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经典音乐故事
4320600000024

第24章

第六交响曲是贝多芬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所谓标题音乐是指音乐具有故事性、情节性,表现文学概念或绘画场面。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被认为是标题音乐的典范。贝多芬对这部交响乐加的标题是“田园生活的回忆”,他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贝多芬怕人们误解他的音乐,更明确地说:“《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他强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

《田园》交响曲共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各有一个小标题。第一乐章是“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音乐在平静安宁的气氛中进行,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反复交替,作者并不在主题上加以他擅长的发挥手法,只是朴实地重复,形成恬静清新的自然美景,音乐自然流动,没有强烈的力度变化,表现出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的精神安宁。

第二乐章小标题是“在溪边”。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熏风微拂,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远处的树林好像在做着深呼吸,音乐的律动微微开合,暗示着一种生命的韵律涵养在博大寥廓的大自然里。一组木管乐器模仿的鸟鸣打破了宁静,音乐更加富于诗意。

据《贝多芬传》的作者辛德勒记载,他曾经陪伴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一条山谷旁的小溪边漫步,途中,贝多芬踏上一片草地,背靠一棵树说:“我就是在这儿创作了《在溪边》,黄鹂、鹌鹑、夜莺和杜鹃,都鸣叫着,我把它写进乐曲里了。”

《田园》交响曲的第三、四、五乐章不停顿连续演奏。第三乐章是“乡民欢乐的集会”。音乐取材于民间旋律,描写乡间村民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活跃而喧闹,质朴而粗犷,像一幅色彩鲜明线条粗豪的民间风俗画。当欢乐的场面达到顶点的时候,音乐出现了一些不安并很快变成远处的雷声,欢乐的集会被打断,音乐进入第四乐章“暴风雨”。狂风呼啸,裹挟着雷电排山倒海般袭来,转瞬间便笼罩了一切。整个乐队都在急速飞旋,弦乐刮起一阵阵旋风,倍大提琴发出沉重的怒号,短笛凄厉的尖啸像是狂风的呼哨,铜管和定音鼓的霹雳令大地震颤,包含乐队全部音域的半音下滑好像风暴在横扫一切,想把世界带进地狱一般。但是,“卷地风来忽吹散”,暴风雨很快就过去了,代替它的是田园牧歌,音乐进入第五乐章“暴风雨后的愉快和感激情绪”。雨后复斜阳,大地恢复平静,草地发出清新的馨香,牧歌传达着对大自然的感激心情,这种喜悦、安宁、欣慰的情绪一直贯穿这个乐章,整部交响乐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

从18世纪到19世纪,以维瓦尔第的《四季》为开端,出现了千百首描绘自然或是表现人与自然融合的音乐,其中最为优秀的当属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他深知应该如何把自然景致转变成人的情绪并形诸音乐。他说:“你们会问,我的乐思是从哪里来的?我可说不准,反正是不请自来的,直接或间接地。我几乎能伸手抓住它们,在大自然怀抱里、在树林里、在漫游时、在夜阑人静时、在天将破晓时,应情应景而生,在诗人心中化成语言,在我心中则化为音乐,发响、咆哮、兴风作浪,直到最后具体化作一个个音符。”

贝多芬一直到晚年都保持着每天外出散步的习惯,但却再也没有写过《田园交响曲》这样描绘性的标题音乐。他晚年的漫步越走越远,几乎成为行军,有一次沿着河谷走出太远,竟迷路回不了家,天黑以后在一个小镇上东张西望,不知自己身处何方。又累又饿的贝多芬在一家窗户外向里张望,竟被人当作流浪汉抓住,这是他晚年的一段轶话了。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一向与贝多芬、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并列,被称作“四大小提琴协奏曲”。音乐爱好者的这种说法虽有失浅俗,但这几首协奏曲的确堪称小提琴音乐的经典文献。门德尔松在当时的乐坛上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但是,一个半世纪过去之后,他的名字却因这首小提琴协奏曲而广为人知。任何一位小提琴演奏家都把这首协奏曲列入自己的演奏曲目,在行销于世的CD唱片中可以找到这首协奏曲的60余种不同版本。

