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写给青少年的书)
4360800000066

第66章 辽、金、西夏(3)

蒙古本是北方草原上许多大部落中的一个,其他还有塔塔儿、克烈、乃蛮、弘吉剌、汪古、篾里乞等部落。蒙古部落中又分成若干部,其中之一是孛儿只斤部。它又有两个强大的氏族,一个叫乞颜氏,一个叫泰赤乌氏。

乞颜氏族的首领叫也速该。1162年,也速该参加了蒙古部对塔塔儿的战争,活捉了一个叫铁木真的勇士,也速该对他心存敬仰。恰在这时,也速该的夫人诃额仑生下了一个男孩,也速该很高兴,索性把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铁木真。这个铁木真,便是后来举世闻名的成吉思汗。

铁木真9岁那年,也速该想替他物色一个妻子,弘吉剌部的特薛禅听说后,就把自己的女儿孛儿帖兀真许配给铁木真,并要求铁木真在自己家里住一些时候,也速该答应了。

也速该在回家的路上,路过塔塔儿人的营帐,正碰上塔塔儿人举行宴会,便接受邀请坐下喝起酒来。塔塔儿人认出也速该是他们的仇人,就悄悄在酒中下了毒。也速该3天后到家,此时毒发,气绝身亡。

也速该死后,他的部属和武士们看到乞颜部的势力渐渐衰落,都纷纷离开了。其他氏族的人看见他们一家孤儿寡母,常常欺辱他们。原来同乞颜氏一起游牧的泰赤乌氏,趁机要求乞颜氏的部众和属民都跟他们一起去游牧,还凭借着人多势众,把铁木真家的牲畜全部赶走了。

从此,铁木真的母亲带着几个幼小的孩子,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铁木真聪明懂事,在艰苦岁月的磨炼下,逐渐长大成人。他出落得身材高大,目光炯炯有神,养成了不怕困难的坚强性格和善于观察事物、富于谋略的杰出才能。

泰赤乌氏的首领担心乞颜氏重新壮大,威胁自己的地位,就突然袭击了诃额仑母子所住之处,企图除掉铁木真。铁木真在兄长的帮助下,逃进深山,但他在山里找不到吃的,只好走出密林,结果被泰赤乌氏人抓住了。

铁木真被套上木枷,押解到各个村营里示众,这样过了好几天,铁木真终于在一个好心人的帮助下,逃了出来。

铁木真回家后,找到了母亲和兄弟,又和孛儿帖兀真结了婚,取得了弘吉剌部的支持,其势力终于开始慢慢回升。

铁木真新婚后不久,篾里乞部为了报仇,突然袭击铁木真。铁木真指挥家人和部族逃进了深山,才躲过一场劫难。由于撤退仓促,他的妻子孛儿帖兀真被篾里乞人掳去了。

铁木真悲痛不已,决心救出妻子。他在克烈部首领王罕、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的帮助下,出动联军,进攻篾里乞人的驻地,把篾里乞人打得溃不成军,狼狈而逃。铁木真救回了自己的妻子,还俘虏了许多篾里乞人。

这次胜利使铁木真开始恢复元气,许多旧时的部属、勇士们又纷纷回来了。公元1189年,一些奴隶主拥戴铁木真为汗,他由此组成了自己的军队,走向了兴旺发展的道路。

铁木真的势力越来越大,引起了盟友札木合的妒忌,最后终于反目成仇。1189年,札木合的弟弟由于抢掠铁木真的马群被蒙古部人杀了。札木合找到借口,便发动了他所属的十三部三万人,分成十三翼,向铁木真发起了攻击。铁木真也把自己的队伍分成十三翼进行迎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三翼之战,结果,铁木真被打得大败。

但是,札木合打败了铁木真之后,由于骄傲自满和残酷地杀害俘虏,引起了内部许多氏族的不满,他们纷纷离开札木合,投向铁木真。铁木真转祸为福,不仅很快恢复了元气,而且部落还有所增加。

十三翼战斗之后,铁木真又利用塔塔儿人被金朝击溃的机会,再一次与克烈部首领王罕联合,狙击塔塔儿人,捕杀了他们的首领。从此,他的力量更雄厚了。

公元1201年,铁木真击败了札木合。第二年,又全歼了残余的塔塔儿人。过了几年,铁木真又消灭了草原上最后两个部落——克烈部和乃蛮部。

1206年春天,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头召开各部落首领大会,他被共同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以大蒙古为国号。“成吉思”是“海洋”的意思,成吉思汗,就是像海洋一样的统治者。

