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医药科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4322000000034

第34章 医药学科猜想(3)

航天医学原本是保护宇航员在太空停留时身体健康的科研成果,现在正在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的健康带来益处。比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有时出现的骨头迅速分解可作为一个模式,为研究骨质疏松患者的患病机制提供参考。宇航员在太空出现的肌肉萎缩现象为研究卧床及瘫痪病人的类似现象提供了有用的模型。另外一些令科学家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包括找到运动病如晕船、晕车等的治疗方法,目前已开发出一种能防止太空运动病的生物反馈摄生法,现已用于治疗因接受化疗而感到恶心的病人。

航天与医学在20世纪取得的成就还只是小试锋芒,可以相信,随着人类航天技术的日臻进步,航天医学必将绽放出朵朵奇葩,因为勇于迎接挑战的人类必然会赢得种种机遇。

随着宇航失重生理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正在着手构建“宇宙医院”。届时,如骨折、腰部挫伤等病症在太空失重状态下,将轻易痊愈。严重烫伤、烧伤者在无重力状态下能悬浮空中,因而极易治疗。心脏病患者在血液失重后,心脏负担相应减轻,患者无须药物,仅凭自身的康复能力就可不医而愈。

杀人于无形的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是指以生物战剂杀死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武器。生物战剂是军事行动中用以杀死人、牲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生物战剂是构成生物武器杀伤力的决定因素。致病微生物一旦进入人、牲畜等体内便能大量繁殖,导致机体功能破坏、发病甚至死亡。它还能大面积毁坏植物和农作物等。

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生物武器的威力堪与核武器相比,然而其研制和使用却比核武器简单和随意的多,因而生物武器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在进行生物战时,最主要还是以自然物为生物武器。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战争狂人开始大量培养各种各样会造成传染病、细菌及病毒,从而制成生物战剂,并应用于战争。

英国在1916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开始建立细菌武器试验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夕,德国纳粹就制造出了小型细菌弹。后来法西斯又在集中营里进行了许多细菌武器的实验,屠杀许多无辜的犹太人及战俘,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更令人愤慨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侵华时期,日本侵略者使用了许多细菌武器来攻击抗日的军队及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并且还建立了专门研制生物武器的特种部队,例如臭名昭著的“黑太阳”731特种部队,对我国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害。

生物武器也被用于暗杀。这种“细菌暗杀器”主要使用各种致命的菌病毒。美国间谍机构耗费巨资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制造出许多生物暗杀武器,如含有肉毒杆菌毒素的“雪茄”、染上芽孢菌的“潜水衣”,带有鼠疫杆菌的手套、口罩等。并且经常运用于间谍活动中。二战期间,当时的德国情报头目海德里希曾多次破获了英美盟军在德国的地下组织,英国情报局决心干掉这个凶恶的敌人。有一次,海德里希乘车外出,这一行动被英国谍报人员获悉,于是在一个有利地形的僻静之处,设下埋伏,待海德里希的车子驶近时,英国间谍突然向海德里希的汽车投出了一颗“法尔兹X毒气手雷”,手雷轻微地炸伤了海德里希,但7天后,海德里希开始抽搐、昏迷,最后窒息而死。经德国病理学研究所所长和法学研究所长等高级专家检查鉴定,海德里希是中了一种代号为“BTX”的肉毒杆菌毒素。

随着微生物学和有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致病微生物不断被发现,可能成为生物战剂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近些年来,人类利用微生物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研究的成果,运用基因重组技术界限遗传物质重组,定向控制和改变微生物的性状,从而有可能产生新的致命力更强的基因武器。

基因武器是利用基因工程学的方法,人为地改变致病微生物遗传基因,培养出新的危害性更大的生物战剂。如把生物战剂中“致病力强的基因”转移,制造出致病力更强的战剂;或把“耐药的基因”转移,制造出更耐药的新战剂。如果把几种有害的基因一起转移,就会制造出危害更大的生物战剂。

在战略上,基因武器将使作战方式发生明显变化。使用者只需在临战前将经过基因工程培养的病菌投入他国,或利用飞机、导弹等将带有致病基因的微生物投入他国交通要道或城市,让病毒自然扩散、繁殖,使敌方人畜在短时间患一种无法治疗的疾病,从而丧失战斗能力。此外,基因武器可根据需要任意重组基因,可在一些生物中移入损伤人类智力的基因。当某一特定族群的人们沾染上这种带有损伤智力基因的病菌时,就会丧失正常智力。

在战术上,基因武器不易被发现,将使对方防不胜防。因为经过改造的病毒和细菌基因,只有制造者才知道它的遗传“密码”,其他人很难破译和控制。同时,基因武器的杀伤作用过程是在秘密之中进行的,人们一般不能提前发现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一旦感受到伤害,就为时已晚了,在此之前早已遭到基因病毒的侵袭,很难治疗。此外,基因武器还有成本低、持续时间长、使用方法简单、施放手段多样、不破坏敌方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心理威慑作用。

目前,美国已经研制出一些具有实战价值的基因武器。他们把具有抗四环素作用的大肠杆菌遗传基因与具有抗青霉素作用的金色葡萄球菌的基因拼接,再把拼接的分子引入大肠杆菌中,培养出具有抗上述两种杀菌素的新大肠杆菌。利用这种基因武器进行个人或群体的暗杀攻击,往往是无可防御的。苏联也曾研究把剧毒的眼镜蛇的毒素基因和流感病毒基因拼接,企图培育了出具有眼镜蛇毒素的新流感病毒,如果人们受到这种新病毒的袭击,不仅会出现流感症状,还会出现蛇毒中毒的症状,导致患者瘫痪和死亡。俄罗斯已利用遗传工程学方法,研究了一种属于炭疽变素的新型毒素,可以对任何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目前找不到任何解毒剂。更有一些国家企图利用遗传工程学的方法制造“种族武器”,从而达到有选择地损害某些民族和种族的目的。

基因武器将使人类面临灭绝的危险,正因为如此,国外有人将它称为“世界末日武器”。科学家认为,不能排除随着基因操作等知识的日益普及,基因技术被用于制造基因武器的可能。甚至有人预测,基因武器将会在未来数年内出现。

根据生物战剂对人的危害程度,可分为致死性战剂和失能性战剂。其中致死性战剂的病死率在10%以上,甚至达到50%~90%。现代技术可将这种生物战剂分散成气溶胶状,它在适当气象条件下可造成大面积污染,而且危害时间相当长。在适当条件下,有的致命微生物甚至可存活10年。

生物电的医学应用

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体都能产生电,这种电叫做“生物电”。生物电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没有生物电便没有生命。作为高等的动物体,人的每一个活动都与生物电有关。

早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期,人们就发现了一种鱼身体带电,在受到威胁时可以放电伤人。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和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先后发现了生物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