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国学语文课本趣读本
4392200000041

第41章 最智慧的奇言妙语(1)

风流俊语篇

001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建安十子”之一的孔融,10岁那年随父亲到洛阳。见名人李元礼时,他能对答如流,语不相让。

李元礼很是赞叹,说:“可惜我快要死了,不能见到你富贵发迹啊。”

孔融说:“您不会死的。”

李元礼说:“为什么?”

孔融回答说:“古语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您刚才所言不善。”

这时,大夫陈韪后到,听了这话,就说:“小时了了(聪明),大未必佳。”

孔融说:“想必您在小的时候,必当了了。”

002雪夜访戴

晋人王徽之,字子猷,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初为桓温参军,官至黄门侍郎,后弃官东归,隐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不出。《晋书》本传称其“性卓荦不羁”“雅性放诞”。

一日,大雪弥天,王徽之夜半起身,四望皎然。孤闷中独坐饮酌,咏左思《招隐》诗,彷徨有感。忽忆名士戴逵,亟欲一见。此念既生,竟不能自休。其时戴逵栖身剡县(今浙江嵊州),徽之当夜乘小船溯剡溪往访。

天亮时,船抵彼处,戴逵屋墙已在眼前,徽之却命船夫回棹而返。随从仆者问:“为什么未见戴先生便返?”

徽之曰:“我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附注:戴逵,字安道,东晋孝武帝时多次征召,辞命不受。《晋书》本传记云:“太宰武陵王曦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逵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

“雪夜访戴”历来是为人称道的千古佳话,徽之造门不前而返,似不为目的所羁,可见晋人潇洒通脱之处。

不过,此事或亦可作另解。王、戴二人雅性虽同,却并非同道。一个任诞傲达,一个却是规矩人。《晋书》称戴“常以礼度自处,深以放达为道”。如此说来,徽之既抵戴门又不想拜晤,是不是不敢见他呢?

003乾隆纳闷于“此”

据传乾隆皇帝一次下江南私访,遇到一个孩童。

乾隆问道:“你上学了吗?”

孩童回答道:“上过。”

乾隆又问:“读过《论语》吗?”

答曰:“读过。”

乾隆意欲考考这个孩童,当即指着一堵墙上“此巷不通”四个大字问道:“这些字你认识吗?”

孩童说:“只认识三个。”

“哪三个呢?”

“‘巷、不、通’,头一个字不认识。”

乾隆颇觉意外,进而问道:“既念过《论语》,怎么会不认识头一个字呢?”

孩童略一沉思,满怀信心地说:“《论语》里‘不’字有很多,‘通’字只有一个,‘巷’字有两个,就是没有头一个字。”

随后,孩子将《论语》中含这三个字的句子流利地背了一遍。

乾隆见孩童能够如此娴熟地背诵出来,深为诧异。他不相信《论语》中没有“此”字,可又找不出确凿的依据。

回京后,乾隆找来《论语》认真地查阅了数遍,“不”字随处可见,“通”字确实只有一个,“巷”字也只出现两次,“此”字则杳无形迹。于是,乾隆愈加佩服那小孩惊人的记忆力。

次日上朝,乾隆问满朝文武官员:“众位爱卿,你们说《论语》中有没有‘此’字?”

大臣们异口同声道:“哪会没有‘此’字呢?这个字极为普通啊!”

乾隆不悦道:“大家都回去查查,如果有谁在《论语》中找出‘此’字,官升三级!”大臣们煞费苦心,谁也没有查出来。

《论语》中怎会没有“此”字呢?乾隆常为此而纳闷,据说,他至死仍没有明白这个问题。

004鹤相

宋真宗崇信道教。丁谓任宰相时,迎合帝意,大修道观,屡上祥异。每遇醮祭、典祀,丁谓必奏有仙鹤迎舞云云。奏报各地政事,亦必有仙鹤降瑞之语。因好言仙鹤,人称“鹤相”。

当时,寇准为其倾轧,谪判陕州。一日,寇公坐山亭中,见大群乌鸦飞鸣而过,相顾随从属僚,一笑而言:“倘丁谓见之,定然以为黑仙鹤飞临敝处。”众皆绝倒。

寇公虽作诙语,心中亦当痛悔。早年,丁谓受寇公恩遇多矣。李沆任宰相时,寇公以丁谓才智过人,竭力举荐。

李沆知丁谓品性不端而不用,说:“如斯人者,才则才矣,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

寇公反诘:“如丁谓之才,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

李沆告之:“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

005辜鸿铭酷爱小脚

一代鸿儒辜鸿铭,1856年生于马来西亚,其母为英国人。10岁时随义父赴欧,后在英、法、德、奥等国留学,皆获博士学位。他的第一个妻子为日本人,归国后任张之洞幕僚20多年。他自己曾说:“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人称东南西北人。

