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4308400000004

第4章 中国部落文化(3)

当禹的夏部落联盟进入奴隶社会时,三苗部落中也已有“君子”、“小人”之分,并开始有了阶级分化。有的文献记载三苗“惟作五虐之刑”,说明其制度已有了刑罚。

三苗部落联盟在古代时曾由若干个“江略”组成,江略是由若干具有共同血缘的家族组成,也称“鼓社”,是一种氏族组织。江略形成于原始社会而沿袭下来,是苗族早期最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同一江略内严格禁止通婚。这一形式保留了很长时间,其体制影响至今。

三苗部落是汉族形成的一个支源,但它与炎黄、东夷部落不同,它在向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一方面苗蛮集团的一部分成为后来的苗、瑶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瑶等民族中还盛传着关于盘瓠的传说。另一方面,苗蛮集团的某些氏族、部落后来发展形成为楚地的民族,成为华夏民族的族源之一。

百越部落:早期南方的主体部落

百越部落是古代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一个庞大的种族群。据考古证实:在没有史书记载的远古之时,百越部落就活跃于长江下游的东南沿海以及岭南一带。百越的通称始见于战国,《吕氏春秋》中说:“扬汉之南,百越之际。”其范围大体以今湖南的东部与南部为中心,以东以南都至海,包括今江西、浙江、苏南、皖南、福建、广东、广西以至越南北部所分布的众多部族都是族类相近的一个大族系,通称为百越部落。

从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址看,百越部落应是起源于中国的东南与南部的土著部落。他们开始农耕的时间并不比中原地区晚,主要种植水稻等亚热带作物,因此他们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部落。

至青铜时代时,百越部落创造了丰富的青铜文化,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这种几何印纹陶的起源可追溯到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而形成的年代至少可追溯到商代。这是古代百越的主要物质文化遗存,其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香港等省区均普遍发现;在江苏南部、安徽东南部、湖南东部与南部、广西南部、东部和东北部,台湾的部分地区也有发现。

虽然三苗部落被夏朝打败退出中原,但百越人还广泛地占领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方。至先秦时期,百越部落已普遍使用铜剑、铜鼓,擅长造船和捕鱼。越人中发展最快的是吴越地区,并在春秋中晚叶在长江下游兴起,建立了吴国和越国,并积极参与中原争霸。一直到西汉时代,广大的中国南方地区有居民还都是以百越部落为主。至三国两晋之时,北方各部族才大批南下,民族和文明也加速了融合。

百越部落也是汉族的一个重要支源。百越部落的种类很多,史称“越有百种”。与三苗部落发展的情况一样,百越部落在形成为民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其中的一部分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经过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步形成为中国南方壮侗语族中的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另一部分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融合于华夏民族,或同化于汉族。如于春秋战国时融合于华夏民族之中;秦汉之际的西瓯、骆瓯等,各有区域,种姓不一,但也渐渐与汉族同化;而南越、东越、闽越则于西汉之时逐渐同化于汉族;西南地区各部族有不少在三国时同化于汉族。

在百越部落集团中其他一些部落或部落联盟,虽在三国魏晋以后发展演变为俚人、僚人,但经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俚人、僚人中的一部分也被同化于汉族之中,另一部分则形成了今天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

肃慎部落:造箭技术高超的部落

历史发展与文化概况

肃慎部落也称作“息慎”、“稷慎”,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早期部落。经1972年考古发现,在68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肃慎人就生活在三江流域和兴凯湖地区。他们以渔猎为生,建立了规模较大的渔村,形成了父系氏族群体,已创制了石斧、石凿、骨制渔具等劳动工具。

该部落商、周时居住于我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大体范围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域。从《尚书》、《竹书纪年》、《山海经》、《左传》等古代文献的记载来看,可以了解肃慎人的很多情况。《山海经》中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之国”,而不咸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左传》中载:“肃慎、燕、毫,吾北土也。”意即:肃慎与燕、亳同为周王朝的“北土”,是周的远方属国。

肃慎部落虽远在东北地区,但传说舜、禹时代肃慎人已与中原有联系,舜帝在位的时候,肃慎人就千里迢迢赶到中原来朝贡,还用自制的弓箭作为贡品,表示要加入舜的部落联盟。周武王灭商后,肃慎人又向周朝称臣交好,并开始与中原地区来往频繁。周成王征服东夷之时,洛邑(今河南洛阳)也建成了,肃慎人又派人前来庆贺,贡献了“大麈”(一种类似鹿的动物)。成王还叫荣伯作了一篇《贿肃慎之命》,对远道而来的肃慎表示慰勉。周康王在位之时,肃慎部落再次到洛阳来进贡。有一次周天子大会天下群臣时,周边少数民族头人按方位入座,肃慎部落的头人就在东面的北方座位上。

