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卦白话
第十一卦泰下乾上坤
泰,小往大来,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泰:安定。
卦辞:奠实基础,此时小的付出就会有大的收获,吉祥亨通。
初九:清除障碍。拔茅草连根,因为它的毛刺伤人,征伐吉祥。
九二:广播仁德。即使路途遥远,车马不通,也不遗弃。散财施德,以这种中道行为获得尊重。
九三:坚定信念。没有只平不坡的路,没有只进不退的人。坚持就是胜利,不可轻言放弃。不需要顾虑你的作为,因为你是在为百姓谋利益。
六四:和平外交。生活漂泊、不富裕,是因为邻邦不遵守和平共处的约定。
六五:奠基登位。就像帝乙嫁女,被托付以家国重任,从此吉祥。
上六:整固国防。城墙倒塌在城壕里,此时不要对外用兵。向自己的城邑宣告命令,这时有其他想法是种羞耻。
接班。
第十二卦否下坤上乾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贞,吉亨。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三:包羞。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否:不好。
卦辞:传位给不适当的人,就会不利于有能力的人施展。要多动脑,广泛培养谨慎选择。
初六:方法多样。拔茅草要连根,因为它的毛刺伤。多管齐下,才能吉祥亨通。
六二:宽严有度。一昧包容庇护,会使小人得志,有能力的人受到压抑。
六三:诚实坦荡。忍受羞愧。
九四:保家卫国。身负使命,不可有辱。要让非我族类的人远离这里。
九五:新老交替。先王功成身退,接班人继续其事业。您虽然退位了,但依然紧紧与社稷相联。
上九:化悲为力。先王去逝,先悲痛地处理丧事,再重整精神投入新的事业。
交班。
11泰卦雅正
【题解】泰,平安,安定。从泰卦起,武王姬发开始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刻如何使权力顺利交接是头等大事。根据《竹书纪年》,泰卦以后的历史事件如下:
四十一年春三月,西伯昌薨(周文王葬毕,毕西于丰三十里)。
四十二年(周武王元年),西伯发受丹书于吕尚。
四十三年春,大阅。峣山崩。
四十四年,西伯发伐黎。
四十七年,内史向挚出奔周。
四十八年,夷羊见。二日并出。
五十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师渡盟津而还。
五十一年,王囚箕子,杀王子比干,微子出奔。
五十二年庚寅,周始伐殷。秋,周师次于鲜原。冬十有二月,周师有事于上帝。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从周师伐殷(伐殷至邢丘,更名邢丘曰怀)。
武王十二年辛卯,王率西夷诸侯伐殷,败之于坶野。
王亲禽受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立受子禄父,是为武庚。
夏四月,王归于丰,飨于太庙。命监殷,遂狩于管。作《大武乐》。
十三年,巢伯来宾。荐殷于太庙,遂大封诸侯。秋,大有年。
十四年,王有疾,周文公祷于坛扌从,作《金縢》。
十五年,肃慎氏来宾。初狩方岳,诰于沬邑。冬,迁九鼎于洛。
十六年,箕子来朝。秋,王师灭蒲姑。
十七年,命王世子诵于东宫。冬十有二月,王陟。
《逸周书文传解》“文王受命九年,时为暮春,在镐,召太子发。”文王临死时嘱其次子姬发稳健行事,灭商兴周。姬发继位后,秉承父志,于受命十二年,发兵讨伐纣王。并于次年二月灭商。对于《竹书纪年》,我们只是参考其事件梗概,不当作定型的历史编年。泰卦在这个年表里相当于商纣四十二年,即周武王元年。姬发于此年接班继任,继续文王未竟之事业。
?瘙棯泰,小往大来,吉亨。
基础稳固,就可以用一点小的付出、辛苦,换来大的收获,就会吉祥亨通。你现在一点小的付出、辛苦,会换回将来大的收获,即现在的辛苦将换来王位的继承,当然吉祥亨通。小往者,如初九之拔茅茹、初二之包荒;大来者,如六五之以祉。这里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你政党的实力,你的民意指数等。正因为基础如此重要,所以竞选者才会想方设法排除异己、不辞劳苦奔波各地拉选票。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后,上古称君主。财,古同裁,裁成、裁决。裁成:谓裁度以成之。辅,帮助、佐助。相,交互,双方的互动。辅相:辅助、帮助。左右,支配、控制。天之气清轻而上行,地之气浊重而下行,天地之气相交而使万物相通,生生不息。管理者观此象,用修裁天地之道,促进天地之宜,来安排调度民众的劳作,使其生活和谐安泰,秩序井然。天地交则自然万物繁衍,什么季节该种什么作物就去种什么作物,这是裁度以成;根据作物生长规律来施肥除草,而不是拔苗助长,这是辅助其宜。用生存于自然的法则来治国,人天合一,这就是古人的世界观。
本卦背景是写姬发接班的过程,但主线也是在写治国之道,与《象》解是基本相符的。
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
茅,多年生草本植物,亦称“白茅”,俗称茅草。茹,植物的地下部分的真根、球根、块根或其他变茎,指根互相牵连的样子。彙(wèi),由于简化字的简化使得这个字有点复杂。这个字繁体有两种写法:彚、彙。这两个写法古通用,现在多数写作彙,简化作“汇”。彙本义指刺猬,音(wèi)。《说文》:“虫似豪猪也。”《广韵》:“虫也,似豪猪而小。”《尔雅·释兽》:“彙毛刺。”《疏》:“彙,即蝟也,其毛如针。”《玉篇》:“类也。”总之是指动物身上丛生的毛刺。《玉篇》:“类也。”虽然彙简化字作“汇”,但“汇”不能很好的体现“彙”的本义,也就是说这个字不宜简化,所以《周易雅正》中此字仍用繁体“彙”。