辜鸿铭既是怪才,又是怪人,对女人小脚兴趣极浓,便是绝好一例。

他与妻子淑姑感情甚笃,从结婚之日起,就把她的三寸金莲视为珍宝。每每无聊时,他就让她脱掉鞋子,把裹脚布一层一层地解开,低下头,贴近鼻子,如闻花香,感到无限舒坦。

每当写作需要灵感时,他便将淑姑叫进书房,坐在旁边,让她把瘦如羊蹄的玉足放到他事先准备好的凳子上。他则右手提笔,左手抚弄着妻子的小脚,时捏时掐,像玩佛手一样,自得其乐。据说,这样他就会文思如潮,妙笔生辉。

于抚弄之外,他还津津有味地加以评述:“女人的小脚极尽神秘美妙,讲究小、瘦、尖、弯、香、软、正七字诀。”他还说:“前代缠足,实非虐政,我妻的小脚,乃我的兴奋剂也。”

006读书下酒

宋人苏舜钦豪放好饮。昔年寄居岳父杜衍家,读书时必以酒为伴,每夜须饮一斗。杜公闻家人禀告,讶然生疑,不敢相信姑爷有这等酒量。

一晚,杜公暗中窥视舜钦书房,见其捧读《汉书·张良传》。正读“博浪沙狙击秦始皇”一节,所述侠士铁锥误中副车,谋刺未遂云云。只见舜钦抚掌怅曰:“惜乎击之不中!”即取酒猛饮一大杯。

读到“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一节,拍案叹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又举杯痛饮。

杜公笑曰:“有这般下酒之物,一斗但怕不够。”

附注:苏舜钦,字子美,北宋景祐进士,历官大理评事、集贤校理等。庆历间,因岳父杜衍与范仲淹主新政,为人倾陷,被劾除名,后复官。

他是北宋前期重要诗人,与欧阳修、梅尧臣辈唱和。杜衍,字世昌,大中祥符进士,官至宰相。庆历新政失败,罢相出知兖州。

如此豪放率性,真是令人称羡,想来现在是没有这等人物了。现在的读书人心里多半有几分蹇滞,国家民族,老婆孩子,操心的都是身外的事情,何以有真正的阅读快感!

007宠辱不惊

唐高宗总章初年,卢承庆任吏部尚书,主持例行的官员政绩考核。有一官员押运漕粮,途中遭遇狂风,船队损失颇重。

卢公考评曰:“监运损粮,考中下。”其人神态自若,从容退下,并无半句辩解、开脱之词。

卢公见其气度温雅,暗生敬意。于是重召回,改为:“监运损粮,非力所及,考中中。”然而,该官既无喜色,亦无逊谢之意。卢公更为钦服,又改评为:“监运损粮,非力所及,宠辱不惊,考中上。”

卢承庆此事被唐人举为宽谅弘恕的一个典例。不过,更令人钦服的,倒是那位宠辱不惊的下级官员。做人能达到这等境界,真是将一切都看轻了,很不容易。

008谑判

一鞋匠与琴师为邻。鞋匠母亡,停殓哀祭。邻壁琴师校试乐器,嘈声盈耳,终日不断。鞋匠不堪其扰,忿而交涉。彼此言语唐突,旋至吵骂殴搏,竟诉至官府。

鞋匠指控琴师扰碍丧仪,琴师申辩说:“丝竹吕律乃小人本业,自须每日操弄。他做丧事要我歇手,岂不废了小人衣食!”