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一群隼鸟飞到陈国宫廷的上空,一只受了伤的隼鸟掉在宫廷院落里,伤口还挂着一根奇特的箭矢。当时陈湣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四处寻问。正好鲁国的司寇孔丘周游列国,刚来到陈国,陈湣公知道孔丘博学多才,便派人去请教。孔丘说:“这群隼鸟从很远的地方飞来,鸟身上的楛矢是肃慎人造的。过去周武王灭殷,国势强大,九夷百蛮,四方属国都来朝贡,北方的肃慎贡了楛矢石砮,就是这种东西。周武王把肃慎献来的楛矢石砮,赐给分封在陈国的女婿胡公,以表彰长女的美德。在周武王时,同族亲属分给珠宝,异姓诸侯分给远方来贡的珍品,以示周王室的恩惠。陈国一定受赐过‘楛矢石砮’,你们可以到仓库里去找。”

陈湣公赶紧派人去找,不出孔子所料,果然在金柜里找到了肃慎的楛矢石砮。陈湣公这才知道很早以前,在东北就有会制造“楛矢石砮”的肃慎人。

据古书记载,后世的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皆与肃慎有渊源关系。西汉时,肃慎改称挹娄,一直同中原王朝保持隶属关系;南北朝时,挹娄改称勿吉;北齐时期,勿吉改称靺鞨;唐太宗时,靺鞨参加平叛,战功卓著,屡被册封;后唐天成元年(926年),靺鞨改称女真,属生女真含国部;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朝,至明代后期,女真部落复兴,入关建立清朝,并改称满族。在中国历史上,肃慎人及其后代为我中华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据说,肃慎部落也是现今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祖先。

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

肃慎部落的人从事狩猎,擅长射弋,以产弓矢、貂皮著名。弓箭是他们的武器和工具,称为“楛矢石砮”。在古代文献中,“楛矢石砮”几乎成了肃慎人的特有标记。该部落曾向商、周进贡这种弓矢。据考证,这种弓有三尺五寸长,用野兽、大牲畜的皮、筋来作弦,射程较远,杀伤力大。

肃慎部落的人们住在山林的穴洞里,但居住方式在夏天和冬天是不同的。夏天,他们在密集的几棵之间,他们搪上一些横木,然后铺上树枝和柴草。这样,既可防野兽侵袭,又可防蚊虫叮咬。冬天,他们又搬进深深的洞穴,要用长长的梯子才能通到下面。在洞底的中央,他们生一堆火,周围铺上树枝、柴草和兽皮。这就是一个相当温暖的家。

肃慎人生产方式以狩猎为主,兼也游牧。他们很喜欢养猪,与汉族的习惯圈养不同,他们习惯自由放牧,任猪群漫山遍野乱跑,随意繁殖。一到寒冷季节,他们就杀掉一大批,用冰雪冻上猪肉,只留一小部分,饲养在人们过冬的地穴里。除养猪外,有些条件好的富有家庭还畜养大群的马、牛、羊等。

在一个肃慎家庭之中,食物一般实行平分制,家长把冻肉平均分给家庭成员,大家便烤着吃起来。他们用猪皮裁制衣裳,还用猪毛纺线,但他们不习惯于穿裤子,只在腰间系一块布,有时还在身上搽上一层猪油,用来防寒和皮肤干裂。

肃慎人不论男女老少都留着长长的发辫,服饰和装扮上往往没有性别之分。肃慎人的婚姻也很有意思,男女之间一般是自由恋爱,一对相爱的男女,只需男子把一根美丽的羽毛插在姑娘的头发上,女方同意了就可以先带到男方家里,然后向女方家庭送些彩礼,这就算正式结婚了。只有已婚女子才讲贞操,妻子一旦死了丈夫,一般要终身守寡。

肃慎人重视青壮年,轻视老年人,这是一种不同于中原人的观念。父母去世后,子孙一般不许哭泣,据说他们是怕给家族招来灾祸。

肃慎人性格勇猛剽悍,经常流窜到草原地带抢掠牛羊,当地游牧部落难以抵挡,饱受其患。另外,肃慎人也是较早开始海上活动的部族,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最早有海上活动记载资料的就是肃慎部落。

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

1949年前后,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吉林地区发现了分布广泛的自西周至战国时期的西团山文化,学者多认为这是肃慎人的文化遗存。其人类体质属于蒙古利亚种的通古斯种,出土文物以磨制石器和砂质褐陶为主,青铜器不多;有的器物形制与中原同类器物相似,显然是受中原影响。出土物还反映出他们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出现了私有财产,产生了贫富分化的状况。

一些学者从考古学上认为新开流文化也是古肃慎人的遗存。另外分布在三江流域的、由新开流文化演变而来的饶河小南山遗址、抚远海青遗址等则可能是商周时期肃慎人留下的遗迹。小南山遗址位于今黑龙江饶河境内;海青遗址在乌苏里江左岸,分布范围大致在乌苏里扛流域和松花江、黑龙江的汇流地带。这个地带,或许是古肃慎族的发源地,是肃慎部落的最早故乡。

在兴凯湖以北、穆棱河下游和乌苏里江左岸地带,还有同类型的虎林姚营、吉祥、大、小穆棱河、五林洞遗址。从年代上看,它晚于新开流文化时期,但要早于海青文化时期,是肃慎人生活状态的重要见证。

