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人体科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4321600000001

第1章 人体学家(1)

皇甫谧与《针灸甲乙经》

针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千百年来,它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我国现存最早、内容最完整的针灸专著是魏晋时期的《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又称为《针灸甲乙经》。这部书的作者是皇甫谧,他是我国中医领域“针灸疗法”的创始人。

皇甫谧生于公元215年,是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县朝那镇)人。皇甫谧本出身名门,祖父辈时家道开始衰落,幼年时父母双亡,过继给了叔父,由叔父叔母抚养成人。他在幼时十分贪玩,到了20岁仍不喜欢读书,甚至有人认为他天生痴傻,叔母为此十分担心。一天,他摘回了许多野生瓜果给叔母吃,叔母对他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没有半点本事,就算是用上好的酒肉来孝敬我,也是不孝的。今年你已经20岁了,不读书,不上进,我心里就得不到安慰。我只希望你有上好的才学,可你总是不能明白长辈的心意。提高修养,学习知识对你自己是有益的事,难道还能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吗?”皇甫谧听了这番话,心中十分不安,顿悟自己原来已经虚度了20年的光阴,实在羞愧难当,便立志努力学习,不敢再有丝毫懈怠。

皇甫谧虽然家境贫寒,但即使是在家中种地时,他也不忘背着书,抽空阅读。自此之后,他对百家之说尽数阅览,著有《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等书,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其中的《历代帝王世纪》一书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下至其生活的曹魏时期,上下3000年,是一部博古通今的鸿篇巨著。

皇甫谧40岁时患了风痹病,十分痛苦,但在学习上却仍是不敢怠慢。抱病期间,他读了大量的医书,尤其对针灸学十分感兴趣。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以前的针灸书籍深奥难懂而又错误百出,十分不便于学习和阅读。于是他通过自身的体会,摸清了人身的脉络与穴位。在《针经》、《素问》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的基础上,吸收了《难经》等著作的内容和秦汉以后针灸的成就,同时结合自己的经验,编写了《针灸甲乙经》。全书共12卷,128篇。除了论述有关脏腑、经络等理论外,该书还记载了全身穴位649个,穴名349个,并对各穴位明确定位,对各穴的主治证、针灸操作方法和禁忌等都做了详细描述,还一一纠正了以前的谬误。

《针灸甲乙经》从内容来看,包括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在诊断方面,皇甫谧主张要察脉观色,询问病史,然后对症用针。在治疗方面,他认为针刺时,医生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治疗,不容许有半点马虎,要“如临深渊,手如握虎”。在人体方面,他认为人体有12条经络,而这12条经络又各有通路,不是孤立的有机体,彼此是循环往复的。

《针灸甲乙经》问世后,唐代医署就开始设立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晋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加以深化而写出来的,但都没有超出它的范围。此书在国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701年,日本法令《大宝律令》中明确规定用《针灸甲乙经》列为必读的参考书之一。直到目前,在国际医学交流上《针灸甲乙经》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国际针灸经络穴位委员会还把它作为确定穴位必读参考书之一。

智慧人生

有志者事竟成。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要有不怕寂寞、排除干扰的心态。皇甫谧不但知错能改,还通过个人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一个浪子转变为一个大学者。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好学上进,就永远不会迟。“浪子回头金不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古代营养学家忽思慧

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少数民族作为大家庭的成员,为华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涌现出不少优秀人物。忽思慧便是其中一位,他编撰的《饮膳正要》是一部珍贵的蒙元宫廷饮食谱,也是现存最早的古代营养保健学专著。

忽思慧是蒙古人,他最擅长的是食疗。食疗历史非常悠久,远古时代,人们常常误食一些有毒食物,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但有时偶然吃了某种食物,使中毒症状减轻或治愈疾病。经过长期摸索,人们逐渐获得了辨别食物与毒物的知识,掌握了食物治疗疾病的性能。我国周代已有食医的分科。到了唐宋时期,食疗已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出现了不少食疗专书。

元朝皇帝非常重视食疗,所以让忽思慧做了宫中的饮膳御医,专门负责宫中的饮食调理,负责皇帝及后宫的营养保健工作。忽思慧对各种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滋补药品的作用、饮食卫生乃至食物的毒性等都非常有研究,因此他做出的御膳不仅有营养,而且在保健和治疗疾病上也有一定的作用。

