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青年人一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4379400000022

第22章 修身养性篇(5)

智慧感言: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永远都会有些事情需要感谢。感恩不花一分钱,却是一项具有无穷魅力的投资,它会充实你的人生,成就你的未来。

56.平常心使你不平常

去留无意,漫看天上云卷云舒;宠辱不惊,闲看庭内花开花落。

拥有一颗平常心是一种人生境界,平常心不仅给予你一份潇洒和洞穿世事的眼睛,同时也使你拥有坦然充实的人生。

平常心三个字看似简单,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因为我们并不懂得何为真正的平常心,也不懂得怎么样来保持自己的平常心,更不懂得怎么样来利用平常心。

平常心就是不对别人的是非妄加评论,对于对于一切宠辱不惊。以安然的心境面对生老病死,以平淡的心情看待人生的无常。不会因为生活的困苦就满腹牢骚,也不因家境殷实而趾高气扬。

真正的平常心就是享受生活中的平凡和简单,只要能把心态放平稳,不要被外界的动乱干扰,就是拥有一颗真正的平常心。

一个寺庙里住着两个和尚,炎热的夏日已来临,但是庙里的草地上依旧是枯黄一片。为了给枯黄的草地平添一些生机,小和尚跑到老和尚的禅房说:“师父,咱们在草地上撒点草籽儿吧!那片枯黄的草地实在太难看了。”师父赞许地看着小和尚说:“可以,等天气凉快一点吧!”

转眼间中秋到了,小和尚跑到老和尚的禅房去要草籽。小和尚接过老和尚手里的草籽快乐地跑了出去。当小和尚打开草籽袋子时,一阵秋风吹过,草籽儿被风吹落了一地,随即不知道飘到了何方。小和尚急得喊了起来:“师父,不好了!许多草籽儿都叫风给吹走了!”

看着小和尚着急的模样,老和尚不动声色地说:“没关系,留下来的是最好的,被风吹走的大多数是空的,种下去也不会发芽,随它去吧!”

小和尚听完师父的教导,又开心地跑了出去,准备把剩下的种子播种下去。可谁知,刚刚种下的种子又引来了一大群麻雀。小和尚急得直跺脚,跑着去告诉师父:“师父,不好了,不好了,刚刚种下的草籽儿又遭遇到麻雀的袭击,让它们给吃了,这下可完了。”师父和颜悦色地说:“不用担心,麻雀吃去的只是一小部分,那么多的种子,麻雀是吃不完的,顺其自然吧!”

播种那天夜里,忽然下了一阵暴雨。小和尚早早地起来去看他昨天种下的草籽,看后马上返回去找老和尚,说:“师父,这下儿可完了,草籽儿都让雨水给冲走了!”

老和尚温和地说:“没关系,冲到哪儿就让它在哪儿发芽儿生根,一切都让它顺其自然吧!”

半个月后,小和尚惊奇地发现,原来那片枯黄的草地上居然长出了一片青翠可人的绿色小苗,而且以前没有撒种的地方也有绿意泛出。

小和尚高兴得合不拢嘴,他想尽快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师父。于是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到了师父的房间,对师父说:“师父太好了,咱们种下的草籽发芽了,而且没有播种的地方也有小草长出来。”师父眯起笑眼,慢慢地点着头说:“顺其自然、顺其自然。”

别把生活限定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标准上,坚持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在平凡中感悟幸福的真正含义。摒除生活中令自己不快的事,这样我们就可以收获幸福和喜悦。

凡事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是你的终归是你的,不是你的也不要去强求,一切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才能在平静的生活中,感悟快乐的真谛。

以前,有一位年轻人,他对生活充满了向往,总希望上天能够将最大的幸福赐予他。于是,每逢初一、十五他都要去附近的寺庙求神拜佛。日复一日,他的虔诚终于感动了神灵。

一天夜里,他听到有敲门声,就披上衣服去开门,当他把门打开时,一位美貌如花的姑娘站立在他的面前。姑娘彬彬有礼地开口说话了,她那动听的声音犹如黄莺出谷一般:“我是天庭中掌管幸福的女神,叫吉祥。”

年轻人异常欢喜,他热情地邀请吉祥进屋坐,这时吉祥笑着说:“请等一等,我还有一个妹妹,她叫黑暗,同样是位神仙,在天庭中掌管痛苦,我们两姐妹感情甚好形影不离!”随即她拉过躲在身后的妹妹。年轻人被黑暗丑陋面容吓了一大跳,他心里暗暗地想着:同样是天上的仙女,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而且二人还是姐妹。他疑惑地问吉祥:“你确定这位姑娘真是你的妹妹吗?”

