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4308400000030

第30章 世界部落文化(15)

除摩尔部落外,柏柏尔部落分化出来的部落还有马里尼兹部落、努米迪亚部落、塔马济格特部落、里夫部落、什路部落、图阿格部落、卡比尔部落等。所有柏柏尔人都实行父系大家族制。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主持家务,外出不戴面纱,行动较自由。

发展到现在,包括上述部落在内的柏柏尔部落已发展成为非洲北部的民族集团,主要分布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和马里等。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使用柏柏尔语,属闪—含语系柏柏尔语族。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柏柏尔部落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定居民和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及半游牧民。其生活方式已十分多样化,其中定居民以村庄为居住单位,主要种植小麦、大麦、黑麦、葡萄、豆类、蔬菜和油橄榄;游牧民及半游牧民则主要饲养牛、羊、驴、马、骡和骆驼等。在以村庄形式定居的柏柏尔部落中,每个村庄都选举德高望重的长者组成长老会,管理日常事务。

柏柏尔部落的传统手工业有制陶和编织等,他们能烧制各种储粮盛酒的大型容器,以及各种小巧玲珑的杯盘、灯盏、烛台等,也会编织各种地毯、帐幕以及褡裢等生活用品。

柏柏尔部落的风俗也很有趣,在北非一带的柏柏尔人有烤骆驼的风俗,他们在骆驼肚里套只羊,羊肚里套着一蛤鸡,鸡肚里还藏着鸽子之类,鸽子肚里塞着饭团。将其烤得熟透了之后,吃起来十分美味。

巴达里部落:早期的食物生产者

巴达里部落早在公元前4500—前4000年就出现了。当时巴达里部落的基本生产工具是石器工具,他们的石器制作是粗糙的和贫乏的,但也已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

除石器外,巴达里部落文化的最高成就是铜器的使用。铜器主要是一些铜念珠和单个的小工具,或许是扣针。巴达里部落的武器工具很少,目前仅仅发现了有翼的或叶状的箭头,说明他们已能使用弓箭,并且经常从事狩猎活动。此外,巴达里部落还使用某些木质的棍棒,或许可以称为投掷棒。

巴达里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代,他们生活于乡村或者城镇中,至少可以说有固定的居住地。因此,他们必定形成了氏族公社,这是最早形成氏族公社的部落之一。

从巴达里人居住地和出土的遗物来看,巴达里人身着兽皮或亚麻制的衣物,有的是短裙,还有大的衬衣或长袍,这些衣着样式长期保留下来,直至法老时代几乎没有大的改变。

巴达里部落已经会使用农具和渔具,这说明他们无疑早已是食物的生产者,并且他们已经营农业、畜牧业和渔业。从房屋遗址来判断,巴达里部落建筑了圆形或次圆形的周边底部凹陷的茅舍,面积分别是3×2.25米、2.7×2.7米、1.6×2.1米。但是墓地的数量和规模使人感觉到他们的居住地是相当密集的。

努比亚部落:生活在伊甸园中的人

努比亚部落是早期的非洲黑人部落。努比亚文明是非洲黑人文明中最早的一个,在非洲大陆上仅次于埃及文明。它位于北纬12度至24度之间的尼罗河盆地。

努比亚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以前,努比亚部落创造的文化是地球上第一个黑人文化,并且很多人类学家相信他们是地球上第一个人种,他们一直在文化与经济上绽放着独特的光芒。有历史学家说努比亚也有可能是人类生命的起源,传说中的伊甸园仿佛就是指的这里,因此也有人称他们为生活在伊甸园中的人。

从很早的时候起,尼罗河上游的黑人便开始了与下游的埃及人进行文明往来。在努比亚地区发现了埃及生产的花瓶、珍珠、护身符等物品,以及用一种浅黄色矿物黏土做成的陶器。并且有证据表明双方在生产技术上也相互传播。

埃及人对努比亚部落的入侵始于其第一王朝时期,即公元前3200年。约在公元前3000年以后,埃及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对南部的入侵规模和次数都有了增加。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时,埃及第四王朝创始人斯尼弗鲁统治时期,埃及军队不仅在努比亚获得了7000名战俘和20万头牛羊,还将它变为自己的殖民地,长期地掠夺努比亚的矿物资源,如开采石料供雕刻王室人物的肖像,从事铜矿和金矿的开采和冶炼等等,其中对黄金的掠夺是埃及远征努比亚的一个重要动因。