由于茅草根很浅,往往交织着生长,所以拔茅草的时候,常常是一拔带下一片,这就是“拔茅茹”。
为什么要拔茅草呢?是因为茅草茎上的毛刺容易划伤人。对于碍事的茅草,要去除就要连带着把根一起拔掉,因为它们是丛生在一起的,否则它来年春风吹又生,还会来碍眼。茅草此时就是主人公接班路上的绊脚石、反对派,茅草的根就是他的支持者。征,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引申义则特指上对下的强制式行为,比如征伐、征税。形势已经渐渐明朗,自然会有竞争者对正在崛起的主人公不满。对这样的障碍怎么办呢?只有铲除。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清除绊脚的茅草,为的是快步前进,走向广阔天地。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包,裹。荒,荒芜,荒野无人居住的地方。包荒,四周都荒无人烟,形容其偏远。冯(píng),徒步渡过河水。遐,远,指远方,边远。不遐遗,不要远离和遗失,不要忽略掉。即使荒远之地,车马不通,也要徒步走到,不让一个角落被遗漏。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也,凡是有百姓聚居的地方都要走到。朋,钱币。由朋亡可见,主人公不辞劳苦地奔波是为了慰问和关心百姓的疾苦。虽然钱财损失了,但会由于这种中道行为而得到人们的拥护和爱戴。如何获得民意支持呢?就要有亲民爱民的实际行动,要让人民看的见你的政绩,感受的到你的关怀,从而认可你的品格和能力。九二是在做什么呢?施仁惠、拉选票,寻求基本民众的支持。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用来光大自己的口碑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陂(bēi),山坡,斜坡。没有全是平直而不倾斜的道路,没有一直向前而不转弯的人。这个比喻什么意思呢?很简单,没有只进不退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是有曲折的,这是客观事物正常的规律。艰贞,要能艰苦奋斗,并且想方设法渡过难关。无咎,这时不要犯什么过错?不要怕苦怕累,见到困难就躲;不要害怕挫折,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以上是告诫主人公,接班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许会遇到些许挫折,比如竞争者谣言中伤等。
后一句从两个角度都能解释通。一个是主人公对自己的激励,坚定信念。恤,忧虑。不要忧虑你的理想、你的原则,坚定地走下去吧,你的努力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大家都会支持你的。另一个是对民众、选民说的,如果主人公受到挫折和打击,民众应持什么态度。不要怀疑和担心他的能力和德行,全力支持主人公,对大家将来的福祉会有好处,也即要相信主人公执政后会造福人民。于食有福,民以食为天嘛,能吃上饱饭,对老百姓而言就是最大的福气了,百姓是最容易知足的。在此当取前者。
这句爻辞中同时有勿和毋(无咎),这两个字在古文中虽然同样表示“不”,却也有意义上的区别:毋(wú),表示禁止的词。相当于莫、勿、不要。勿(wù),表示劝阻的词。不,不要,别。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际,交界处。动词指交会、会合。没有只去不来的道理,人没有总是一帆风顺的,你看连天地都有会合。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翩,鸟疾飞的样子。戒,警戒,戒备。作者以鸟飞的轻盈飘忽,比喻周族人民的生活得不到安定。
四处飘离,居无定所,无法安定下来发展生产,是因为邻邦不遵守睦邻友好的默契而经常来抢掠。
要当领袖,就要有定国安邦之才,前面是考验对内的各项政策把握,这里是考验对外的外交策略把握。至此,主人公经受了全面的考察检验。这句爻辞似乎话只说了一半。邻邦不讲道义,我们怎么办呢?其实问题的提出就是对主人公外交技巧的考验,法无定法,就看你怎么做了。我们爱好和平,但也不是懦弱无能,如果对方实在不讲理,就看否卦九四。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生活漂泊、不富裕,这两者都是虚而不实,失去了生活的实在乐趣,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遵守法则,这是大家都不乐意看到的。持中、守中,和睦相处,才是大家心中的普遍愿望。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祉,福。归妹,少女出嫁。全文出现过两次“帝乙归妹”,另一次是第五十四卦归妹。就像帝乙嫁女,把女儿的终身幸福都托付给佳婿一样,君王放心的把政务、江山社稷的福祉交给了主人公。元吉,从此开始一个新时代,主人公的前途从此光明。至此,姬发接过了文王的班。如果要找这个事件在下篇对应卦爻的话,就是中孚的上九,文王托政,嘱咐事宜。本卦的前几爻在下篇因为不处于叙述的主干上,所以没有在下篇反映。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用中道来继续推行先王的意愿,文王交班给武王来继承兴周灭商之志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这一爻对应了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即周文王逝世。城,本义:城墙。隍,没有水的护城壕。隍里引入水就是护城河了,隍是修建城墙时就地取土形成的,所以才称城墙倒塌到隍里为“复”。巍然屹立的城墙倒塌在城壕里,这是将文王比喻为守护国家的城墙,将文王的去世比喻为国之城墙的倒塌。城墙塌了,这时不要轻举妄动出师征伐,先修复城墙要紧。文王刚刚去世,事态未稳,丧仪未成,此时就举师复仇是极不恰当的。