肃慎文化更典型的还要算莺歌岭遗址。它位于黑龙江宁安镜泊湖南,距今约3000年,相当于中原的西周,在时间和地域上,它与关于肃慎的记载有很多吻合之处。类似莺歌岭的遗址,还有宁安牛场、大牡丹、吉林延吉小营子遗址,以及俄国远东滨海地区的“贝丘文化”。这种文化类型的分布范围很广,北起牡丹扛下游和兴凯湖畔,南至北朝鲜东海岸,东到日本海沿岸,西达张广才岭东麓。

在莺歌岭等肃慎文化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以及各式各样的工具和用具等。最让人感兴趣的是还出土了一批陶制小型原始艺术品,包括陶猪、陶狗和陶熊等。这些古代文物的出土表明这里的居民已使用石器、骨器和陶器,从事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并兼事渔猎,还有了简单的手工纺织等技艺出现。从出土的陶猪的形态来判断,已知猪是他们的主要肉食来源。从陶猪的形象看,头占全身三分之一,脊部鬃毛高耸,处于野猪到家养猪之间的过渡体态,正是进行人工饲养的见证。

吴越部落:争霸中原的南方部落

吴越部落主要包括于越和勾吴两支,吴越部落应该是百越部落集团中的一些分支形成的,但它的起源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说:“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禹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其始祖号无余。无余时代的吴越部落还是一幅原始田野时代的图景。到春秋中叶,于越大体与勾吴同时兴起,发展很快,成为越人中其文明与勾吴同步发达的一支,与勾吴所不同的是,于越奉禹为祖神,这说明他们很可能是由中原迁徙过去的部落形成的。

于越部落生活的最早区域大体包括现在的南至杭州湾一带,北至太湖地区,即今宁绍平原,杭嘉湖平原和金衢丘陵地区。自无余以后20余世,至允常,已是春秋晚叶,这时于越的力量已十分强大,并在长江下游与勾吴争雄,二者力量互有消长。

到春秋晚叶,两者还曾相继争霸于天下,史称“吴越争霸”。后来两者渐渐同化于汉族之中,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形成支源。

吴越地域相连,语言相通,衣食习俗相同,虽为敌国,却可算是同一部落。例如赛龙舟一俗,很多人认为这是战国时代楚国人为纪念屈原而演绎下来的习俗;也有人认为赛龙舟是古代吴越人祭祀他们崇拜的“龙”时所举行的一项活动。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可以证明赛龙舟是吴越部落的共同习俗。

吴越保持着与百越其他各支共同的文化特征,经济生活属水田农耕的方式,目前所知最早的经过种植的水稻是在河姆渡文化中发现的,越所住干栏式住房也已在河姆渡文化中出现,而越人发达的葛麻纺织及丝织业,在吴越地区也起源甚早。青铜文化发现与中原同步而发达晚于中原,可是到春秋时期,吴越的铸剑技术闻名天下,至今传世的“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等,举世叹为观止,文献记载的欧冶子铸剑的技术得到了考古文物发现的证明。青铜时代的几何纹印陶是百越文化的共同特征,吴越文化也不例外。

在语言文化方面,吴越的语言特点、断发文身的装饰,拔牙凿齿的习惯等也都具有百越文化的共同特征。由于地理和文化交流与民族迁徙等因素,吴越部落曾表现出积极向中原和楚地学习、吸收的特点,吴越兴起时所任用的巫臣、孙武、伍子胥、伯丕、范蠡、文种等都是从齐、楚等国来到吴越地区的,而季札出访中原,在鲁国论证各国礼乐的博识精论使中原诸侯与士大夫都大为叹服,这些都说明了各地相互间的文化影响。经过春秋晚叶到战国时期,虽然《荀子·荣辱篇》说:“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其意仍强调越与楚和华夏还存在一些差别,但实际上已基本相同。

过去南方的某些地区的人死后,还有“买水报地头”的习俗,这也是古代百越部落的遗俗。古书《岭外代答》中说:“亲人始死,孝人披发,顶竹笠,提瓶翁,持纸钱到河边号恸,掷钱于水,而汲归浴尸谓之买水。”意思是老人寿终正寝后,其孝男或孝女便到河边买水(烧纸,投铜钱进河里),回来便给死者洗身,此俗据说已沿袭了很久。中原的丧礼并没有这个礼节。

另外,南方一些地区过去还流行二次葬的习俗,“即埕棺数年后,择吉日再挖坟开棺,把遗骨按人体骨骼构造的顺序拾于一个瓦坛(又叫金坛)内,请风水先生选择风水好的地方第二次下葬。”另外还有停棺葬习俗,即人死后入殓,棺木停放于某处,经过三年后才入葬墓穴。这两种葬式,都源于百越习俗,据说现在在东北沿海、台湾、百川等地也发现这种葬式。

氐人部落:会繁育新羊种的部落

历史发展与文化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