县官大人乃以为然,当堂驳回鞋匠原诉。判曰:“既是本业,当然不可停辍。本官裁定,他日琴师那壁办丧事,你这壁尽管照常做鞋。”

判词既出,一堂哄笑。

009“射”字与“矮”字

据说,唐朝女皇武则天有一次与臣子们共宴,席间谈文论字,气氛活跃,雅兴浓烈。

武则天极富才学,对文字也颇有研究。她忽地灵感一动,对群臣说:“我发现,‘射’字由身、寸构成,一个人身高只有一寸,这不是‘矮’字吗?‘矮’字由矢、委构成,‘委’原是发放之意,把矢(箭)发放出去,这不是‘射’吗?所以,‘矮’‘射’两字的意思应该互相掉换,大家说对吗?”

群臣听了,无不齐声称是。

无独有偶,在清人沈起风的《谐铎》中也有一个与之类似的故事。

锦屏地方有个女孩,七岁时从师读书,勤学好问。有一次,她对塾师说:“古人造字,会意象形,有时误处也多。”

塾师问她有何根据,她回答说:“‘矮’字明明由委、矢二字组成,自然应读做射;而‘射’明明由寸、身组成,自当读做矮。现在完全弄颠倒了,这不是古人之误是什么?”塾师一听,十分惊讶,竟无言可对。

其实,“射”在金文中是由弓、矢、手三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意即箭搭弓上,以手发射,故其本义是射。

“矮”字右边的委旁,甲骨文的形体是一个跪在地上的奴隶手拿一蔸干枯蜷曲的禾,禾稻枯萎蜷缩,比盛长挺拔之时显得矮小,矢加委,表示枯萎的禾只有一箭之长了,故本义为矮小。

010浦痴

浦泽,字时济,明代书法家。终身不仕,亦未娶。其性情狷介,不事权贵,人称“浦痴”。又嗜酒成癖,时常一醉数日。门外求书者接踵而至,浦公隔墙答称:“浦时济昨醉未回!”

浦公临终时,亲朋故旧绕榻探视,每人都分到一纸字幅。浦公说:“君辈既是从笔墨而知我,就送你们一幅字吧。”

但见好友朱某赶到,顿作精神从床上撑起,沉挚相言:“不送你字了,你是从我而知笔墨,不敢以片纸玷辱足下。”言毕,取酒,满饮而逝。

附注:“不敢以片纸玷辱足下”,此语深含沉痛之意。书画之类艺术品,一旦成了值钱的东西,便成了君子之间的有碍之物。所谓“从笔墨而知我”,乃世人之见。相反,“从我而知笔墨”,则谓知音。

然而,拜物者众,知我者寡,历来如此,真正的艺术家总有寂寞之感。

011后生可畏

相传,春秋时期有一神童项橐,七岁时能回答孔子提出的许多问题。一次,孔子乘着马车周游列国,遇见一个孩子用土围成一座“城”,拦在路上。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

那孩子眨了眨眼,答道:“您就是孔夫子吧,听说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情。可是,我今天却觉得您并不怎么样,因为从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去躲避车子的道理?”

孔子一愣,旋即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回答说:“我叫项橐。”

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用一连串的问题问倒项橐,便问:

“你的口舌如此厉害,我倒想考考你——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没有门闩?什么车没有轮子?什么牛不生犊儿?什么马不产驹子?什么刀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什么天太短?什么天太长?什么东西有雄无雌?什么树没有树枝?什么城里没有官员?什么人没有别名?”

问完,孔子微笑地看着项橐,期待他的回答。

项橐略一沉思,即回答道:“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里没有鱼,无门扇的门没有门闩,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子,泥牛不生犊儿,木马不产驹子,砍刀上没有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天白日里短,夏天白日里长,孤雄没有雌,枯死的树木没有树枝,空城里没有官员,小孩子没有别名。”

孔子大吃一惊,对这孩子的口才和智慧甚感叹服。接着,项橐回敬孔子:“现在轮到我考您了——鹅与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与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

孔子答道:“鹅与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与仙鹤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

项橐高声叫道:“不对!鱼鳖能浮在水面上,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脚是方的吗?青蛙善于鸣叫,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吗?胡竹冬夏常青,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茎坚实吗?”

孔子深觉这孩子知识渊博,自叹弗如,只得拱手连声赞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于是驾车绕行,并拜他为师。可惜,项橐10岁就死了。

012四知

东汉时期的杨震,为官清正廉明。

一次,朝廷派他去东莱担任太守,路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于夜间带着十斤金子来找杨震,并小声对他说:“我给你带了一些金子,你就放心地收下吧,不会有人知道的!”