蒙古军攻灭西夏

公元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李元昊即位,建立了西夏政权,国号大夏,以兴庆府(后改为中兴府,今银川)为国都。西夏的辖区(今天的宁夏、甘肃和陕西的西北部一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比较发达,文化也很繁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时候,西夏已有二百年的历史。

成吉思汗就把攻击的目标首先对准了西夏,不仅出于掠取大量财富的考虑,更重要的还有战略上的原因。

首先,西夏和金都在蒙古的南边,西夏位于金西边。而当时金朝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比西夏强大,西夏经常向金朝纳贡。如果先取金朝,金朝可能会指使西夏,从西侧攻击蒙古军,对成吉思汗造成犄角之势的威胁。

其次,蒙军擅长于在开阔的原野山地乘马鏖战,而金国是人口稠密的农耕定居地区,如果蒙军先攻金朝,攻击设防坚固的城堡壁垒,很难取胜。成吉思汗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先攻击西夏。于是,成吉思汗找各种借口,先后多次讨伐西夏。

1205年,蒙古军以西夏容纳了王罕的儿子桑昆为借口,进攻西夏。此次讨伐,攻下了西夏的力吉里寨和乞邻撒城。

1207年秋天,成吉思汗借口西夏不愿纳贡称臣,再次率兵攻打西夏,很快就占领了兀剌海城,抢夺了大批人口和骆驼、羊马。但蒙军只是了解、熟悉了一下地形,没有进一步进攻。经过两年的周密筹划,成吉思汗于1209年春才真正开始对西夏进行大规模进攻,这次战争以西夏国王把女儿嫁给成吉思汗,并向蒙古纳贡而结束。

1225年秋天,成吉思汗借口西夏没有送“质子”而亲征西夏。成吉思汗分兵东西两路发动夹攻,向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进逼。次年二月,成吉思汗拿下黑水等城,当时的西夏皇帝李遵顼惊吓而死。同年夏天,成吉思汗又拿下甘州、肃州等城,继位的西夏皇帝李德旺也惊慌而死,李睍继位西夏皇帝。

成吉思汗又拿下西凉府、搠罗、河罗、应理等县。这年冬天,继续进兵灵州城(今宁夏灵武),李岘派嵬名令公带领50营来救,成吉思汗撇下灵州,踏冰渡过黄河,大败嵬名令公,嵬名令公逃回中兴(今宁夏银川)。成吉思汗又回身渡河来到黄河东岸,向东南进军,准备进攻中兴城。

1227年春天,西夏已是苟延残喘,成吉思汗带着大队人马进攻金的积石州(今甘肃临夏县西),其余的军队则进攻西夏的中兴城。这年六月中兴府发生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瘟疫流行,粮食断绝,西夏不得已正式向蒙古投降,成吉思汗派脱栾扯儿必去受降。这年七月,成吉思汗病死于灵州。

成吉思汗死后,脱栾扯儿必杀了李睨,还灭了李睨的全族,无辜的西夏百姓被杀的也不在少数。从公元985年李继迁叛宋自立,到1227年被蒙古所灭,存在了243年之久的西夏就此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丘处机的谏言

丘处机是元代著名道士,字通密,号长春子,金登州栖霞县人。他二十岁时拜王重阳为师,苦修多年,声名满天下,南宋、金及蒙古三国皇帝都争相结交他。

金朝末年,道教新派全真、大道、太一在中原各地发展起来,其中全真教最为繁盛。全真的宗旨是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安贫守贱和苦己利人,由于北方地区战乱频繁,幸存的人们更多地依附全真教寻求寄托。丘处机掌教时,“全真教徒满天下”。1219年,成吉思汗在西征过程中,专门派侍臣刘仲禄到山东莱州延请丘处机。

在成吉思汗的不断诏请下,已经73岁高龄的丘处机终于答应了。1220年8月,丘处机携宋道安、尹志平等数名弟子前往西域。

丘处机冒雪经霜,走了一年零两个月,才终于渡过阿姆河,来到了大雪山成吉思汗行营。成吉思汗非常高兴,称他为神仙,让他住在自己账篷旁边的帐篷中,并特许他见面不用跪拜。

丘处机在成吉思汗行营讲道三次。成吉思汗问他:“有没有长生不老的药?”丘处机回答说:“只有卫不卫生的食物,没有长生不老的药物。”成吉思汗喜欢他的诚实,又问他有没有什么治国之道。丘处机则劝说成吉思汗:统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治国之方,以敬天爱民为本;长生之道,以清心寡欲为要。

很明显,丘处机所以不远万里,深入大漠,又远赴西域去见成吉思汗,是因为看到中原百姓在金朝的腐朽统治下,在蒙古军队的烧杀抢掠下,民不聊生,因此才希望用言辞打动成吉思汗,“以无为之数,化有为之士。”能为百姓创造福祉。但成吉思汗虽然觉得他说得有些道理,却自认为难以做到。

