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肥胖病家族史的肥胖者占到60%~80%,双亲肥胖的肥胖者有1638例;而子女肥胖率则高达60%~88%,对照组仅36%;母亲肥胖126例中,其子女肥胖率为60%,对照组为38%;父母均不肥胖,子女肥胖率为10%;双亲之一肥胖,子女则有41%的肥胖者。
过量食用高糖及高脂食品,暴饮、暴食、零食等,也可使肥胖大量出现。炊事人员有60.4%的肥胖率,食品厂、啤酒厂工人则有44.8%的肥胖率,而其他工厂的工人,肥胖率只占到16.9%。从小过度摄取营养,体内脂肪过多蓄积可使肥胖持续一生。
生理性肥胖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由于人体的需要,脂肪暂时蓄积过多的情况。这种肥胖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益处,如多数婴儿都胖一些,因为出生后需要消耗相当多的脂肪,特别是北方地区。婴儿脂肪的增多,对于新生儿硬肿症的减少有很大帮助。
此外,如果某一生理阶段的体重增加,在合理消耗之后使体重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除极个别人会出现胸闷、气短、出汗等症状外,通过治疗完全能使体重恢复正常水平。
2.病理性肥胖。
病理性肥胖包括的范围较广,但主要是指因某种疾病导致的肥胖,如何兴氏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肥胖、肝炎后肥胖等,单纯性肥胖可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也表示肥胖成为病理性。
实际上,生理性肥胖与病理性肥胖能够相互转化,生理性肥胖进一步加重会导致病理性的改变,成为病理性的肥胖;病理性的肥胖经过治疗,也可转为生理性的肥胖,逐渐恢复到正常的体质状态。
现代医学瘦身简介
现代医学所采用的瘦身方法,主要包括药物瘦身和手术瘦身,此外,近年来医学上又研究出一项新的瘦身成果——基因疗法。
1.药物瘦身。
主要有食欲抑制剂、吸收阻碍剂、脂质代谢阻碍剂、增加代谢类药、双胍类药物等。
2.手术瘦身。
主要是吸脂瘦身术,比如负压吸脂、超声波吸脂、电子吸脂、注射器吸脂等。
3.基因疗法。
美国和瑞士科学家通过基因疗法,使老鼠体内储存脂肪的细胞转化为消耗能量的细胞。这样的结果是,老鼠的体重平均减少了1/4。这为治疗肥胖症以及糖尿病等与肥胖相关的疾病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现代医药瘦身的作用原理
有些人采用节食和运动的办法瘦身,却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他们可以选用现代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瘦身的作用原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抑制下丘脑食欲中枢,降低食欲,达到减少热量摄入的效果。
刺激新陈代谢,增加机体耗氧量和脂肪、糖的氧化,减少脂肪的堆积。
刺激肠道,使其吸收营养少一些,排泄快一些、多一些。
应当指出的是,任何瘦身治疗,包括西医药物治疗的前提,都是要严格实行饮食控制。对于只想凭借药物的作用而对食量一点都不节制的肥胖者,即使服用再多药物,也难以达到瘦身的效果。
多数情况下,在服用瘦身药物之前,先要控制肥胖者的饮食,降低其体重,再实施药物治疗,方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代瘦身药物的类型
现代医学的瘦身药物主要有五大类:一是食欲抑制类,二是增强或促进代谢类,三是阻止消化吸收类,四是加速脂肪分解代谢类,五是双胍类。
1.食欲抑制类。
抑制食欲的瘦身药物,主要靠调节摄食与饱食中枢神经来抑制食欲,进而达到瘦身的效果。它们的成分主要为苯丙胺及其衍生物、吲哚类药物及其衍生物,如苯丙胺、苄甲苯丙胺、左旋苯丙胺、右旋氟苯丙胺(瑞德克斯)、烟酰苯丙胺、安非拉酮(又名二乙胺苯酮)、阿米雷斯等,除此之外,还包括5-羟色胺药物,如芬氟拉明(又名氟苯丙胺)、苯甲吗啉等。
此类药物对于没有心血管问题的人还算安全,但停用该药物后,仍需控制饮食来防止体重反弹回升。
在抑制食欲类药物的刺激作用下,饱食中枢处于兴奋状态,使人产生厌食反应,造成食欲下降、食物摄入减少。同时,由于这种兴奋作用,又使睡眠减少,消耗增多,造成体重减轻,达到瘦身效果。
但此类药物品种较多,由于中枢兴奋作用会带来失眠不安、心悸、血压升高与成瘾性等副作用,因此较少应用,只有氟苯丙胺因副作用相对较小,多用于瘦身治疗。
2.增强或促进代谢类。
也称代谢刺激剂,通过促进胃排空,抑制胃肠内食物分解,减少能量与营养物质吸收,使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加快脂肪分解、消耗的速度,从而达到瘦身目的。这类药有甲状腺激素、孕酮等。
但是,此类药物使用时一旦超过正常剂量,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如引发高血压、心律失常、失眠、癫痫、心脏病和中风等症,甚至致死,因此使用必须慎重,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阻止消化吸收类。
