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4308400000033

第33章 世界部落文化(18)

由于豪萨人信奉伊斯兰教,所以施行割礼是豪萨人较为重视的一件事。以前小孩六七岁时施割礼,而现在由于孩子6岁就被送去上学,所以5岁便施行。施割礼后,一般要两周才能痊愈。在这期间,常常为受割礼的孩子准备很多好吃的东西和孩子喜欢的玩具,并有专人守护孩子。在豪萨人的习惯中,施割礼是件重要的事情。否则,男孩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豪萨人。

逢年过节,豪萨人有互送礼品的习惯。礼品多为钱币、衣服和首饰。送礼一般都是长辈送给晚辈,上级送给下级,有钱者送给无钱者。通常受礼者必须用双手去接,以示对送礼人的尊敬。他们认为左手不洁净,任何时候都不能用左手递送物品和抓取食物。

当男主人不在家时,女主人是不能单独接待客人的。一般情况下,男主人不会向客人介绍女主人,即使女主人也在现场。除非客人是熟人或亲戚,女主人才可以跟他们寒暄一番。在接待客人方面,豪萨人非常随便,他们往往不会特意为了留客人吃饭而忙碌一番,一般都是家里人吃什么客人也吃什么。

有趣的婚姻礼俗

豪萨部落的婚俗很有趣,他们认为养女孩子可以赚钱,因此很多豪萨人乐此不疲。豪萨的年轻男女之间有从小订娃娃亲的,也有自由恋爱的,但是不论哪种方式恋爱结婚,双方从订娃娃亲的第一天起,或是小伙子与姑娘见第一面起,男方就必须不断地给女方的双亲送钱及礼物,直到婚礼举行完毕。

在结婚时,豪萨人习惯先入洞房,然后再举行婚礼。结婚仪式在所有的豪萨部落中都相同,一般由阿訇主持仪式,新郎、新娘、亲戚、证婚人都参加。阿訇按宗教的要求进行祈祷,所有参加婚礼的人都是证婚人,都可以分到一份象征幸福的苛拉果(苛拉树的果实,微苦,但越嚼越甜)。但是这些苛拉果都是一块块的,没有完整的,意为不把幸福全给别人,而是让参加婚礼的人分享幸福。

举行结婚仪式之后,新娘的双亲及姐妹开始给新娘新郎购买很多东西,即陪嫁品。这是新娘的一种炫耀,因此越多越好,具体物品则不限,现金也行。陪嫁品送到新郎家后,新郎会从中拿出一些分给大家,绝大部分则自己留下与新娘慢慢用。陪嫁品是豪萨人婚姻习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若新娘结婚一年还没有送陪嫁品,邻里就会嘲笑或指责新娘的双亲,因此再贫穷的家庭也得给结婚的女儿送陪嫁品,量的多少则看经济情况而定。如果新娘怀孕了,娘家人还须给新娘送来生育用品,这也算是陪嫁品中的一种。

豪萨人的婚姻虽然有趣而隆重,但只不过是宗教上的一种形式,并不受法律保护。即便如此,婚姻在他们的生活中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男人一旦结了婚,人们都对他表示尊敬。按照伊斯兰教的规矩,男子一生允许娶四个老婆,同时还可以保持多个同居的情妇,但必须能供养得起她们。因此,往往有的妻子与丈夫不能相处,或是忍受不了丈夫的虐待,常常私自逃离夫家。有时带走一两个自己生的孩子,有时一个孩子也不带。若三个月不返回丈夫家,丈夫也没有去接妻子,则表明这桩婚姻关系已经终止。这时男方可以另娶,女方也可以再嫁。

班巴拉部落:勇敢而有智慧的部落

历史发展与生活状况

班巴拉人是非洲马里人口最多、对国家的文化面貌和历史有重大影响的部族,现主要居住在该国的南部和西部。他们勇敢而有智慧,自古以来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传统宗教和风俗习惯。

