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万物由来大全集
4360300000071

第71章 文化·教育(3)

原来,蔡锡勇曾在日本、美国担任参赞职务。在这期间,他发现外国人在研究运用速记提高记录速度。而中国汉字笔画繁多,书写缓慢,更需要一种速记来作为辅助工具。

于是,回国以后,他参照美国凌士礼(译音)速记,结合我国“音韵学”,著成《传音快字》一书,这部专著可以算是早期的汉语拼音速记。

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是我国拼音文字方案中“速记派”的开始,也标志着我国最早的速记术的诞生。

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汉语速记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各不相同的速记符号应运而生。1955年,新中国在北京办起了全国第一所速记学校。

024、新闻的由来

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大约起始于唐朝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它纯属官方报纸,主要登载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的奏章和官吏的任免消息之类的政治文件。

《邸报》发表的内容要经过严格审查,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想更多地知道宫廷内幕消息和政治动态的要求。于是,“小报”便应运而生。

北宋末年,一些中下级政府官员和书铺主人秘密合作,将未经官方审查的邸报或不准备发表的消息,私自以“小报书之,飞报远近”。当时人们私下把这种小报叫做“新闻”。从此,“新闻”这个名词就与报纸联系起来了。

025、报纸的由来

在世界报纸业中,中国的《邸报》称得上是发行最早,历时最长的报纸。这份报纸由官方主办,读者群主要是政府官员。它创办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距今有2100多年。

西汉时期,政府承袭秦朝制度,实行郡县制。各郡在京城长安设有驻处(称为“邸”),与今天的“驻京办事处”实际上是一回事。驻处的人员定期把宫中的消息形成文字,然后由信使骑快马,传送到各郡长官手中。这就是“邸报”。

东汉年间,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使《邸报》的发行进一步扩大。到了唐代,《邸报》的发行已扩展到全国,朝野官吏是其主要读者,而且唐朝的《邸报》内容也较以前大为丰富,不仅刊登皇帝的起居、行动、诏令、会议等信息,还登载奏章、叙任、赏罚、辞令、朝觐、通报等内容。

从汉朝开始,《邸报》经过唐、宋、元、明、清共2000多年,中间虽然在名称上有所变动,但发行对象、性质内容及格式基本没有原则上的变动。

到了清朝,政府正式将《邸报》改名为《京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垮台,这份报纸才停止刊行。

西方最早的报纸,是罗马执政者恺撒创办的《每日纪闻》,创办时间是公元前59年。这份报纸的用途主要是传递紧急军情。但《每日纪闻》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创办没多久就停办了。从办报的年代来看,中国的《邸报》比《每日纪闻》要足足早一个世纪。

我国近代的第一张报纸,是1858年在香港创刊的《中外新报》。1864年创刊的《华字日报》、1873年创刊的《申报》以及同年艾小梅在汉口自办的《昭文新报》,都是较早的报纸。

026、记者招待会的由来

现在各国在有重大事件、活动时,往往以举行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来传播信息。那么,记者招待会是怎样产生的呢?这里面有一段故事。

有一年的秋天,任美国第六任总统的亚当斯正在白宫波多玛河里游泳。这时,南岸边出现了一位女记者——安妮·罗耶尔,她要求采访总统。当时亚当斯游得正高兴,于是没有答应安妮·罗耶尔的要求。

罗耶尔是个大胆而又倔强的姑娘,她不但没有走,而且干脆坐在总统的衣服上,然后向总统说,如果总统不接受她的采访,她就绝不离开。

虽如此,亚当斯仍不肯答应。不过波多玛河的水凉,不宜在河里多待,时间一长,亚当斯终于上岸“投降”,颤抖着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和记者往回走的途中,总统寻思,与其迫不得已地接受采访,何不主动把记者召集起来宣布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久,亚当斯总统真的召集了一些记者阐述自己的主张、设想,后人名之曰“记者招待会”。

以后,许多国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很方便明了,于是召开记者招待会遂成国际惯例。

027、路透社的由来

路透社是英国最大的世界性通讯社。“路透”这个名字的德语意思是“马背上的人”,也就是强者的意思。

路透社的徽章上画着一位身穿盔甲、策马疾驰的中世纪骑士。它的创办者保罗·朱利叶斯·路透(1816~1899年)是德国犹太人,路透社的名字就是用创办者名字命名的。

路透从小就用功读书,特别喜欢数学,并掌握了英、法、德三门语言。19世纪40年代,他来到巴黎哈瓦斯通讯社工作。

一次,他结识了当时正研究电报的大数学家高斯,路透敏锐地看出,电报这种新工具很有发展前途。在哈瓦斯通讯社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决心自己创办通讯社。

