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新编万事由来全集
4377300000013

第13章 节日·习俗(1)

001祭灶的由来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每当此时,人们都忙碌着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在河南有一则凄凉的传说。

古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为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石矿去采石。

由于儿子很久未曾回家,两位老人十分想念。这天,老太婆嘱咐老头子到矿上去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丫的同路人,一路上,两人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丫是阎王派来的,到矿上收回几十名矿工。老汉便乞求光脚丫,请他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丫慷慨应允,但再三嘱咐他不要告诉别人。

老汉见到儿子后,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上矿采石。不久,石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

一晃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回想起当年的事情,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见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此事。玉帝大怒,立即惩罚光脚丫,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都会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趣味链接:灶王是什么样的神?

按照习俗,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人们要祭祀灶王,送灶王上天。灶王是什么样的神呢?

关于灶王的传说,从商朝就开始了,而且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灶王是身穿红衣的美丽少妇。也有人说灶王是个老奶奶,主管饮食的事。到了汉代,灶王变成了男性。有人认为灶神是炎帝,因为他为人类带来了火种,也有人认为灶神是祝融,因为他是帝喾时代的火官。

传说中的灶王,最初好像只管饮食烟火一类的事,后来权限扩大,专门监督人们的言行,定期向玉皇大帝报告。开始时,灶王每年向玉皇大帝报告一次,后来报告次数突然多起来,变成每月的最后一天都要上天去汇报,而且专说人的坏话。人们为了请灶王在汇报时多说些好话,少讲些坏话,就要多多祭拜他。

灶王由女变男,明显地带有人类社会由母系发展为父系的历史痕迹。不同的时代,人们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虚构出来同一个神的不同形象,这也是十分正常的事。

002除夕的由来

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它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在古代,除夕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

在我国民间,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等。

趣味链接:为什么会有除夕守岁的习俗?

人们把每年农历最后一天的夜晚叫除夕,并把它作为长一岁的界日(指虚岁),而这个晚上又是旧岁将过,新年到来的一夜。人们举家欢庆,彻夜不眠,围坐守岁,辞旧迎新,以求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这一习俗即谓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据记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就有了庆贺新年的风俗,“守岁”也就应运而生。

关于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叫“年”。它的相貌狰狞,生性凶残,每隔365天便窜出深山,危害人间,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

当时的人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称做“年关”。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紧闭家门,全家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由于这一晚上凶吉未卜,所以,这顿晚餐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这样,便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的习俗。

003春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我国古代先民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便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这就是“腊祭”。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过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丰登的意思。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农历收成好叫做“年成好”,把正月一日作为“年日”,每逢这一天,到处锣鼓喧天,喜气洋洋。

《谷梁传》说:“五谷大熟为大年。”《尔雅·释天》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原意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人们为庆贺丰收,迎接新一年的生产,就在立春前后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欢聚庆祝,一起过年。

关于过年的来历,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跟蚩尤大战,在农历正月初一那一天,黄帝战胜了蚩尤,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黄帝的战绩。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走村串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抽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年”又窜到另一个村庄,迎头看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年”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由此,人们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了对付它的方法,最后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趣味链接:压岁钱是怎样出现的?

按照我国的习俗,春节期间,做长辈的总少不了给孩子们准备一点儿压岁钱,以示祝福。压岁原意是压惊,与古代“年”的传说有关。

相传远古时期,有一种凶恶的怪兽叫“年”,每隔365天后的夜晚,“年”就出来伤害人畜,践踏庄稼,常常使儿童受惊吓。

但“年”怕“啪啪”的响声,于是,人们就用燃烧“啪啪”作响的竹子赶走“年”,随后,用食物来安慰小孩,谓之压惊。

久而久之,压惊逐渐演变为压岁钱。据《宋史》记载,宋神宗时,王韶的幼子南陔元宵观灯时,被坏人背走,途中恰巧有皇家车子经过,南陔呼救,得以随车入宫,神宗赐给他压惊金犀钱。

早期的“压岁钱”是以彩绳穿钱,置于床脚,待年过后方可花掉。明清时,压岁钱大多用红绳串着。

民国以后,流行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寓“长命百岁”之意。如今,大人们则喜爱选用新钞票,赠给孩子们作为春节的礼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的含义,已由最初的压惊逐渐转化为节日的祝福。

004春联的由来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

上古时期,有神荼、郁垒(读“伸舒”、“郁律”)两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阴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老百姓为了驱鬼、压邪,便在大门左右各挂一块桃木,画上他们兄弟俩的神像(左为神荼,右为郁垒)用来镇邪。当时把这种桃木上的画称为“桃符”。

