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哲理书(写给青少年的书)
4360600000029

第29章 生命的真义(4)

于是蒯通求见韩信,想通过相术相劝,说:“我懂得相人之术,可知将军吉凶贵贱。”

韩信问他:“相人之术依据的是什么?”

蒯通告诉他:“看人的贵贱在于他的骨骼,忧喜在于容颜,成败在于决断。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相,保证万无一失。”

于是韩信问道:“你看我怎么样?”

蒯通说:“从将军的面相来看,最多不过是封侯,但是有危险,又不安全。从背相来看,你却是大富大贵。”

韩信听后不解,心想:竟有如此奇妙的事,面相与背相有这么大的差异。就要听他作进一步的解释。其实蒯通的真正用意是劝韩信背叛刘邦,在齐国自立为王。为此他从分析当时的形势开始,对韩信讲了一番道理。但韩信不为所动,认为刘邦对他有恩,自己不能忘恩负义。蒯通苦口婆心地劝说,韩信就是不听。蒯通还不死心,很诚恳地对韩信说:“事情的成功是困难的,而失败却是容易的,时机要得到是艰难的,失去它却是很容易的。时机啊,时机,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后来,韩信由于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自立,果然被刘邦以“谋反”的罪名处死。

在人生历程中,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到来时如果不能抓住,当断不断,则会反受其乱。

实心葫芦

春秋时齐国有个名叫田仲的,是一位隐居的士人。有一位名叫屈谷的宋国人,来到田仲隐居的地方拜访他,田仲以礼接待。

屈谷说:“久闻先生高义,自耕自食,不想依赖他人过活,我很钦佩。我这次带来一个大葫芦,坚硬如同石头,皮厚而中心没有空隙,愿意把它送给先生。”

田仲说:“葫芦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可以盛放东西。现在您拿来的葫芦皮厚而中间没有空隙,它坚硬如石,难以剖开;况且它又是实心的,剖开了也不能盛物。我拿这个葫芦没有任何用处啊!”

屈谷说:“您说得很好,这个葫芦确实没用,我将把它丢弃。现在先生不依赖他人而食,也不为国家做事,对国家来说是一个没有益处的人,不也像是实心葫芦吗?”

田仲听了屈谷的话,长时间没说出话来。

自食其力,只是做人的最低限度,为国为民为社会效力,才是做人的意义所在。

张耳能忍小愤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张耳、陈餘都是魏国的名士,一贯主张抵抗秦国,秦始皇于是贴出告示,要以重金缉拿两人。

于是,两人改头换面逃到了陈国,靠在衙门里当里监门生活。

有一次,一个官吏因为陈餘犯了过错而鞭笞他,陈餘怒不可遏,就想起而反抗。这时,旁边的张耳使劲儿踩了一下陈餘的脚,意思是让他一定要忍耐。

后来,等那个官吏走了以后,张耳就将陈餘引到桑树下面,数落他说:“当初我和你是怎么说的?今天受到一点小小的侮辱,就想去为一个官吏而死吗?”

陈餘听了,立时面红过耳,惭愧万分。

于是,两人发愤图强,后来,张耳辅佐刘邦成了西汉的开国功臣,陈餘也成为赵王的重臣。

小不忍则乱大谋。成大事者,应该忍得住眼前的屈辱,敢于和命运抗争。

老鼠洞中的白银

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相当贫穷。有一段时间,他在淄州长白山醴泉寺院读书时,每天煮一锅粟米粥,凉了之后划成四块,第二天就着一点盐水泡韭菜,早晚各吃两块。“划粥割齑”的成语也就来源于此。

有一天,范仲淹正在庙里读书时,忽然看见有一只白老鼠钻进了地穴,他感到很好奇,于是动手将洞穴挖开,发现里面竟有一瓮满满的白银。

当时范仲淹正缺钱用,这一瓮白银无疑可以极大地改善他的生活状况。但范仲淹并没有将这一瓮白银据为己有,而是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仍然将这一瓮白银封存埋在原处。

后来,范仲淹中了进士当了官,他当年寄住的那个庙里的和尚想修缮寺院,便找这位当年的老房客、如今的朝廷命官“拉赞助”。

但是,范仲淹为官清正,内无余帛,外无盈财,也不会假公济私,慷国家之慨,用公家的钱为自己装门面。

范仲淹后来转念一想,庙中的老鼠洞里不是还有一瓮白银吗?此时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于是他写了一封书信将这件事告诉了老和尚。老和尚按他所指示的地点,果然挖出一瓮白银,解了寺庙的燃眉之急。

