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的写作年代约在公元6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全书92篇,11余万字,反映了中国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为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包括了公元6世纪以前中国人民所掌握的不少有关生物学的知识。书中多次提到动、植物遗传性和变异性的概念。以“性”或“天性”来表示动、植物的某些性状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遗传性。认识到桃、李结果实的迟早、树龄的短长,都是它们内在本性各异所致;梁粟等作物子实的是否容易脱落,也由于世代相传的本性不同;马和驴杂交,能否产生后代和后代的强弱也受遗传性支配。
此外,贾思勰在书中还记述了做曲法、造酒法、做酱法和做乳酪法的共通特点,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当时对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已有相当的认识。
贾思勰和他的《齐民要术》为中国生物学和对人类生活的改进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贾思勰在遥远的北魏时期,就对生物学和农学有这样深刻的认识实在是难能可贵,记载他成就的《齐民要术》为中国的生物学和农学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提起沈括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且会自然联想到他的代表作《梦溪笔谈》。沈括是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的主要著作除了有《梦溪笔谈》26卷外,还有《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长兴集》19卷,《苏沈良方》15卷等。其中以广泛记载各地动植物的《梦溪笔谈》,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科学著作,它还记载了其他方面的生物学知识。
沈括资质聪颖,勤于思考,见多识广,能够向各行各业能者学习,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和贡献,在化学、工程技术等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此外,沈括在文学、音乐、艺术、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这些在他的著作中都有所表现。他是一位多才多艺,见识广泛的科学家。
在生物方面,沈括通过对动植物的观察和研究,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广泛记载和描述了各地所产的动植物,如南海的砗磲、潮州的鳄、西北的枸杞、北方沙漠的跳鼠等。他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知识,留下了不少科学的记录。
关于动物方面,根据沈括的描述,当时人们已了解到海蛤的种类很多,并能根据大小、颜色形态特点来辨认它们不是一类,而是各种蛤类的总称。沈括还描述了鳄的形态和习性,并介绍了当地人利用鳄的习性来捕捉鳄的方法。书中还载有关于庆州地区利用“步行虫”防除农业害虫的事例,以及河北沧州景县一带人民防御蚊虻的方法等。
在植物方面,他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和观察后,经过严谨地分析和研究,根据实物,校正了前人的错误认识。例如,指明蒲芦是香蒲和芦苇,赤剑是天麻,以及枳实、枳壳的区别等。他还以中国南北不同地区的物候为例,说明植物生长与温度的密切关系,为人们的种植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此外,他在解剖生理方面也有比较精深的研究,他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提出,人有咽和喉两个部分,咽用来咽食食物,喉则用来通气,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沈括是一位知识广博,乐于探索的伟大科学家。为了纪念这位世界闻名的中国古代科学家,1979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在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编号2027)命名为沈括。
沈括是一位博学的科学家,他的《梦溪笔谈》是一部名垂青史的巨著,堪称当时的“百科全书”,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就能有如此博才的科学家和科学巨著,真是令人感叹之余萌生敬佩之情。
苦尽甘来的格斯耐
同学们,成功之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成功人士在成功之前都经历了苦难。格斯耐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家。格斯耐出生在瑞士的苏黎世城,由于他是一位贫穷的毛皮匠的儿子,所以,他的童年是苦难的,更为不幸的是,在格斯耐15岁那年,他的父亲在卡帕尔的一次会战中不幸阵亡了,年幼的格斯耐失去了继续上学的机会。
可是,天无绝人之路,命运又眷顾了这位未来的科学家,正当格斯耐处于最困苦无助的时候,他的叔父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格斯耐的叔父是一位植物学爱好者,不仅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还采集和珍藏着许多植物标本。格斯耐于这样的叔父生活在一起,每天接受这些耳濡目染的熏陶,为将来从事自然科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但是格斯耐叔父的经济状况同样是不容乐观的,格斯耐又怎能再有重新上学的奢望呢?但格斯耐拥有奋发向上的精神,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茨维英利奖学金,从而使他重新得到了在苏黎世继续学习的机会。接着,他又去斯特拉斯堡上学,后来,又到法国布尔日留学深造。
按照当时的奖学金规定,凡是享受国家的奖学金者,都必须把宗教神学作为学习的主要课程。然而,格斯耐从小就立志于自然科学研究,对宗教神学毫无兴趣。所以,他一到法国,就积极投入到了他早已迷恋的医学和自然史之中,反而把宗教神学当成为应付差事的“副业”。
但是,他还是因为不务神学“正业”而被取消了享受奖学金的权利。对于经济状况不好的格斯耐来说,没有了奖学金,他就必须放弃他所热爱的学习生活。后来,他只能回到苏黎世去教书度日了。
到了十五六世纪早期,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也使被禁锢了几百年的自然科学,其中也包括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理论在内,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因而也迫使占统治地位的教会势力,去批判经院哲学的权威和阿拉伯文的著作。在这种新形势下,格斯耐不仅第二次获得了奖学金,而且也使他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对医学和自然史的学习研究。
从格斯耐到蒙彼利埃和巴塞尔学习开始,他终于逐步交上好运了。他于16世纪40年代在巴塞尔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被委任为卡罗里努穆大学的自然史讲师。紧接着,他开始了科研工作,到意大利搜集地中海地区的动、植物标本,翻译了希腊文、阿拉伯文和希伯来文等著作的目录,有20卷之多,并在几年后出版,定名为《万有书目录》。观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作啊!