门德尔松的这首协奏曲常被有才能的小演奏者用来证明自己的音乐表现天赋,这些孩子通常只有八九岁,最多不超过十二岁。在这样的年龄上演奏门德尔松,会被认为是天才少年。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曾经被错误地当作门德尔松13岁时的作品介绍给公众,这个粗心的错误无情地击碎了许多人的音乐梦,因为在那样的年龄上圆满地演奏这首曲子尚且不易,更不要说写出这样名垂史册的经典之作。门德尔松9岁开始公开演出,12岁开始写歌剧,很多介绍他的文章称他是音乐神童,这很容易导致对门德尔松的错误理解和评价。门德尔松的音乐天赋固然很好,但是他的音乐成就主要得益于良好的教育。他的母亲音乐修养很高,是他的第一位钢琴教师,稍后他又入钢琴家柏尔格和音乐理论家策尔特门下学习,这是两位着名的音乐教育家。门德尔松的祖父是一位哲学家,颇有声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里有关于他的词条,在他的影响下小门德尔松的学业全面而精进,并养成了严谨审慎的学风,这对他的音乐风格影响很大。由于他出身于名门望族,有机会结交当时最负盛名的思想家、艺术家:他结交过大诗人海涅;他曾在西方唯心主义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家里客居,与老黑格尔谈论哲学问题;他多次住在大诗人歌德家里,为比他年长60岁的歌德讲解音乐;他又是着名钢琴家胡梅尔的学生,胡梅尔把自己从莫扎特、萨列瑞那里学到的东西传授给他;作曲家韦柏也是门德尔松家的常客。在如此文化氛围里熏染出来的门德尔松养成了冷静缜密的思辨能力,全面正规的教育促成他善于研究发掘古典音乐家的音乐遗产。沉睡了近百年的古典音乐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作品就是经他的提倡才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其伟大价值的,这对后世音乐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门德尔松26岁就主持德国最着名的格万音乐厅,30多岁时创建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并亲自担任院长。这些艺术经历使门德尔松的音乐创作有浓厚的学者风度,他不同于莫扎特、舒伯特、罗西尼等天才音乐家,创作起来有如神佑天助,门德尔松的音乐保持着古典音乐式的均衡,感情表达妥帖得体,又不失时代的浪漫气息。有人说门德尔松家庭环境优越,生活道路顺利,故而音乐风格华丽恬美,缺乏震撼力,这有失公允。试想贝多芬之前的古典音乐家,有哪一位是以“震撼”开路的呢?门德尔松固然不像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那样饱尝人世艰辛,但是,他对音乐的严谨态度使他创作的过程同样艰苦。这一点从《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写作过程就可以看出,这首曲子从开始创意到最终完成,前后历时近七年,而作品的价值,可以用20世纪最负盛名的小提琴大师海菲兹的话说:“如果门德尔松的音乐从世界上消失,则其他一切音乐将会终结。”

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与许多世界名曲一样,背后也有一位演奏家。门德尔松16岁时便结识了比他小一岁的费迪南·戴维,戴维虽然只有15岁,已经是一位有声望的小提琴演奏家了,两个人在音乐上的见解颇为一致,这使二人结成了多年的深厚友谊。1835年门德尔松被任命为莱比锡格万音乐厅总监,他聘请戴维充任乐队长。他创建了莱比锡音乐学院以后,又推荐戴维担任小提琴系主任。在以后的音乐活动中,两个人融洽合作,《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过程可谓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门德尔松最初产生写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的念头是在1838年7月,在给费迪南·戴维的信里他写道:“我想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给你今冬演出用。有一首e小调的旋律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开始部分老是使我不得安宁。”门德尔松刚刚为这首协奏曲打腹稿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音乐同道戴维。在他看来,戴维既有音乐天赋,又抱负不凡,勤奋好学,幸运的是戴维一直在顺利地前行,在艺术上没有误入过歧途,这是成就一个演奏家难得的条件。

但是这首协奏曲并没有在这年冬天写出来,直到第二年夏天,戴维也没有看到一个音符。也许是期待伟大作品问世,也许是技痒难熬,戴维写信给门德尔松,催问协奏曲的进展。门德尔松回信说要想写出光辉灿烂的作品谈何容易,尤其是“像我这样一个人怎么写得出来呢”?