安于贫穷,不贪图外财,是古今先贤的立身之本。

断箭

春秋战国时期,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里面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着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的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落马而毙。

果然,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得意忘形,完全忘记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的一声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支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支折断的箭。

我一直挎着支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意志轰然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支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自己才是一支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只能是自己。

毛遂自荐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一战,赵国四十万人马全军覆没。主将赵括也被乱箭射死,强悍的秦军长驱直入,公元前257年秦军又率兵重重包围赵国首都邯郸。

赵国危在旦夕,赵孝成王焦虑万分,急忙委派他弟弟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救。赵国存亡,在此一举。

事关重大,平原君准备带二十个最精干的文武官员同往。他在自己的数千名门客中横挑竖拣,只选中十九名,还差一人,却再也挑不出来了。

这时候,有个名叫毛遂的门客站出来,对平原君说:“请让我跟您同去吧。”

平原君对这张面孔很陌生,问:“先生来我门下几年了?”

“三年了。”毛遂回答。

“三年?”平原君摇摇头说,“不行。一个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就好比把锥子装进口袋,立刻可以看到锥尖从袋里钻出来。你来了已经三年,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称赞过你,可见你不够优秀,没有什么本事。你不能去。”

“不对!”毛遂争辩道,“我从来就没有能够像锥子那样放进您的口袋里。要是早就放进口袋的话,我敢说,不光是锥尖露出口袋,就连整个锥子都会像禾穗一般挺出来。”

平原君想想,觉得毛遂的话也有道理,就决定带他去了。同行的十九个门客,一开始都很轻视毛遂,但在一路的交谈中,他们才发觉毛遂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果然,当赵、楚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毛遂冒着生命危险,手按宝剑,挺身而出,在盛气凌人的楚王面前慷慨陈词,申明大义。他凛然的正气使楚王惊异,精辟深刻的分析使满朝大臣莫不叹服。毛遂打开了新的局面,促使楚王和平原君当场缔结盟约。不久,楚国和魏国的援军两路进击,终于解了邯郸之围。

事后,平原君感慨地说:“毛遂以三寸之舌,胜百万军队,他一到楚国,我们赵国的威望就大大提高。我观察的人才不算少了,但竟然错看了毛遂。”

不要总是等着别人去推荐,只要有才干,不妨自己主动站出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摔琴成名

陈子昂是唐初的大文学家。他在少年时便来到京城长安,希望得到朝廷赏识,好从此迈上仕途。可是他在长安人生地不熟,长安又是人才荟萃之地,所以他迟迟打不开局面,心中十分苦恼。

有一天,他正在街上闲逛,看到一群人围在某处。挤进去一看,原来是有个卖胡琴的人,他的胡琴要价一千缗。豪绅贵族们传来传去看着,没人能够辨别胡琴的优劣。这时陈子昂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他看了一下,对卖琴人说:“货卖识相人,这琴不止千缗,我出一千二百缗,琴卖给我了。”

众人愕然,于是围住陈子昂,一定要他讲出这琴的来历跟好处。

陈子昂诡秘地一笑,说:“明天大家可以集中在宣阳里,听我弹奏。”次日,大家如期前往。

到宣阳里一看,陈子昂已准备好酒菜,胡琴摆在桌前。等众人聚齐后陈子昂便焚香弹了起来,边弹边唱。众学子觉得不但琴声优雅,而且唱词新奇,格调高雅,于是打听词句是谁作的。

陈子昂捧着琴说:“我是陈子昂,四川人,作有文章一百卷,驰走京城,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是低贱的乐工所演奏的,我怎能对这有兴趣呢?”

说完,举起琴来,一摔而碎。然后把自己的文章赠给在座的诸位。这样,一日之内,他的名字就传遍整个京城。

一个人有才华却怀才不遇,这是很常见的事情。如何脱颖而出,引人关注,除了有才华外还要创造、把握机会。

楚童学齐语

战国时期,孟子发现宋国的朝廷里有不少奸侒小人围着国王转,给国王出的都是祸国殃民的主意,把国王弄得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

孟子非常反感这一现象,多次想劝说国君,但却苦于一直没有机会。

这一天,孟子对宋国大夫戴不胜说:“你想让你的国王学好吗?”