杨震严厉地斥责道:“头顶一片天,天知;脚踏一块地,地知;金子送给了我,我也知道;你怀金而来,你更知道。既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有这么多人知道,怎么能说无人知晓呢?”

013钱索子

明弘治初,刘健与丘濬同在内阁。刘健为文局度谨严,丘濬下笔文采斐然,各有胜擅。

有人与刘健谈论文章,说至丘濬,刘健嘲曰:“丘公著述没有筋骨,譬似一屋子铜钱都散落在地上,缺了几根绳索,串不起来。”

丘濬闻知,亦即反唇相讥,曰:“刘公有一屋子绳索,只是缺了一堆散钱。”

闻者大噱。

附注:古时文人多善酬嘲,于谈锋中逞智售巧,考验机应。冯梦龙《古今谭概·酬嘲部》概云:“能酬者不病嘲,而能嘲者亦反乐于得酬。”这种彼此自得其乐的游戏态度如今已少见,现下文人亦多半无此胸襟,酬嘲即是互相攻讦。

刘健,天顺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大学士。丘浚,景泰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大学士。

014温公觅婿

温峤,字太真,东晋名流。《晋书》称其“标俊清澈,英颖显名”。初为刘琨谋士,助琨北伐中兴。建武元年南下,受朝士推重,明帝时任中书令。

温峤丧妻后,闲来常往姑母刘氏家走动。其时正值离乱之际,刘氏家道衰败,身边只剩下一个女儿。一日,刘氏嘱托温公为其女择觅夫婿。

温公见该女姿色不错,人也聪慧,倒想自己娶之为妻。故称:“佳婿难觅,倘如贱下这般状况,您看如何?”

姑母劝道:“如今这年头,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只求小女有个托付,老身也就放心了。可是哪敢企攀你这等身份!”

数日后,温公禀报刘氏:“已找好一处人家,门第尚可,夫婿本人名位也不低于贱下。”并送来玉镜台一座,作为聘物。

刘氏大喜,当即定下亲事。成婚之日,大礼既毕,新娘撩开面纱,拍手大笑,说:“我早就怀疑是你这个老东西,果然不出所料!”

015诸葛子瑜之驴

三国时,东吴谋士诸葛瑾的脸酷似驴脸。一次,孙权设宴,诸葛瑾受邀,把儿子诸葛恪也带去了。

有好事者想取笑诸葛瑾,于是牵来一头驴,驴面上写着“诸葛子瑜”(诸葛瑾,字子瑜)。诸葛瑾当众受窘。他儿子诸葛恪则不动声色,拿笔在后面添了“之驴”二字。宴罢,他就将此驴牵回家了。

016扁鹊怒责秦武王

名医扁鹊拜见生病求医的秦武王,秦武王把自己的病处指给扁鹊看,扁鹊要求动手术进行根治。

这时,武王身边的一名侍臣说:“大王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边,动手术不一定好得了,而且将会使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武王把侍臣们的话告诉扁鹊。扁鹊气愤地把医具扔在了地上,说:“大王跟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疗,却又让不懂医术的人来坏事。假如用这种办法去管理国家的政事,那么,大王一次失当的举动,就足以叫秦国灭亡啊!”

017陪酒被杀

石崇为西晋著名贵族,他常常举办酒宴,宴会中有美人相陪共饮。他有条规矩,陪酒女如果不能劝来客饮酒,就得被杀死。一般到石崇家赴宴的人,不忍心看着美人因自己而被杀,不得不一杯接一杯地痛饮。

一天,丞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到石崇家办事,石崇设酒宴招待。一入席,马上就有两个美人分别陪伴左右。

王导向来不能饮,但他听说过石崇府上的规矩,当美人向他劝酒时,他勉强支应。酒席不散,美人就得一直劝,美女劝,王导就得喝,直喝得酩酊大醉。

王敦的脾气和王导不同,他就是不喝,任美人怎么劝,他也不举杯。后来美人哭泣着哀求王敦,王敦还是纹丝不动。石崇已下令斩了三个美人,王敦仍然不为第四个美人的哭劝动心。

王导看不过了,责备王敦说:“将军心肠真是铁石所制?”王敦冷冷地说:“他杀他自家的人,关你什么事,看他还能把家人全杀干净不成!”

石崇看王敦真不饮酒,只得作罢,说:“到我家不饮酒的你是第一人。”两人都哈哈大笑。

018白居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