此类药物是利用某些药物阻止人体消化吸收的功能,减少能量的吸收和利用,从而起到治疗肥胖症作用的药物,人们也称之为吸收抑制剂。
此类药物常用的有消胆胺。它通过结合肠道的胆汁酸,抑制三酰甘油的消化,从而减少脂肪的吸收。而新霉素对类脂的吸收有抑制作用。
另一些药物通过阻断胰腺脂肪酶的作用,使脂肪在肠道的水解减少,使脂肪的消化和吸收降低,如C-淀粉酶抑制剂就是使淀粉酶活性降低,吸收减少,使食后不产生高血糖症,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减少、脂肪合成降低,体重减轻,特别适用于肥胖合并糖尿病的病人。
另外,膨胀充塞剂(假食疗法)可使人产生饱胀感,使食欲降低,减少能量摄入,但不致引起饥饿,从而起到瘦身作用。
4.加速脂肪分解代谢类药物。
瘦身药物中能加入可促进脂肪分解代谢的药性成分,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这些成分能加速能量消耗,促使脂肪释放能量,从而起到瘦身降脂之作用。
这类影响脂质代谢的药物主要有肾上腺素能类药物、神经肽类(如瘦素和胆囊收缩素等)以及糖酸等。
还有一些抑制胰岛素分泌药如甘露庚酮糖、二氮嗪、轻泻剂等。一些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如阿斯巴甜,既可增加热量的摄入,又能降低吃糖的欲望,可起到间接瘦身的功效。
5.双胍类。
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双胍类降糖药常可引起病人的食欲不振,对糖尿病患者有较大的副作用。然而,这类药物在降低脂肪积存量方面却有突出的效果。
双胍类药物的瘦身机制是抑制食欲,延缓或减少胃肠道对糖分的吸收,增加大便中脂肪及其他物质的排泄,减轻空腹及餐后的高胰岛素血症等。
常用的现代瘦身药物
1.芬氟拉明。
芬氟拉明片是一种食欲抑制剂,可以使肥胖者耐受少食而不致贪馋。其化学结构虽与苯丙胺相似,但作用不相似。
它能增加下丘脑饱食中枢的兴奋,使食欲中枢(摄食中枢)的兴奋降低,使食欲下降。同时,它还可以通过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合成和吸收,来加速组织和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皮下脂肪的分解,从而达到瘦身的效果。
由于芬氟拉明还有降压和降血糖的功效,因此也适用于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肥胖患者瘦身。
服用芬氟拉明片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服药前,必须经过医生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严格按规定在餐前20~30分钟服用。服药期间不可中途停药,或服服停停,不然会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服药无效。每次疗程2~4个月,一般不超过6个月。间断停药时间为3~6个月。
第二,服药后,无苯丙胺类减肥胖药引起的不安、失眠等副作用,仅有非腹泻性大便增多,轻度腹痛、头晕、口干、乏力、嗜睡、恶心、夜尿增多等症状,但多数人继续服药症状会逐步自行消失。尚未发现损害肝肾功能的情况。
第三,抑郁症,癫痫患者及妊娠期妇女不可服用,高空作业者、驾驶员慎用。
2.西布曲明。
西布曲明是目前瘦身药物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原料药之一,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能同时在控制多余热量摄入和促进脂肪分解、强化能量消耗两方面发挥作用,通过抑制食欲,增加饱胀感,减少进食,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
必须指出的是,该类药有兴奋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对一些病人,西布曲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口干、失眠、乏力、便秘、月经紊乱、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高血压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不齐或中风患者,不能使用含有西布曲明的瘦身药。
3.奥利司他。
奥利司他是一种特异性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目前在国际上较为流行,其主要作用是对胃肠道内胰脂肪酶的活性进行选择性抑制。
在其药理作用下,胃肠脂肪酶会失去活性,而不能将食物中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水解为可吸收的游离脂肪酸和单酰基甘油,未消化的甘油三酯不能被身体吸收,从而减少热量摄入,控制体重。
与其他瘦身药特别是盐酸西布曲明相比,它最大的优点是不抑制中枢神经,几乎不进入血液,不产生抑制食欲的作用,副作用相对也较小。
但它只阻断食物中30%脂肪的摄取,对部分人效果缓慢。有时会因肛门排气带出脂便而污染内裤,或导致排便较急的尴尬情况。
