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莎士比亚(世界十大文豪)
4430800000014

第14章 四大悲剧

人到中年,随着见闻阅历的增多,会渐渐参透许多人生的真谛,对于莎士比亚来说亦是如此。在感受到人间的世态炎凉之后,在目睹了父亲临终的挣扎之后,莎士比亚深切地体味到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一句醒世名言:“人类的命运是受苦与死亡。”但痛苦这把犁刀一方面会割破人的心,另一方面又会掘出生命的新的水源来。人间的苦难使莎士比亚更加坚定地选择了创作悲剧的道路,1601年后的七八年间,他写了大量的悲剧,因为这种体裁更适合于揭露社会罪恶,对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莎士比亚这一时期的悲剧比前一阶段的同类作品更加成熟,主要写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还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的正面人物,描写了他们所代表的先进力量与现实中强大的邪恶势力所进行的悲剧性的斗争,以及他们的毁灭。莎士比亚悲剧具有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其中最著名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合称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1601年)是莎士比亚这一时期所写的第一部作品,是他最有代表性的悲剧杰作。该剧写的是9世纪的丹麦王子为父复仇的故事。这段情节由来已久,早在公元1200年,丹麦编年史学家沙克逊·格莱姆克就做过记载。16世纪80年代,英国剧作家基德创作了同名悲剧,并在伦敦舞台上多次上演。我们知道,莎士比亚是善于推陈出新的,在众多的古老故事中,他惟独选中《哈姆莱特》做素材,是不是因为想起了与之同名的自己那夭亡了五年的小儿子呢,他决意要用自己的笔使儿子的名字永垂不朽。莎士比亚为了达到自己的心愿,对这个中世纪常见的复仇故事进行了改编,使之成为一部具有强烈反封建色彩和时代特征的杰出悲剧。

《哈姆莱特》的剧情虽然发生在中世纪的丹麦,但莎士比亚描写的这种政治腐败、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政治环境,很容易使人联想起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现实。莎士比亚立意让他的这部悲剧“反映人生”,成为“这—个时代的缩影”。因此,剧中的人物虽然穿着古老的丹麦服装,活动在中世纪的城堡中,但他们演出的却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社会问题剧”。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各自代表着进步、革命的社会势力和落后、反动的社会势力,他们之间的冲突构成了戏剧的基本冲突,充分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和英国在新旧交替时期的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哈姆莱特强调老王的德行,反对克劳狄斯的暴行,如果他本人不英年早逝,也会成为一位理想的君主,这些都源自莎士比亚“反对篡权夺位的封建暴君,拥护开明王权政治”的思想。同时,莎士比亚安排让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大厦被克劳狄斯代表的黑暗势力击个粉碎,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危机,指出“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影射了伊丽莎白统治末期的社会矛盾。可以说《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实践其现实主义戏剧主张的一块试验田,印证了他提出的戏剧的创作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的艺术主张。

《哈姆莱特》从问世起就大受欢迎,据说最初扮演哈姆莱特一角的是莎士比亚的黄金搭档理查德·伯比奇。哈姆莱特历来是检验第一流演员的可塑性的试金石。1948年,英国的著名演员劳伦斯·奥立佛改编了该剧,将它搬上银幕,并自己出演哈姆莱特,没想到大获成功。这部影片荣膺该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还使劳伦斯·奥立佛顺利地登上影帝宝座。《哈姆莱特》一剧不仅给演员带来了殊荣,尤其是为剧作家本人增色不少,它堪称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的一颗最光辉的金钢钻”(别林斯基语),并且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顶峰之作。

《哈姆莱特》为今后莎士比亚的悲剧创作指明了方向,即更加深入地挖掘社会问题,反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1604年问世的《奥赛罗》同样是一出表现理想破灭的悲剧,是莎士比亚最完美的作品之一。

莎士比亚向来是善于借外国题材反映英国当代现实生活的,在《奥赛罗》一剧中亦是如此。意大利作家钦蒂奥笔下的同名故事只是一场单纯的爱情纠纷,到了莎士比亚手里,作品被赋予了浓厚的时代气息,他将原来单薄的主题改为以奥赛罗和苔丝德梦娜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同以伊阿古为代表的极端利己主义之间的冲突,也就是将原来一般的爱情悲剧升华为具有深刻意义的社会悲剧。正因为如此,几个世纪以来,舞台上的《奥赛罗》都大获成功,就是在当时也有压倒群芳、独占鳌头之势。该剧问世几年后,据诗人里昂那德·狄格斯回忆道:“观众尽情欣赏,终场时怀着由衷的赞叹离去,而在看别的戏时,他们会连《克蒂琳》的一句台词也听不下去;《席纳阶斯》同样使人厌倦,他们更喜欢的是‘诚实的’伊阿古或者嫉妒的摩尔人……”上面提到的两部作品是本·琼生写的以罗马历史为题材的悲剧,即使出自这位大家之手,也不能与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比肩,因为它是使莎士比亚名流千古的“四大悲剧”中的杰作之一,具有非凡超群的艺术魅力。

1605年,莎士比亚又创作了一部悲剧《李尔王》。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写过这个古老的故事,但都影响不大,而一经莎士比亚的改编,它竟成为一部不朽的艺术精品,这再次证明我们伟大的剧作家具备点铁成金的神力。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创作于1606年的《麦克白》,取材于贺林希德的《英格兰与苏格兰编年史》。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篇幅最短的剧本之一,但也是他最杰出的剧本之一,它的影响可谓深远,因为在1929年,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成名作《喧哗与骚动》的命名就来自麦克白的一段精彩独白,这部小说使作家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除了四大悲剧外,莎士比亚还创作了另外一些悲剧,如《安东尼与克利奥佩特拉》(1607年)、《科里奥兰纳斯》(1607年),这两部都是以古罗马历史为题材的悲剧,它们与《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裘力斯·恺撒》并称为莎士比亚的四部古罗马历史悲剧。

莎士比亚的悲剧实际上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它深深地烙上了16、17世纪之交英国社会的印记,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阴暗面。悲剧中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斗争,人物内心善与恶的斗争,表现为人性与非人性之间的斗争,斗争的结局虽然充满沉重的悲剧性,却从未丧失对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心。莎士比亚强调人物性格在悲剧形成中的作用。于是在作品中突出人物个性和心理活动,把人物的外在矛盾溶解到内在矛盾之中,这是莎士比亚对近代悲剧的一大贡献。关于莎士比亚的所谓“性格悲剧”,并不如黑格尔所说,逐渐丧失了“伦理教育作用”,也不如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所说,灾难和悲剧的主要根源是人物性格,而是与时代背景、生活环境有直接关系。悲剧人物哈姆莱特的忧郁、奥赛罗的轻信、李尔王的刚愎、麦克白的野心,无一不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莎士比亚的悲剧通过“悲”而引起的“快感”常常能够激发人们去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莎士比亚曾说过:“灾难是一件很有用的东西,它好像蟾蜍,虽然丑,而且有毒,但头上却戴着一颗珍珠。”的确,莎士比亚正是从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丑恶中挖掘出一系列的悲剧题材,这些悲剧杰作是他一生的创作成果中最亮丽、最宝贵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