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故事大全集
4391800000025

第25章 五经:《尚书》(3)

“先王曾经要求,做人要讲究纲纪,要善于纳谏,听从先贤的话,不要违反纲纪。处在君位,要能明察秋毫,让臣子尽忠。在结交的时候,不要求全责备,要时刻反省检点自己,好像再不进行就来不及一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天下太平,让天下万邦都臣服我们,这才是最难得的。

“还要注意在普天之下求取贤德之人,让他们帮助我们的子孙后代制定《官刑》,进而管理百官。《官刑》中说:胆敢经常在宫中跳舞、在房中嗜酒酣歌者,是巫风;胆敢贪慕金钱、女色、游猎者,是淫风;胆敢轻视圣人的教训、拒绝纳谏、疏远年老有德、亲近愚钝幼稚者,是乱风。这三种不正之风、十种过错,卿士如果有其中一条,他的家业一定就会消亡,国君如果有其中任意一条,他的国家也必定守不住。臣子如果不帮助国君纠正这种不正之风,就应当遭受墨刑。因此,下士之上的官吏都要明白这个道理。

“国君要谨记这些教导,不要忘记,因为圣人的教训都是很美好的。上天的教训不一定都在家中。做善事,上天会赐给他百福;作恶事的,上天会赐给他百殃。君修德,哪怕很少,天下百姓也会感到庆幸;你作恶,哪怕很小,也会导致国家的灭亡。”

太甲

太甲继位之后,为政不清,伊尹将他流放到诸桐。三年后,听说太甲悔过了,伊尹才重新将他接回国都,并为他写了三篇文章。

太甲(上):

太甲不顺从伊尹,伊尹写文章对他说:“先王成汤是非常英明的,他恭敬而严肃地供奉神明、供奉宗庙,上天看到他的前程,降下大任,让他安抚天下。我亲自辅佐他,帮助他安邦定国,您才能承接先王的基业。我亲自前往西方夏邑,以忠信取得了外交成就,尽到了辅相大臣应尽的义务。如果后继的君主不能取得成就,他的辅政大臣也就没有成就。您要警戒这一点啊,应当恪守做君主的责任。为君者不行君道,只会羞辱自己的祖先。”

太甲跟往常一样,依旧不闻不问。伊尹就说:“先王总是天不亮就思考政事,还遍求俊彦的臣子开导后来者,使之不忘记先祖的教训而导致灭亡。您要遵守为君者应有的美德,处理政事要事先就想好对策,这就好比虞人张开了弓才想起来查看箭尾是否符合法度一样。只有这样,您才会发现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多么重要。这样我就欣慰了,相信后代会记得您的盛名。”

太甲仍旧没有什么改变。伊尹就对群臣说:“国君现在这样就是不义,恐怕以后会养成这样的习惯,我不能视而不见。我决定在桐营制造宫殿,让他过去学习先王的教训,避免误了终身。”

太甲(中):

三年之后的十二月朔日,伊尹穿着礼服、戴着礼貌,前去桐营迎接太甲。然后写文章对太甲说:

“百姓不能没有君主,否则就无法匡正,无法生活;君主也不能没有人民,否则无法管理国家。上天顾念我们大商,让我们的国君养成了君主应有的德行,这对我们大商来说真是泽被万世的好事啊!”

太甲连忙磕头拜谢:“是我这个浑小子不明德行,自己招来坏事。私欲太多就会败坏法度,放纵自己的私欲就会破坏礼制,我这就是在犯罪啊!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之前我违背老师您的教诲,不懂得责备自己,以后还希望您能帮助我建立恩德,让我有一个好的结局。”

伊尹听到这里,赶紧跪下叩头,他说:“既注意修身养性,又以美德跟臣子和谐相处,这是明君的行为。先王成汤爱民,人民就臣服于他,没有一个不高兴被他教导的,连我们邻国都渴望拥有成汤这样的君主,认为这样的君主会让他们国家免除灾难。君您要效仿自己的先祖,增进自己的德行,不要有任何安逸的思想。因此,要孝顺地事奉先人,要谦恭地对待臣下,观察远方的政事要眼明,顺从道德要耳聪。如果您能够做到这些,那么您就会有享受不尽的福报。”