1851年,路透在伦敦开办了“电报办事处”,这就是路透社的前身。路透社于1858年正式开始向报馆供稿。

路透社总社设在伦敦,现在它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有1000多名专职和兼职记者,在新闻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028、新华社的由来

新华社全称新华通讯社,是我国国家通讯社。它代表我国政府授权发布公告性新闻和外交性新闻,并负责把国内、国际新闻供给全国报纸、电台和电视台。

新华社创建于1931年11月7日。地点在中央苏区所在地——江西瑞金。当时称“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春,“红中社”在延安正式改名为“新华社”。

1933年“红中社”编辑部创办的《工农通讯员》,是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个新闻业务刊物。早期的对外宣传刊物是1940年10月出版的《中国通讯》,用英、法、俄三种文字油印。

新华社的第一个分社是西安分社。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周恩来同志率领中央代表团抵达西安,在西安成立新华社西安分社。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成为我国的国家通讯社,总社设在北京,现除台湾省外,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港、澳特别行政区和人民解放军都设有分社,并在其他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社,每天除对国内播发新闻和新闻图片外,还用多种文字对国外播发中国国内的新闻,并进行多种新闻的抄收、传真和航寄等业务。

029、稿酬的由来

发表文章一般都有稿酬,但是稿酬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据说最早的稿酬起源于晋代。

在西汉,已有过出钱请人写文章的事。汉武帝时,陈皇后阿娇被冷落遗弃,住在长门宫。她为了能重新获得宠爱,便花了一大笔钱请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想用这篇倾诉衷情的文章打动汉武帝。结果汉武帝却没有因此而回心转意。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名句“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到南北朝时的北周末年,当郑译被封为沛国公,并获得了当时的最高勋位——上柱国以后,他想请擅长文辞的高颖写篇庆贺的文章。高颖半开玩笑地回答说:“笔干,写不得。”并且又说:“不得一文,何以润笔?”

从此,人们便开始用“润笔”一词指因写文章作字画而获得的报酬。到明朝“四大才子”之时,替人写词作赋获得报酬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030、印刷术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中,印刷术榜上有名。

在印刷术未问世的时候,人们要想记载事件,主要是通过手抄方式形成书籍。这种方法既笨拙,又很不方便。一部书的问世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时间,如果一时不慎抄错,麻烦就更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最早想到用雕刻木板的方式来印刷书籍。雕版印刷最早出现于隋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那时的中国人在雕刻出一块版后,就能在上面印出无数页同样的书来,与手写相比,不但节省精力,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在唐朝,有的小贩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就想方设法印刷白居易的诗集,冒充白居易的真迹,骗取了不少钱财。可见,雕版印刷术在当时民间是非常流行的。

可是,这种印书的方法有很多缺点。一是雕版费时费力,雕刻一部大书,如果不小心刻错一个字,整块版就得重新刻;二是雕好的版不易保存,容易发霉腐烂,被虫子破坏。

北宋时,一个叫毕升的普通平民对发明创造有浓厚的兴趣。稍有空闲,他就琢磨起印刷术来。一天,他把整版的文字一个个分割开来,然后根据文章的需要,再把它们组合在一个板上。

他的一分一合,在整个印刷技术史上却是了不起的举动,活字印刷术就这样诞生了!毕升最初试用的字是用木头制成的,可他注意到,木头遇油墨会发生膨胀现象,字迹变得模糊,后来他改用烧制的胶泥活字,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早在唐朝,日本人就接触到中国的印刷术。14世纪,木活字进入朝鲜。在此之后,朝鲜人发明了铜活字。后来,铅字印刷流行开来。中国的活字印刷术从新疆向外传播,使波斯、埃及、欧洲受益,还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1405年前后,德国人古登堡又对印刷术进行了改进。这项技术有三个很重要的特点:一是用铝、铅合金铸造铅质活字;二是加大压力,使铅质活字版压在纸上印出字迹;三是采用油性的印刷墨水。他把这三条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印刷的速度得到提高。从此以后,活字印刷术在欧洲得到了普及。

在古登堡改进印刷术50年后,欧洲的图书印刷量就突破了百万大关。印刷术的用途也不断扩大,包括印刷传单、海报、商务表格,甚至印刷教堂里的免罪书。

活字印刷术使欧洲人的文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当时欧洲印刷的书,所用的语言是欧洲白话和方言,而不是只供少数人阅读的拉丁语。这样,欧洲有文化的人口从原来的百分之五很快增长到了百分之十,这就为16、17世纪新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进入18世纪以后,随着出版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手工操纵的印刷越来越不满意,而用机器来生产书籍、报刊,则成为历史的必然。19世纪初,德国印刷商柯尼希和技术员鲍尔来到英国伦敦,成立了首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印刷所,开创了机械印刷的新时代。