从格斯耐的品德而言,他也是一位德高望重和值得效仿的楷模。他提出了科研工作的准则;他总结了著书立说的方法;他指明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对于图书馆和科学家的重要作用;他阐明了人生的意义,不是索取而是奉献……格斯耐不仅说到了而且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
16世纪60年代,格斯耐在一次同毁灭性鼠疫的斗争中,不怕自我牺牲,顽强而又勇敢地全力以赴去医治他的病人,但他终究没有逃过厄运,还是染病在身,不幸病逝。格斯耐以49岁的短暂年华,换取了动物学史上一块闪闪发亮的指路碑文。格斯耐的一生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品质和精神。
格斯耐苦尽甘来的故事让我们知道,只要是热衷于所追求的事业,坚定信念,无惧挫折和痛苦,勇敢前进,最终会获得成功。
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
说起李时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著有著名的《本草纲目》。现在,让我们再深入地了解一下这位历史名人和他的伟大著作。
李时珍,字东壁,晚号濒湖,中国明末医药学家和博物学家,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他家世代都从事和医学有关的行业,祖父是走街串巷的“铃医”,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著有《人参传》、《艾叶传》和《四诊发明》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李时珍自然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时珍幼时常随父上山采药,获得不少动、植物和医药知识,14岁时考中了秀才,但以后 3次参加举人考试都未中,于是他放弃了考取功名的道路,立志行医看病,研究医学,为人类造福。终于,他在医学上的才能被人们发现了,他被聘为楚王府奉祠正,掌管良医所,后又被推荐到京城太医院,担任院判。
换了一个生活环境的李时珍有机会饱览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医药学典籍,并看到许多平时难以看到的药物标本。这对于他的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李时珍在对历代本草的研究时发现历代本草存在着名称、分类等混乱,因此,他认为重新编写本草书是很有必要的。他曾把重修本草的希望寄托于太医院的正式工作中,但太医院的官员竟指责他擅自改动古人的经典,实在是太狂妄了。李时珍觉得无法苟同于太医院内官员的想法,不想在这里再待下去,所以他便借口生病辞归,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为了编写好这部庞大复杂的著作,他不仅参考了近 800多种历史文献,做了充分的理论研究工作,而且还亲自实践,走遍大江南北实地考察、收集验方。他先后到过太和山(湖北武当山)、庐山(江西)、摄山(江苏栖霞山)、茅山(江苏)、牛首山(江苏)等地采集标本,摹绘图象,付出了异常的艰辛。终于,他经过27年的努力,3次修改其稿,在他61岁时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著。
《本草纲目》全书25卷,190多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除载金、元以前名家所录1518种外,新增加了374种),集方8160首,附图1160幅,总结了中国明代中期以前的药物学知识和用药经验,纠正了以往本草书中的许多错误,推动中国医药学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把中国的医药科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它也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动、植物著作,它所记载的药物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3大类,其中植物1167种,动物478种,这比收载动、植物种类最多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还多200多种。
李时珍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动、植物分类方法,独创了自己的一套分类方法。
李时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意识到动、植物界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自然等级,这在他的动物分类系统中反映得尤为明显。他的分类方法虽还不够完善,但以动、植物的形态、习性、用途等为依据,创造有条不紊的分类方法,在当时,无论是在中国或是在世界上,都是很先进的。
此外,《本草纲目》还收载了 200多种矿物药,并对这些矿物药的形状、颜色、鉴别和探掘方法做了描述;《本草纲目》在化学方面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对金属与合金的区别的记述比前人详细得多。李时珍逝世3年后,《本草纲目》在南京首次出版,即金陵版。后来又在江西翻刻,此后被辗转翻刻了几十次,促进了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和对动、植物的研究。
17世纪初,《本草纲目》就传入日本,18世纪初传入欧洲,并相继被译成日、朝、德、法、英、俄、拉丁等多种文字,对世界医药学界和博物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伟大的遗产,也是世界的财富,它是李时珍27年艰辛跋涉、潜心钻研的结晶,它留传下来的不只是当时先进的知识,还有李时珍那令人称赞的精神啊!
