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句典
4380000000008

第8章 慎 行

【一字不可轻与人,一言不可轻许人,一笑不可轻假人】 出自清代王豫《蕉窗日记》。假:给予。意思是:不可以轻易对人讲一个字,不可以轻易对人许诺一句话,不可以轻易对人施予一个笑容。说明待人接物应慎之又慎。

【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出自吕得胜《小儿语》。意思是:说话做事都要沉得住气,出差错就是因为太慌张。

【动则三思,虑而后行】 出自《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意思是:行动之前,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周全以后再行动。

【能勤小物,故无大患】 出自《说苑·贵德》。意思是:在小的事情上都能随时注意,所以能避免大患。

【称身居位,不为苟进;称事受禄,不为苟得】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下》。意思是:要衡量自己的德才如何,才决定担任适合的职务,万不能不该担任的职位而去担任了;要合计一下自己的功劳如何,再去领俸禄,切不可无功受禄。苟:苟且,随便。禄:俸禄,薪饷。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出自《礼记·表记》。意思是:君子不让自己的行为有不检点的地方,不让别人对自己的仪态有轻视的地方,不让自己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

【一言债事,一人定国】 意思是:一句话就可以使事业失败,谨慎处理就可以使国家安定。

【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 出自《荀子·不苟》。意思是:看到它多利的某方面,一定也要看到它多窘的方面。可:多。

【墙有耳,伏寇在侧】 出自《管子·君臣下》。意思是:墙上有耳朵,身旁有隐藏的敌人。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意思是:居住要善于择地,心灵要深沉如渊,交友要表现出仁善,语言要令人信服,施政要无为而治,办事要会用窍门,行为要待机而动。

【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出自《墨子·贵义》。意思是:用世上所有的鸡蛋去碰石头,石头也会依然如故,不会被毁坏。

【不知戒,后必有;恨复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出自《荀子·成相》。意思是:不知警惕,还要重犯错误;拒绝规劝,坚持错误,必然让坏人钻空子。恨:同“很”,不听从。后:系“复”字之误,同“愎”,拒绝规劝。谗夫:说坏话的人,引申为坏人。

【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出自《商君书·君臣》。意思是:事情不适合法度,就不要去干。中:适合。

【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 出自汉代刘向《说苑·说丛》。驷马:四匹马拉的车。意思是:一句话说错了,就算用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来。

【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 出自《管子·宙合》。意思是:耳朵是负责听的,听了之后再加以审察,这叫做聪明。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意思是:结束时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把事情搞坏。因此,圣人的欲望就是没有欲望,不看重贵特的物品;圣人的学问就是不学,以补救众人的过错。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人一定是先自取侮辱了,然后别人才会来侮辱他。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出自《周易·系辞上》。意思是:财物收藏不慎,则不啻是教诲于偷东西的人;打扮得妖冶,不知检点,则不啻是教诲于荒淫无耻的人。慢藏:保管疏忽。冶容:妖冶的容颜。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许多人的眼睛都盯着你,许多人的手指都指着你,这是多么严厉呀!说明人的言行会受到公众严厉的监督。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出自《庄子·人间世》。意思是:你没见过螳螂吗?它怒气冲冲地伸出胳臂妄图阻挡车轮前进,可它并不明白这是无济于事的。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意思是:君子对自己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情,总是抱十分谨慎的态度。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出自《礼记·曲礼上》。竟:同“境”,疆界。禁:法律习惯所不容许的事情。国:国都。意思是:到了一个国家,就要先了解该国法令所不容许的事情,进入一个都城,就要先弄清那里的风俗习惯,到了某一家,就要先问清其家中是否有什么忌讳的事情。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出自《论语·季氏》。意思是: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口如扃,言有恒;口如注,言无据】 出自明代文皇后《内训》。扃:门户,门栓。注:倾泻。意思是:一个人的嘴巴如果像门一样能够关得紧,那么他说的话就能经得起考验,就真实可信;如果一个人说话像流水一样滔滔不绝,那么他的话就是无所凭据的,就不可信。

