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写给青少年的书)
4360800000071

第71章 元朝(5)

朱元璋听到后十分高兴,正打算亲自去赴宴的时候,有人告诉他,说李扒头想在商谈时杀掉朱元璋吞并他的部众。朱元璋得到这个消息后装病不去,反邀请李扒头来赴宴,李扒头来后被朱元璋溺死。双刀赵闻讯逃奔徐寿辉那里去了,巢湖水军也就归顺了朱元璋。朱元璋势力大增,率军攻下了采石、太平,把进军的矛头指向集庆。

这时,元朝军队分两路包围太平:一路用大船封锁长江江面,截断朱元璋军队的退路;一路由地主武装陈茔先攻打太平。朱元璋奖励有功的将士,以鼓舞士气,又派徐达率领一支兵马绕到陈茔先的背后发动袭击。陈茔先腹背受敌,被俘投降。

从公元1355年7月开始,朱元璋向集庆发动了3次进攻,前两次因为军中大将陈璧先暗地里和元朝守军勾结,攻城失败。红巾军损失了不少将士,其中,都元帅郭天叙和右副元帅张天祐也都被杀害了。之后,朱元璋成了宋军的统帅,全部占有了郭子兴的部队。

1356年朱元璋第三次攻打集庆,由朱元璋亲自指挥攻城。起义军水陆大军几十万人云集集庆,浩浩荡荡,旌旗招展,气势非常壮观。叛将陈璧先的儿子陈兆先被打个落花流水,元朝守将福寿紧闭城门,不敢出战。朱元璋率军加紧攻城,集庆城最终被攻破,福寿死于乱军之中。

占领集庆以后,朱元璋贴出安民告示,安抚城内百姓:“元朝政治腐败,让大家吃够了苦头。我攻下集庆,是为大家除奸平乱,以使大家安居乐业。愿意与我建功立业的贤人君子,我会以礼任用。从今以后,官吏不许欺压百姓,一经发现,决不宽容!”百姓们很高兴,很快就恢复了安宁。宋政权在应天设立行中书省,任命朱元璋为平章,作为它的地方政权。

朱元璋是个很有谋略的政治家,善于利用别人来保护和发展自己。当时,北方刘福通力量强大,他接受了韩林儿的任命,承认宋政权的龙凤年号,打着宋政权的旗号办事,因此,受到刘福通红巾军的保护。与此同时,借刘福通大举北伐时,趁机攻占了集庆,以这里为中心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保持了自己的队伍的独立性。

在以后的3年里,他又逐步占领了常州、宁国(今宣城)、扬州、处州(今丽水)等地方,势力遍及江淮,后来,退守安丰的刘福通和韩林儿也不得不向朱元璋求助了。

鄱阳湖大捷

朱元璋虽然在应天站住了脚,可还有西面的陈友谅和东面的张士诚,威胁着朱元璋的发展,而且他们正商量着联合起来东西夹击,攻打应天。应天城里人心惶惶,文武官员有的主张逃跑,有的主张开门投降,也有的主张分兵抗敌。

朱元璋手下谋臣刘基,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张士诚是个贪图享受的人,没什么可怕的;而陈友谅原是徐寿辉起义军的部将,后来他杀了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汉,占据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带,地广兵多,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割据政权,是个野心不小,很危险的人,应该先把他消灭掉,然后再征服张士诚。朱元璋听从了刘基的意见,决定先对付陈友谅。

1360年,陈友谅率军沿江东下,进攻应天府,一心想吞并朱元璋占领的地盘。结果被朱元璋打得大败,两万多士兵被俘,陈友谅在部将保护下,抢了一条小船,总算逃了命。这一仗打得陈友谅大伤元气,而朱元璋的声势越来越大。

陈友谅不甘心失败,决心要报仇。利用三年时间,他造了大批战船。1363年春天,陈友谅率军60万,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洪都守卫朱文正,按照朱元璋的嘱咐,坚守不出,一直坚守了85天。7月,朱元璋亲自带领20万水军到达湖口(现在的江西省湖口县),陈友谅把围攻洪都的军队撤下来,准备在鄱阳湖消灭朱元璋的主力,打掉朱元璋的威风。

陈友谅的水军人多势众,战舰如云。朱元璋的水军却尽是一些小船,论实力比陈友谅差得多。陈友谅军巨舰相连,楼船高十余丈,舰队成阵,展开达数十里,气势逼人。结果,朱元璋的军队伤亡众多,纷纷败退下来。朱元璋又急又气,这时,将军郭子兴向朱元璋建议说:“不是我们的士兵胆小怕死,实在双方的兵力相差太远,靠打硬仗不行,看来非得火攻不可!”