忽必烈称帝不久举行了一次大型的国宴。在国宴上,忽思慧专门为皇帝上了一道新式全羊肉。忽必烈见了,十分诧异,问:“忽思慧,你给朕进的这是什么膳?”忽思慧急忙跪拜而道:“回禀皇上!这是在下专为皇上特制的新制羊肉,请皇上先品尝一口。”忽必烈拿出蒙古刀割了一块羊肉,吃了以后连连说:“不错!好吃。”“请皇上赐名。”忽思慧说。“你是怎么做的?”“过去我们蒙古人做全羊,其羊毛是被烧掉的,这次我把羊毛用滚烫的开水烫掉了。制作的时候,使武火烧沸,改用文火熬煮,并加了一些山珍海味。”“好哇,那就叫它‘烫全羊吧’!”忽必烈兴奋地说道,就在此次国宴上,忽必烈敕封忽思慧为太医。烫全羊,蒙古语叫“诈马”,从此以后,元代的皇帝每到秋季必在元上都举行一次“诈马宴”。

1261年,忽必烈在北征途中,经过一场激战后,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忽必烈心血来潮,想吃家乡菜肴清炖羊肉。厨师急忙烧火煮水,宰羊剥皮,剔骨割肉。正在这时,探马突然前来飞报:“敌军大队人马铺天盖地而来,仅距驻地不足十里!”饥饿难忍的忽必烈很懊丧,但兵贵神速,他一面下命部队开拔,一面喊着:“羊肉!羊肉!”这时,忽思慧急中生智,亲自与厨师动手,选了一块纯精肉,飞快地将羊肉切成薄片,投入沸水中搅拌了几下,待肉色一变,便捞入碗中,撒上细盐、葱花和姜末,给忽必烈奉上。忽必烈正馋得慌,便狼吞虎咽,接连吃了几碗,感到格外鲜嫩。战后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意点了战前吃的那道羊肉片,并召来忽思慧重赏了他,还问清了这种羊肉片的烹调技术,御赐菜名为“涮羊肉”。

元仁宗时,因为数年在外征战,四处奔波,操劳过度,肾气亏虚,患了阳痿症,十分痛苦。忽思慧根据元仁宗的情况,做了“羊肾韭菜粥”为他调治。元仁宗每天坚持喝粥,不到3个月的时间,病就痊愈了,不久王妃怀孕了,仁宗喜上加喜,大大奖赏了忽思慧,同时让忽思慧将此粥列为宫廷膳食良方,此后也经常服食。

忽思慧作为一个饮食御医,不仅会做各种有营养的膳食,还不忘整理自己的心得,并结合前代各家本草、名医方术、民间饮食的经验,在公元1330年编撰了《饮膳正要》一书。忽思慧在书中强调营养学的医疗作用,他认为最好少吃药,平时注意营养调剂,不吃药也能治病。书中还附有许多插图,如每种食物的性状,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能治什么疾病等都一一加以说明。书中还提倡讲究个人卫生,如对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晚上洗脚、薄滋味、戒暴怒等都有论述。

《饮膳正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介绍饮食保健营养的专著,对今天的饮食搭配、合理进食及治疗慢性疾病等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知识链接

食疗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有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现如今,人们越来越崇尚健康天然的治疗方法,食疗已经成为了人们寻求健康保障的主要途径。

解剖学先驱盖伦

解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早在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在长期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就积累了一定的解剖学知识。但人类历史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解剖学权威是生活在公元2世纪的古罗马医学家盖伦。

盖伦生于小亚细亚爱琴海边的佩加马(今土耳其境内)。当时,医学被认为是一门很实用的科学,很受人们重视。盖伦17岁时,开始跟随一位精通解剖学的医生学习医学知识。20岁的时候,盖伦离开故乡,开始了漫长的游学生涯。

盖伦特别喜欢研究解剖学知识,但当时解剖人体是被禁止的,所以盖伦的知识大部分是从解剖动物获得的。他解剖过的动物包括猿猴、猪、山羊、河马和象,其中以猴和猪用得最多。

在盖伦以前,医学家们认为静脉内含有血液,动脉内只含空气,但盖伦以一个极其简单的动物实验彻底否定了这种错误概念:他从动物的身体上分离出一段动脉,两端结扎,然后将两结扎部之间的部分切开,结果流出了鲜红的血液。他还用十分精细的手术,将鸽子颈部一条支配喉头肌肉的纤细神经——喉返神经分离出来,将它剪断,结果鸽子其余的一切功能都没改变,只是永远不会啼叫了,他就这样首次用实验确定了喉返神经的功能与发声有关。在神经生理学方面,盖伦通过脊髓切断实验做出了划时代的发现:在第一、第三推骨间切割脊髓,动物上即死亡;在第二、第四椎骨间切割,导致呼吸抑制;在第六椎骨以下切割,造成胸部肌肉麻痹;而在更下方切割脊髓,则仅引起下肢、膀胱和肠道瘫痪。盖伦还发现结扎输尿管后,尿液积存于结扎部位上方的肾脏和输尿管,而膀胱内并无尿液。证明尿液是由肾脏形成的,膀胱只是储存。

