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学不到的153条人生经验
430900000070

第70章 扔掉“妇人之仁”,该出手时出重手

第69章扔掉“妇人之仁”,该出手时出重手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抉择来临之时,一定要把握时机,果断地重拳出击,千万不要顾忌不必要的仁义,因为生存本身就是一种你死我活、残酷至极的斗争。

春秋时,齐桓公死后,宋襄公不自量力,想接替齐桓公当霸主,但是,遭到了其他各国的反对。宋襄公发现郑国最积极支持楚国做盟主,便想找机会征伐郑国出口气。

周襄王十四年,宋襄公亲自带兵去征伐郑国。

楚成王发兵去救郑国,但他不直接去救郑国,却率领大队人马直奔宋国。宋襄公慌了手脚,只得带领宋军连夜往回赶。等宋军在涨水扎好了营盘,楚国兵马也开到了对岸。公孙固劝宋襄公说:“楚兵到这里来,不过是为了援救郑国。咱们从郑国撤回了军队,楚国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咱们力量小,不如和楚国讲和算了。”

宋襄公说:“楚国虽说兵强马壮,可是他们缺乏仁义;咱们虽说兵力不足,可是举的是仁义大旗。他们的不义之兵,怎么打得过咱们这仁义之师呢?”宋襄公还下令做了一面大旗,绣上“仁义”二字。天亮以后,楚国开始过河了。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国人白天渡河,这明明是瞧不起咱们。咱们乘他们渡到一半,迎头打过去,一定会胜利。”宋襄公还没等公孙固说完,便指着头上飘扬的大旗说:“人家过河还没过完,咱们就打人家,这还算什么‘仁义’之师呢?”

楚兵全部渡了河,在岸上布起阵来。公孙固见楚兵乱哄哄的还没整好队伍,赶忙又对宋襄公说:“楚军还没布好阵势,咱们抓住这个机会,赶快发起冲锋,还可以取胜。”

宋襄公瞪着眼睛大骂道:“人家还没布好阵就去攻打,这算仁义吗?”

正说着,楚军已经排好队伍,洪水般地冲了过来。宋国的士兵吓破了胆,一个个扭头就跑。宋襄公手提长矛,催着战车,想要攻打过去。可还没来得及往前冲,就被楚兵团团围住,大腿上早中了一箭,身上还受了好几处伤。多亏了宋国的几员大将,奋力冲杀,才把他救出来。等他逃出战场,兵车已经损失了十之八九,再看那面“仁义”大旗,早已无影无踪。老百姓见此惨状,对宋襄公骂不停口。

可宋襄公还觉得他的“仁义”取胜了。公孙固搀扶着他,他一瘸一拐地边走边说:“讲仁义的军队就得以德服人。人家受伤了,就不能再去伤害他;头发花白的老兵,就不能去抓他。我以仁义打仗,怎么能乘人危难的时候去攻打人家呢?”

那些跟着逃跑的将士,听了宋襄公的话,只有叹气的份。

宋襄公的可笑,在于他混淆了“仁义”运用的场景和实际情况,才使得自己一步步地被动起来。仁义,固然没有错,但也需看情形而定,面对豺狼虎豹仁义,就和救狼的东郭先生、救蛇的农夫无异,最后必然落得被对方反咬一口的下场。

无情的人并不见得就是坏人,做事无情也只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许多情况下留对手以退路,放虎归山后很可能反过来置你于死地,那么就一定要狠下心,莫有“妇人之仁”。做事情,该硬的时候就要硬,没有决绝之心,就很难做好事情,不仅如此,反而会使自己被事情所左右。

面对竞争,我们不可以因为心慈手软就选择退出,该争的时候就要争取,一个只知道退让的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面对不值得同情的对象,我们不能做绵软无力的“老好人”,而应秉持着好人的原则,“以直报怨”,该出手时就出手,决不能因姑息迁就而给自己、给世人留下祸患。

红尘俗世中,激烈的竞争无处不在、凶残的敌人时隐时现,必要时丢掉“妇人之仁”、该出手时就出手,才能“风风火火闯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