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世界之最全知道
4378900000026

第26章 追踪奇妙的动物世界之最(6)

大鸨主要以嫩草为食,秋收季节,有时也成群地飞到农田里,啄食谷粒、大豆及其他农作物。春天,也有大鸨飞到地里拨食作物苗。春末夏初,它们分散到草原上开始繁殖。巢很简陋,在草原上偎一浅窝,内铺些细软干草即成。雌雄轮换孵卵,此时它们的警惕性很高,一鸟在巢内孵卵,另一鸟作警戒,以防敌害侵袭。草原上有一种鹞,是大鸨的大敌,尤其对幼鸟的威胁更大。

鸨鸟的肉味鲜美,在野味中为公认的上品;羽毛鲜艳别致,出口国外供做装饰品用,深受欢迎。

孵化期最长和最短的鸟

鸟类繁殖期间,雌鸟产卵于巢内后,往往需要孵卵,才能使卵孵出雏鸟。孵化期的长短,因鸟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孵化期最长的是信天翁,通常要75~82天。这种鸟从雏鸟发育到性成熟过程也最长,可迟至9~12年。孵化期最短的鸟可能是蜡嘴鸟,只要9~10天。

孵卵的任务一般由雌鸟承担,在此期间雄鸟衔食饲喂孵卵的雌鸟。此类鸟中最懒惰的要数雄性蜂鸟,全部孵化和育雏任务都由雌鸟承担。而新西兰的无翼鸟则相反,它的卵出奇巨大(400~435克)。几乎相当于雌鸟体重的五分之一,在75~80天的孵化期里,全由雄鸟承担孵化任务。

唯一需要冬眠的鸟

自然界中有的动物冬天是需要冬眠的,像大黑熊、蛇和蟾蜍等。可是人们都不怎么知道鸟类中的个别种类也有冬眠现象,白胸秧鸡就是这种独特的鸟。

白胸秧鸡又叫苦恶鸟。白胸秧鸡上体黑色,面部及下体白色,属于小型涉禽鸟。它们平时多栖息于沼泽、池塘、稻田附近的灌木丛、小竹林等地。清晨和傍晚常能听到它们的鸣叫,在繁殖季节,从早到晚几乎都可听到叫声。

每年4月初,苦恶鸟就开始在灌木丛和芦苇丛中营巢。每年产卵两窝,每窝3~9枚卵不等,卵壳呈土白色或土黄色,上面带有褐色斑点。孵卵由雌雄鸟共同担任。入秋以后,苦恶鸟结束了繁殖生活,幼鸟已经长大,可以独立生活了。这时,它们的活动反而更加频繁,每天不知疲劳地四处寻找食物,好像永远吃不饱似的,吃得个个膘肥体胖,甚至飞起来也觉有些吃力。这也难怪有的人专在这个时候去捕捉苦恶鸟食用。

初冬季节时,天气逐渐变冷,胖乎乎的苦恶鸟个个急于选择干燥的石洞或泥洞,钻到里面冬眠。白胸秧鸡在洞里冬眠时不吃不动,或很少活动,呼吸次数减少,血液循环减慢,新陈代谢减弱,它们尽可能减少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凭借贮存的脂肪来维持生命。

春天到来时,秧鸡又在洞中逐渐苏醒。它们经过三个月的冬眠,身体虚弱多了,走起路来都有些摇晃,不能飞行。一个星期过后,白胸秧鸡的体力就能够得到恢复,能够正常飞翔了。

飞得最远的鸟

从古代起,人们就注意到候鸟的迁徙现象。它们年复一年秋去春归,几乎成了季节变化的标志。

候鸟在迁徙中究竟要飞多远呢?据说1740年,有人在鸟的腿上缚环,然后将它们捕捉,以研究候鸟的迁徙现象。有的国家迄今为止已经积累了几千万份资料,从中人们了解到大部分候鸟都飞得非常远。而其中飞得最远的冠军应属北极燕鸥,它们要从距北极点仅700公里地方飞到南极,往返行程达四万公里。澳大利亚羊鸟也可以与之媲美,它们从塔斯玛尼亚附近经日本飞到白令海,再沿美洲西海岸返回,整整绕太平洋一圈。

此外,有些小候鸟的飞行能力也很惊人。如北美洲的黑鹦鹉要从加拿大飞到南美洲,往返行程达16 000公里。其中要不着陆飞跃宽3 500公里的海面,这段艰难的海上飞行持续86小时,相当于一个人以平均每15秒钟跑完100米的速度不间断地奔跑80个小时。

