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饮食宜忌一本通
4387400000056

第56章 食物饮食宜忌(55)

肉桂性热,味甘辛,具有健胃暖脾、活血止疼、温中散寒、通利血脉之功效,其对畏寒怕冷、四肢发凉、胃寒冷痛、腹部隐痛喜暖、肠鸣泄泻、食欲不振、呕吐清水、妇女产后腹痛、月经期间小腹冷痛和闭经、腰膝冷痛、阳虚怕冷、手脚不温、风寒湿性关节炎、慢性溃疡、心动过缓、脉象沉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症等病症均有一定效果。

此外,桂皮油能刺激胃肠道黏膜,有助于促进消化吸收功能,解除胃肠痉挛性疼痛,增加胃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排除消化道积气,兴奋神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并使体温上升。

饮食宜与忌

内热较重、内火偏盛、阴虚火旺、舌红无苔、干燥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平素大便燥结、痔疮以及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食用。

在春夏之季不宜食用肉桂,特别在妇女怀孕期间要忌食。中医认为肉桂辛热,本草有“小毒”之记载,所以用量不宜过大。

食疗方

肉桂粳米粥

肉桂粉2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将肉桂粉、淘洗干净的粳米,加清水适量煮粥。粥熟后加白糖调味食用。

功效:补脾胃、温肾阳。用于月经量少、月经色淡、带下清稀如水者的辅助治疗。

半夏

半夏属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是中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产地只有中国和日本。半夏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所谓水半夏和旱半夏,旱半夏的药用价值强于水半夏。

半夏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之功效,外用则可消肿散淤。半夏分为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生半夏4种。

营养成分

半夏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又含辛辣醇类、胆碱和多种氨基酸、三萜烯醇、生物碱。此外,其尚含微量挥发油、异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油酸、淀粉及黏液质。

食疗功效

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消肿散结等功效,对湿痰咳喘、痰厥头痛、风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等病症有一定疗效;外用可消痈疽肿毒。

医学实验发现半夏蛋白有抗早孕作用,其所含的β-谷甾醇及类似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并能明显促使癌细胞逐渐脱落而使癌体缩小或消失,临床药理观察,对宫颈癌有效,且局部清洁作用明显。

饮食宜与忌

半夏忌药用剂量过大、生服、误服。半夏有一定的毒性,药用剂量过大、生服、误服,可产生口腔、咽喉、胃肠道黏膜及对神经系统的毒性,如口干舌麻、胃部不适、恶心、胸前有压迫感、口腔有烧灼疼痛感、呼吸困难、痉挛甚至窒息等症状。尤其是生半夏不能内服,只可外用。

半夏忌与羊肉、羊血同食。羊肉、羊血中的某些有机成分易与半夏所含的醇类、生物碱、有机酸等产生不良的化学反应,从而引起身体不适。此外,由于羊肉苦甘大热,半夏性温而辛燥,同食则易损阴而伤津。

半夏忌与饴糖同食。饴糖性温,味甘,易生痰动火,半夏性温而辛燥,就药用功能来看,半夏与饴糖不相和,故忌同食。

食疗方

半夏山药粥

淮山药30克,法半夏12克,粳米30克。

将法半夏洗净,用布袋装好;淮山药洗净。把粳米洗净,与布袋、淮山药一起用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稀粥,去药袋,调味即可。

功效:燥湿止痰,和胃止呕。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者。

厚朴

厚朴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其味辛性温。

营养成分

在厚朴的皮中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厚朴酚,并且含少量生物碱、木兰箭毒碱、鞣质及微量烟酸。

食疗功效

厚朴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之功效。厚朴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赤痢杆菌、巴氏杆菌、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且对横纹肌强直也有一定缓解作用。

饮食宜与忌

厚朴不宜与豆类一起食用,因为厚朴中含有鞣质,豆类食物中富含蛋白质,二者相遇会起化学反应,形成不易消化吸收的鞣质蛋白。另外,二者所含有机成分都比较复杂,同食可能还会产生其他不良化学反应,致使豆类难以消化,形成气体充塞肠道,导致腹胀。

此外,厚朴不可食用过多,否则有损健康。

食疗方

厚朴三物汤

厚朴15克,大黄12克,枳实9克。

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厚朴、枳实二味,取500毫升,纳大黄,煮取300毫升,温服。以利为度。

功效:行气除满,去积通便。主治实热内积,气滞不行,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

橘红

橘红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的外层红色果皮部分。橘红为着名的中药材之一,以独特的化痰止咳功效而着称。