努比亚部落主要从事畜牧业,埃及的农业文明与努比亚的畜牧文明在经济上有互补性。努比亚人制作的一种带黑边的赤色陶器技术后来被传到下埃及,从而使这种陶器成为整个尼罗河地区古代陶工艺术的显著特点。但是,两者的往来有时是伴随着战争进行的,主要是埃及的法老为了获得南方的优质木材和香料、象牙等物品,不惜派军队去远征。但不管怎样双方的文明都相互对对方产生了巨大影响。

库希特部落:东非的农耕文化创造者

库希特人在3000年前已分布于整个东部非洲之角,并取代了原来这里的狩猎部落。公元前10世纪左右,库希特部落的南支到达东非裂谷地带,创造了该地区最早的农耕文化,其文化以梯田灌溉和巨石垒坝为特征。

库希特人属埃塞俄比亚人种,兼有欧罗巴人和尼格罗人的特征。在古时候,库希特人曾一度专指埃及以南的居民。

公元初的几百年间,班图尼格罗人出现于东非大湖地区,多数库希特人被迫北撤,因之一部分保留下来,一部分被班图化。

在与闪米特人、尼罗特人和班图人长期交往中,库希特人形成了农牧混合经济。南支和中支各族从事农业,种植苔麸、高粱、玉米、小谷和烟草;北支和东支以畜牧为主,饲养骆驼和牛、羊。

库希特部落的历史延绵数千年之久,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地区性民族。目前的库希特人是指非洲之角和东非地区的民族集团,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吉布提,此外,在苏丹东北部、埃及东南部、肯尼亚东北部和坦桑尼亚北中部也有分布。若按地域来分,库希特人可为北、中、东、南4支,主要包括贝扎人、阿高人、萨霍人、达纳基尔人、加拉人、索马里人、锡达莫人、卡法人和伊拉库人。他们在语言、传统文化和经济生活上互有差异。

在现代,库希特人在非洲之角各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受阿拉伯文化影响,库希特部落的北支和东支多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中支受安哈拉文化影响,多信基督教,属科普特教派;南支多保持传统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在库希特部落的传统社会中允许一夫多妻制的存在。成年时男女均行割礼。家庭按父系居住,按双系续谱和继承财产。在索马里和吉布提地区,目前正在形成单一库希特人的民族共同体;埃塞俄比亚的库希特人正与闪米特人发生融合;贝扎人为跨界游牧民族;东非地区的库希特人则有被班图化的趋势。

希克索斯部落:来自亚洲的统治者

在埃及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200—前1580年),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是外族希克索斯部落入侵埃及,他们在这里建立了第十五、十六王朝,统治了100多年。

希克索斯人是来自亚洲的游牧部落,包括以闪族人为主和其他复杂种族成份的人,也有人认为他们主要是希伯来人,“希克索斯”一词在埃及语意中就为“外来的统治者”。这一游牧部落从公元前18世纪30年代由埃及东北部侵入尼罗河流域,占领埃及北部并定都阿瓦利斯,埃及本土原统治势力被迫退守以底比斯为中心的南方,保持半独立的状态。

希克索斯部落从西亚给埃及带来了战马和战车。在此以前,埃及只有牛、驴而无马,驴只用于驮运,拉车的情况也很少。在军事上,也只有轻装步兵。希克索斯人把马拉战车引入埃及,可谓是埃及军事技术史上的一大革命。埃及很快出现了马拉两轮战车和战车兵,这大大增强了埃及军队的战斗力。

在公元前1680年间,希克索斯人统治的控制范围几达全部埃及,是为极盛时期。《创世记》中记述约瑟在埃及法老宫中为相,主持储粮备荒的工作,有人认为当时就是正值希克索斯人统治埃及的时候,那时的埃及法老是希克索斯人,和约瑟基本上同属亚洲的闪族人种,擢用约瑟为相,赋予他最高权力是易于理解的。

公元前16世纪80年代,埃及南方底比斯的统治者雅赫摩斯一世领导埃及人进行驱逐希克索斯统治者的战争,公元前1580年攻克阿瓦利斯城,把希克索斯人逐出埃及本土,甚至追击到巴勒斯坦南部,从此希克索斯人在埃及的百年统治宣告结束。从雅赫摩斯一世起,埃及进入帝国时期,即新王国时期。

科普特部落:古埃及人的直接后裔

历史发展与文化概况

科普特这个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埃及人”。科普特一词的词源较为复杂。据历史记载:亚述人称古埃及为Ki—Ku—Phon,意即“神祗之地”或“灵魂之地”。古埃及人借此作为自己都城孟夫的别名。希腊人占领埃及后,按自己的语法,将Ki—Ku—Phon写成Aegyptus,由此衍生出拉丁文和其他欧洲文字中的埃及(Egypt)一词。公元639年阿拉伯人入据埃及后,误以为“Egypt”的词首“E”是冠词,为便于发音,将“gypt’读成“Qipt”,现欧洲文字中的“Copt”一词就由此而来。

