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的诡计大全集
4360100000013

第13章 做精明人,办精明事(3)

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活动的领域。个体之间如果距离太近,像刺猬之间一样,就会感到拥挤,从而导致心理上不舒适。

人其实是一种很怪的动物,既喜欢群居,又需要独处。独处是寂寞的,一个人看着电视,一个人看着杂志,耳边清净的同时,心灵的空虚开始慢慢扩张;群居是喧闹的,早上一堆人争上洗手间,晚上一群人争先恐后地抢着遥控器,都使自己感到私人空间受到压挤,甚至感到自己不是生活在自己的范围之内。于是,我们在与其他个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也希望给自己留下一个私人空间。

在此空间中,我们能很舒服地完成不同的动作,一旦有人侵入了这个空间,我们便浑身不自在,甚至产生厌恶他人的情绪。这就是所谓的个人心理空间。个人心理空间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即是排他性。即任何他人,进入别人的个人心理空间,都会遇到排斥。

在交际处世中,我们要跟别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让彼此感觉比较舒服。“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工作中,领导与下属也应该保持这种心理距离。既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又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不良行为。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

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斯通在工作中就很注意刺猬法则的身体力行,尤其在对待中高层管理者上更是如此。在工作场合和待遇问题上,斯通从不吝啬对管理者们的关爱,但在工余时间,他从不要求管理人员到家做客,也从不接受他们的邀请。

正是这种保持适度距离的管理,使得通用电气公司的各项业务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会使你高高在上,也不会使你与员工互相混淆身份。这是管理的一种最佳状态。距离的保持靠一定的原则来维持,这种原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既可以约束领导者自己,也可以约束员工。掌握了这个原则,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诀。

法国总统戴高乐也是一个深谙此道的人。他有一句著名的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句话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参谋们的关系。

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什么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他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总是这样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

这一规定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在他看来,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这是受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没有始终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二是他不想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领袖,他不容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只有调动,才能保持一定距离,而唯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顾问和参谋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并充满朝气,也就可以杜绝年深日久的顾问和参谋们利用总统和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

戴高乐的做法是明智的。没有距离感,领导决策过分依赖秘书或某几个人,容易使智囊人员干政,进而使一些人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私利,最后拉领导干部下水,后果是很危险的。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是最明智的选择。

既然与人交往应该保持距离,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把握呢?

1.社交的空间距离

心理学家研究出了一些数据值得我们参考:社交适宜的空间距离为44~213厘米。其中又分为几个层次,一是44~122厘米,如在家中或办公室,和父母、同事交谈时最好保持这种距离;二是122~213厘米,如在正式会谈时,人们一般都保持这个距离;但若是在公共区谈话,其距离一般在312厘米以上,讲话者与听众,非正式的场合一般保持在这个距离。

不过,这个数据也不是绝对的,不同文化、不同情况、不同个性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做法,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情况中合理运用。

2.合适的心理距离

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是人际交往的法宝。生活中,常常有人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有的朋友之间喜欢互相“揭短”;有的夫妻之间会互相探寻“前任”的事迹……这些都是在侵犯他人的隐私。事实上,不管你和对方是什么关系,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自己的“秘密花园”,这个花园是不欢迎你来拜访的,如果你执意探访,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愤怒。所以,保持与人的心理距离,尊重他人的隐私,你会赢得更多的朋友。

3—7、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Speech is silver,silence is gold.