当天傍晚,正好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派了一支敢死队驾驶7条小船,乘风点火,直冲陈友谅大船。这些喷着火的小船,顺风冲向陈友谅的大战船,大战船因为有铁链连着,动弹不了,眼看着这儿也起火,那儿也起火,一时间浓烟滚滚,烈火冲天。

陈友谅的士兵不是被烧死,就是跳湖淹死,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陈友贵和许多大臣、将领也都被烧死了。陈友谅损兵折将,不得不向湖口突围,但左冲右突,均被朱军击退。朱军又用火舟火筏攻击,血战十余小时,陈军仍无法逃脱。最后,陈友谅被朱军一阵乱箭射死,庞大的舰队随之覆没,朱元璋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鄱阳湖一战,陈友谅的60万水军全军覆没,一批大臣、将领投降了朱元璋,陈友谅的儿子善儿也成了俘虏。他手下的一个叫陈定边的勇将死里逃生,用小船载着陈友谅的尸体和他的儿子陈理逃回武昌。第二年,朱元璋率军攻打武昌,陈理投降,陈友谅势力被彻底消灭了。朱元璋消灭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从而奠定了他统一中国的基础。

元朝灭亡

朱元璋听从谋臣刘基的意见,先击败了陈友谅,然后把大军集中起来,向东面进攻,又消灭了张士诚。这时,朱元璋已经拥有一支很强大的军队,占据了长江中下游的富饶地区,具备了推翻元朝、统一全国的实力。

而这时候,元朝的统治者元顺帝昏庸无能,他的军队和红巾军在外面杀得不可开交,他却在皇宫里寻欢作乐。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看不惯父亲的这种做法,于是,就联合皇后和左丞相哈麻,想废掉元顺帝,自己当皇帝。元顺帝听说哈麻想背叛自己,下令把哈麻充军到广东,在路上把哈麻活活打死了。

皇太子和皇后没有成功,很不甘心,就想再寻找机会准备下手,这样,宫里乱作一团。而且在这个时候,镇压红巾军的过程中,元朝内部形成了一批新的军事头目,他们握有重兵,各霸一方,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经常互相攻打,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而这时候的朱元璋,一面作北伐的准备,一面注意着北方的动静。他看出元朝内部矛盾重重,消灭元朝的机会到了。

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发布檄文,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民族斗争口号,保证大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以争取北方人民的支持。然后,任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主力部队开始北伐中原。

朱元璋是个很有才能的军事家,他了解元朝的形势,然后制订了正确的战略计划,“左攻取山东,再占据河南,然后夺占潼关,控制这个门槛。最后进攻大都,扫荡山西和陕西”。朱元璋制定了严格的军纪:不能随便屠杀人民,不能抢夺老百姓的财产。所以,他的军队很受老百姓欢迎,自然赢得了民心。

徐达按照朱元璋的计划,很快攻下了山东、河南,元朝的军队不是投降就是逃跑,根本就挡不住北伐军的进攻。

徐达接着会合各地军队,率几十万大军以马、步、舟三路齐发,沿运河北上。大军抵达德州,与常遇春、张兴祖等会合。接着,徐达军攻破长芦、青州,到达直沽。常遇春、张兴祖各率水军,在河东西两路齐进,步兵和骑兵在陆上行军。然后徐达一路进兵直达通州,驻扎在通惠河东岸,常遇春驻扎在西岸。

通州是元大都的东部门户,也是其重要的交通要道,想要攻克大都,就必须首先攻下通州。明军智胜元军,通州大捷,徐达消灭了元大都的主力部队,占据了通州这个战略要地。元顺帝听说通州陷落,十分震惊和恐惧,意识到大都也不能保全了,召集后妃太子商议避兵北逃。

太监伯颜不花说:“大都是世祖忽必烈定下的京城,陛下应当死守,怎么能丢弃它呢!我们愿意率领护卫军到城外抵抗明军,请求陛下固守大都!”元顺帝觉得有些道理,可是,大都城里的守军少得可怜,外面的将领们又不来救驾,看来都城是守不住了。于是,元顺帝叹了口气说:“今日岂可复作徽、钦!”当夜,率领后妃、太子和文武大臣100多人,从建德门逃出了大都,北逃上都。

1368年,大都城陷落,宣告了元朝统治的结束。同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公元1370年,元顺帝于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附近)患病去世。元朝自成吉思汗至此共15帝,163年。自世祖忽必烈定国号起,共11帝,历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