太甲(下):

伊尹经常告诫太甲:“上天没有亲近的亲人,谁亲近天,天就亲近谁;人民没有经常归附的君主,谁对他们仁爱,他们就对谁仁爱。鬼神没有经常享用的食物,谁忠诚地祭祀他们,他们就对谁忠诚。天子不好当,唯有以德治理国家,不要败坏德行。与治者办法相同,没有不兴盛的,与乱者方法相同,没有不灭亡的。始终都谨慎地处事,这才是英明的君主。先王因此要勉励自己修德行,所以能被上天所重视。现在您享受着先王的基业,希望能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打算提高自己的德行,要从下面开始,如果想让远方的人臣服于你,就要从近身施行德行。不要轻视人民的事务,要知道他们也是有难处的。不要为现在的君位而苟安,要居安思危。也许有些话不入您的心意,那您就要从道义角度上考虑;如果有些话顺了您的心意,您就不要从道义上来考虑。不思考,怎么会有收获?不行动,怎么会有成功?天子行善德,天下会太平无事。君主不要任用那些花言巧语的臣子,臣子也不要恃宠而骄居功自傲,这样国家才能永远昌盛。”

盘庚迁都

商朝的国都已经迁移了好几次了,盘庚做国君的时候,又将都城迁移到殷。这已经是商王朝第五次迁都了,百姓们很不喜欢这样迁来迁去,也不喜欢在殷生活。盘庚因此号召自己的宗亲站出来宣扬迁都的好处,同时尽量防止百姓不满。

盘庚的宗亲对天下百姓说:“国君迁都并将国都定在殷这个地方,这是他爱护黎民百姓的表现,他不想让我们遭到灾难。我们自己无法互相帮助找到生路,不妨秉承上天的旨意,搬家到新的都城。根据以往的教训,我们不能总在一个地方待下去,我们也不知道上天的旨意究竟如何。如同倒下去的大树会重新生出嫩芽一样,上天会让我们永远定居在新的都城里,发扬光大先王的事业,稳固四方。”

盘庚告诉百姓说,大家要做好分内的事,负责政务的大臣要遵守旧有的制度,还说:“百姓如果对我迁都的事有谏诫,任何大臣不能隐瞒不报!”

盘庚将所有大臣都召集在朝堂,跟大家讨论迁都这个事。他对众大臣说:“来吧,让我来开导你们。我要告诫你们,任何人不要有私心,不要以安定为借口贪图安乐。从前,我们商朝的先王,跟旧臣一起处理国家大事,先王发布的正确号令,众大臣都能完美地执行,不敢隐瞒任何政令,先王因此也重视众大臣。这些大臣不会发出错误的言论,百姓们也不会有错误的行为。现在你们这些大臣不听从我的好意,自以为不迁都是正确的,甚至还煽动百姓来反对迁都,我不知道你们究竟有什么意图!

“不是我忘记了任用旧臣的美德,是因为你们这些旧臣不怀好意,不帮助我完成迁都。当前的形式,我洞若观火。如果你们认为我是一个不善于谋划的君主,那你们就错了。臣子对君主的服从,就好像将网结在纲上,这样整个国家的政事才会有条不紊。又好比农民在田里劳动,只有努力耕作,才会有收成。现在如果你们克服自己的私心,将实实在在的好处施恩给百姓,这样你们的亲朋好友才会到处宣扬你们的恩德。如果你们不担心未来可能出现的大灾祸,而是像懒惰的农民一样寻求安逸,不努力工作,不去田间从事劳动,就不会有粮食可吃。

