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4340300001261

第1261章 外交军事平衡

“不过,对于这些暴徒,我们还需要攻击一下,只有给对方造成很强的压力,然后我们才能提出安抚的策略。如果不给他们产生很强的压力的话,他们恐怕不会重视我们的安抚。”谋士这个时候补充说道。

“恩。说的对,各位将军,可有具体的对策?”田横这个时候问道在座的各位将军。而各位将军们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没有具体的对策。

“唉。”这个时候,田横叹息一声。对于这样的局面,他早就知道了。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不过,这个时候将军的作用开始呈现有限度了。因为随着武器的升级,基层军官的作用开始明显,特别是那些在具体战术实施上的基层军官,士官作用,要比几个将军的决策重要多,齐军是明显带有战术性质的部队,他们对战术上的安排,是非常看重的。而在较大的战略问题上,将军们很难有准确的把握。

而就在齐军不知所措,采取何种措施的时候。赵国在军事制度方面开始了大规模全新的改革。

“各位将军们。坐吧。”李牧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说。

而各位进入中军军帐的将军们这个时候都不知道要商量什么重要的大事。

“坐吧。”李牧没有任何表情的招呼自己的将领们坐下来。

“有重要的事情,我就直接说了。”李牧一副军人直爽的性格说道。

“上面,丞相要求裁军。”李牧想顿一下,但认为还是直接说比较好。因为犹豫下去,对谁也没有任何的好处。

“裁军?”将军们的屁股刚刚坐下,听到这样的消息,一下子就迅速的站起来。

“为什么要裁军?”将军们很不明白,为什么要裁军。赵军认识已经裁减过了。为什么如今又要裁减。”将军们很不明白,当前的赵军一切都好好的,硕大的赵国,如今只有二十多万军队,而他们的主要对手是秦军,而秦军的总兵力也在二十万左右。双方不相上下,而如今赵军竟然主动削减军队,这让很多将军们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

“都不要说话。”李牧这个时候看了一下在座的将军们。

“人数已经确定下来了。赵军只保留十万人的正规军。”李牧这个时候说道。

“十万人?”在座的将军们大声的叫道。而李牧这个时候很不自然的紧皱眉头。他对将军们的反应早就预料到了。但对将军们的反应如此之大。还是感到厌烦。毕竟。他是赵国的大将军。赵国没有设立元帅这样的军衔。最高军衔就是大将军。下来便是上将,中将,少将这样的军衔。

“呼。”李牧不断的摇摇头。显然他感到非常的不舒服。赵国当前的局势就是在逼迫自身改革,从政治,经济,到军事进行改革,改革这件事情已经不可能阻挡了。

军事武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战争的具体形式表现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改变最大的是,战争的支持主体,也在悄然发生质的改变。这一点,李牧心里非常的清楚。

之前的战争,主要依靠的经济产业为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与否,能不能支撑战争,全靠战争。而如今,战争靠的是商业,靠的是财政收入,靠的是所有物品的等价物,货币,没有金钱,所有的战争费用都是无用的。

秦国的军队就是如此模式作战的,他们的背后是庞大的经济实体支持,秦国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实行的是低税率,财政收入根本就无法维持这样庞大的军费开支,如果不是秦国的金融业发达,军队将很快拖垮秦国的经济。

而如今的赵国,也是这样的一种情况。赵国也实行了军费制度,一支耗费钱财庞大的军队对赵国经济绝对是一种累赘,大量的青壮年劳力耗费在军队上,同时,国家还需要供给他们军饷,武器,服装,以及各种各样的后勤补给物资。这些物品的补给对赵国经济来说,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负担,这种负担会拖累赵国经济无法迅速的崛起,当然了。郭开自己也根本说不上什么迅速的崛起。

但军队的庞大开销的确对赵国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经济和国防安全问题上。郭开很自然的选择了经济。因为经济能够带来大量的财富,而军事,是纯粹的消耗。他们会耗尽无数的金钱。是花销很大的金钱。