1223年2月,丘处机起程东返,于第二年2月到达燕京(今北京)。成吉思汗虽然没有听从丘处机的劝告,但下令诏免道院和道人的一切赋税差役,并赐以虎符、玺书,任命丘处机总管天下道教,企图利用他在广大教徒中的威望来发展和加强自己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全真教的祖师王重阳规定:本门弟子不得做官,永远安居于民间。丘处机根据当时的天下大势,改变了这一教条,主动与统治者合作,改革全真道教,得到了朝野的普遍支持,使全真派一时发展到空前兴盛的境地。

窝阔台与拖雷灭金

蒙古从统一后就开始不断地对外征战,以扩大疆域,增加自己的财富。在往南扩充的过程中,蒙古首先对付的是相对弱小的西夏。在西夏名存实亡的时候,蒙古逐渐强大,而金朝这时候逐渐衰败,成吉思汗于是把征战的矛头指向了金。

公元1211年2月,成吉思汗以左帅哲别为主将,大军南下,突袭金军要隘。金军守将独吉思忠仓皇撤兵,成吉思汗大军进军顺利,之后占领抚州(今内蒙古集宁市东,河北张北县以西地区)。金朝任命完颜承裕主持军事,进行抵抗。

成吉思汗把蒙古军队分做两翼,以少击众。成吉思汗率领东路军,袭取乌沙堡、乌月营,又进至抚州野狐岭。蒙军在会河堡(今河北万全西)大败金军三十万,消灭了这支金军主力。之后,蒙军突入居庸关,直抵金中都城下,但是随即撤走。

西路蒙古军由成吉思汗之子朮赤、察合台、窝阔台率领,攻掠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东胜(今托克托)、朔州(今山西朔州市)等地。1212年,两路蒙军在掠夺了大量人畜和财物后撤回。

公元1213年,蒙古军队卷土重来,在怀来、缙山(今北京延庆),击败金将完颜纲、朮虎高琪,乘胜进至居庸关北口。金以重兵守居庸关,布铁蒺藜百余里。成吉思汗留部分兵力守北口,亲自率大军迂回南下,相继攻下河北、山西、山东、辽宁等地。于1214年,携带从各地掠夺来的人口和财富得胜而归。

同年5月,金宣宗迫于蒙古军队的侵扰,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市)。成吉思汗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兵南下。1216年,蒙古军队进占中都。与此同时,蒙古木华黎部攻打辽西和辽东地区,攻占金东京(今辽宁辽阳市)和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金朝实力进一步被削弱。

公元1217年8月,木华黎部攻打金中都以南的汉人地区,主要目标指向陕西、河东。这个时候,金朝南迁,河朔百姓见得不到金朝的保护,纷纷结寨自保,木华黎以高官厚禄招降那些结寨自保的首领和地方武装头目,组成了蒙古的汉军部队。

木华黎率领蒙军继续南下,连克汾州(今山西汾阳县)、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潞州(今山西长治市),向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进军。太原、平阳等河东重镇相继失陷,使金朝统治集团所在地河南失去了藩篱,为蒙古全面灭金打下了坚实基础。

1227年,蒙古全面灭金。成吉思汗在灭亡西夏后,准备挥军灭金,但是不久成吉思汗病死。窝阔台即位后,决定灭金。

1229年秋,蒙古军兵分三路:中路窝阔台率兵攻陷河中府,左路斡陈那颜进兵济南,右路拖雷出凤翔,攻破宝鸡,直指汴京。

蒙古军队化整为零,分散进军,向汴京挺进。金朝完颜合达、移剌蒲阿从邓州发兵援救汴京。金军沿路遭到散处各地的蒙古军队袭击,既得不到休息,也得不到军食,极度疲劳,在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三峰山被蒙古军队包围。蒙古军乘机发动进攻,金军大败,主帅被俘杀。

1232年正月,蒙古军队围攻汴京,金朝军民进行了汴京保卫战,打退蒙古军队的进攻。然而,金哀宗统治集团迫于蒙古军队的威胁,不敢坚持抵抗,逃往蔡州,汴京、中京(今河南洛阳市)相继陷落。

公元1233年,蒙古与南宋达成联兵灭金的协定,塔察儿率领蒙古军,孟珙率领宋军,分道进攻蔡州。宋蒙军队协力围困蔡州,内防金兵突围,外阻金兵入援。蔡州被困三个月,弹尽粮绝,被宋蒙军队攻陷,金哀宗自杀,金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