此药长期服用,可能会造成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减少,所以,服药期间可以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和维生素D等,或补充复合型维生素。
4.左旋肉碱。
左旋肉碱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氨基酸,能把长链脂肪运入线粒体内进行氧化分解,体内若缺乏左旋肉碱,可使脂肪代谢受到影响而导致肥胖,所以,可以通过补充左旋肉碱对脂肪进行消耗、分解,使其转化为能量消耗掉,以达到瘦身的效果。
5.安非拉酮。
安非拉酮又名乙胺苯丙酮、二乙胺苯丙酮等,本药作用于下丘脑,对食欲可发挥抑制作用,应用3~4周后体重开始下降。配合饮食疗法,能够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或伴有轻度心血管疾病的肥胖症。
对于孕妇、癫痫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禁用或慎用,久服突然停药会产生疲劳和抑郁感。其他不良反应有口干、便秘、头晕、嗜睡,偶见多汗、心悸、兴奋、失眠、腹部不适、恶心、腹泻等。
6.吗吲哚。
吗吲哚又名氯苯咪吲哚,是一种新型食欲抑制剂,在欧美国家较常用。其作用机理与芬氟拉明颇有相似之处,可以直接减少机体能量贮存。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均可配合饮食疗法选用此药物,继发性肥胖症应先治疗原发疾病,短期疗效不明显者,可连续长期治疗。
吗吲哚在长期应用时,能够引起口干、便秘、无力,有的出现失眠、寒战、头痛、恶心等症状。
7.邻氯苯丁胺。
本品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在美国使用,是一种长效食欲抑制药。主要对下丘脑饱觉中枢发挥作用,消除饥饿感,从而抑制食欲,减轻体重,特别对外源性肥胖症有可靠的疗效,副作用较轻。
邻氯苯丁胺的副作用主要有兴奋、血压升高、失眠、口干、心悸、心动过速等,高血压、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心律失常者慎用。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患者禁用。
8.阿米雷斯。
阿米雷斯是一种有效的食欲抑制药,作用机理与邻氯苯丁胺相似,作用强度与安非拉酮相同,能使肥胖病人体重明显降低。食欲抑制作用可持续10~12小时。长期应用,很少产生耐受性。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口干、失眠、肺循环减慢等。
9.曲美。
该品作为美国FDA近30年来批准的第一个减肥药,具有独一无二的双重瘦身机理。主要作用有:
第一,能够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摄取,使脂肪分解成甘油、脂肪酸以及热量。
第二,能够抑制5-羟色胺重摄取,在不影响人体正常吸取必需的营养物质的情况下可减少人的饥饿感,对单纯性肥胖者特别适用。不良反应轻,主要为口干,并在服药1~2星期后自动消失,是比较安全的瘦身药。
肥胖女性如何选择瘦身药物
对于轻度肥胖的女性来说,一般不需要通过服药来瘦身,只有顽固性肥胖才考虑用药物瘦身。
假如其肥胖与食欲亢进有关,可以服用类似食欲抑制剂的药物,而不直接用食欲抑制剂。当肥胖极为严重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食欲抑制剂,但服用不宜过量。
假如肥胖与吸收过快有关,可以使用延迟消化的食物,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少量用一点阻止消化吸收的药物,长期服用则会导致厌食症的产生。
假如肥胖与运动过少有关,可以首选运动疗法,然后再考虑使用能量消耗增强剂。
假如肥胖与疾病有关,首要的任务就是治疗疾病,然后再考虑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至今没有瘦身特效药
瘦身药物的开发相对难度较大。就目前市场上经常出现的那些减肥瘦身药而言,作用都是有限的。
因此,瘦身应该采取节食+运动+药物辅助的综合性瘦身方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药物来瘦身。用单一的减肥瘦身药治疗肥胖是很难长久,也很难奏效的,而且有的药物副作用明显。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种对肥胖有着特效的减肥瘦身药。
目前的减肥瘦身药大多功能比较单一,基本上是通过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阻止消化吸收、影响脂肪代谢等途径来达到瘦身的目的。这些药有的副作用大,不能长久使用,有的一旦停药,肥胖反弹更加厉害。
而且目前的减肥瘦身药副作用十分厉害,长期服用,会导致体内分泌、心血管、消化、呼吸等系统出现功能性紊乱,引起药源性疾病。
此外,目前的减肥瘦身药基本上是治标不治本的,解决不了肥胖的根本问题,有的还会使瘦身者产生心理上的依赖。而一些中草药的减肥瘦身药,大部分见效慢,使瘦身者难以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