吉祥女神正色地回答:“没错,她确实是我的妹妹,名字叫黑暗,我们形影不离。”

年轻人对吉祥说:“你能不能自己进来,叫黑暗等在门外呢?”

吉祥严厉地回答说:“我无法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因为我和妹妹从来都没有分开过。”

平常心首先要的是一种心境,不仅是对待周围的环境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要做到对周围的人事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有一份平静和谐。

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就失败;有开心就有失落。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这些起起落落看的太重,那么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永远都不会坦然,永远都没有欢笑。

人生在世,最舒心的享受不一定是物欲和金钱的满足,粗茶淡饭也可以开心快乐。喜怒哀乐,都别太执着于心,今天苦恼的事,以后或许会变好事;今天高兴的事,以后或许却是坏事。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

平常心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经历磨难、挫折后的一种心灵上的感悟,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平凡是一首歌,既不高亢,也不低沉,只要你去用心去领略,用心去感悟,总会有所得、有所获。

智慧感言:

随遇而安,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脑海中早已经被竞争的观念填满,生活中经常被愁苦笼罩。但是,要想生活得幸福、快乐,必须以心平气和的心态对待发生在你身上的任何事情,用随遇而安的态度去面对如意的与不如意的境况。

57.有得必有失,有舍才有得

有些东西,你从未想过能真正拥有它,但是当它离你如此之近,而最终与你失之交臂时,你却会禁不住痛哭流涕。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很多得失,能否正确看待得失,取决与我们心态的健康与否,心态的健康与否决定了我们快乐与否。人的一生中要学会自求平衡,学会和生活讲和,而不是和生活较劲,更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从前,一位老人上街赶集,不料集市上人太多,老人的马走丢了。回到家后,邻居们得知此事,纷纷劝慰老人。可老人却说:“虽然丢了一匹马,但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邻里们听到老人这么说,都认为老人因此事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以至脑子糊涂了。大家非常同情他。

没过几天,丢失的马跑回来了,还带回来好几匹马。众人见了羡慕不已。可是,老人却心事重重地说:“你们怎么知道这是一件好事呢?”

大家被老人的话弄得一头雾水。

又过了几天,老人的儿子在院子里骑马玩,因为马还认生,他不小心把腿给摔断了。邻居们闻听此事后,都过来安慰老人,以为老人会因此而伤心难过。可是,老人却笑着对大家说:“你们怎么知道这不是一件好事呢?”邻里们听到老人的话,无不感到奇怪。

事隔不久,爆发了战争。村子中身强体壮、健康的年轻人都入伍出征了。很多人都不幸死在了残酷的沙场上,再也不能回来了。而老人的儿子却因摔断了腿,没有被军队选中,平安无事地呆在家里。

这就是“塞翁失马”的故事。有时候,失去并非是坏事,有句话说的好,有舍才有得,最重要的而是我们以平常心来看待得失。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任何人都无法预料。

但是,事情的结果,却是可以被预测出来的。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它,坏事也可变成好事;以悲观的态度去处理它,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因为,成功常常伴随着失败,失败往往孕育着成功。

当然,人不可能那么超脱,但是只要我们以平和健康的心态来看问题,就能为自己赢得了一份好心情、赢得快乐。

1883年,聪明伶俐的玛丽亚中学毕业,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法提供她去巴黎上大学的学费。无奈之下,玛丽亚只好放弃自己的梦想到一个乡绅家去当家庭教师。

后来,她与乡绅的大儿子卡西密尔相爱了。可是,正当他俩计划结婚时,遭到卡西密尔父母的反对。卡西密尔父母深知玛丽亚生性聪明,品德端正。可是,他们却认为贫穷的玛丽亚与卡西密尔门不当户不对,以卡西密尔富有的家庭背景不能娶像玛丽亚那么贫穷的女人。为此,卡西密尔的父亲大发雷霆,母亲几乎晕了过去,最后,卡西密尔无奈之下屈从了父母的意志。

在失恋痛苦的折磨下,玛丽亚曾产生过“告别尘世”的念头。但是玛丽亚毕竟不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在她的生活中,不单只有爱恋,还有亲人和事业。于是,她坚强地振作了起来,放下情缘,刻苦自学,并帮助当地贫苦农民的孩子学习。