将军们纷纷站起来劝说李牧改变上面的意思,但李牧仅仅是冷眼旁观。好像这件事情和他没有任何的关系。赵军军制问题,李牧相当于兼任了很多军事职务,参谋总长,国防部长,以及军事实际最高指挥官。三者重要的军事权力都在李牧手中。可以说。李牧是赵军的实际负责人。李牧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赵军全体的态度。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少校军官快速的上前走到李牧的耳朵旁边小声的说了一声。

“很好。我知道了。”李牧这个时候对那名少校说道。

“是,长官。我会通知秦国方面的。”少校小声的说道。

而在秦国咸阳。秦国的高层们正在紧急商讨这个问题。

“赵国方面在早上突然发来一份电报公函。”杨端和这个是时候介绍道。

而在座的秦国高层们正在相互传看着这份公函。公函的内容是说。赵国要削减军队规模。他们将只保留一支十万人左右的正规军,也就是说。赵军将削减一半还要多的军队。这个削减人数是前所未有的。

“如此一来。赵国的军事实力就会大幅度的削减。他们的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能不能抵挡我们的进攻。这个就不得而知了。”尉缭这个时候说道。

“的确是这样。”尚文看过公函之后。感到非常的震惊。因为,赵军军队只保留十万人的规模。这个规模如果秦军全力进攻的话,肯定能够的拿下赵国,但尚文这个时候又否定了这样的看法。因为,秦国周边形势,牵制了秦国大量的军力,秦国已经没有机动力量来消灭赵国了。赵国,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削减军队规模,避免了赵国的军事灭亡。历史上的赵国就是秦国直接用军事力量摧毁的,伤亡数字非常的大。尚文心里很清楚。如果秦军这个时候动用秦国的军事力量进行军事打击的话,秦国的情况也很不妙。这是不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战争不是硬碰硬的游戏,尚文很清楚,美国的战略方针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出动合适的兵力,时机是一个巧妙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尚文只是初步理解了这个概念。具体的,尚文还没有详细的掌握。

“赵国这样削减军队,把军队保留只有十万人左右。这样的勇气很佩服。”尚文说道。

“赵国只有十万人的国防军,而我们有二十多万人,但我们防御的疆域很大。军费开支一直居高不下。而相反。赵国这个时候削减军费开支,能够大力的发展他们的经济。并且。最后。李牧正在试图用外交的方式,谋取他们在军事力量上的平衡。”尚文这个时候拿着电报公函说道。

在这份电报的公函最后。便是李牧的计划。赵国削减了大量的军事人员。后果就是,秦国在总兵力上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这是一种军事不平衡。但实际情况是,秦国因为疆域以及周边********的缘故,并没有处于实际上的优势,相反,秦军的兵力显得非常的少。

而李牧考虑的是,在削减军事力量之后。他们需要和秦军达成一种平衡。这种平衡。需要一些方式来实现。而这个方式,就是通过外交的方式达成。李牧很聪明,他正确的利用了秦国目前的情况。********环境极为的对秦国不利。也正是这个原因,秦国被分散了军力。这就造成秦国很难在一个方向上聚集足够多的兵力形成优势,即便是获取优势,那么秦国也只能是短时间。而非长时间的消耗在一个方向上。

“李将军希望通过和谈的方式,达成某种协议,这份协议就是,秦国不能进攻赵国。而赵国不能主动进攻秦国,同时,双方在相关边界问题上,达成和平。双方将进入长时间的和平当中。这或许就是李牧所希望看到的。”尚文把自己的意见,看法表达出来。

“王上,不可啊。如此一来,先王们的几次打击,就要在和平这样的环境当中,给予赵国重新崛起的机会,这是养虎为患啊。”王翦这个时候立即反驳到。

“这表面上看,的确是这样,但和平是经济战争。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军事,只是政治手段之一,表现的更加激烈。经济要比军事更加可怕。我不敢保证什么。但我认为,就目前来看。和平对秦国有利。这是深沉的。”尚文这个时候表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