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宝宝饮食与健康
4431200000031

第31章 第12个月(2)

【原料】面粉500克,鲜鱼500克,韭菜150克,肥猪肉75克,香油30克,酱油40克,精盐15克,味精5克,熟花生油25克,料酒5克。

【做法】

1.将鱼去鳞、鳍、鳃,开膛去内脏洗净,剔出鱼肉,连同肥肉一同切碎,剁成茸状,加250克鸡汤搅成糊状,再加入精盐、酱油、味精,继续搅拌成稠糊状时,加入韭菜(洗净切碎)、香油、料酒、拌匀成馅。

2.面粉加花生油25克、温水230克和匀,揉成面团,揪成50克(干面)10个的面剂,擀成小圆皮,加入馅包成小饺子待用。

3.将水倒入锅内,开后下入水饺,边下边用勺在锅内慢慢推转,待水饺浮起后,见馅与皮鼓起,捞出即成。

4.这种水饺的特点是:鲜嫩滑润,适宜9个月以上的婴儿食用。

5.制作的关键是:饺子个要小、皮要薄,多煮一煮,取鱼肉时,千万要把鱼刺、鱼皮剔净,馅要剁烂。

疙瘩汤

【原料】面粉400克,鸡蛋清8个,鸡蛋黄4个,虾仁100克,菠菜叶200克,香菜100克,高汤1公斤,精盐15克,味精5克,香油10克。

【做法】

1.将鸡蛋清与面粉和成稍硬的面团,擀成薄片,切成黄豆大小的丁,撒入少许面粉,搓成小球。

2.虾仁切成小片,香菜切末,菠菜切末待用。

3.将高汤倒入锅内,放入虾、精盐、味精,汤开后下入面疙瘩,煮熟,淋入鸡蛋黄,加入香菜末、菠菜末,滴入香油,盛入盆内即成。

4.此汤的特点是:滑润,汤鲜味美,营养丰富,9~11月的婴儿食用。

5.制作的关键是:面疙瘩搓好后,要将面粉抖净,这样煮熟后汤清,不乱汤。因是婴幼儿食用,面疙瘩下锅后要多煮一煮。

鸡肉粥

【原料】大米250克,鸡肉末150克,植物油50克,酱油30克,精盐10克,葱、姜末少许,清水2.5千克。

【做法】

1.将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倒入清水用旺火煮开,转微火熬至粘稠待用。

2.将油倒入锅内,下入鸡肉末炒散,加入葱姜末、酱油搅匀,倒入米粥锅内,加入精盐,尝好味,用微火煮几分钟即成。

3.此粥的特点是:粘稠,味香,适宜7~8个月的婴儿食用。

4.制作的关键是:粥一定要熬烂、发粘,鸡肉末煽炒入味后再下粥同熬。

鱼肉松粥

【原料】大米250克,鱼肉松150克,菠菜100克,精盐6克,清水2.5千克。

【做法】

1.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倒入清水用旺火煮开,转微火熬至粘稠待用。

2.将菠菜用开水烫一下,切成碎末,放入粥内,加入鱼肉松、精盐,尝好味,用微火熬几分钟即成。

3.此粥的特点是:粥粘,味鲜而香,营养丰富。适宜7~8个月的婴儿食用。

4.制作的关键是:粥要熬烂、熬粘,鱼肉松、菠菜放入粥内一熬即可,不要熬的时间过长。

肉末软饭

【原料】大米450克,茄子500克,葱头20克,芹菜50克,瘦猪肉末150克,植物油50克,酱油5克,精盐10克,姜末少许。

【做法】

1.将米淘洗干净,放入小盆内,加入清水,上笼蒸成软饭待用。

2.将茄子、葱头、芹菜择洗干净,均切成末。

3.将油倒入锅内,下入肉末炒散,加入葱姜、酱油搅炒均匀,加入茄子末、葱头末、芹菜末煸炒断生,加少许水、精盐,放入软米饭,混合后,尝好味,稍炯一下出锅即成。

4.此饮的特点是:味道成香,饭软烂,营养丰富,适宜9个月以上的婴幼儿食用。

二、疾病预防

预防冬季冻疮

冻疮发生的原因

冻疮发生于寒冷的时候,它是冬天常常在户外玩耍或到户外没有注意做防寒防护的孩子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红色的斑逐渐变成暗紫色,肿胀更为明显,严重者出现水泡。水泡可能会破渍,形成溃疡面,这时,疼痛加重。通常,冻疮会愈合得慢,一直等到天气暖和时才能好转。

冻疮的防护与治疗

当孩子要去户外时,一定要注意给孩子保暖,如衣服是否防寒,特别是经常暴露的部位,可适当地涂抹护肤油以保护皮肤。孩子患了冻疮要及时治疗,没有破渍时在红肿疼痛处涂抹冻疮软膏或维生素E软膏,也可请中医开一些草药煎洗。

当有水泡和水泡破溃形成溃疡面时,最好请医生处理,以免处理不当加重病变而产生合并症。

及时注射乙脑疫苗

乙脑是通过黑斑蚊传染的疾病,可致使患者产生高热、头痛、呕吐、抽风,甚至昏迷等症状,并容易留下后遗症,如瘫痪、智力低下等。

宝宝在满1周岁时连续注射两针乙脑疫苗,间隔7~10天,在2、3、6、7、13岁仍要各加强一针才能维持身体的免疫力,预防乙脑的发生。乙脑疫苗诱导体内产生抗体需1个月,所以宝宝具体注射乙脑疫苗的时间,可根据各地区乙脑病开始流行时间提早1个月。华北地区最佳注射时间为5月份,东北地区为6月份,南方各省为4月份。

