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权博弈
431000000067

第67章 4巴塞尔协议:抑制日本银行的杀手锏

第十二章4巴塞尔协议:抑制日本银行的杀手锏

权威的思想将遏制那些敢于向它挑战的人。

——法国作家 普鲁斯特

在同日本刚签订广场协议时,为了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美国是需要忍受一些阵痛的。1985年,日元第二次大幅度升值时,日本人因日币的“坚挺”而在美国掀起了投资浪潮。

首先,日本人大举购买美国国债。据悉,1980年,日本的对外证券投资规模为214亿美元,到1985年,这一数字升到1457亿美元,1990年,飙升到5638亿美元。日本的钱似乎多得没有地方消费,全都如流水般涌入美国。这是美国当初没有想到的。

其次,日本人又看上了美国的土地投资。在美国的大城市,纽约、洛杉矶和夏威夷,到处都有日本人购买的地皮。无论是用来投机,还是兴建宾馆等建筑,日本人都乐此不疲。1989年,日本三菱土地公司拆巨资13.73亿美元收购了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14栋办公大楼,成为洛克菲勒中心的绝对控制者。所以,当时,有人这样形容日本人对美国地产的“大胃口”——“日本买下了象征着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日本买下了花旗银行大厦,明天,恐怕纽约都要被日本买下来了!”

美国感觉到现实同自己的计划有所偏离,为了不让“日本在没被毁灭前,把美国买光”,财政部的长官们又构思了一个《巴塞尔协议》,试图通过掐住日本的金融动脉——银行,来阻止日本的猖狂举动。

1987年底,国际清算银行(BIS)下属的银行业务条例和监管委员会提出了一个统一的国际银行资本充足率标准协议,全称为“巴塞尔银行业务条例和监管委员会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与资本标准的协议”,通常被人们称为“巴塞尔协议”。

该协议的主要内容为:

1 重新规定银行资本的构成。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银行资本分为两级。第一级是核心资本,要求银行保留至少有50%的实收资本及从税后利润保留中提取的公开储备。第二级是附属资本,其最高额可等同于核心资本额。附属资本由未公开的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普通呆账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长期次级债务和资本扣除部分组成。

2关于银行风险的规定。委员会认为,不同种类的资产需根据其广泛的相对风险进行加权,制定风险加权比率,并主张总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应保持为8%,其中核心资本部分至少为4%。

仅从内容上看,该协议强调了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发展情势下,各国银行稳妥处理风险和损失的重要性。实际上,却暗含了美国抑制日本银行的高速扩张的深层含义。一直以来,美国都喜欢借助某个正当的名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次,也是如此。它正是希望通过统一的金融监管,强制日本银行将总资产中的自有资本比例维持在8%以上,以削减日本对美国的投资。事后,美国外交评议会研究主任埃萨?凯普斯坦(Ethan Kapstein)在分析巴塞尔协议制定的目的时,更坦言了美国的这一居心。

签订了这一协定后,为达到协议中自有资本不低于8%的规定,日本银行在对外融资时,收敛了许多,并使世界范围内的国际银团贷款规模持续下降。从1988年的1260亿美元,下降到1989年的1210亿,再到1990年的1080亿美元。同期,日元融资也从1987年的10.8%,降到1990年的1.8%。

可见,该协议,有效地限制了日本资本规模的扩大,并促使大批散布在美国的资本纷纷回撤。这次,日本想要霸占世界的野心被一拳打了回去,终于顺了美国的意。更有趣的是,日本银行从来没有关注过对自持资本的比率。因此,他们并未发现,如果,没有股市飙升带来的庞大账外资产,日本银行是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规定的。

所以,游戏才刚刚开始,美国的意图正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攀升而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