【礼不可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出自《礼记·曲礼上》。意思是:于礼不可以随便取悦别人,不可说些做不到的话;行为要不越轨,不侵犯侮慢别人,不随便与人故作亲热。

【小善不足以蔽身,勿以小善而自怠;小恶不足以灭身,勿以小恶而自暇】出自宋代黄晞《聱隅子·道德篇》。蔽身:遮护自身。意思是:小的善行虽然不足以庇护自身,但不要因为是小善就懒得去做;小的恶行虽然不足以毁掉自身,但也不要因为是小恶就轻易而为之。说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出自《论语·子张》。意思是:士遇见国家危难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临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如果是自然所造成的灾害,还可以避免;但如果是自己种下的罪孽,则是不能逃避的。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不可乘喜而多言,不可乘快而易事】 出自明代薛瑄《薛子道论·中篇》。快:快乐。意思是:不要趁着高兴就多说话,不要趁着快乐就轻率地做事。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出自《周易·豫·彖辞》。意思是:天地顺自然而动,所以日月运行不会有差错,四季的更替也不会有差错。圣人顺自然之理而动,则刑罚清明而百姓顺服。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出自《三国志·蜀志·先生传》。意思是:不要因为一件坏事很小,就放任自己去做;不要因为一件善事很小,就轻易不做。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出自《周易·艮·彖辞》。意思是: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该行进的时候就行进,动与静都不失时机,君子之道就能光明。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马走坡,虽不鞭策,而足亦不能制】 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鞭策:用鞭子抽打。意思是:做善事就好比是身背着重物登山,尽管志向已经明确,但还是担心力量不够;做坏事就好比是骑着马走下坡路,尽管不用抽打,但马还是收不住脚步。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出自《周易·无妄·象辞》。意思是:天威下达,雷厉风行,万物不敢虚妄。先王办事,就好像四时使万物茂盛一样,不虚妄地养育万物。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出自《淮南子·主述训》。员:同“圆”。这里指灵活,圆滑。意思是:考虑问题要谨慎,但志向一定要远大;思想智慧要灵活,但行为一定要方正;才华能力要多方面,但做事不要大小都管。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出自《尚书·商书·说命中》。意思是:做事情,就要有准备,有准备才没有后患。

【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无祸】 出自宋代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意思是:能够节制食欲,就不会生病,谨慎自己的言语,就不会招致灾患。

【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出自《尚书·周书·旅獒》。意思是:不被歌舞女色所役使,百事的处理就会适当。戏弄人就丧德,戏弄物就丧志。

【出无谓之言,行不必之事,不如其已】 出自宋代晁说之《晁氏客语》。已:停止。意思是:说些没有意义的话,做些没有必要的事,还不如不说不做。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出自《礼记·曲礼上》。意思是:注重修养并实现诺言,这才是美好的行为。追求言行一致,这才是礼的本质。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出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君子行》。纳履:提鞋。意思是:经过别人的瓜田,不要弯腰提鞋;经过别人的李树,不要举手端正自己的帽子。用来比喻做任何事情都应尽量避免嫌疑。

【行坦途者肆而忽,故疾走则蹶;行险途者畏而惧,故徐步则不跌】 出自宋代林逋《省心录》。蹶:跌倒。意思是:走平坦道路的人,容易放纵自己的脚步,因为疏忽而走得快,所以容易跌倒;而走艰险道路的人,则因为畏惧而走得很慢,因此不容易跌倒。