后来当戴维终于拿到部分已写出的总谱时,他立即断定这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他甚至用这部尚未见全形的草稿与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相提并论,他言之凿凿地说在此之前只有一首真正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现在有两首了。

戴维的称誉是对门德尔松的鼓励,也促使这位本来就属学者型的作曲家更加严谨地写这首协奏曲,他陆续把写成的新段落交给戴维看,戴维也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的意见。门德尔松很重视戴维的意见,他对初稿反复修改润色,用去大量时间,这使作品问世的日期大大向后推移。幸运的是门德尔松和戴维都具有学者气度,审美趣向又志同道合,所以没有发生过争执,尽管写作、讨论、修改拖了长达六年半之久,但是双方都没有失去耐心,更没有发生柴科夫斯基与鲁宾斯坦、勃拉姆斯与约阿纪姆、柏辽兹与哈贝奈克那样的龃龉。

1844年12月,《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总谱终于送到出版社,而在此之后门德尔松又做出新的改动。有些音乐传记作家谈到门德尔松便说他环境优越、一生顺利,据此便断定门德尔松创作上也轻松自如未入深壑,他们显然忽略了门德尔松一些主要作品的创作过程。

1845年3月《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在格万音乐厅上演,戴维担任独奏,门德尔松因病没能指挥首演。这首协奏曲与许多世界名曲久经磨难被埋没又被发现的命运不同,它一经公演立即赢得声誉,而且历经一个半世纪长盛不衰。只有在纳粹德国时期,希特勒曾丧心病狂下令禁演此曲,但是,德国人太喜欢这首曲子了,他们把门德尔松的名字拿掉,继续上演,纳粹当局也只好听之任之。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倾注了门德尔松的全部感情,处处洋溢着惊人的才华,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乐派完美结合的最高典范,并影响着门德尔松身后一个多世纪继往开来的音乐家。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艺术个性十分显着。门德尔松十分尊崇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大师开创的古典音乐传统,但又不为古典音乐的形式所束缚,他汲取的是古典音乐的精神,即崇高、尊严、自由。门德尔松又是19世纪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在《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里充满了热情的幻想,加以温柔浪漫的抒情。门德尔松与其他浪漫派音乐家奔放的激情不同,他善于用匀称均衡的形式来控制感情的流露,从这方面看,人们又说他是保守的学院派。但是门德尔松的音乐里绝没有学院派的典雅安逸,相反,他喜欢用简朴的民间风俗旋律表现大自然主题和超诣的幻想主题。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上演之后两年,年仅38岁的门德尔松去世,死因据说是他姐姐芳妮病逝给他带来太大的悲伤。芳妮是门德尔松家族的又一位音乐天才,卓越的钢琴家。门德尔松的48首钢琴曲无词歌里,有一些其实就出自芳妮之手,不过现在已分辨不出是哪几首了。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德国古典音乐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没有任何一位音乐家像他那样一生默默无闻而身后却名垂百世。他的作品在他生前不曾广泛流传,去世更是了无人知。直到他辞世后半个世纪才有独具卓识的音乐评论家出版了巴赫的传记,又过了一百年才出版他的全集。巴赫一生创着甚丰,虽然有许多手稿已散佚,但传世作品仍有五百部之多。

巴赫的被重新“发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流传。比巴赫晚出近百年的贝多芬在图书馆里研读了《平均律钢琴曲集》之后惊呼:“他不是小溪(Bach:德文,小溪),应该是大海!”一语道出了这部钢琴曲集的博大精深。

《平均律钢琴曲集》又称作《前奏曲与赋格曲集》,分为上下两卷,每卷各有24首前奏曲和赋格曲,是为小键琴而作,这是巴赫很钟爱的一种乐器。小键琴和大键琴又叫古钢琴,是钢琴的前身。有说法是巴赫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学习音乐而创作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此说很值得推敲。从作品结构的谨严规整来看,《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确是很优秀的教材,但是,从恢弘的气势和丰富的音乐风格看,它是巴赫一生音乐创作和研究的总汇,无处不折射出巴赫音乐思想的光辉。简单地把这部作品当作音乐教材看,就大大低估了它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当曲集的下卷完成时,他的几个儿子早已功成名就,成为饮誉一方的名家了,当时的欧洲只知道“伦敦巴赫”、“柏林汉堡巴赫”和“比克堡巴赫”,而对他们的父亲,人们只当他是一位老琴师而已。

《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卷编成于1722年,下卷完成于1744年,前后历时二十余载,这段时期是巴赫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曲集的最终完成是巴赫的思想和他对复调音乐探索的总结,所以音乐评论家说这部作品是“巴赫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