据一些西方社会学者的看法,班巴拉人的社会可能比西方社会更为和谐,因为他们没有严格的官职等级,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头领,村里人称他为父亲,他通常是这个村庄创始人家族年纪最长的男性,他的弟兄便理所当然地成了“叔叔”。但通常头领无权单独做出任何决定,凡事都得同“叔叔们”和村子各家各户的家长商量,或者由他们推举的长老联席会议出面裁决。

班巴拉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出售自己种植的稻米、棉花、甘蔗、黍和花生。有人养有绵羊和山羊等家畜,有人靠猎羚羊糊口。他们不猎杀猛兽,因为他们把猛兽看成自己的兄弟。现在的班巴拉人崇尚民主,善于结交,封闭式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历史。今天的班巴拉人不害怕同外国人交往,有人甚至与他们通婚。

知足常乐的生活信念

班巴拉部落最大的特点是知足常乐。他们学会了自给自足,从衣着到劳动工具乃至武器这样的生活必需品都能自己生产。农村的生活还是老一套,大家都穿棉布衫,女人穿长的,男人穿短的。永久性的房屋用粘土和沙石盖成,下地干活的季节就用草席搭一些便于挪动的窝棚。种地用的是锄头。

虽然生活有些艰辛,但班巴拉人的内心世界十分丰富。他们并不追求富足和表面的荣华,也不争权夺利。他们的生活信条是:“你所做的所有好事和坏事都会有所报应。”他们人与人之间关系十分紧密,因为他们的一个家庭就是一个人口可达150人的大群体。生身父亲和母亲在孩子的生活中不起主要作用,他们的真正父亲应该是家族中最年长的男人,而且生身父亲的所有兄弟也都是父亲,他们的妻子都是母亲。

即使在农村,班巴拉人的孩子现在也都有了学上,有的还上了大学。但是班巴拉人坚信,中学和大学都给不了一个人必需的知识,所以他们一生中还得经过几次磨练:最开始是儿童同盟,接着是男子铁匠秘密同盟,而后是农耕或狩猎秘密同盟。

班巴拉女人似乎独立于男人,她们有自己的生活,,但这绝不意味班巴拉女人没有地位。恰恰相反,她们也都有自己能对男人同盟施加影响的秘密同盟。而且男人和女人的分工相当明确。比如说,男人干跟金属沾边的活儿,女人却只同粘土打交道;男人下地种粮食,女人则在房前屋后拾掇菜园。能干的女人经商,男人却无权过问她们的收入,所以女人比自己的丈夫有钱是常事。

班巴拉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善于保守秘密,这也是他们入盟必须承担的义务。由于泄密有可能带来性命之虞,所以班巴拉人轻易不多嘴。有人认为他们成功地建设文明社会的经验和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可供借鉴的,尤其是他们寻求和取得社会和谐的途径更值得世人学习。

班巴拉人认为幸福只需享受现成的生活就足够。因此,只要用上最低限度的技术发明,生活就相当不错了。当然,班巴拉人并不完全摒弃技术进步。比如说,他们现在也喝进口炼乳,而过去他们是从来不喝的。在今天的非洲农村,有些人家甚至还看上了用太阳能电池的电视,有的用上了移动电话。如果说20年前班巴拉人搬家还靠步行,行李用驴驮,那今天他们也像文明人一样骑上了自行车。但这些文明生活的迹象并没使班巴拉人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精良的木雕艺术

班巴拉人的木雕艺术很精良,具有脸面凸起,唇部方尖,发饰下坠等特征,雕像姿态生动而有力。他们还有一种叫“塞古”的木雕像,其鹰勾鼻从头沿额向下,身躯细长并呈圆柱形;半圆形的乳房,雕刻在胸部较下的部位;两臂自然下垂,手部宽大,呈爪状或手掌张开,有突出的蛙嘴,发式也很别致。而且很少涂颜色,但附加装饰品和金属钉,有的嵌入贝壳或珠子作眼睛,鼻子和耳朵上附有精美的铜环。