为什么商周之间会有仇呢?从文王的父亲,到文王被囚羑里七年,这是两代的冤仇了。这时要做什么呢?就是国丧。向你自己的城邑,即向全国宣布国丧日,在此期间禁止娱乐喧哗等,一起为文王守孝。贞吝,这时有任何其他想法,比如宴乐歌舞等,都是羞耻的。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乱,没有秩序。城墙倒塌,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按〕:全卦的逻辑是:政治斗争—树立德望—政治信念—外交策略—武王继位—文王去逝
本卦中容易发生误解的是:“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这句话解释各异,但断句大多为:“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通常认为是指某人和他的邻居都游手好闲,并且不互相提醒学好。
为了理解方便,应该这样断句:“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是说,生活漂泊不定而无法发家致富,是由于他的邻居不戒备以诚信,使之无法安定生活也。
12否卦雅正
【题解】否(pǐ),闭塞、阻隔不通、变坏,是泰的反面。泰是接班,那么否就是交班;泰是安定,那么否就是不安。否卦在此具体展开文王日益衰老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时武王的接班过程。
?瘙棲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匪,假借为“非”,表示否定。身体不行了时,假如传位给了不恰当的人,即能力不济或者道德品质低劣的人,结果会怎样呢?交给了错误的人,所托非人,就会对正直能干的人不利,国家治理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要“贞”,要多想办法,选择接班人的时候要大力考察小心判别,不要怕麻烦。
泰卦“小往大来”,是从接班人的角度写小的付出会有将来大的收获。这里“大往小来”,是从交班人的角度指出选好一个接班人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长期、全面的考验。大面积筛选,然后确定几个候选人重点培养。徐干《中论虚道篇》:“夫恶犹疾也,攻之则益悛,不攻则日甚。故君子之相求也,非特兴善也,将以攻恶也。恶不废则善不兴,自然之道也。”《易》曰:“比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阴长阳消之谓也。”此论符合爻意。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与泰卦之象正好相反,天地之气不交汇,则天地之道无法流通。君子观此象,用俭约的品德、洁身自好的情操避开乱政之难,此时不可把做官作为荣耀之事。《象》似乎是脱离卦意,或者说仅仅针对六二“小人吉,大人否亨”的小人得志时代,表达了作者的君子理想,表达出对乱世中隐者的赞许。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贞,吉亨。
这句和泰卦初九的区别只在于后面的处理方法上。泰卦初九“征吉”,这里则特别指出,要贞,多用脑,光是单纯地征伐、打压是不行的,还要拉拢、感化等手段多管齐下,总之要根据对手性质区别对待,能拉则拉,拉不动的再打,这样才能使未来的政治生涯吉祥顺利。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志在尊位。这个表述很直白了:扫除障碍是为了登上高位。所以不能一味用强,而要恩威并济,尽量笼络人心。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承,捧着,承受。泰九二“包荒”,广施惠泽,作者在此则指出,救急不救穷,如果大包大揽地承担所有的费用,使贫困者完全依赖你的救助生活,那么对这些懒惰不劳动的人是福音,对那些勤劳耕耘的人却是不公平。从用人的角度,普施恩惠也要有个尺度,如果无原则地包容承受,老好人态度,在用人时赏罚不明,那些无能之辈是得到好处了,有本事有才能的人就不能得到施展。亨,通达,通达的反面就是压抑阻塞。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国家的生机也就无存。六二是树德,笼络人心,强调树德的方法。泰卦针对民间,否卦则是针对官场,此一阴一阳的全面描写,写出了区别,更体现了内在原则的不易——举贤任能。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有能力的人被压制,是因为他们不在里面浑水摸鱼,不同流合污于这个小人的群体。
六三:包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