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经典音乐故事
4320600000007

第7章

钢琴曲《彼特拉克的第104首十四行诗》写于1848年,是钢琴曲集《旅游岁月》第二集中的一首,这一集共有七首作品,都得利于在意大利旅游期间产生的灵感,合成一集,取名《意大利》。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摇篮,人文主义艺术家的遗迹比比皆是,李斯特根据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文化遗产所赋予他的心灵体验,写下了这些具有标题性的艺术小品。这其中包括根据拉斐尔的绘画写的钢琴曲《婚约》。在佛罗伦萨,他拜谒了人文主义推动者梅迪契家族的墓地,墓碑上有米开朗琪罗的浮雕《思想者》,他写了一首以此为标题的短曲,沉静肃穆而富于诗意。但丁的《神曲》是幻想奏鸣曲《但丁》的诗意来源。彼特拉克的三首十四行诗分别是三首抒情小品的标题,这三首十四行诗分别是彼特拉克《诗体书简》中的第47首、第104首、第123首,这里的《彼特拉克的第104首十四行诗》成了李斯特的钢琴短曲里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也是最富于爱情诗意的一首,是浪漫派钢琴小品的名作。

李斯特以彼特拉克十四行诗为标题的三首钢琴小品,最初是供人声演唱的艺术歌曲,后经李斯特自己改编成钢琴曲。乐曲仍保留着歌唱性,亲切而热情,爱的浪漫涌动其中,与门德尔松的钢琴曲无词歌如出一辙。这些年大提琴家梅斯基应唱片商之邀录制了一批由舒伯特、勃拉姆斯、舒曼等人的艺术歌曲改编的大提琴曲,也冠之以“无词歌”的名目,艺术性如何,只有听者自己判断了。

从中世纪传说、民间故事或文艺复兴艺术品和文学作品里寻求题材和获取灵感,是浪漫派作曲家的通好。李斯特从中汲取诗意的诗人彼特拉克,不仅获得过罗马桂冠,还被后世尊崇为“文艺复兴之父”。彼特拉克致理想化的恋人劳拉的诗篇促进了文艺复兴时期抒情诗的繁荣,他献给劳拉的《歌集》共有317首互相关联的十四行诗,这些诗确立了意大利十四行诗的艺术形式,被称作彼特拉克体。

彼特拉克在大半生的时间里热恋的情人劳拉,其身份不详,有一种说法认为劳拉是一位骑士的妻子,年轻美貌,风情千种,仪态万方。彼特拉克对劳拉的爱慕纯粹属于柏拉图式的爱情,仅限于精神上意念上的追恋。据说并没有付诸任何实际行动的追求。他从23岁见过劳拉一面之后,便开始写献给劳拉的抒情诗,直到47岁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不停地书写和编订,最终把这三百多首爱情诗编成两部分:《劳拉在世时所作》和《劳拉死后所作》。在这些爱情诗里,他把劳拉理想化,描绘成完美的近乎于女神的形象,对其倾注热情奔放的感情,语言清澈明快,既委婉含蓄又倾吐爱意,对爱的苦苦追求和伴随着爱的忧伤表达得委曲流动,时而大喜时而大悲,把爱的悲欢表达得淋漓尽致。彼特拉克的这些抒情诗是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高潮,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上和情感表达方式上开近代抒情诗之先河。

李斯特的钢琴曲《彼特拉克的第104首十四行诗》所本之原作是传诵百代而不衰的名篇,其原诗是这样的:

找不到安宁,也无力斗争;

我恐惧又希望,我是烈火又是冰霜;

我飞上了天,又坠在地上;

拥抱了宇宙,却又两手空空。

我陷入狱中,它既不开放,也不关闭,

它不强我居留,又不释我他去;

爱情不赐我以死,又不放我生,

不欲我乐,亦不免我于苦疾。

我视而不见,喊而无声;

我渴求毁灭,却又祈求生存;

我厌恨自己,却又爱着别人;

我日以痛苦为粮,笑在泪中;

生与死同为我所厌弃,

我之所以如此,姑娘,全都是为了您。

(张洪岛译自意大利文)

李斯特从彼特拉克的抒情诗里选取题材,并不是为了复制古人的情感或是怀念文艺复兴大师,而完全是按照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们通常的做法,立足于文学和诗。彼特拉克的第104首十四行诗所提供的情感内容又恰好是浪漫主义艺术的典型题材,即对爱情的渴望和得不到爱情的感伤。他借助古人诗句的灵感来表达现代人的感情。所以,他的音乐里没有我们看了标题所预感的古代气息,完全是浪漫风格的流动旋律。乐曲在华丽流畅的旋律里隐含着忧伤的内省,爱的欢乐与痛苦交织成矛盾的心理,形成戏剧性对比。这样的艺术处理与诗人的原作里的情感内容是完全一致的,重现了彼特拉克诗中的叹息和眼泪。