班巴拉人的契瓦拉羚羊顶饰也十分有名。羚羊是班巴拉人的象征,当地青年男女喜欢在喜庆节日时用这种饰物来装饰自己。班巴拉人还经常将羚羊题材用于木雕,但并不是一成不变地重复它,而是把它同人像及其他动物形象结合起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

班巴拉人崇拜大自然,热爱土地,崇尚民主,善于结交。他们也相信土地,认为土地广阔而睿智,供他们吃喝,还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

图瓦雷克部落:男人带面纱的部落

部落发展进程

图瓦雷克部落是一支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外围地带的游牧部落,又称图阿雷格,是散布在非洲北部广大地区的柏柏尔部族中的一支。以迥异于周边民族的文字、语言与独特的游牧生活出名。

图瓦雷克这个名字本身的起源或意义则有几种说法,它可能源自利比亚的费赞,该地区的古名称为塔尔加,是该部族的人民分布的区域之一。图瓦雷克在阿拉伯文中很有可能就是一个起源于塔尔加谷地的名字。除此之外,图瓦雷克也可能起源于阿拉伯文中的贝都因语发音,意指“被神遗弃的人们”。

图瓦雷克人主要分布在包括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与布吉纳法索在内的、原本是法属殖民地的北非与西非国家境内。自16世纪起阿拉伯人入侵北非西部之后,伊斯兰教渐渐地传入图瓦雷克的文化中。图瓦雷克的伊斯兰信仰基本上是一种逊尼派伊斯兰信仰与传统原始崇拜信仰的融合体,他们倾向接受伊斯兰的庆典方式,但是并不依循伊斯兰信仰中很常见的斋戒风俗。

西方文化中最早提及图瓦雷克存在的纪录可以回溯到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前420年)时代,在他编辑的史典中提及古代的利比亚的加拉曼特人。图瓦雷克人是加拉曼特人的后裔,他们从加拉曼特帝国原本位于利比亚费赞的根据地慢慢扩散开来,往南迁徙,并且散布到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萨赫勒地带。

在过去,图瓦雷克人曾一度主宰撒哈拉沙漠南北的奢侈品与奴隶贸易,利用五条纵贯沙漠的贸易路线连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城市,与非洲北边的地中海沿岸。相对于西非地区肤色黝黑的人种,棕色皮肤的图瓦雷克人在外表上还是有极大的落差,在法国开始在北非与西非地区殖民之前,图瓦雷克人曾奴役过许多西非部族,将他们当做奴隶与其他部族交易,或者将没有卖掉的其他西非部族作为奴仆,并且渐渐地被同化进图瓦雷克的族群中。因此从某个层面来说,奴隶制度对于图瓦雷克的生活形态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所以,当法国开始殖民非洲,并且废除掉殖民区域内的奴隶制度后,也连带地影响到了图瓦雷克人的生活方式。许多原本游牧而居的图瓦雷克人被迫迁入都市城镇定居,而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特性。

在19世纪末,法国开始大规模地扩张在西非地区的殖民地范围,在这段时间内,位于今日马里与尼日尔境内的图瓦雷克人曾以武力抵抗法国的殖民,直到1905年时才签订了马里地区的和平协议,尼日尔则是在1917年时跟进,但这也让世人认识了该部族骁勇善战的性格。与此同时,法国势力也进入阿尔及利亚南部,遭遇到由阿哈加尔图瓦雷克部落传奇性的年轻首领——穆萨·阿克·阿玛斯丹所率领的武力抵抗,但在历经过数场作战之后,法国终于成功地将该地区占领。

在法国瓦解整个图瓦雷克国家之前,这里原本存在着一个由许多图瓦雷克部族所组合成的松散邦联国家,每个组成邦联的主要团体都由一位传统首领所率领,首领之下有一群部族领袖,称为贵族,都是由战士出身的少数族群。他们组成图瓦雷克邦联的部族。