嘴巴最大的鸟

在阿根廷与墨西哥之间的热带森林中,生活着一些鸟。它的外形像我国西双版纳的犀鸟,但嘴的部分要比我国的犀鸟大得多。特别是分布在巴西亚马孙河口一带,有一种体长有60厘米的鸟,它的嘴长就有24厘米,嘴宽竟达9厘米,因为这种鸟嘴大得出奇,所以叫它巨嘴鸟。

它是世界上嘴巴最大的鸟。虽然它的嘴长得大,但嘴的重量还不到30克。因为它的嘴外面是一层薄而硬的壳,中间贯穿着纤细、多孔隙的海绵状的骨质组织,里面充满着空气,因此对巨嘴鸟来讲并无沉重压力。

巨嘴鸟以果实、植物种子和昆虫为食,有时也以小鸟和鸟卵为食。它以树洞为巢,一次产卵2~4枚。

尾羽最长的鸟

在看京剧一类古装戏的时候,往往可以看到在一些武将的头盔上饰有一对长长的羽毛,这羽毛使武将显得更加威武。这长长的羽毛,就是一些鸟类的尾羽,最长的足有1.4米。

这些长长的尾羽,取自长尾雉。长尾雉又称山鸡或山雉。它们一般生活在海拔600~2 000米的高山地区。由于尾羽很长,起飞时它要先高飞,待超过树冠高度后再加速向前飞去。降落时,它利用长尾作控制,把身体向后一转,便平稳地落在树枝上,真像一名技艺高超的杂技演员。

尽管长尾雉的尾羽很长,但它还不算鸟类中尾羽最长的。鸟类中,尾羽最长的是日本长尾鸡。据有关资料记载,它的尾羽最长能超过七米。当它站在高高的架子上,尾羽一直垂到地面,看上去既令人惊异,又十分美丽。由于尾羽太长,行动不便,它平时总是站在架子上。当它需要散步的时候,要由饲养它的人替它提着长尾巴才能行动。

长尾鸡能有这么长的尾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自然条件下,它的尾羽是长不到这么长的。300多年前,一个名叫武市利右卫门的日本农民,试验用山鸡、山鸟和东天红鸡杂交,产生出尾羽特别长的长尾鸡,他把这长尾鸡献给了封建统治者山内藩主。山内很喜欢这种长尾鸡,就下令可以用长尾鸡代交租税,谁饲养的长尾鸡尾羽最长,还可以得到奖励。这样一来,农民都精心地饲养长尾鸡,想尽办法让它的尾羽长得更长。经过多年的人工选择,长尾鸡终于成了世界上尾羽最长的鸟。

最凶狠的鸟

在东非国家乌干达,凶狠异常的鳄鱼有一个奇异的天敌,这个天敌是一种鸟,被当地人称为“鞋之父”,这种鸟有这个怪名,不是因为它会做鞋,当然也不是因为它“发明”了鞋,而是因为它的鸟喙很像鞋,尤其像荷兰人的木鞋。

这只“鞋”非同小可,不仅尖端尖锐异常,而且周边也像快刀般锋利,能够穿透鳄鱼厚厚的皮肤,并且上下两片夹紧猎物,就像一个工件被夹在钳工的老虎钳上。

这种鸟主要生活在乌干达的基奥加湖,除了鳄鱼以外,它还捕食肺鱼、六须鲇鱼、水蛇、蜗牛和青蛙等动物,可谓世界上最凶猛的鸟。此外,它们还爱吃甲鱼,而且连其龟甲也能吞进,消化力之强,令人惊叹。

“鞋之父”鸟是一种大鸟,通常身高1.4米,体重7千克,两翼展开时宽达2.6米。它们将巢建在4米多高的岩石上,用水草铺成。

最大的卵

陆生动物最大的卵是鸵鸟蛋,长度为15~20厘米,直径为14~15厘米,但这还不算动物中最大的卵。现存动物中最大的卵,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鲸鲨的卵。