但是,如果有人以为李斯特写钢琴曲《彼特拉克的第104首十四行诗》是为了寄托个人的爱情痛苦,那就错了。李斯特生就一个风流种子,最善博得女人的欢心,他用不着为爱情而痛苦。在他最初把彼特拉克的抒情诗谱写成歌曲时,正在意大利旅游,与他为伴的是玛丽·达古公爵夫人。这位美貌风雅又博学多才的贵妇此时已为李斯特生下第二个女儿科西玛,这就是后来的彪罗夫人和瓦格纳夫人。

李斯特个人的爱情生活虽然没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地方,他写的爱情题材的钢琴曲却优美动人。在这个短小而紧密的结构里,激烈痛苦与绝望的感情和爱情的欢乐都得到尽善尽美的展现:热情与亲切、沉静与梦幻,是诗意境界的完整表现,这首乐曲以令人难忘的方式重现了诗人的热情,也成了浪漫主义钢琴小品的典型之作。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一提到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人们就会想到一个声音,这就是着名的“命运的叩门”。着名的“命运的叩门”,是对解释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最简短而又最形象化的注释。“命运的叩门”这句话被重复了不知多少次,几乎要被某些音乐“行家”指斥为对贝多芬音乐的庸俗化、简单化的形容。可是我们这里还是要再重复一遍这句话,因为这句话的确是理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最中肯的断语,它出自贝多芬本人之口。据贝多芬的学生,贝多芬传记作者辛德勒的记述,他曾向贝多芬请教关于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主导动机的寓意,贝多芬回答说:“这是命运的叩门,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后来人们就称第五交响曲为“命运交响曲”。

我们不必为这句话是否真的出自贝多芬本人而繁琐考证。也不必围绕主题音型是否象征某种具象化的音响而争论不休。还是应该多了解一点贝多芬创作这部交响乐的生活背景和精神状态。再从贝多芬的音乐里去感悟贝多芬用他那崇高的启蒙精神点燃的生命之火。

贝多芬开始构思并动笔写第五交响曲是在1804年,那时,他已写过“海利根遗书”,他的耳聋已完全失去治愈的希望。他热恋的情人朱丽叶塔·齐亚蒂伯爵小姐也因为门第原因离他而去,成了加伦堡伯爵夫人。一连串的精神打击使贝多芬处于死亡的边缘。但是,贝多芬与命运展开了顽强的抗争。他在一封信里写道:“假使我什么都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世界,这是不可想像的。”贝多芬在一生中最痛苦的时期,展开了一次旺盛的创作高潮:第三交响曲(英雄)尚未写完,第五交响曲(命运)已开始动笔。1807年《命运》完成并出版之前,活泼浪漫的第四交响形成鲜明对比。

曲已在一年前上演。1808年《命运》上演,同场首演的还有第六交响曲《田园》,第四钢琴协奏曲和为钢琴、合唱与乐队写的幻想曲。在此期间,完成的着名作品还有:钢琴奏鸣曲《华尔斯坦》、《热情》,俄罗斯弦乐四重奏三部,贝多芬自己钟爱的唯一一部歌剧《菲黛里奥》和三种《莱奥诺拉序曲》,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这也是世界小提琴经典作品),C大调弥撒曲,等等。所有这些作品都堪称是煌煌巨着,每一部后来都成为垂世之作。这是贝多芬留给世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1808年12月22日晚上,在维也纳剧院举行了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上,连续首演了贝多芬的四部新作品,它们是《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四钢琴协奏曲》和《钢琴、合唱幻想曲》,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和担任钢琴独奏。刚刚摆脱精神折磨的贝多芬表现出惊人的人格力量:一个晚上,四部大型作品,十二个乐章,外加一部幻想曲一起上演,连续120分钟的辉煌旋律,可以想像在那个晚上维也纳剧院被贝多芬的生命之火映照得何等灿烂夺目。但是,演出并不像我们今天想像的那样盛况空前,贵族们的耳朵听不惯贝多芬音乐里强烈的音响对比,反应冷淡。乐师们欺负贝多芬耳聋,不肯好好演奏,这场音乐会成了贝多芬的自我燃烧。在这次音乐会以后,贝多芬永远告别了钢琴演奏舞台。他再也没有以演奏家的身份登台演出。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展现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激烈斗争和获得灵魂自由的胜利欢悦。虽然贝多芬创作这部交响曲时,个人遭遇到许多苦难,但是他的音乐追求的却是人类的欢乐。他不以一己之悲欢,局限自己的创作,因此,贝多芬的音乐具有崇高精神。这种精神的崇高寄寓在“通过苦难的欢乐”之中,它揭示出人类精神历程的艰难和战胜苦难的崇高之美。