戴不胜说:“那是当然了。”

孟子说:“那就该多提拔重用正直的人。”

戴不胜说:“薛居州是个正直的人,让他到宫廷中去做官。”

孟子说:“这还不够。如果在宫廷中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高的、地位低的都是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国王同谁能干出坏事来呢?如果在宫廷中,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高的、地位低的都是奸侒小人,那么国王同谁能干出好事来呢?”在交谈的时候,孟子给戴不胜讲述了这么一则寓言故事:

楚国一个官员想让他的儿子学习齐国话。楚国在江南,那里的人都说楚国话,齐国在山东地区,那里的人都说齐国话。究竟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用楚国人来教呢?这位官员始终拿不定主意。

有人建议他说:“还是找齐国人来教吧,那样能学会地道的齐国话。”

这位官员于是就花高薪请来一位齐国人当老师,教儿子学习齐国话。

老师一字一句教得非常认真,学生学得也很努力。但是放学以后,他仍生活在楚国人中间,听的、说的还都是楚国话。

学了一段时间,他也没有学会齐国话。这位楚国官员气得每天用鞭子打儿子,强逼着儿子说齐国话,但儿子还是说不好。

这位楚国官员叹息着说:“钱也没少花,工夫也没少费,我这儿子还是学不会,真是朽木不可雕啊!”

有一个人又建议说:“还不如派人带着他到齐国去住几年,或许能学好齐国话。”

这位楚国官员就派人带着儿子到齐国去。他们住在临淄城的闹市区,每天接触的都是齐国人。

不到三年,这位楚国官员的儿子就学会了地道的齐国话,再让他说楚国话他反而不会了。

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不一样的环境中,人也会变得不一样,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的命运也是如此,因此选好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和氏璧

春秋战国时期,在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他在山中得到一块璞玉,决定献给楚厉王。他对厉王说:“我这里有块宝石,把它敬献给你。”

楚厉王一听是宝石,眼睛为之一亮,但又不能轻易相信,他就让玉工对这块璞玉进行鉴定。玉工鉴定后说:“这哪是宝玉,只不过是一块石头而已。”

楚厉王认为卞和是在欺骗自己,便砍掉了卞和的一只脚。

楚厉王死,武王继承了王位。这时卞和又想起了家里的这块宝石,他以为武王与厉王不一样,就再一次来到王宫,要把宝石献给武王。在宫内,重复了上一次的言辞与过程,结果也相同,玉匠仍然说是石头!这次武王也没有便宜他,把他的另一只脚砍了。

楚文王即位后,卞和就抱着他的璞玉在楚山下伤心地痛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哭出血来。楚文王听说此事,派人去楚山问卞和为什么这样,说:“天下被砍掉双脚的人多得很,你何必哭得这样伤心呢?”

卞和说:“我不是因为自己被砍了双脚而伤心,我伤心的是这块宝玉总被人说成是石头,忠心耿耿的人却被当成了骗子,这些才是使我真正感到伤心的。”

楚文王便命玉工琢磨加工这块璞玉,发现真的是一块宝玉,便给它取名叫“和氏璧”。

如果你要让你的“美玉”(学识或才华)为世人所认同,那你就要有勇气和毅力面对一次次被砍脚(失败和挫折),最终才能将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

郭君出逃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郭的小国家,灭亡以后,郭君逃亡在外,他对他的车夫说:“我口很干,想喝水。”

车夫一听,就将身边带的清酒递给了郭君。接着郭君又说:“我很饿,想吃点东西。”

于是,车夫又献上干肉和干粮。

郭君很奇怪,问:“你从哪里弄来的这些东西?”

车夫说:“是我储存的。”

郭君又问:“你为什么要储存呢?”

车夫答道:“是为您出逃时路上充饥解渴准备的。”

郭君问:“你知道我要出逃吗?”

车夫说:“知道。”

“那你为什么事先不劝谏我呢?”

车夫回答说:“我劝谏您有什么用呢?因为您喜欢听奉承话,讨厌别人说真话。我虽有劝谏的意思,但又担心自己会比郭国先亡,因此我不敢。”

郭君一听,脸色马上变了,大怒道:“我之所以落得逃亡在外,究竟是什么原因?”

车夫见状,马上改换了口气说:“您逃亡在外,是因为您太贤明了。”

郭君又问:“贤明的人不被国人收留却逃亡在外,这是为什么呢?”

车夫答道:“天下没有贤明人,只有您一人贤明,所以才逃亡在外。”

郭君听后十分高兴,伏在车轼上笑了起来,说:“哎,贤明的人为什么受这种苦呀?”他感到全身疲惫,没力气,就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于是车夫用干粮枕在郭君头下,偷偷地溜走了。后来郭君死在野外,被虎狼吃掉了。

偏听偏信,喜欢阿谀奉承,最终导致亡国,这就是郭君的下场。即使逃亡在外,郭君还不痛定思痛,发愤图强,仍然喜欢戴高帽子,自欺欺人,最终落得抛尸野外。这种教训多么深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