营养成分

橘红干燥的外层果皮呈黄棕色或橙红色,有光泽,外形呈长条形或不整齐纸状薄片,边缘皱缩卷曲,质脆易碎,气味芳香。

食疗功效

橘红味辛、苦,性温,具有消痰燥湿、宽中健胃、理气散结、利气化痰等功效,橘红中所含的枸橼醛、香叶醇、芳樟、柠檬烯和蒎烯等成分,可使呼吸道分泌物变多变稀,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对风寒痰嗽、恶心呕吐、胸痛胀闷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饮食宜与忌

橘红以片大、色红、油润者为佳,一般滋补每次5~10克即可。

体虚燥咳、久咳气虚、腹部寒冷、经常腹泻者忌服。

橘红忌与降血脂药同服。

食疗方

化橘红炖牛胎盘

牛胎盘1个,化橘红20克,姜适量。

牛胎盘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用开水汆透,切块。放于沙锅中,注入清水500毫升,烧开后,撇去浮沫,再将化橘红和姜丝、精盐一起放入,炖至胎盘酥烂,捡出化橘红,下味精,淋香油。分2次趁热食胎盘喝汤。

功效:适用于哮喘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橘红糕

橘红10克,米粉500克,白糖200克。

橘红研细末,与白糖和匀为馅;米粉以水少许湿润,以橘红为馅做成糕,放蒸锅屉布上蒸熟,冷后压实,切为夹心方块米糕。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健脾。

橘红酒

白酒500克,橘红30克。

橘红浸入白酒中,封固1个月。每晚睡前服一小盅(约20毫升)。

功效:行气活络通窍。主治气滞血淤之慢性鼻炎。

砂仁

砂仁属芳香性健胃辛香调味食品,又称春砂仁,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

营养成分

砂仁富含挥发油,而油中主要成分为乙酸龙脑酯、芳樟醇、龙脑、右旋樟脑、橙花三烯醇等。

食疗功效

砂仁性温,味辛,具有温暖脾肾、下气止痛、宽胸膈、疏气滞、除呕逆、增食欲、止冷泻、开胃、化滞、消食之功效,可治疗腹痛胀满、肠鸣泄泻、宿食不化、呕吐清水、舌苔厚腻、孕妇妊娠恶阻反应,以及孕妇偶因跌扑,以致胎动不安而腹痛等症。

饮食宜与忌

阴虚有热之人及妇女产后不宜食用。

患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干燥综合征等病症者不宜服用。

食疗方

砂仁酒

砂仁、佛手各15克,白酒250克。

砂仁、佛手用白酒浸泡,每次于饭后饮1小杯。

功效:本方以砂仁温中化湿,以佛手理气和胃。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满,饮食减少。

砂仁鲫鱼羹

砂仁15克,鲫鱼500克,生姜、盐适量。

鲫鱼加水煮沸,放入砂仁、生姜、盐等煮成羹食。

功效:本方用砂仁温中化湿、健胃止呕,以鲫鱼补脾开胃、利湿。用于脾虚湿滞,呕逆少食或妊娠恶阻。

玉米须

玉米须又称棒子毛,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无毒味淡。

营养成分

玉米须性平,味甘,主要含有皂苷、生物碱、脂肪油、树胶样物、谷甾醇等成分。

食疗功效

玉米须具有降压、利尿、清热、利胆、消肿、消蛋白尿、降血糖之功效,而且还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胆色素含量等。其可以有效治疗急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综合征水肿、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黄疸肝炎、急性和慢性尿道炎、膀胱炎、尿路结石、脚气病、糖尿病等病症,此外,玉米须还能改善肾功能。

饮食宜与忌

玉米须性平、味甘,除了不宜多服外,诸无所忌。

食疗方

乌龟玉米须汤

乌龟1只,玉米须50克,瘦肉150克,盐3克。

玉米须用清水浸泡待用,乌龟剁开,斩去头和爪,去除内脏,冲洗干净,瘦肉洗净。

瓦煲内放适量清水,用料一同放入煲内,以文火煲至龟肉熟透,调味后便可食用。

功效:益阴补血、利尿、利胆、改善肾功能、降血压。用于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糖尿病、催乳、胆结石、糖尿病、膀胱炎、尿道炎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玉米须茶

玉米须30克,开水500毫升。

玉米须洗净,放入高杯中,注入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天数次。

功效: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

决明子

决明子为常用之明目保健药。《神农本草经》记载:“治青盲、目涩、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历代以其明目之方甚多,或单用,或与他药配伍。

营养成分

决明子含决明素、决明内酯、维生素A、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蒽酮等。

食疗功效

决明子能益肾清肝,明目通便。对视神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常用于治疗白内障、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青光眼、眼结膜炎等疾病。