【多行不义,必自毙】 出自《左传·隐公元年》。毙:死亡。意思是:多做不道义的事情,一定会自取灭亡。

【尽美固可扬,片善不可遏】 出自唐代孟郊诗《投所知》。遏:拒绝。意思是:尽善尽美固然是值得称颂的,但对于微笑的长处也不应该阻止或拒绝。

【违强凌弱,非勇也】 出自《左传·定公四年》。违:躲避。意思是:见强硬的就躲避,见软弱的就欺负,不算是勇敢。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阴而不形】 出自《荀子·劝学》。隐:藏而不显。意思是:声音再小,也不会不被人听到;行动再隐秘,也总会被人知道。说明人应当谨言慎行。

【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 出自清代陈确《葬书·深葬说下》。趋:求取。意思是:对一个人有利,而使百人蒙受损害,君子不会求取这样的利益;对一个人有损害,但却对百人都有益处,君子不会推托。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出自《易经·系辞上》。枢机: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意思是:言行,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关键。言行一旦发出,就成了事情成败、人身荣辱的主宰。

【出言不当,反自伤也】 出自《说苑·谈丛》。意思是:话说得不正确,反而使自己受到损失。

【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 出自《淮南子·人间》。意思是:一百寻那么高的房屋,因烟囱的小孔而焚烧。寻:古时八尺长叫寻。以:因为。隙:缝隙。

【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 出自《资治通鉴·晋纪》。意思是:立功的人担心自己的信义不显著,而不必忧虑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高。

【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阍莫甚焉】 出自《资治通鉴·周纪》。意思是:不辨别事情的是非而喜欢别人称赞自己,世上的确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了。阍:愚昧。

【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出自《汉书·贾谊传》。意思是:利益不要随便去求取,祸害也不要苟且躲避。苟:苟且,随便。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出自《后汉书·陈忠传》。意思是:一个小小的蚂蚁窝可以使堤坝被水冲毁,一个小小的针眼可以使气全部泄出。

【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 出自《汉书·杨王孙传》。意思是:不在无用的事情上用工夫,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耗费钱财。亡:通“无”。

【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出自《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意思是:君子行动就要想着与礼义的要求合乎与否,办事就要想着合乎道义与否。不做因私利而违背礼义的事情,不做因不合乎礼义而使自己感到内疚的事情。动:行动。行:办事。回:奸邪。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 出自《国语·晋语四》。意思是:往往在你觉得是轻而易举的时候,困难也就跟来了。说明做事不能麻痹大意。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 出自《国语·吴语》。意思是:凡是计划一件事,一定要预见到肯定能成功,然后才去实行。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意思是:一件事发生一次就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再让它发生呢?比喻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出自《韩非子·喻老》。意思是:长达千丈的大堤,由于小小的蚁穴而崩溃。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意思是:蛇本来没有长脚你怎么给画脚了呢?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出自《荀子·劝学》。游:交游。意思是: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好的乡邻,交游一定选择可靠的人,这样是为了防止自己走上邪路,为了接近中正之道。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出自《尚书·旅獒》。意思是:喜欢玩弄别人,会有损于自己的道德,只顾迷恋喜欢的器物,会让人丧失掉进取的心志。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出自唐代李白诗《妾薄命》。意思是:雨水从天上滴落后,就再也无法回到天上去了,水被泼出去以后,就再也收不回来了。原来比喻汉武帝皇后阿娇失宠以后再也不能被宠幸了,后用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极言》。治身:修身。平:同“评”,评论。意思是:修身养性,即使是极其微小的地方,也务必要谨慎,不能因为小的进步微不足道就不再修养,也不能因为小的损害对大体没有影响就不加以提防。

【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 出自唐代白居易《续座右铭》。戚戚:忧惧的样子。欣欣:喜悦的样子。意思是:听到别人诽谤的话,不要忧惧恐惑,听到别人赞扬的话,也不要欣喜若狂。要看看自己做得到底怎么样,这样,那些诽谤和称颂还有什么可值得理会呢?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出自《韩非子·六反》。意思是:人们不会在经过山岭时跌倒,却总是在过小土堆时跌倒。踬:跌倒。垤:小土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君子博学,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聪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