在20世纪50年代的世界民族独立风潮中,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地纷纷脱离殖民母国而独立。然而当母国在协调划分这些殖民地独立国时,没有顾虑到民族分布界线的问题,导致今日图瓦雷克人被迫分散在西非与北非地区数个国家境内,并且经常遭到部分国家主要族群的压迫与排挤,甚至以种族净化的名义进行迫害。

部落生活状况

虽说是柏柏尔人的一系,但图瓦雷克人与其他柏柏尔人不大相同,关键点在于他们是今日仅存的还在使用提非纳字母的柏柏尔人。这是一种源自古代腓尼基语的文字,由于图瓦雷克人的分布零星分散,唯一可以作为族群认同的就只剩文字与使用该种文字的语言——塔玛沙克语,因此他们称呼自己为说塔玛莎克的人。

图瓦雷克人的日常饮食主要是奶、杂粮和椰枣,骆驼奶更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为了保护母骆驼,到一定时候就要强制小骆驼断奶。挤骆驼奶是男人的工作,而加工则是妇女的事。由于经常迁移,除奶外带不了大量粮食,他们就在沿途挖很多地洞,作上标记,把椰枣、杂粮等贮存在里面。

图瓦雷克人的住房是畜皮制的帐篷,经过鞣制的畜皮呈石榴红宝石色,引人注目。帐篷里一般铺有地毯或垫子,十分舒适。

因生活于沙漠之中,图阿雷格人可谓是世界上最会利用沙漠的部族了,他们会用细沙筑床,挖沙坑集露,还会沙河钓鱼,这些技能堪称一绝。

戴蓝色面纱的风俗

图瓦雷克部落目前仍是母系氏族的社会状态,但并非母权至上。虽然主要是信奉伊斯兰教,但是他们又迥异于其他伊斯兰文化,图瓦雷克并没有伊斯兰女性需要蒙面的传统,相反在图瓦雷克社会中,年满25岁的男性才需要配戴面纱。其面纱一般由蓝棉布制成,男人们用它把头部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眼睛,他们喝水时都要把头转过去,以便撩开面纱时不致让人看到面部。他们越是尊重客人,就越要把脸藏起来。

关于这一风俗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图阿雷格部落也是女人才戴面纱的,有一次图阿雷格人的男人们出去打仗,妇女们在家做好饭菜,等待他们胜利归来。黄昏,男人们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因为他们打了败仗。妇女们很气愤,纷纷扯下头上的面纱扔到男人们的脚下,说:“打了败仗还有脸来见我们,从今以后你们就把脸遮起来吧!”男人们羞愧地拾起面纱戴在头上。这种面纱叫做“达格里”,有的长达5米。

但根据图瓦雷克人的信仰,这种面纱能替其阻挡所有的邪灵,因此即使在女性家人面前也不能拿下。但一般认为佩带面纱的传统应该是起因于为了抵御沙漠地区强大的风暴。由于深蓝色面纱对于他们的重要,使得其间接变成图瓦雷克人的识别象征,因此图瓦雷克部落又被称为“面纱人”或“沙漠中的蓝人”。

社会与自然环境

传统的图瓦雷克社会是阶级制的社会,部落里有鲜明的等级,即景族(贵族)和臣属,以前还有黑人和混血人作为奴隶。奴隶的后裔在今日已经成为图瓦雷克族群很大的一部分,不过,因为他们的祖先原本是被图瓦雷克人征服捕捉的深肤色西非人种,因此虽然他们也同样使用塔玛沙克语言,但却与一般的图瓦雷克人不尽相同。

图瓦雷克部落首领主要由贵族推选,实行终身制。受母系社会影响,妇女享有较高的地位和较大的权力,如继承权由母亲决定。日常生活中,男子外出放牧,妇女负责制作工艺品和料理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