几年后,当她再次与卡西密尔重逢时,二人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卡西密尔依然是那样地优柔寡断,她终于下定决心斩断爱恋的绳索,远离家乡去巴黎求学。正是因为这一次“幸运的失恋”,造就了她不同凡响的一生。

人的一生,有得必有失,有盈必有亏,但得与失并不存在统一标准。因为,你既可以从失去的事物中有所收获,或是经验或是其它;而往往为了得到某些东西也要失去一些,或是金钱或是其它。

生活中充满了种种诱惑,在诱惑面前我们也应当把握住自己不合理的欲望,适当放弃,对不应得到的不存非分之想,才是明智的作为。

一个人能够约束自己的得利之心,懂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仍能自律,在人生道路上就能把握好自己的命运,不会为得失越轨翻车。

智慧感言:

有得就有失,关键是怎样去看待得失。鱼和熊掌有时候不可兼得,只要你合理地放弃一些东西,也许前方会有更珍贵的东西正在等待你。

58.嫉妒是庸人献给天才的供品

凡是受过教育的人最终都会相信嫉妒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爱默生

嫉妒会使人的思想禁闭起来,一个人如果没有开放的头脑,那么他就不可能获取许多有益的经验,结果只有怨恨。

人一旦嫉妒起来就会失去理智的生活态度。嫉妒的人以消极的人生观为基础,他们只允许自己好而不容许他人比自己好,所以,这种心理常常给人际关系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嫉妒只能使自己受害,它会让你放弃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事实上,别人的优势恰好映照出你的不足,想要完成一个健康完善的自我塑造,必须要懂得如何克服自己的弱点,努力去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

嫉妒往往发生在自己最熟悉的圈子里,而不是陌生的地方。道理很简单,普通老百姓不会去嫉妒国家首脑所拥有的特权和亿万富翁获得的财富,但却无法容忍周围的人超越自己半步,所以,这种心理会对你造成切实的伤害。

有这种心理的人一旦发现别人比自己进步得快,运气比自己好,心中便涌出难以名状的不舒服感觉,说话也不自觉地尖刻起来,甚至还会做出一些小动作,到最后只能伤害到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非常爱嫉妒别人,他有一个邻居却为人憨厚老师。一天这个人突然遇见了上帝。于是他就问上帝:“您可以满足我一个愿望吗?”上帝说:“现在我可以满足你任何的一个愿望,” 那个人听了高兴不已。“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你的邻居会得到双份的报酬。”上帝接着说。

年轻人的脸马上就沉了下来。他心想:如果我得到一份田产,我的邻居就会得到两份田产了;如果我得到一箱子金子,那邻居就会得到两箱金子了。他想来想去,觉得不值得。为什么自己遇到了上帝,却便宜了邻居?

他实在不甘心让邻居占便宜。最后,他一咬牙,对上帝说:“您挖我一只眼珠吧!”

当然,你可以想象到,这个人被挖掉了一只眼珠,他的邻居相应地被挖掉了两只眼珠。因为不想便宜邻居,他宁愿失去自己的眼睛。他不愿意跟邻居一起高兴,却愿意跟邻居一起痛苦。

嫉妒是一种消极情绪,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古希腊斯葛多派的哲学家认为:“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莎士比亚也曾说过:“嫉妒是万恶之源”。

其实,嫉妒是比较的产物,人往往习惯于把自己的才能、品德、名誉、地位、成绩、境遇,乃至容貌和身边的人进行不合理的比较,从而形成心理不平衡,最后必然导致嫉妒的心理。

每个人多少难免都会有些嫉妒心在作祟,当他们看到别人发生不幸的时候,感到幸灾乐祸。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那些与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人和事上。如此一来,他就会舒服了一点。

只会嫉妒别人而不想付出努力的人是最没有出息的。人们往往忽略了他人在成功之前,可能付出的汗水与努力。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看到他人的优点,然后学习、努力,直至赶上他们,才是最好的选择。你要规划自己的人生,认识自己的工作,知道如何获得学习与成长的机会。与别人相比,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将自己未来真正想做的事情,或是目标记录下来,脚踏实地地去实现它,才是最好的人生之路。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视野放在更广阔的天地来看,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其实往往代表了全人类的成功。比如,爱迪生成功地发明了电灯,莱特兄弟试飞成功,居里夫人找到了镭,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等,这些成功都为全人类带来了便利与福音,想到这些,你应该为他人的成功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