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破译成功人生的个性密码
432800000065

第65章 合理控制转化个性 (1)

第十章第三节合理控制转化个性 (1)

情绪控制与个性

情绪是性格的特征指标之一,人们的不同性格,常常通过不同的情绪反映出来。性格乐天、心胸豁达的人,其情绪会经常处在喜悠悠、乐陶陶、无忧无虑的境界;性格抑郁、心胸不宽的人,在情绪上则常常唉声叹气,愁眉苦脸,似乎有无穷的忧虑和无尽的烦恼。尤其是在重要的事情面前,人们不同的情绪反应,更能表现出人们不同的性格。同样是在行动中遇到了阻力和困难,有的人因困难引起愁闷和忧虑,有的人则因困难激起更高昂的斗志和干劲。同样面对残暴的敌人,有的表现出害怕、惊惧的情绪,有的则表现出愤怒、仇恨和誓死拼斗的情绪。显然,前一种情绪表现出的是软弱怯懦的性格,后一种情绪则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性格。

一方面,情绪是性格的反映,不同的性格产生着不同的情绪;另一方面,情绪对性格也有反作用,也可以感染性格。某种情绪持续的时间越长,对性格的感染作用就越明显,也就越能促进性格的转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培养某种情绪,逐步地改变某种与之相应的性格。比如,性格抑郁的人,可以首先培养自己具有愉快欢悦的情绪,使自己高高兴兴地生活。欢悦愉快的情绪持续愈长,愈有可能形成比较稳定的愉快心境。长期受到愉快心境的感染,原来比较抑郁的性格就会逐步转化,变得开朗和活跃起来。同样,性格比较暴躁的人,也可以通过努力培养平静、从容的情绪,使自己保持心平气和的心境,促进暴躁性格的转化。有的人认为,当情绪冲动起来时,人们很难理智地控制自己,因此,暴躁易怒的性格实际上难以克服。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情绪不是不可控制的,它应该被人所主宰。情绪是人脑的机能,当激烈情绪爆发时,可以暂时地出现“意识狭窄”的现象,即注意力的中心被集中引向激起情绪的事物上,人的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容易为情绪所支配。但是,即使在这种时候,也并不是说人已完全失去理智力。因此,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是完全可能的。而只要他能控制住情绪冲动,实际上他已经在逐步改变他急躁易怒的性格了。一个人如果能够经常地消除烦恼、愤怒、急躁等不良情绪,这对于帮助他克服急躁易怒的不良性格,无疑是会有帮助的。尤其是在困难和失败面前,情绪对性格的感染作用更为明显。这时,情绪越是沮丧,越容易助长性格中的怯懦倾向。而通过鼓舞情绪等手段,激发自己奋勇拼搏的战斗激情,就能使我们坚强起来。经常地、反复地进行这种情绪鼓舞,我们就能在困难和失败面前成为勇敢和坚强的人。

快乐让人做情绪的主人

很多人在人生中飘流,被情势所困,任暴风雨摆布,让外在的事情任意支配自己的感觉与反应:就像驯服的奴隶一般,当事情或环境发出信号——“生气”、“不舒服”、“沮丧烦恼”,就迅速地听从命令。忘了自己还有舵和帆。要看清一点,不论环境和情势如何,我们都可以选择快乐。

养成快乐的习惯,你就可以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会成为奴隶,快乐的习惯可使一个人不受外在情况的支配。

1人天生卑微、抑郁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每个人在其个性中都有一些神经质的因素,它经常地表现为焦虑、卑微的自我认识,不成熟以及无意识的癖好。

因为在出生之初我们实在太弱小了。最初无助的我们不能为自己做任何的事情,所以只好依赖他人。我们最初的岁月是在轻视我们的成人世界中度过的。我们常常铸下错误,发现自己很多时候明显不被人喜爱,并且很多时候不能满足他人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开始相信自己实际上是相当糟糕的人。我们容易接受父母和周围的人们对我们的看法——缺乏能力,不值得爱。由此,我们形成了糟糕的自我形象。

这种意识一直贯穿于我们的岁月以及体验的各种经历。失败是贯穿成长过程的一种方式,必须有意识地加强调整。

2制造快乐能解决问题

这就是要更有意识地将我们的自由时间更多地用于快乐即自我享受之中。我们常常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变得无所事事,而在周末更是如此。我们对自己的空闲时间往往不加充分地支配和利用。我们变得急躁易怒,很快就将周围的人当做发泄强烈不满的靶子。当他们对我们有所反应时,我们个性中隐伏的神经质因素就会摇曳上升。

为自己的娱乐精心筹划可以使人们更加陶醉于欣喜之中。心情越好,人们就越能感受到自我的价值。越成熟,人们就越乐于付出。当父母们看到孩子健康活泼并享受着他们自己的乐趣时,他们也更心情舒畅,更乐意继续追求自己的快乐。