敢于挑战权威的哈维
翻阅科学史,时我们会发现,大凡在科学史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都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哥白尼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怀疑“地心说”,才创立了全新的“日心说”。到了17世纪初,又出现了一位敢于向权威提出怀疑的学者——哈维。
哈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富裕农民的家里。他19岁毕业于英国的剑桥大学,之后到意大利留学,5年后成为医学博士。在意大利学医时,他还常常去听伽利略讲授的力学和天文学,他的求知欲已跨越了学科的界线。伽利略注重实验的做法对哈维影响极大,这为他日后研究医学,发现人的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
说到认识人的血液循环,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讲,只要翻阅生物书籍就能轻松了解。然而,在古代,要认识它可不容易,人类经历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程。
在古代,人们把著名学者、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言论誉为仅次于神的权威,不容置疑。而这位学者竟然十分错误地提出人体内(血管内)充满着空气。由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盲目崇拜,使他的这种错误的说法延续了几百年。直到1800年前,有一位古罗马的神医盖仑,他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人血管里流的是血。虽然盖仑的理论比亚里士多德前进了一大步,然而盖仑认为,血液在人体内像潮水一样流动之后,便消失在人体四周。由于盖仑也是一位名望极高的神医,于是人们在近千年内都把他这种血液理论奉为真理,不容置疑。
然而,科学是在一步一步不断前进发展的,人们的见解也在一次次对前人观点的颠覆中不断前进。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为科学的前进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当时有一位比利时的医生维萨里认为盖仑的理论是错误的。不久,西班牙的医生、宗教的改革者塞尔维特便提出了血液在心肺之间进行小循环的看法,使得这两位巴黎大学里的同学,相继向权威盖仑进行挑战。但是他们都付出了惊人的代价,由于他们无畏地向权威发出挑战,最后都受尽折磨,被迫害致死。
半个世纪后,已经成长为一名医生的哈维决心弄清人体血液的奥秘。哈维认为血液理论的完善一定会对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和贡献,所以,他选择血液这一领域,进行秘密研究。
哈维是一个善于思索的人,他不迷信权威的理论,敢于对权威理论提出质疑。他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他问自己“血液真的流到人体四周就消失了吗?怎么会消失呢?”等等。
因为上大学时,伽利略的实验精神对哈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他决心像伽利略一样,通过实验去揭开人体血液循环的神秘面纱。这一系列实验,他首先从动物开始,他认为动物的血液与人有着相似之处。他解剖了许多大动物(据他的笔记记载,他一生共解剖过动物的种类多达40多种),通过解剖,他终于发现心脏像一个水泵,把血液压出来,血液便流向全身。
哈维先用兔子和蛇作为实验对象,他把它们解剖开之后,找出还在跳动的动脉血管,然后用镊子把血管夹住,观察血管的变化。他发现血管通往心脏的一头很快膨胀起来,而另一端马上就瘪下去了,这说明血是从心脏里向外流出来的,由此证明动脉里的血压在升高。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找出了大的静脉血管,用镊子夹住,其结果正好与动脉血管相反,靠近心脏的那一段血管瘪了下去,而远离心脏的另一端鼓胀了起来,这说明静脉血管中的血是流向心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