“现在,你们不跟我共同向百姓宣扬迁都的好处,反而为了自己的安逸向百姓散播不利于迁都的谣言,败坏君王的政事,引火烧身,已经做出危害百姓的事了。将来必定会自食其果,如果那时候才知道后悔,又有什么用呢?看看我们的百姓,他们尚且知道说话谨慎,牢记我的训诫,你们这些臣子,命运原本就操纵在我的手里,现在反而说出不利于国君的话!你们有什么好说的?现在尽管对我直接说,没有必要向我的百姓散播妄言,蛊惑人心。你们这种行为,已经导致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不能靠近,更难以扑灭。这是你们自找麻烦,不是国君我的过错。

“迟任(上古贤人)曾经说过:‘人都是安于现状的,但在占有器物上却喜新厌旧。’从前,你们的祖辈、父辈曾经陪同先王,与他一切治理国家,我怎么会过度惩罚你们这些功臣之后呢?你们的祖先曾经为国家建立过功劳,我一点都不否认。即使现在我要对先王举行隆重的祭祀,也会将你们的祖先请出来一起享受。你们行善,获得幸福,作恶,则招致灾祸,这一切都是你们自找的,我绝没有任何私心滥用刑罚。

“我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遇到困难,你们应该向射箭有箭靶一样,以我为中心,不敢偏离我。你们不要因为老年人岁数大而轻视他们,也不要因为年幼者岁数小而怠慢他们。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管辖的一些人,你们要在我的安排下,努力听从于我,完成我下达的命令。不论关系远近,我都会用刑罚制度来衡量这一切。拥有功劳的人,我会表彰。如果将来国家治理好了,是大家的力量。如果治理得不好,这是我一个人的罪过。

“你们大家好好想想我这番话。从今以后,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配合我,为迁都做好准备。只要埋头做事就行了,闭上你们的嘴巴,不要乱制造谣言。否则,我会毫不留情地惩罚你们,到时候后悔也晚了。”

盘庚这一席话令众大臣不敢懈怠,连忙着手准备迁都的事。过了一段时间,迁都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盘庚决定带领百姓渡过黄河,迁到新的都城殷。临迁都前,盘庚召开最后一次会议,将那些不愿意迁都的顽固分子召集过来,然后对他们进行了一场开诚布公的谈话。

那些不愿意迁都的人来到朝堂之后,心里很不安。盘庚请他们走到里屋,然后才说:“现在,你们要认真地听我说,不要对我的命令听而不闻。

“古时候,我们的先王都非常体恤百姓,都有高瞻远瞩的忧患意识,不想让我们的人民遭到灾祸。一旦我们商王朝遇到天灾,先王一点也不留恋旧有国都,而是以百姓的利益为先,迁移国土。为什么你们没想过先王迁都时的英明呢?我一贯体恤百姓,爱护你们。现在我之所以号召大家迁都,也是为了百姓和大家的利益,好让所有人都过上没有灾祸的好日子。

“现在我想让你们都迁都,好让我们国家都安定下来。你们不为君王我的苦恼而苦恼,竟然不乐意服从我迁都,还想用自己的顽固打动我取消迁都的决定,这真是自讨没趣。迁都如行船,船在水中停滞不前,最终会让满船的货物都烂掉!你们若不想跟我迁都,那就等着洪水将你们淹死吧,不会有更好的出路了。到时候你们再后悔,再埋怨,还有什么用呢?是你们自己目光不长远,不做长远的打算,丝毫不考虑可能会面临的灾难,只愿安于现状,完全不考虑将来的祸患。这种只有今天没有明天的生活,你们以后凭什么生存下去呢?现在我命令你们放弃自暴自弃的生活,也不要散播谣言让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我现在根据天意来拯救你们!以神明的命令来保护你们!

“先王成汤,曾经让你们的祖先为国效劳,念及祖先的功劳,我也不会惩罚或羞辱你们,一心只想着保全你们。但是你们现在已经严重延误了迁都的时机,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恐怕先王要怪罪我了,也许会说:‘你为什么让我们的百姓受到威胁呢?’现在你们这些百姓不寻求生路,不跟我一起迁往安全的地方,先王会降罪于你们,他也许会责备你们:‘为什么不跟我的子孙齐心协力将国都迁往安全的地方呢?’因此,如果你们再不服从我迁都的命令,先王就会惩罚你们,你们无法逃脱他的惩罚!

