶段。这就是说,其功能就在于不断地扬弃自我。换另一种方式来说,如果我们的目标就是东方人所欲达到的境界,自我之超越与扬弃、忘却自我意识与自我观察、与世界冥合为一,以及布克所谓的与世界认同,和安雅所谓的圆融和谐,那么,对大部人而言,欲达到此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先确立自我身份,建立一个坚强真实的自我,和满足基本需求,而非苦行禁欲。

我所研究的一群年轻的对象,他们提出了两种由高峰经验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报告,也许与此一理论颇有相同之处。一种是兴奋、和强烈的紧张感(我感到野劲、好像要上下不断跳跃,又像要大声狂笑一般);另一种则是松弛、和平、安静、和寂静感。例如,在一次美好的性经验之后,一次美感经验、或创造的狂热之后,就可能会有如此的感觉:不是持续不断地感到高度兴奋、无法入睡,就是对它失去欲望,甚至失去食欲,发生便秘等。甚或是完全松弛、怠惰、沉沉入睡等。这究意是怎么回事,我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