——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王小二回来了,周日晚上还要请李厂长吃饭。接完这个电话,李厂长惊出一身冷汗。故事还要从两年前说起,当时王小二是厂里的搬运工。那段时间恰逢厂里效益不好,只好让一部分工人分流下岗。八棍子打不出个屁的王小二自然就在下岗名单之中。一向沉默寡言的王小二这回居然要找李厂长讨个说法,李厂长义正词严地将其赶了出来。没一会儿,王小二提着菜刀回来了,二话不说,迎头便砍。要不是李厂长躲闪及时,这会儿估计早就脑袋搬家了。最后王小二被公安局带走了,判了3年。一晃3年过去了,厂子办得也算红红火火,可这王小二这会儿也服刑期满出狱了。这不刚出狱就来电话了,周日晚上要请李厂长吃饭。李厂长思前想后,这事不好办。报警,人家打电话请吃饭也不犯法啊;不去,回头人家找到家里麻烦就更大了。没办法,李厂长只能硬着头皮去吧。不过在去的路上,他手里多了几样东西:两瓶好酒,还有两条好烟。等他到了饭店,王小二已经等候多时了。他比以前瘦了不少,估计在里面没少吃苦。见到李厂长,他点了点头,欠了欠身,示意李厂长坐下。李厂长将东西放下,战战兢兢地坐在王小二旁边。一把就抓住了他的手:“兄弟啊,你瘦了不少,什么时候回来的啊,一接到你的电话我就把别的事都推掉了。”王小二还是沉默。“这么的吧,今天晚上我做东,算是给兄弟赔不是了。”王小二还是一言不发,此时李厂长心里更加忐忑了。“小二兄弟啊,都是哥对不住你,当年的事千万别往心里去啊。”王小二抬了抬头,脸色一点点涨红起来,嘴唇动了动,还是没说什么。当年他砍人的时候就是这种表情,王厂长赶紧把带来的烟酒往王小二手上塞。“要不这样,只要兄弟你点个头,以后还是回来上班,我给你开最高的工人工资,怎么样?”王小二终于开口了:“啥时候?”“随时啊,你想来随时过来找我。”这下李厂长总算松了一口气。吃完饭,王小二目送李厂长远去。看着桌上的烟和酒,王小二嘟囔着:“老婆啊,你说人家厂长财大势大,怕他打击报复我,非要我请他吃饭赔礼道歉。我本来就不会说话,见到领导更不知道说什么。你看人家说了一晚上,我才说了两句。不过也怪,歉没倒成,白吃一顿饭,落了两瓶酒两条烟还能回去上班,真是活见鬼了。”

这是一个笑话,估计大家看完肯定乐了,这个王小二还真挺逗的。不过说来也怪,一晚上没说三句话的王小二却落了不少好处。

现实生活中,沉默确是另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沉默并不是简单指一味地不说话,而是一种成竹在胸、沉着冷静的姿态,尤其在神态上表现出一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自信,以此来逼迫对方沉不住气,先亮出底牌。沉默更多时候是人们表达力量的一种技巧,其本身并不具有优势力量。

“静者心多妙,超然思不群。”沉不住气的人在冷静的人面前最容易失败,因为急躁的心情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心灵,他们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处境和地位,更不会坐下来认真地思索有效的对策。

有的人头脑简单,凡事不用大脑,喜欢成为闲谈的主角,也许并没有多大的恶意,只不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不会加以分析,说出来的话只是别人简单的重复,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出来;有的人做人在小处很精明,喜欢着眼于眼前利益,也善于利用一切机会,为了显示自己的博闻,喜欢到处打听,然后不负责任地乱说。说他们有什么居心,倒也未必,只不过有时候太热衷于传播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论,让周围的人感到尴尬甚至搞出很多是非,而且很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做人有时候需要厚道一点,听到的和见到的未必是真实的,片面的言词会伤人于无形,不负责任的传播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干扰。所以沉默是金其实是告诫人们:慎重自己的言行。

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或是一个特定的时期,沉默是最好的处世之道。很多时候,很多事,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有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影响着事态的发展。对很多未经证实的言论最好不要评说,放在肚子里,让不好的传闻止于你的沉默,既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尊重。现代社会很推崇张扬个性,但张扬的应该是自己的自信,沉默是对一些阴暗的东西。

沉默,在感情交流上,既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又是一种微妙的艺术,具有很多语言难以达到的效果。在适当的时刻,沉默所能表达的含义非常丰富,而其含义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一特性可以帮助人们在交际时进可攻,退可守,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历史经验表明,善于沉默的人大多是多谋善断之人。因为他们懂得韬光养晦,知道什么是该说该做的,什么是不该说不该做的;什么是可以明说的,什么是不可以明说的。这正像一匹训练有素的马,时停时驻、或起或行,完全是一种生气勃勃的风度。

善于沉默也是一种修养。善于沉默者,仪容威赫、倍显尊严,这样的人也能更多地获得别人的信任。谁会把秘密告诉一个口无遮拦的人。

生活中有时你会被人误解,毕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对错之分。这时的你与其争辩,不如选择沉默,在多说无益的情况下,沉默是最好的选择。

有时沉默在商场上也能收到奇效。

爱迪生有一次想卖掉一项发明,然后建造一个实验室。因为不熟悉市场行情,不知道能卖多少钱,爱迪生便与妻子商量。妻子也不知道这项技术究竟值多少钱。她一咬牙,发狠心地说:“要两万美元吧。”爱迪生笑着说:“两万美元,太多了吧?”

