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规划人生: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431300000020

第20章 7离开微软,创新精神的救赎

第三章7离开微软,创新精神的救赎

李开复离开微软时,大家纷纷猜测他离开的理由。有人认为李开复离开微软,加入当时行情最火的美国互联网巨头——Google,是选择激情的结果。用李开复自己的话来说,只有加入Google,才可以使他实现自己追求的富有激情的生活。

还有人认为,这是游子眷家的结果。想家是个很好的理由,至少,资本主义的美国也讲究家庭观念。但是这只不过是个托词。作为原微软公司自然交互式软件及服务部门副总裁,作为微软中国研究院的首任院长,他有大把的理由既继续在微软的职业生涯,又完成回到中国的愿望。

还有人猜测,是名利的诱惑,在Google会得到更多的钱、更大的名、更高的地位。但是这样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在离开微软之时,李开复已经是微软副总裁,哪怕微软有几百位副总裁,但是凭借微软在全球IT产业中的地位,凭借数倍于Google的市值,他绝对已经是一个不少钱花、不乏声名、不缺地位的成功人士。

一时间,李开复的离开成了一个谜。事实上,李开复的离开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他骨子里是个追求创新的人,他需要去一个能给予他精神方面满足的公司。

创新精神一直是他成功的内在因素,每一次的离职都是在创新受到遏制的时候,没有了创新,就不能满足他的精神追求。

他在去留之间徘徊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蒙牛公司的总经理王建邦。1999年10月1日,王建邦跟他一样,像幽灵一样游走在北京街头。当时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举行开街仪式,他忽然发现,这一天大冰砖在这里出尽风头,1天销出3000多箱!大冰砖的卖点在哪里呢?他发现:第一,冰砖给人的感觉很凉,因为10月的北京依然十分炎热;第二,冰砖给人的感觉很大、很实惠。但市场上的冰砖也有缺点:纸和砖粘在一起,而且还没有用来吃的勺,吃起来既不方便,也不卫生。

徘徊5个月之久的王建邦,终于找到了“感觉”,赶紧向总经理牛根生汇报。牛根生说:“伊利在20世纪80年代就做过冰砖,这事情的‘老祖宗’是咱,能做,没问题。”

王建邦马上就向总工程师邱连军提出四点研发要求:第一,盒子要靓,以包装吸引人;第二,价格要低,以实惠招揽人;第三,盒与砖要不粘不贴,突出卫生;第四,配上吃勺,予人方便。

邱连军最终设计出来的产品,令王建邦大喜过望:包装“浓眉大眼”,体现了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的“五米效应”;砖体“一品两味”,半边白脸——牛奶味,半边黄脸——香草味。

1999年底,蒙牛冰淇淋一期工程完成后,推出的第一个产品就是“蒙牛大冰砖”。11月18日,大冰砖首次冲击北京市场,插入点直指王府井。产品促销方式在当时也是独具匠心:他们花3800元钱订了5000张POP旗,上面的信息简单而集中——跳跃而出的冰砖盒,旁注一句字号硕大的导购语:“蒙牛大冰砖,买二赠一!”这是中国冰淇淋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非常有名的买赠活动,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促销模式。买二赠一表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11月18日初推时,一天卖出1000箱。1个月后的12月18日,上升为每天1万多箱。活动的开展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经销商们纷纷上门跟蒙牛洽谈合作,蒙牛趁势从300家经销商中选择了30家佼佼者,一举完成了北京地区的销售网络建设。

李开复想:“王建邦的成功在于用自己的创新思维点燃了自己的工作激情,我也应该在全新的具有创造力的工作中寻找工作的热情。在我能创造的空间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从而让自己真正做到最好,也为自己充实一下精神空间。”

于是,李开复带着信息产业技术高级管理领袖的光环,进入了蓬勃发展的Google公司。

这是他所追求的,他需要的是创新带来的精神快感。而Google像极了壮年时的微软:提倡创新、发展迅速、举世瞩目。离开和召唤,来得正是时候,就像张爱玲说的那样:“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好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