平时用眼较多者、长期面对电脑工作者、肾虚、肝火旺、便秘、体胖之人,适宜饮用决明子茶。

决明子还能抑制葡萄球菌生长及收缩子宫、降压、降血脂、降胆固醇,对防治血管硬化与高血压有显着效果。

饮食宜与忌

每次5~15克,体质虚弱、脾胃虚寒和大便溏泄者不宜多食。

决明子虽然有清肝明目、祛病延年的作用,但同时可引起腹泻,长期大量饮用对身体不利。

食疗方

杞菊决明子茶

枸杞子10克,菊花3克,决明子20克。

将枸杞子、菊花、决明子同时放入较大的有盖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后可开始饮用。

功效:清肝泻火,养阴明目,降压降脂。用于肝火阳亢型脑卒中后遗症,症见肢体麻木瘫痪,头晕目眩,头重脚轻,面部烘热,烦躁易怒,血压增高,舌质偏红,苔黄,脉弦。

决明子粥

决明子15克,粳米60克,冰糖少许。

先将决明子放入锅内,炒至微有香味,取出待冷,加水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可。顿食,每日1剂,连用2周。

功效:清肝,明目,通便。用于白内障。

薄荷

薄荷性凉,味甘辛,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应用广泛。

营养成分

薄荷叶主要含有挥发油,其中含有薄荷醇、薄荷酮、乙酸薄荷酯、柠檬烯、异薄荷酮、蒎烯、薄荷烯酮、树脂、鞣质、迷迭香酸等成分。

食疗功效

薄荷性凉,味甘辛,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发汗退热、祛风止痒、芳香辟秽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口疮、风疹、麻疹、目赤、喉痹、胸肋胀闷等病症。

饮食宜与忌

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口疮口臭、牙龈肿痛、风热瘙痒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在炎热酷暑之季为防暑宜当做清凉饮料食用。

汗多表虚、阴虚血燥体质者不宜食用;腹泻便溏、平素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久食。

食疗方

薄荷银花茶

薄荷10克,金银花15克。

沸水浸泡,代茶饮。

功效:本方用薄荷疏散风热、利咽喉,金银花清热解毒。用于感冒风热,发热恶风,头昏,咽喉痛。

薄荷糕

糯米、绿豆各500克,薄荷15克,白糖25克,桂花少许。

先将绿豆煮至烂熟,再加入白糖、桂花和切碎的薄荷叶做成馅备用。把糯米焖熟,放入盒内晾凉,然后用糯米饭包豆沙馅,用木槌压扁即成。

功效:清凉,疏风散热,清咽利喉。

巴豆

巴豆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其味辛性热,有下泻毒性。呕吐、腹泻、白细胞升高等是巴豆中毒的主要表现。

营养成分

巴豆仁中含巴豆油为40%~60%,有强烈的致泻作用;另外,含巴豆毒素(一种毒性蛋白)、巴豆甙、精氨酸、赖氨酸、解酯酶、生物碱等。

食疗功效

巴豆辛热,有大毒,属于热性泻药,可温肠泻积、逐水消胀、宿食积滞以及涤荡肠胃中的沉寒痼冷。也常用于外疗疮疡,破积解毒。此外,巴豆油对皮肤黏膜有刺激,内服有峻泻作用,有很强的杀虫抗菌能力。

饮食宜与忌

巴豆不宜与野猪肉一起食用。野猪肉甘平无毒,能滋补肌肤,有益于五脏,烤熟能治疗肠风泻血,具有平补的性质;而巴豆辛热峻泻,与猪肉功用相悖。

巴豆不宜与酱豉、冷水一起食用。酱豉成寒冷利,冷水性寒凉,巴豆为大热药。服用巴豆治疗疾病时,如果食用酱豉,或者喝冷水,都往往会降低疗效。巴豆的特性是得热则助泻,遇冷则泻止。

巴豆不宜与菰笋、芦笋一起食用。菰笋即茭白,性味甘冷而滑。芦笋,味甘微苦性冷。两者皆性冷,而巴豆辛热,所以不宜一同食用,否则会产生严重后果。

食疗方

巴豆葱白汤

巴豆2粒,大枣3颗,葱白2根,梨1个。

巴豆研末,大枣肉、葱白捣泥,梨在1/4与3/4交界处切开,下3/4中心挖空,装入药泥后盖好,上1/4置碗内蒸熟,去药嚼梨,喝汤。

功效:用于喉癌的辅助治疗。

巴豆丸

巴豆仁1升,清酒5升。

煮三日三夜,研,令大热,合酒微火煎之,丸如胡豆大,每服一丸,水下,欲吐者服二丸。

功效:治寒癖宿食,久饮不消,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