乙脑疫苗比较安全,注射后可出现局部轻度红肿,个别的宝宝会有38℃以上的发热反应,根据情况应去医院诊治。若宝宝体质过敏,在注射后第三天,局部的红肿瘙痒会达到最重。之后就会逐渐消除,不必过于担心。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一项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资助的最新研究结果提示,给婴幼儿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而且对呼吸道和病毒(RSV)感染也有保护作用。

经常与流感病毒一起流行的RSV感染,是美国5岁以下儿童因下呼吸道感染接受住院治疗的最常见病源,每年因此而住院的患儿约8.4~14.4万例。

CDC立克次体与病毒性疾病研究室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为时5年的研究,他们在圣弗朗西斯科海湾和西雅图地区调查流感病毒流行占优势的季节中婴幼儿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率。研究人员发现,研究期间,2岁以下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率约是5~17岁儿童住院率的12倍,这些婴幼儿无任何发生流感病毒相关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他们因此得出结论:应该考虑给2岁以下婴幼儿常规接种流感疫苗。

两位内科医师为这项研究撰写了述评,他们说,许多儿医师都有一种感觉,即正常、健康的婴儿较大龄儿童或青年易患重症流感和严重并发症。即使在流感病毒流行期,RSV感染的住院病例数仍高于流感病毒感染的住院人数。

及时注射B型嗜血流感杆菌结合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主要的感染对象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通过唾液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在幼儿园的儿童中带菌率可达到25%以上。B型流感嗜血杆菌侵入人体后,可引起脑膜炎、肺炎、败血症、脊髓炎、心包炎、会厌炎、蜂窝组织炎等疾病。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造成婴幼儿严重性细菌感染和死亡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在中国主要引起小儿肺炎。发病率为10.4/10万。患儿在应用抗生素的情况下病死率仍高达20%。由于滥用抗生素和细菌的抗药性,造成治愈率低和并发症多。因此,使用疫苗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接种对象:生后2个月至5岁婴幼儿。接种反应:局部红肿和全身发热。在与百白破混合制剂联合接种时,发热和局部反应高于单独注射。

打预防针前后应注意的问题

初次打预防针时,应主动要求建立登记卡

每次打针要带上预防接种登记卡,以便了解情况,防止重打或漏掉。

要详细了解小儿的健康状况

并做些必要的检查,有禁忌症者不能注射,如发烧、过敏体质、哮喘及严重心、肝、肾等慢性疾病等。

注射的前一天,要给孩子洗好澡

或把胳膊洗干净,以免注射后引起局部感染。

要做好说服动员工作

消除小儿的紧张、恐惧心理,以防晕针,平时也不要用打针吓唬孩子。

正常反应

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一般在打针24小时后开始出现,如红、肿、热、痛现象。红肿范围直径在2.5厘米以内者为弱反应,在2.5~5.0厘米为中反应,在5厘米以上为强阳性反应,强阳性反应可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如局部反应较重时,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能促进药物的吸收,但应注意防止感染。全身反应表现有发热、头昏、头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异常反应

最常见的是过敏性皮疹。一般在注射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皮疹有多种多样,以荨麻疹最为常见。其次是晕厥,这与打针时空腹、疲劳、空气闷热、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往往注射后即刻或数分钟之内出现头昏、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冰凉等症状,严重者可失去知觉、呼吸减慢。还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异常反应。一旦出现这些反应,要立即请医生处理。

观察效果,观察患病情况

打预防针后2周左右可产生抗体,1个月时抗体水平最高,以后缓慢下降。如果2周后不患打针所预防的那种疾病,特别是在流行季节里仍没有传染上,说明打预防针的效果很好。观察接种后的反应,打预防针后,肌体将产生以上各种局部或全身性反应,正是因为这种反应过程,才说明注射是成功的。如果注射后无任何反应,说明注射失败,重新注射。做皮肤试验及血清试验,这两种试验检查,可以比较准确地反应体内抗体情况。因此,在打预防针后1个月左右,应去医院做这些检查,便可了解孩子打预防针的效果。

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方法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是指鼻、咽、喉部的感染。感染向下蔓延则可引起气管、支气管炎或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轻重程度相差很大,年长儿症状较轻,仅有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乏力等,可在3~4天内自然痊愈。如病变范围较广,涉及鼻咽部,常伴发热、咽痛与声音嘶哑、扁桃体及咽后壁淋巴结组织充血增生,有时颈淋巴结可稍肿大。年龄小的婴幼儿症状表现较重,大多发热、烦躁不安,因鼻塞和鼻咽部有分泌物,婴儿常张口呼吸,甚至影响吸奶。可伴有食欲减退,精神不振,除咳嗽流涕外尚有呕吐、腹痛、腹泻、有的体温可高达39℃~40℃,持续1~2天或10余天不等。少数婴儿起病时可发生高热惊厥,热退后就不再有抽筋发作,且一般情况良好,没有神志异常及后遗症。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虽为普通常见疾病,但若不及时治疗,炎症易涉及其他器官,引起并发症。常见的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颈淋巴结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疾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的早期症状也可表现为伤风感冒,因此在诊断中除根据临床症状外,还须结合当地流行病史,体检和实验室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有时还需观察病情的发展才能确定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