“我原本顾念你们的祖先曾经为先王立下汗马功劳,才将迁都这个好主意分享给你们。你们却不领情,反而误了我迁都的大业,先王会命令你们的祖先不再保佑你们,你们将难以得到救护,就会遭到灾祸,甚至灭亡。现在你们扰乱我的政事,只考虑自己的私欲,你们祖先会对先王说:‘请惩罚我那些不听话的子孙!’正是你们祖先自己为先王提了惩罚你们的建议,先王才会降灾于你们。

“现在我再警告你们,不迁都就会有灾祸,你们不要再拒绝迁都了。你们应跟着我,怀着同舟同济的心态辅佐我。如果谁再敢不听从我的号令,自以为是,或者散播谣言坏我大事,我一定会将他赶尽杀绝,不留下任何子孙,避免谣言再危害我新的国都。

“走吧,跟我迁往新的都城吧,我将带你们建立永久的家园!”盘庚最后鼓舞道。

在盘庚的再三坚持下,商朝的都城终于成功迁到殷。新都一切安定之后,盘庚再次召开会议,对众人说:“现在我诚心诚意地将我的想法告诉众位,你们不要不认真,也不要懒惰,要将我的命令传达出去。那些曾经阻止迁都的人,现在我也不会惩罚你们,你们也不要联合起来反对我一个人。

“从前,先王想光大我们的事业,将国都迁到山地,当时的确减少了洪水之灾,我们也获得了不错的收成。现在,我们的臣民再次因为洪水而流离失所,没有固定的住处,你们还要反问我为什么惊动大家迁都吗?

“上天要我们重新发扬高祖的美德,光大我们的事业。我非常急切地想要做到这一点,非常恭敬地想要遵守上天的旨意,因而率领大家居住在新的国都。所以我虽然年轻,但不是要抛弃你们的想法,而是要遵守上天的旨意;不是要违背占卜的结果,而是要发扬光大先王的事业。

“各位大臣,各位部落首领,各位邦国领袖,你们都要好好考虑这一点。我会认真考核你们对黎民百姓的体恤情况。那些贪财好利的人,我是不会让他担此大任的,谁自力更生,谁帮助百姓在新国度建立家园,我就会好好奖赏谁,提拔谁,重用谁。现在我已经将我的想法告诉了你们大家,你们可要重视起来。不要一味地敛财贪财,要切切实实地让百姓获得好处,让百姓感受到你们的德政,让百姓在你们的安顿下安心居住下来!”

傅说说命

商朝国君武丁做了一个梦,梦见先王赏自己一个治国的贤才。众臣根据他的描述,将这个贤才的肖像画出来,然后根据肖像在全国寻找,结果找到了正在修筑宫墙的傅说,武丁就将傅说任命为辅政大臣,因此写文章三篇,即《说命》。

武丁在服丧时,三年不理政事。三年结束后,他依旧不理政事,群臣都劝谏他:“通晓事物的道理,就是明哲,明哲的人可以制作法则。天子管理天下,百官根据天子的法则行事。天子的话就是政令,天子不发话,百官就无政令可以执行。”

武丁于是写信告诉大臣:“现在让我管理天下,恐怕我的德行还不够,所以我不敢发话。晚上,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将国家治理好,就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先王赏给我一个优秀的辅政大臣,他会代替我发布政令。”武丁将梦中辅政大臣的外貌描述了一番,于是大臣们根据他所说的梦中那个人的特征画出了梦中人的人物肖像,然后在全国四处寻找。

当大臣们找到傅说时,他正在傅岩的郊野修筑宫墙,他的样貌与武丁梦中人的样貌最接近,于是就将他请到朝堂。武丁见过他后认为同自己在梦中见到的那个人十分像,于是就封他为相,将他留在自己左右辅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