1953年6月27日,在墨西哥湾的海底,捕虾船“陶里丝号”捕到一枚鲸鲨卵,长30.5厘米,宽14厘米,高89厘米,比篮球还大,是目前已知最大的卵。这个大卵呈椭圆形,黑琥珀似的半透明,里面有一条长36厘米的鲸鲨胎儿,胎儿呈蓝灰色,有许多小白点,肚皮是白色的,与它的父母一模一样。鲸鲨是世界上最大的鱼,是仅次于蓝鲸的大动物,所以它的卵自然是最大的了。

鸟类最出色的“拟音师”

在澳大利亚的热带森林里,有一种稀有珍禽——琴鸟。它外形奇特,美丽非凡,还能模仿其他鸟类的鸣叫,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口技大师”。

琴鸟的尾巴长得很美丽,雄鸟有16枚尾羽,大部分呈栗色并镶有黑边。最外侧一对尾羽长达70厘米,宽3.5厘米左右,色彩斑斓。当尾羽竖起展开时,就像古希腊的七弦竖琴,所以称为琴鸟。它是澳洲大陆的特产鸟,是澳洲鸟类家族中最漂亮、最讨人喜欢的珍禽。

雄琴鸟在冬季繁殖季节有一个令人惊奇的习性——建造土丘,有的甚至会在一平方千米的林间地上建造十几个相似的土丘,用以标志它的领地,警告别的雄琴鸟不得侵入。土丘造完后,雄琴鸟便开始炫耀表演。一般表演的时间是在清晨或黄昏。

表演开始时,它先站在树上亮开嗓门高声大叫,仿佛是在招徕观众,然后飞下树干,登上土丘顶部,选好位置,便开始一串洪亮的鸣啭。唱到忘情之际,它的尾羽便逐渐张开并向上竖起形成七弦琴形。琴鸟的表演实际上是一种求偶炫耀行为,是为了吸引雌鸟,达到交配的目的。

除了在雌鸟面前表演外,它还乐意给不会歌唱的园丁鸟当婚宴上的“乐师”,为园丁鸟的新婚唱歌助兴。

琴鸟不但美丽非凡,且能歌善舞。它不但能模仿各种鸟类的鸣叫声,还能学人间的各种声音。如汽车喇叭声、火车喷气声、斧头伐木声、修路碎石机声及领号人的讲话声等。歌声婉转动听,舞姿轻盈合拍,是澳洲鸟类中最受人喜爱的珍禽之一。澳大利亚还把它定为国鸟。

琴鸟实行“一夫多妻”制,雌鸟独自承担生儿育女的职责。在秋冬之交雌鸟便开始寻物筑巢,每次仅孵一枚卵。孵卵期为35~40天,一个半月左右雏鸟生出羽毛,体重增加到母亲的一半,而且可由母亲陪伴出巢,但仍部分依靠母鸟喂食,直到8个月以后才完全独立生活。雄琴鸟5~7年后才生出典型的成年尾羽,其寿命为15年。

琴鸟体长80厘米左右,喙强而直,足健善走,但飞翔较弱,主要靠滑行。多筑巢于森林树木的高处或悬崖峭壁、人迹罕至的地方。雄琴鸟早期以小群活动,成年后,便建立起6~8万平方米的活动区域。琴鸟以虫蚁、果实为食,常常用有力的长爪翻食土壤中的小虫。

最大的鹤

体形最大的鹤是赤颈鹤。赤颈鹤体长为140~152厘米,体重12千克左右;头部和颈部裸露,颜色为鲜红色,嘴的基部有一个灰白色的羽斑;颈的基部有时有一个白色的颈环紧邻裸露的上颈部;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为黑色,内侧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延长,覆盖于淡灰色的尾羽上,其余体羽均为灰色;虹膜橙色,嘴灰色或绿色,脚肉红色或红色。

赤颈鹤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共分化为两个亚种,我国仅有南部亚种,分布于云南盈江和西双版纳等地。

赤颈鹤为留鸟,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湖边浅滩,以及林缘灌木丛沼泽地带,有时也出现在农田地带;常单独或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秋冬季节有时亦集成数十甚至上百只的大群,性胆小而机警;主要以鱼、蛙、虾、蜥蜴、谷粒和水生植物为食,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在水边和原野觅食,尤以清晨和傍晚觅食活动最为频繁。

赤颈鹤繁殖期为每年的5~8月,营巢于有稀疏树木或灌木丛的开阔平原草地和沼泽地上。巢由枯枝和草构成,每窝产卵两枚,偶见一枚,卵为乳白色,有褐色斑点。

寿命最长的昆虫

昆虫的寿命相对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言,算是比较短的。不过有一种昆虫的寿命相当长,那就是一种能活17年的蝉。除了它之外,地球上再也没有能活这么长时间的昆虫了。