一个商人听说了这项发明后,表示感兴趣。在商谈时,这位商人问了价钱。妻子不在家,爱迪生认为两万美元太高了,不好意思开口。于是只好沉默不语。这位商人几次追问,爱迪生始终不好意思说出口。最后,商人终于耐不住了。“那我先出个价吧。10万美元,怎么样?”爱迪生大喜过望,当场与商人拍板成交。

美国纽约国际银行在刚开张之时,为了迅速提升知名度,曾做过以下这样一个广告。一天晚上,全纽约的广播电视正播放节目,突然间,全市的所有广播都在同一时刻向听众播放一则通告:听众朋友,从现在开始播放的是由本市国际银行向您提供的沉默时间。紧接着整个纽约市的电台就同时中断了10秒钟,不播放任何节目。一时间,纽约市民对这个莫名其妙的10秒钟沉默时间议论纷纷,于是“沉默时间”成了全纽约市民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国际银行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很快便家喻户晓。

“此时无声胜有声”,国际银行的广告策略的巧妙之处在于,它一反常态,没有在广告中播放任何信息,而以全市电台在同一刻的10秒钟“沉默”引起了市民的好奇心理,市民不知不觉地去探究根底,从而使国际银行的名声人人皆知,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上帝造人的时候,给我们每个人两只耳朵、两只眼睛,却只给了我们一张嘴巴。其实他是在告诫我们,多看、多听,少说。在这个纷繁的时代,不妨记住“沉默是金”,为自己多赢得一些主动。

3—8、冷热水效应使劣势化为优势

当经济不景气时,你能够用几句简单的话,说服公司负责人,使自己即使没有完成往日的销售任务,也能得到好评吗?由于工作需要,你打算将一名职员由城区调整到郊区工作,你能够凭借言谈技巧让他顺利接受吗?当飞机由于客观原因,无法降落,不得不在空中继续飞行几小时,作为机组人员,你能够通过几句措词让乘客们不但不厌烦,反而高兴吗?表面上看,做到这些非常困难,其实不然,并且还要使用同一个技巧,那就是冷热水效应。

某汽车销售公司的钱玲艳,每月都能卖出30辆以上的汽车,深得公司经理的赏识。由于种种原因,钱玲艳预计这个月只能卖出10辆车。深懂人性奥妙的钱玲艳对经理说:“由于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我估计这个月顶多卖出5辆车。”经理点了点头,对她的看法表示赞成。没想到一个月过后,钱玲艳竟然卖了12辆汽车,公司经理对她大大夸奖了一番。

某化妆品销售公司的王晓慧经理,因工作上的需要,打算让家住市区的推销员张海燕去近郊区的分公司工作。在找张海燕谈话时,王晓慧经理说:“经公司研究,决定让你去担任新的重要工作。有两个地方,你任选一个。一个是在远郊区的分公司,一个是在近郊区的分公司。”张海燕虽然不愿离开已经十分熟悉的市区,但也只好在远郊区和近郊区当中选择一个稍好点的——近郊区。而张海燕的选择,恰恰与公司的安排不谋而合。而且,王晓慧经理并没有费多少唇舌,张海燕也认为选择了一项比较理想的工作岗位,双方满意,问题轻松解决。

一次,一架民航客机即将着陆时,机上乘客忽然被通知,由于机场拥挤,无法降落,预计到达时间要推迟1个小时。顿时,机舱里一片抱怨之声。几分钟后,乘务员宣布,再过30分钟,飞机就会安全降落,乘客们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又过了5分钟,广播里说,现在飞机就要降落了。虽然晚了十几分钟,乘客们却喜出望外,纷纷拍手相庆。

这些就是冷热水效应的作用。所谓冷热水效应是指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当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是秤砣不一致,也不固定。随着心理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这“秤砣”的影响。

人际交往中,要善于运用这种冷热水效应。

在第一个事例中,如果钱玲艳说本月可以卖15辆或者事先对此不说,结果只卖了12辆,公司经理会怎么认为呢?他会强烈地感受到钱玲艳失败了,不但不会夸奖,反而可能指责。在这个事例中,钱玲艳把最糟糕的情况——顶多卖5辆车,报告给经理,使得经理心中的“秤砣”变小,因此当月绩出来以后,对她的评价不但不会降低,反而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