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穷人穷心灵,富人富思维
431700000091

第91章 4像玩游戏一样教孩子理财

第十九章4像玩游戏一样教孩子理财

一位银行家的儿子获得博士学位后,改信了基督教。这件事深深地伤了这位犹太教徒的心,尽管两个孙子经常来看他,他仍然闷闷不乐。

一天,银行家看到两个孙子在玩纸牌,便问他们在玩什么游戏。

“我们在玩银行家的钱。”孙子不假思索地说。

老头一听,喜形于色:“孙子身上仍然是我的血脉!”

犹太人注重金钱,认为金钱是现实中万能的上帝。金钱在他们眼中显得无比神圣,但是在赚取金钱的时候,他们却把金钱当做是一种很好玩的物品,像玩游戏一样来赚钱。

其实,父母在教孩子理财时,也可以像犹太人那样,把金钱看做是一种好玩的东西,把教孩子理财看做是一种游戏,将理财知识或理念融入到游戏过程中去。

可以说,在孩子理财技能的培养方面,父母扮演着多重角色,有时是老师。有时是合作者。有时甚至是玩伴。单纯的说教可能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父母应该学会在陪孩子玩耍的过程中,一点点地向孩子渗透理财理念,寓教于乐,效果反而会好过苦口婆心的教导。

下面我们看看文文的奶奶是怎么做的:

我看有关儿童教育的书,说在开发智力时,还要重视情商和财商。情商是讲人际相处之道,财商指什么,我也不太了解,但自从有了孙女文文后,我也开始尝试开发她的财商。

文文两周岁之后已能够认识币值,并知道拿钱买东西。这时,我决定适时对她进行认钱、知钱、花钱、挣钱与存钱的财商教育。

认钱。文文两岁时,玩什么扔什么,有时连钱也扔。我就告诉她:这是钱,是爸爸、妈妈的劳动所得,要珍惜。

花钱。所有的孩子在懂事之后,都会知道钱是好东西,能换来吃的、玩的、穿的、用的,但怎样让孩子真正对花钱有清醒理智的认定、树立些相对比较正确的观念是很重要的。

我给文文买小食品时,常常让她自己交钱。如买奶油雪糕、果汁、酸奶等,都是1元钱1份,我都试着让她自己交钱:如果她想买1份,就交1元钱。再进一步,如果给她拿2元钱,她也知道找回1元。买普通冰棍,1元钱可以买两支,她自己吃1支,给我1支。

知钱。文文3岁半时,一度很喜欢扮成售货员,把家里一切东西都拿来卖,还学会了讨价还价,而我则扮演顾客。

“文文,这个东西多少钱啊?”

“1000块钱!”

“太贵了!便宜点好不好?”

“好吧,那你说多少钱呢?”

“一块钱吧!”

“好!给你了!”

挣钱。4岁半时文文上幼儿园了,她知道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挣钱,有时会说:“我长大了,也要上班挣钱啊!”我便因势利导:“你现在就可以和奶奶一起劳动挣钱。”于是,我和文文一起把家里的易拉罐、果汁瓶等收拾好,拿到楼下卖给收废品的,换了钱买小食品。从此,文文就主动攒这些东西卖钱,并知道了“废品换钱”的含义。

存钱。6岁时,文文开始上学前班了,春节家人给了她压岁钱,她妈妈给卖了个存钱罐。我告诉文文“这些钱今后归你,由你支配。但你要注意节约,年终奶奶是要查账的。”结果,文文自己买了个小账本,把自己的每笔消费都记在账本上。到了年终,我联合她妈来“查账”:账面非但没有赤字,还节余215元。我又提高要求:“你的学杂费也自己承担吧。”结果,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文文的学杂费和零花钱都是她自己用压岁钱来支付的。有时候想买什么,我们也让她自己决定。

从文文奶奶的经验中,相信父母们都可以得到启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其实并不一定非常刻意,这样反而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教孩子理财完全可以渗透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之中,一句话、一件小事或者一个小游戏的时候都是很好的机会,孩子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