从桃符发展成春联,据说与两个皇帝有关。

公元10世纪,五代中的后蜀皇帝孟昶,有一年,要求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但又觉得词句欠佳,于是便亲自题“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于宫外。这就是传说的最早的一副春联。

不过,那时还称桃符而不叫春联,一直沿袭到宋代。如王安石《元日》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到明朝时期,桃符才改称春联。据说这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据明朝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朱元璋建都金陵(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据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见一户人家没贴春联。当朱元璋得知这户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后。他便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于历代大力提倡,春节贴春联便成为我国民间的一种风俗了。而且,春联也成为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长盛不衰。

趣味链接:古时的门神是什么样子的?

门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版”。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以桃木做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萘、郁垒。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是古代的一个叫成庆的勇士。

班固《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杀了自己的亲哥哥、亲弟弟,所以心里总是疑神疑鬼的,弄得他整夜不得安宁。

为消除李世民心中的恐惧,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人披盔戴甲,连续几夜就站在宫门外守护。李世民心里踏实了,便安心地入睡。

这使李世民满心欢喜,称赞秦叔宝和尉迟敬德说:“两位将军真是门神啊!”

随后,又找来画师给他们画像,并把画像悬挂在宫门左右,李世民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驱邪。于是,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的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

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005放鞭炮的由来

放爆竹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妖恶鬼。”

《神异经》上说:“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

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说明当初人们燃竹而爆,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

后来,经过炼丹家的不断摸索,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

北宋时,爆竹在制作技术方面有了大的改进。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炮仗”,后又改为“鞭炮”。爆竹能发出巨响,给人以惊鬼神的感觉,很快成为一种驱害辟邪的神物。

燃放爆竹,是为了表达人们祛邪祈福的新年意愿,后来,还用来庆贺婚礼、开业以及其他重大的活动。

趣味链接:为什么要关起门来吃年饭?

在我国江南一带,每年吃年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关起大门,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敲击碗筷。吃完年饭,将桌上的碗筷收拾干净后,再打开大门,这叫做闭门生财,开门大吉。

相传,这种习俗是为了哄骗铁拐李。

每年吃年饭的时候,玉帝就派铁拐李下凡查看,借以了解民间疾苦。铁拐李是个跛脚叫化仙,他常在人间吃年饭的时候,提着篮子跛着脚,沿街到各家乞讨。

讨完饭后,铁拐李把讨来的东西提给玉帝看,谁家穷,谁家富,一看就知道了。据此,玉帝便让富人一年遭几次灾,不要太富;穷的则让他发几次财,不要太穷了。

这事儿慢慢传到了人间,有一户人家,生活过得比别人都好,为了年年能过上好日子,便想出了应对之策。吃年饭时,他把大门关得紧紧的,家人谁也不准大声说话。等铁拐李来讨饭时,他家年饭已经吃过,打开大门后,桌上空空荡荡的,无以施舍给铁拐李。

铁拐李一看,这家也真够穷的了,连年饭都吃不起。于是,在他家门口放上几个元宝就走了。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别家也看出了他家发财的原因,便都跟着学起来。

后来,铁拐李见家家都关着门吃年饭,便知自己下凡探察之事已被人们觉察,就不再到人间来讨饭察贫富了。但关起大门吃年饭的习惯,却从此流传下来。

006元宵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元宵节的来历,据说与汉朝时期的汉文帝有关。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刘襄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等,一起设计除了吕禄,“诸吕之乱”在正月十五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为纪念平息“诸吕之乱”,每年正月十五夜,他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

“夜”在古语中,又叫“宵”,正月又叫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趣味链接:元宵节观灯源于何时?

元宵节这天晚上,我国许多地方有观灯的风俗。据说,这种习俗始于汉代。

汉明帝时期(公元58年至75年)提倡佛法,敕令在元宵节点灯敬佛,这就开了元宵节放灯的先例。以后,京城和民间每年元宵节之夜都有放灯的活动。

隋唐时,这个习俗为人们所重视,当时已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规模更为壮观,常常绵延数十里。

关于元宵节闹花灯,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消灭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猎人射杀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命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烧尽人间的一切。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悄悄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后,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此时,有一位长者建议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家家都张灯结彩、点响爆竹,以迷惑天帝。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在燃烧,心中大快。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007清明节的由来

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就运用测量日影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