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创造了“整页电传机”,从中央报社将报纸的内容向地方报社整页传递,这就为社会信息的快速传递提供了物质基础。

031、书的由来

书籍最早在中国出现。书的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甲骨、青铜器上所刻的文字,但甲骨、青铜器还不能称为正规的书。真正的书所用的材料是竹简、方版以及缣帛等,问世的时间,最晚也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

竹简,实际上就是竹片。一篇长文章需要使用大量的竹简来写,中间再用绳索横向编连起来,和“册”字的形状非常相似。

方版,是木板的一种,写上字就被人们称作“牍”。它通常一尺见方,所以也有“方”的别名。如果用它来写信,信件就叫“尺牍”。

相比之下,缣帛显得非常轻便,写上字就是帛书。与竹简用绳子编连成册不同,帛书形成书籍的方式是折叠成卷。许多卷书聚集起来用布包好,称为“帙”。

两汉时期,造纸术出现,人们愿意使用纸质书,逐步抛弃了竹书和帛书。隋唐两代出现了大量的写本书。这种“写本书”所用的形式依然是卷子。

后来,人们觉得卷子收展起来很麻烦,就选用册页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把一幅长卷一正一反地进行折叠,使之成为一种长方形的折子,前后用硬纸做封面。

唐宋之际,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印本书的问世。印本书大多采取单面印刷的方式,一个版面就是一页。装订的形式主要是包背装,即把印好的书页正折起来,文字朝外,版心也向外。明代以来,线装书又大行于世,就是用两张纸作为封面,在书脊处进行打孔装订。

古埃及最早的书,所用的原料是纸莎草纸书。它只写一面,然后一张一张地用胶粘起来,形成一部长卷。这种书自然不可能一直写下去,卷轴被分为若干栏。在犹太教徒集会上,规定要宣读的《旧约全书》前5卷,时至今日所采取的成书方式,依然是两个卷轴。

古希腊人为了使记笔记、做作业和记账更加便利,开始使用小的长方形木制、蜡制书板。两块以上的书板串起来就形成一个“笔记本”。后来,羊皮纸抄本所采取的形式就是每张羊皮纸对折若干次形成“书帖”,再加上一个封面,把书帖串起来,就是抄本。

大约在公元前后,这种做法被发明出来。多产作家们非常喜爱这种方式。过去,弄成卷轴的书,在他们的书房里所占的面积过大。而现在可以压缩成用羊皮纸折叠成的“书”,自然减少了很多麻烦。

抄本体积小,存放起来非常方便,许多张纸连在一起,书的部头也可以大得多。它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方便查阅,在标了页码以后更是如此。书籍有了这些优点,所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

趣味链接:简、册、函、封各是什么意思?

简书、帛书是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用竹简、木简记载文字、编写书籍,这种情况延续了1700年,是我国书史上的一个主要阶段,这个时期在书史上被称为“简书时期”。

凡用竹片书写的叫“简”,用木片书写的叫“牍”,把许多简牍用皮条或绳子编在一起,便成为“册”;古代的一册,实际是一捆。编册用的绳叫“编”,一般可用麻绳、皮绳、丝绳来编。有一句成语叫“韦编三绝”,是说孔子看书勤奋,编书的绳子都断了三次。

我国汉代用“牍”写信,其长度是汉尺一尺,故曰“尺牍”。写好以后,在“牍”上再加一块,当做信封,然后用绳子捆好,因此便把这块封缄叫做“检”。在“检”上签字叫“署”。“检”的中间有一块微凹的空间叫“函”。所以我们现在把“信件”叫“函件”。

将“函”上的绳子打结的地方用泥土封上,加盖上印章,以防人拆动,这种做法叫“封”,也叫“封泥”。我们今天仍把计算信的数量单位叫“封”,所谓一封信的“封”,便是从这里来的。

032、字典的由来

字典是一种以字为单位,对每个字一一注明读音、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

中国的字书源远流长。相传,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太史史籀,用四言韵句编写了一部教儿童识字的启蒙读本,叫做《史籀篇》。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字书,可以说是字典的雏形。

我国最早的字典要算《说文解字》,它是由东汉许慎编撰的,全书15篇,共收字10516个。按文字形体偏旁构造,分列540部,开创部首编排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字书之一。原本已失传,现行的《说文解字》是由宋代徐铉兄弟重新整理的。

1710年,清朝康熙皇帝令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为首负责编纂一部大型字书。这部字书一共经过6年才编撰成功。全书42卷,共收字47035个。康熙皇帝认为这部书“善美兼具,可奉为典常”,并取名曰“字典”,即《康熙字典》。

033、地图的由来

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就开始用简单的线条在地上或墙上画出表示狩猎、播种、危险、友邻位置等内容的图形,这就是原始地图的雏形。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刻制的泥板地图,以及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人刻于陶片上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