我们生长的社会传统讲求的是,不要追求享乐,自我享乐更是可耻的、危险的。享乐为撒旦打开了大门。但今天我们已有了充足的时间和资源来享受。于是我们对待自我享受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享受能够在很多的方面满足我们的需要。任何形式的享受都可以为我们消愁解闷,使我们免受焦虑和不安的烦恼,使我们解除神经质的负担。

快乐的儿童是友善的,快乐的成人也是如此。当人们愉快相处时彼此间会变得更加友善。人们越是在一起享受着快乐,他们就会越加相互喜欢。因此解决神经紧张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聚集在一起做有趣的事情。只要我们能享受自己的快乐,只要这种方式能唾手可得,那么危害我们人际关系的神经质倾向就会离我们远去。

所有这一切蕴涵的困难在于神经质意味着疾病、悲伤和抑郁。人们身上的神经质因素越强烈,那么就越难筹划和享受快乐。有些人无论到何处都觉得不顺眼。我们可以也确实做了一些评估和筹划,但是通常我们所下的决心比我们的理性思维更多地反映了我们的心情。这就是为什么保护我们的心情是如此的重要。我们给予自己和他人的任何一点的快乐都极大地保护了我们的心情,并把我们推向更好的位置。否则我们自己的神经质倾向可能就会将我们毁灭。

培养每天享受一点乐趣的习惯看似无助于提高卑微的自我认识。每一天的享受只能极小地增添一份美好的自我情感。但是,这些支离破碎的感觉一天天地增加,很快就能垒起自信的高山。

没有什么能比享受快乐更具振作自我认识的力量。它是健康的自我认识的心理维他命。

态度创造快乐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以负面或消极的态度面对事实,而这态度就是造成我们不快乐的原因。

比如就拿我们对生命的期待这个例子来说,我们向来都是被教导着做最坏的打算来面对事情,因为这样就不会太失望。这看起来很有道理,但这种做法是错的,因为这会摧毁我们的梦想,破坏我们体验快乐的感觉。

有人会问:怎么会呢?如果你已经有了最坏的打算,它真的发生时,你就不会太失望,因为你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是如果它没有发生,你反而会很惊讶。如果你总是期待着最好的,你只会让自己承受更大的失望罢了。

这样说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如果你总是期待最糟的,你就可能总是碰到最糟的。

为证明这种现象,一个智者让一个年轻人观察房间,让他试着注意所有棕色的东西。

年轻人环顾房间一圈,看到许多棕色的东西:木制的画框、椅子的扶手、木质窗框、书桌、书和其他许多小东西。

“好”,智者说,“现在闭上你的眼睛……”

年轻人闭上了双眼。

“……然后告诉我你看到的所有……蓝色的东西。”

年轻人笑了起来:“我没注意到有什么蓝色的东西。”

“张开眼睛,”智者说,“你看看,这里有很多蓝色的东西。”

的确,蓝色的东西有:一个蓝色的花篮、蓝色的像框、蓝色的地毯、桌上有个蓝色的资料夹、书架上也有蓝色的书,甚至,凯斯特曼先生穿的也是蓝色的衬衫。他越注意蓝色,就发现越多东西是蓝色的。

“看这些你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可是你骗我”,年轻人说,“你要我找棕色的东西,而不是蓝色的。”

“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智者说,“你要找棕色的,所以你就只看到棕色的,而忽略了蓝色。你的人生也是这样,你一直要找最糟的,所以就总是看到最糟的,而错过了那些好的。”

这个事例已充分揭示,为什么很多有钱人和有名的人——那些拥有你所能想到的所有东西的人——还是会沮丧,很多还染上了药或酒瘾。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没有的事物上,而不是那些他们已经有的,所以他们就只看到人生中的贫乏。

相反的,很多人生活在很朴素的环境中,可是依然十分快乐,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所拥有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看到杯子还半满的人,会比看到杯子已经半空的人,过得快乐。

所以你看,这跟我们一般的想法截然不同,任何身外之物——金钱、车子、名声和财产——都跟快乐无关,而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决定快乐与否。所以,要体验快乐,并不需要更多的金钱、更大的房子或更好的工作,而只要改变我们的态度。

如果你一直想着最坏的情况,你就会把事情往坏的方向引导。一个活在神奇的生活中,和一个活在悲惨世界中的人,不同点不在于他们所处的环境,而在于他们的态度。态度就像一支心思的彩笔,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生活的颜色,任何我们喜欢的颜色。你从现在开始要有这样的思想:

我快乐的基础是我对生活的态度。

我要自己多快乐,就可以多快乐,从今天起,我决心要快快乐乐地生活。如果我期待最好的,就会得到最好的!

快乐是一种选择,我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和任何状况中做这种选择。任何经验都可以被建构出一种正面积极的意义。从现在起,我将从任何事情,任何人上寻找快乐。

遇到困难或压力时,问这三个有力的问题:

这件事有什么最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