盖伦30岁的时候返回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在一个角斗士学校当起了医生。当时,斗兽场是穷奢极欲的贵族们欣赏兽与兽、人与兽、人与人之间残酷搏杀的地方。可以想象,在斗兽场的搏杀中,受伤的奴隶情况都很危急,他们常常是奄奄一息的时候被抬到盖伦的急救室中。对于受伤的奴隶来说,命运是悲惨的,但对于盖伦来说,这些身上满是伤口的奴隶却给他提供了仔细观察人体结构的机会。后来他将伤口称为是“进入身体的窗”。

公元164年,34岁的盖伦来到了罗马。一次,他治好了许多名医诊治无效的一位著名哲学家的重病,这位哲学家恰好是解剖学的业余爱好者,他从此成了盖伦强有力的庇护者,并经常与盖伦一起解剖各种动物。后来,盖伦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医技让他声名大振,许多贵族也纷纷来请盖伦看病。不久后,盖伦成了罗马皇帝的御医,此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学医,一边著书立说,终于写出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研究人体解剖的著作——《论解剖》。

盖伦后来成了古罗马时期最著名最有影响的医学大师,被认为是仅次于希波克拉底的第二个医学权威。在之后的1000多年时间里,盖伦的理论被西方国家奉为医学和生理学的金科玉律。其中,他对人体许多系统解剖结构的系统描述以及结合解剖构造对血液运动的系统论述,在生物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在盖伦的论述中也有许多错误,例如他所说的心间隔上有小孔,血液能通过小孔,往返于心脏左右两边。这纯是他的猜测,实际根本不存在。盖伦的许多解剖学和生理学都是建立在错误的结论基础之上的。人们后来发现,盖伦的某些错误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他所进行的解剖对象是动物而不是人。他的生理描述往往是脱离了实际,而屈从于宗教神学的需要。后来人们为消除他在解剖学、生理学上的错误影响,曾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智慧人生

触类旁通一直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它能给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一个更大的空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盖伦的理论存在一些错误,但在当时的条件下,盖伦能通过解剖动物来诠释人体结构毕竟是难能可贵的事情,这证明了盖伦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触类旁通的本领。

王叔和与《脉经》

我们把手放在腕部的桡动脉处或颈部的颈动脉处,可以明显地摸到血管在不停地跳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脉搏。中医很重视对脉搏的研究,据脉搏跳动规律总结出人的各种不同的脉象,将其作为诊病的依据。早在17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一部描述24种脉搏跳动现象的书籍——《脉经》,它的作者是魏晋时期的著名医学家王叔和。

王叔和生于公元201年,是山东高平(今邹城市)人。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残酷压榨人民,疯狂侵吞土地,农民大多破产,流离失所。宦官、外戚、士族官僚集团和地方豪强争权夺利,互相排斥,战争频发,天下大乱,生产迅速衰落,社会进入剧烈大破坏、大分裂时期。王叔和出身于农民家庭,幼年时为避战乱,举家迁徙荆州襄阳,投奔同族人王粲、王凯,得到同乡刘表的关怀,受到王氏兄弟的照顾。

王叔和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沉静的性格。十六七岁就熟读经史,知识渊博,通古达今。后来,刘表病逝,王氏兄弟归顺了曹操。王叔和目睹了战争和疾病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立志学医,以解万民之苦。从此,他多次到南阳,学习张仲景的医道。两三年后,王叔和便行医于襄阳一带,被称为“神医”。

公元208年,王叔和被推选为曹操的随军医生。其后任王府侍医、皇室御医等职,后又被提升为太医令。此后,王叔和便着手整理古代的医学典籍。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历代许多有成就的医学家都对该书进行过研究。但该书问世不久就在战争中散失。王叔和深知该书的价值,担任太医令后,他不遗余力,四处收集,加以整理,重新进行编排,将之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伤寒杂病论》得以完整保存并流传后世。

王叔和不但精通中医经典方书,而且对“脉学”也颇有研究。中医认为全身血管四通八达,密布全身,在心肺作用下循环周身,只要人体任何地方发生病变,就会影响气血的变化而从脉上显示出来。这门学问被称为“脉学”。

脉学在我国起源很早,扁鹊就常用切脉方法诊断疾病。切脉是祖国医学诊断学之“望、闻、问、切”四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时仍不为一般医家所重视,如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中指出,有一些医生缺乏脉学知识,或者对于脉学不大讲求,这样临床诊断不明,对于病患者说来是很危险的。因此,为了解决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应用脉诊诊断的问题,迫切需要一部脉学专著。后来,王叔和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计10多万字,10卷,98篇。《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并作出详细的理论性叙述,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