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的诡计大全集
4360100000004

第4章 洞察人性,赢取更多机会(3)

首先咱们做个简单的测试,在大街上随便找几个人提几个小小的问题。“你知道世界第一高峰叫什么名字吗”,估计有99%的人能给你一个正确的答案;再问一个问题“你知道世界第二高峰叫什么名字吗”,估计就只有50%的人能给出正确的答案了;再问下去“你知道世界第三高峰叫什么名字吗”,估计能给出正确答案的就寥寥无几了。

貌似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大的偶然因素。那再做一个简单的记忆力小试验,给你一组数据,例如:976、437、213、317、132、657、423、543、656、342,这组数据是我随手写出来的,毫无顺序和规律可言。把上面的一组数据看一遍后我问你:“第一个数字是多少?”相信你肯定能脱口而出“976”。第二个数字呢?相信很多人也能记住。再问下去,后面几个数据能记住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人们常常能不经意地列出许许多多的第一:如世界第一大湖,中国第一个皇帝,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等。可是紧随其后的第二、第三呢?可能就说不上几个了。在生活中,人们同样对第一情有独钟,你会记住初恋,第一任老师,第一天上班等等,但对第二的印象往往大打折扣。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也是根据经验,通过第一印象就武断地把某人归类:他是这样的,是这一类人,她是那样的,是那一类人。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就要从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特点说起。实验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这便是我们现在要说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在短时间内以片面的资料为依据形成的印象。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首因效应其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我对她是一见钟情,我从第一眼见到她,就喜欢上了她”、“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我们见面时他那迷人的眼神”、“我从一开始就不喜欢他,也许是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太糟了”、“从你敲门进来,到坐在我对面,在短短的时间内,我就知道你一定合格”。这些话说明了什么?说明大多数的人都是以第一印象来判断、评价一个人的。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非常注意让自己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为自己赢得加分。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重要的第一次,也就会有很多需要重视的第一印象。比如第一次与对方约会;第一次求职面试;第一次登门拜访求人办事;参加工作,第一次见单位同事……这些第一次都很重要。从小的方面来看,关系到约会求职能否成功;从大的方面来看,关系到婚姻能否美满,事业能否如愿。

与陌生人交往之前,最好能记住他的名字,这样会给他带来亲切感。第一次见面要注重仪表风度,衣着应该干净整齐、落落大方,至少应使自己看上去显得很有精神。这样的仪容容易给人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同第一印象好的人接触和交往。其次要面带微笑,这样可能获得热情、善良、友好、诚挚的印象;第三要使自己显得可爱可敬,这一点必须由我们的言谈、举止、礼仪等来完成,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举止优雅,定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最后尽量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尽量多地了解对方的情况,对方的爱好,以此作为相识和交谈的基础。这样才能在对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会左右对方未来很长时间对您的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地利用首因效应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地进行人际交往。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在对别人的判断上,要防备首因效应,不要为对方的第一印象所迷惑,造成认识的偏差。

以貌取人、以偏概全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三国演义》中大才子庞统准备效力东吴,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欢,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之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美国总统林肯也曾拒绝了一位朋友推荐的相貌不佳的人才,朋友责怪林肯说:“任何人都无法为天生的脸孔负责。”林肯却反驳:“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第一印象并不是完全可靠的,还应在继续交往中冷静、细致、全面地分析对方,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首因效应在商业上也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互联网上,许多的商家都会去抢占搜索引擎上比较靠前面的位置。工具手册上,谁都愿意自己公司的名字排在同行业者的前面。这里面有个著名的例子。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运输公司中有一家生意极火的公司叫做“阿托搬家公司”。为什么要取这么一个名字呢?原来日本的电话号码簿是按行业分类的,在同一行业中,企业的排列顺序又是以日语的字母为序。一对聪明的夫妇为自己的公司取名为“阿托”,自然就被编录在日本电话号码簿同行业的首位。谁要搬家,肯定会在电话号码簿上找运输公司的电话,那么排在第一位的公司很容易被发现并被记住了。这家公司创办后,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的用户,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1—7、让对方改变看法的近因效应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两位多年的至交好友,从小学同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毕业,直至参加工作,彼此间非常了解,友谊十分深厚,平时生活中几乎形影不离。毕业后虽然不在一个单位工作,但还保持着频繁的联系。可是由于一件十分意外的小事,两人闹翻了。是这么一回事,近一段时间,甲因工作上出现的一些小差错时常受到公司领导的批评、指责,因此情绪低落、心情郁闷。一次,乙约甲出来吃饭。在吃饭中,乙满腔热情地与甲说话,甲则因为心情低落,表现得爱答不理,而且火气很大,动不动就对乙发一顿无名火。同时由于甲未将近日工作之不快对乙进行解释说明,乙就认为他过去一直在欺骗自己,两人的交情原来如此之浅,于是两位多年的好友突然断交了。

上面的这个例子其实就是典型的由于近因效应造成的不利影响。什么叫近因效应呢?

