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权博弈
431000000050

第50章 3《凡尔赛和约》:银行家埋下的战争引线

第九章3《凡尔赛和约》:银行家埋下的战争引线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整个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列宁

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巴黎和会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金碧辉煌的镜厅召开。该会议历史5个月零10天,是世界上最长的国际会议。其实,选择在凡尔赛宫召开,同法国的报复心理有关。多年的仇敌败倒于自己手下,自然是要在自己的地盘上极尽羞辱才痛快。想必法国对德国的讥讽程度,同当年普鲁士国王打败法国,并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时的那种程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样的地方,却风水轮换,成了法国洗刷屈辱的起点。

这场会议有32个国家的代表1000多人参加了会议,规模空前。当时,会议主要由美、英、法三国政府的首脑掌控。原本,美国总统威尔逊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主张对德国宽大处理,但法国的总理克里孟梭却坚持严惩德国。因此,在《凡尔赛和约》里,法国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而在草稿拟定时,虽然德国代表团也曾参加,但几乎没有发言权。他们一到法国,即被软禁。1919年6月28日,德国的代表们在英法等战胜国的威胁下,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根据条约的内容,首先,将重新划定德国疆界,并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由协约国军队控制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15年,由波兰收回被德国吞并的领土,统计之下,德国将丧失13%的领土。其次,德国将需要赔偿32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外加每年5亿美元的利息,且出口产品需被征收26%的额外费用。最后,德国的军队和常备军将受到非常严格的数量和装备限制。总之,众多严苛的条款让德国成了跕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此时,英国政府领导正因为欠给美国的巨大外债而头痛,于是,首相劳合?乔治说“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这一消息让英国的银行家大为雀跃,他们期盼的就是这个算总账的日子。相对比下,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要求就较为宽松,因为从民众的角度看,再次发生世界大战就等于有一次经历可怕的劫难。他希望能够通过更具有安抚性的条款以保证德国能够顺利偿还贷款。

民众的呼声,不等于银行家们的想法。尤其是法国和美国的金融家们,他们一方是想要压榨出德国的每一分钱,一雪前耻,一方是要收回投注在这场战争中的巨额赌注,就这么松手,简直是让他们自毁“钱途”。尤其是,身在法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和美国的摩根家族。它们均是两国的金融巨擎,曾经在一战中紧密接洽。(由法国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周转法国政府向摩根银行的贷款。)两者听到威尔逊的提议,似乎都不太满意。作为各自国家中的中坚力量,两大家族均派人向首脑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威尔逊总统那些“过于理想化”的建议,在金融家的压力之下,再一次变成“废品”。

很快,《凡尔赛和约》出台,上面对德国赔款的明码标价,是三大世界强国和其后几大银行家的最终妥协。其上的数字,足以让德国人彻底崩溃了。预算着自己将会得到的利润,国际银行家高声庆贺起来。

更为微妙的是,似乎这份苛刻的合约有着长远的用途。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就曾亲口透露玄机,“我们所起草的文件(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当你们把这样的条件强加在德国人民的身上,这只能导致德国人要么不遵守条约,要么发动战争。”

的确,对于德国人来说,接受合约将是最可怕的选择,德国不可能承担得起庞大的债务和被分割土地的耻辱。于是,整个德国陷入了无比的痛苦之中。倘若他们履行合约,除非发生奇迹,否则就是自寻死路。战后的德国经济已经十分羸弱,其即使用全部资金支付,也只能偿还一小部分,并还会对经济造成极大负担,甚至引起经济崩溃。就像凯恩斯在其著作《和平的经济后果》中说,这是“迦太基式的和平”,意即将战胜了德国的法国比作与在布匿战争中战胜了迦太基并将其彻底摧毁的罗马帝国。所以德国人只有一个选择——违反合约。

就这样,《凡尔赛和约》成功地在德国人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并很快在纳粹党的培育下生根发芽,而当这股报复的力量日益壮大时,恐怕又有一场世界大战要发生了。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至少银行家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如果再来一场战争,或许他们就都富可敌国了。正因如此,巴黎和会被描述得更像是一场国际银行家们的狂欢节。他们不觉得现在足够富有,但能在得到这么多财富后,再启动一场战争的话,似乎会让事情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