第五交响曲共分四个乐章,四个乐章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它们不仅是顺理成章的,而且还被那个着名的“命运主题”贯成一体。贝多芬所说的“命运”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天命”或“天数”,这个命运是指人生的苦难和种种不幸。而人应该战胜苦难,主宰自己的生活,达到人类光明的理想。所以,他在给阿芒达牧师的信中说过那句名言:“我决心扫除一切障碍……我将扼住命运的喉咙。”音乐的第一乐章开门见山地推出主题——“命运的敲门”,这声音威严、顽强甚至凶险,它环绕四周不时降临,挥之不去躲避不及,使人紧张不安。第二主题是抒情性旋律,温和舒缓,然而,第一主题的命运动机再次袭来,斗争的画面就是这样戏剧性地展开。矛盾冲突愈演愈烈,形成了乐章的高潮,最后,敲门动机的沉重音响结束了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有如一首抒情诗,表现了人的感情体验的复杂世界。在流畅的行板上,第一主题深沉安详,蕴含着内在的热情,这个旋律是从民间歌曲改编成的。第二主题是具有号召力的英雄色彩旋律。两个主题轮换变奏,乐曲从温情柔弱逐渐发展成坚定有力的进行曲。

第三乐章是别开生面的谐谑曲,分为主部、中部和再现部。这个乐章又展开了两种力量紧张冲突的广阔场面,这是人与命运的最后搏斗。主部音乐中两种矛盾因素形成对比,大提琴和倍大提琴在辗转沉思,这时,圆号带着那命运的叩门声再次闯入,但是这次已不是低沉的暗示,而是响亮威严,严峻地行进,具有进行曲的特征。基本主题与命运动机轮流呈现,冲突更加明显。最后,命运动机占了上风。乐章的中部晦涩的小调式转成开朗的大调,精神为之一振,人间的欢乐形成不可遏制的力量。第三乐章在凯旋的欢腾气氛中直接过渡到第四乐章,充满光明和胜利的情绪。在这个乐章里,命运动机的阴影仍然存在,但只是一个影子而已。最后,当胜利和欢乐的终曲响起时,它已经完全销声匿迹,最后的狂欢是对人的力量的赞美和歌颂。

在第五交响曲里,贝多芬通过对人生光明的歌颂,表现出他自己的高贵人格。有评论家说贝多芬就是在这部交响曲上成为一个巨人的。恩格斯在书信里甚至说:“如果你还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那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也没听过。”恩格斯之所以用如此夸张的言辞形容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是因为在贝多芬的音乐里潜在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把人类心灵深处隐藏很深的某种东西启发出来了,使这个蒙昧已久的东西被唤醒,成为人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格力量。

假如我们自己在人生之路上遇到某种苦难或是遭到命运的捉弄,那么就请去追寻一下贝多芬第五交响曲里展现的精神境界吧!这样一切都会变得微不足道的,人生的意义比我们身边的一切都伟大得多。这就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告诉我们的。

现在再把贝多芬创作第五交响曲时个人的遭际与音乐中凝聚的强大力量做一个对比,更可以显现出贝多芬开阔的心胸和高尚的人格。贝多芬自己的生活经历固然是产生他的音乐的基础,但是,贝多芬在创作中完全进入了忘我的境界。他善于观察人类灵魂的深处,善于体会人类的感情,而并不宥于一己之私,因为他已经完全把自己交给了艺术。他说:“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仅仅为我的艺术和未完成的职责而活着。”他用自己的音乐给人类精神带来灿烂的阳光,也是他自己生命活力的表现,用心倾听他的音乐可以产生人性的内省,把人生的意义显现出来。19世纪浪漫派大师舒曼评论第五交响曲时说:“不论你听过多少遍,都会自然产生一种新的敬仰和感叹,只要世界上还有音乐在,它就会世世代代传下去。”

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

19世纪中晚期的德国着名指挥家汉斯·冯·彪罗,具有多方面音乐才能,他既是指挥家,又是钢琴家,还兼作曲。他有慧眼识真珠的本领,能准确地洞悉音乐作品艺术价值的真伪。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被尼古拉·鲁宾斯坦弃之不取,而彪罗看了总谱,则立即断定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并由他首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另外一个本领是音乐评论,他语言犀利,经常一语中的,有如寸铁伤人,又能出口成谶,令对立一方无以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