对很多人来说,这个词语显得很陌生。其实,这个词理解起来并不难。谁都知道,一件普通事情的发生,总是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开始——发生,中段——发展,结束——结果。想想看,哪个阶段让你记忆深刻呢?

对一般人而言,很长一段时间后,能记起的一件事情要不就是开始,要不就是结果,过程往往被忽略掉。开始即为前面我们所讲的首因效应,结果就是我们将要说的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相对于首因效应而言的,指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导地位,掩盖了以往的评价。

在人的印象思想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近因效应在心理学上是指在一次出现多种刺激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最后出现的刺激。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引人注意的新信息进入,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同时科学研究发现一般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则更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会注意首因效应的应用。与恋人初次见面或者找工作面试时,我们都会理发、整装、化妆,会面带微笑,彬彬有礼,以求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让彼此的关系有一个好的开始。遗憾的是,人们在大量应用首因效应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近因效应,或者对此一无所知。事实上,在生活中,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同样重要。

由于人们对近因效应缺乏认识,或者不够重视,导致事情虎头蛇尾,功亏一篑的事例不胜枚举。比如某人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人们可能会改变对这个人的一贯看法,尽管他以前一直是个好人;夫妻之间吵架,一气之下,可能完全忘记了对方过去的好处和相互的恩爱,一心只想离婚;你的一个好朋友最近做了一件对不起你的事情,你提起他来就只记得他的坏处,完全忘了当初的好处。

生意场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某个大型精密仪器的采购员,在谈判期间,前期准备十分充分,眼看就要签合约了。对方却突然变卦了,原因是供货方代表的西服缺了一颗扣子。因为对方要采购的是一项十分精密的仪器,一颗扣子的缺失很容易给人带来不够专业、不够仔细的“最后印象”。

由于近因效应容易引起“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后果,在社会交往中,我们更应该注意最后的细节。只要有一次的表现异常或者特别,很可能这次交往会产生近因效应。因此,每一次交往都要小心行事,切不可因为是老朋友而“忘乎所以”,否则对方只要稍一较真或想歪了,以前的友情就会前功尽弃。

近因效应虽然有其不利的一面,但它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利用最近和最后的良好印象来冲淡以前不好的印象。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如何运用近因效应的积极面。两个朋友因故“冷战”一段时间后,一方积极主动向对方表示好感或歉意,往往会出乎意料地博得对方的好感,化解恩怨。就算是两个关系不好的人,一方的主动示好,往往也能起到化敌为友的奇效。

如果你是一位老师,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难免有些情绪化,但只要结束语妥帖,安慰几句,就能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例如:“……很抱歉,刚才我太激动了,希望你今后好好表现”、“……也许,我的话讲得重了一点,但愿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用这种话作为结束语,学生就会有受勉励之感,认为这一番批评虽然严厉了一点,但都是为自己好。相反,如果用“你听懂了没有”、“你爱听不听”、“如果下次再犯,我决不饶你”等命令式的结束语,只能给学生留下一个十分恶劣的印象,而且批评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如果你是一位公司的领导,在对员工批评之后,不忘加上一句结束语:“也许我的话讲得重了一点,但愿你能理解我的苦心”、“其实,有些工作你还是完成得很好的。”听到这些话员工会有一种受到勉励的感觉,认为这一番批评虽然严厉了点,但领导都是为自己好。如果实在想不出安慰的话,也可以对挨批评的员工笑一笑,或拍拍他的肩膀。这种打一巴掌再揉揉的做法,也能使对方忘记前面的一巴掌之疼。相反,如果领导用“你真愚蠢”、“如果再犯,我就开除你”等穷凶极恶、命令式的结束语,只能造成员工的逆反心理,产生更大的恶果。

近因效应还提醒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持人际交往中的新鲜感。电影《手机》中有句经典的台词“在一张床上睡了20年,难免会有一些‘审美疲劳’”。一时间引起了多少人的同感,使得“审美疲劳”变成了一句流行语。要想消除近因效应对感情产生的消极影响,对于我们精心营造的幸福和睦的家庭,就应当不时地施肥、浇水、除草,偶尔给对方来个“惊喜”更能拯救“审美疲劳”,给婚姻长久地保鲜,使夫妻永远恩爱,充满乐趣。

1—8、判断事物避免以偏概全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事物和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这就好像刮风天气的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做光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