17年蝉经过交配后,雌蝉就钻进树的表皮,把受精卵通过锯状的产卵器,排在树枝的裂缝中。大约过了3~4周之后,老的雄蝉和雌蝉就死去。留下的受精卵经过发育孵化,生出来无数1毫米长的幼虫,它们本能地从树上落到地下,又钻进地里藏了起来。

这些幼虫在地下洞穴里要经过五个龄期和五次蜕壳。它们靠从植物支根韧皮部吸吮富有营养的液汁来维持生命。当一些支根死去了,它们又会找寻新的支根继续为食。

17年蝉的出现,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的数量十分庞大,地下常常出现密密麻麻的蝉穴洞,空的蝉壳到处可见,每平方米可藏有大约37万只蝉。这也许因为它们在地下度过的17年的漫长岁月中,极少有敌害侵犯它们。而且它们在地面上生活的时间又很短暂,因此,自然界给它们提供了较大的保护。

绝大多数的昆虫,只有一年或更短的生活史,一般的蝉只有3~9年的生活史,虽然还有一种13年蝉,但17年蝉是在地下生活了17个年头,这使它获得了昆虫世界里最长寿的头衔。

寿命最短的昆虫

如果“寿命”两字在昆虫中是指成虫生活的天数而言,那么蜉蝣是昆虫中最短寿的。我国古代早有记载:“蜉蝣……朝生暮死。”确实,多种蜉蝣成虫的寿命只有几小时,寿命最长的不超过一星期。

蜉蝣的交尾在“婚配”中进行。傍晚时刻,水面上常积聚着大群刚孵化的蜉蝣,在飞行中,一只雄虫会突然抓住一只雌虫进行交尾。交尾后,雌虫产卵在水中。蜉蝣的卵生有一些细线,在水中这些盘着的细线伸开。有些细线尖端有吸盘,可以使卵牢牢地固定在河底,以便安身立命。

蜉蝣从变为成虫时(出生之时)起,活不到一天的时间,一般几个小时就死亡了。不过成虫交配后,把卵产在水中,幼虫在水中却要经过1~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亚成虫,亚成虫爬出水面蜕皮后才变成蜉蝣成虫。

蜉蝣成虫的身体柔软,能反光,触角呈短刺状,两对膜质翅膀休息时直立在背上,腹端有比身体显然长得多的三条尾,咀嚼式口器极度退化,有些根本没有口器,不能吃东西,这一点也是蜉蝣短命的原因。

蜉蝣成虫的职能是专司繁殖。雌蜉蝣可以说是一部产卵机器,从它的胸部后方直到腹部末端,都是虫卵。蜉蝣的幼虫在水中会遇到无数敌害,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它们以多取胜,使种族得以繁衍。

跳得最高的昆虫

沫蝉的种类很多,是一种身长只有6毫米的小昆虫,有些都不到5毫米大小,颜色都很朴素,生活在植物叶片上,保护色良好,所以不容易发现。它常分泌一种泡沫状物,用来保护自己不至于干燥及免受天敌侵害,所以又称为吹泡虫。

沫蝉的栖息地十分广泛,遍布全球各地,但一直不为人重视。最近,英国剑桥大学的生态学家发现,沫蝉后腿内存在着大量的肌肉,就像一个弹弓,可以在1毫秒时间内释放出储存在肌肉里的能量,沫蝉的平均长度约为6毫米,但它能跳跃到70厘米的高处。这相当于人跳200米那么高。相对于自身长度而言,沫蝉的跳跃高度已经超过了先前人们普遍认同的昆虫界的跳高冠军跳蚤。

沫蝉在起跳前双腿固定蓄力,起跳的初始速度为每秒3.1米,三倍于跳蚤的起跳速度。沫蝉起跳时承受的重力约为其体重的400倍。而有经验的喷气式飞机的驾驶员,在起飞时最多只能承受其体重七倍的重力。

研究认为,沫蝉弹跳能力如此发达是为了逃避来自鸟和其他昆虫的袭击。从事此项研究的剑桥大学动物学家麦克罗姆说:“沫蝉的弹跳能力令人难以置信,这使它们几乎不能被捕捉到。以前没有人对它的弹跳进行过测量。”

最大和最小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