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策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方不得不应对。也就是说我们先于对方行动,到达某个位置。而后对方无法忽视我们的存在,必须要对我们的行动做出回应。在这一步完成之后,就是“以逸待劳”。我们的目的是迫使对方消耗有限资源,等待时机成熟再出手。要战胜对手,不一定是猛烈进攻。我们也可以将重兵部署到对方的关键位置附近,使对方感受到威胁、压力。对方不可能无视近在眼前的军事威胁,给对方一种战事一触即发的感觉。接下来对方必然要对我们这一步的军事部署做出回应,那通常会是积极备战,调动部队到前线集结。但是在这个时刻我们选择保存实力,而不是放手一搏、与对手决一死战。对手积极准备、调动部署的结果,没有迎来一场恶战。我们的坚固防守,可以使对方的进攻损失惨重。因为我们在关键地点的重兵部署,所以对方的迎战部队也无法离开。这种长时间的紧张局势,迫使对方消耗资源,使部分军事力量被困于此处。即不可离开,进攻又不会获得好处。
“资源有限”概念好像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遥远,那么在此我们换一钟说法来表达,就是每个人手中仅有几张牌,打完就没有了。“以逸待劳”策略能够成功在于,对方手中已经无牌可打,而我们正好相反。手中的牌要一张一张的出。诱使对方消耗资源,想办法调动对方资源的投入方向。因为资源一旦被投向一个目标之后,通常很难再做它用。接下来要有耐心,我们要等待对方手中的牌出尽。也就是说我们要等待对方的有限资源都消耗在某个方面。其整个时间阶段不会很短,所以这是一种长期性的战略思想。可能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够看到效果。一个团队可以控制的资源是有限的,同时其自身运转还需要一定数量的资源予以维持。那么当他们的资源投入没有意义的方向,消耗掉大部分自身资源之后,他们将面对一种艰难局面。即是经过一段时期之后,投入的资源没有产生预期回报,而手中可以控制的有限资源却已经消耗殆尽。当没有足够资源维持自身运转的时候,就是补给不足。如果出现补给不足的现象,那么实力下降趋势形成与最终崩溃将会是可以预见的结局。
在一个团队还没有决定资源投入方向的时候,他们的未来有很多种可能性。但是一旦定下战略目标,资源将源源不断的持续投入进去。而由于自身资源的数量限制,因此资源投入的目标会按照一定的进度发展。而其他方面将因为没有大量资源的投入而停滞或者衰落。因此一个错误的战略决策所带来的损失,超过进行一场局部战争冲突。诱使对手出现决策性失误,将成为战场胜负的关键性因素。当对手已经误判形势、做出错误决策之后,我们要做的事情其实非常简单。只是耐心等待对手资源耗尽、无法继续维持一刻的来临。
因此没有足够的资源,意味着失去应变的能力。知道决策有方向性的失误,但是现在想要改变已经来不及。尤其是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必须要应对。而对于一个团队而言,应对变化是要采取实际行动。而行动需要成本,这个成本就是资源消耗。作为一名团队领袖一定要有战略性的资源储备,以应对各种可能或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这种战略性的资源储备即是可以应变的资本,并且要特别注意一点就是衡量资源储备的标准不是数量而是时间。一个团队控制的范围越大,维持运转所需要的资源越多。所以我们不能单纯以数量为标准来确定资源储备的多少而是要以能够维持自身运转的时间长短为衡量标准。我们需要多少战略性资源储备,要根据一个团队控制范围的运转成本换算成维持时间。第一个目标是6个月的运转时间,然后应该扩展到1年至3年。最好的战略性资源储备的时间标准是5年至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当我们具备如此的资源储备之后,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种种变化。出现的变化要去应对,无论什么问题都必须解决。但是应对变化需要资源,解决问题需要时间,资源充足可以满足我们这方面的需求。
“以逸待劳”即是对敌的战略战术,也是自身要警惕的防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