公元1世纪,基督教传到埃及,多数古埃及居民成为基督徒。后来阿拉伯人占领埃及,埃及被伊斯兰化,但仍有一些古埃及人坚持原来的基督教信仰,后来的科普特人就是他们的后裔。

伊斯兰教兴起初期,“科普特”和“科普特人”泛指埃及和所有埃及人。当时,科普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雅各派科普特支派,少数人信仰基督教麦勒卡派或犹太教。古希腊语虽被定为官方语言,但人们日常用语仍是代表古埃及语最后阶段的大多用希腊字母拼写的科普特语。由于四大哈里发采用较为宽宥的政策,科普特人大多自愿缴纳丁税,保留科普特教信仰,成为“吉玛人”(意为“受保护的人”),而不愿皈依伊斯兰教,变成“麦瓦里”(意为“外族穆斯林”)。他们曾为振兴科普特语作了努力,但经过若干世纪的自然同化和强制同化,部分科普特人渐渐改奉伊斯兰教,改操阿拉伯语。

约9世纪中期,穆斯林在埃及特别是下埃及已占多数;11、12世纪之交,阿拉伯语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科普特语不为普通百姓所知。这是因为大批阿拉伯人的迁入;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与基督教和犹太教一脉相承:阿拉伯语和科普特语有相似之处;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政策的嬗变导致科普特人纷纷改宗,同丧失特权、散居城乡的阿拉伯人相融合;科普特人又和阿拉伯帝国境内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博采众长、独具特色的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从此,埃及穆斯林成了阿拉伯人,科普特人仅指保留原有宗教信仰的那部分人。

关于科普特人的属性,绝大部分科普特学者宣称科普特人不是阿拉伯人,而是曾创造出灿烂文明的古代埃及种族的直接后裔,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而穆斯林学者几乎众口一词地称科普特人只是信奉基督教的阿拉伯人,在埃及,人们认为他们属“宗教少数派”,有的还认为可用“少数派”或埃及“民族的两部分人”称呼他们。

生活状况与文化信仰

科普特部落曾长期处于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状态,他们的足迹遍布埃及全国,但上埃及多于下埃及,城镇多于乡村。在城镇,他们相对集中在几个城区,如开罗的舒卜拉区、艾兹拜基耶区、新开罗区、老开罗区和萨希勒区;在乡村则聚居一隅。这种居住方式便于他们相互联系和开展宗教活动。科普特人和穆斯林通婚不足为奇,但现今一般实行内部通婚制。他们给孩子取科普特名。农村的科普特人还在手腕上刺上十字架标记。凡此种种都表达了科普特人的民族自豪、自尊、自卫的情愫。

在血缘上,当今世界几乎不存在纯血统的人。在埃及,部分穆斯林曾与历史上不断移入的阿拉伯人、突厥人和库尔德人通婚,但大部分穆斯林确实是改宗的科普特人。同样,也不能排除部分科普特人曾与先后统治埃及的波斯人、亚述人、希腊人、罗马人和拜占庭人相融。据估计,当代埃及人中大约88%的人源自“古代科普特人之家”,乃古代埃及人的后裔。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加利就是科普特人。

科普特人由于其民族意识和科普特教密不可分,科普特教的教义和宗教仪式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科普特教神职人员的着装也自成风格,他们都穿黑大袍,戴黑大帽,留长胡子。科普特东正教会不承认罗马教皇,不接受其领导,完全独立自主。它的首领也称教皇,除埃及外,科普特教皇的辖区还包括埃塞俄比亚等邻国。

科普特人倾心推崇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确信埃及所以能延续至今是法老文明起了决定性作用的缘故。不仅如此,他们还格外珍视纪元后六个世纪的历史—因为在这期间形成了科普特教,其教徒深受异族迫害,特别是在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统治时期。科普特人为了生存,团结在教会周围,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为悼念无数英勇无畏的殉道士,将戴克里先登基之日(公元284年8月29日)定为科普特历的纪元,把这六个世纪的历史尊为“科普特史”,对官方教科书把这段历史称为罗马人统治下的埃及史颇有微词。科普特人由于其历史、命运和兴衰与埃及大地紧紧相连,因此理所当然地以强烈的感情认同于埃及的埃及属性。

目前,在埃及全国,纯粹意义上的科普特人占总人口的15%左右,他们也讲阿拉伯语,科普特语仅在宗教场合使用。科普特人和穆斯林长期和睦相处,通过频繁往来、接触和通婚,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如今他们在外貌、体型、语言上已没有什么差别。

科普特人具有纯朴善良、坚韧不拔、含辛茹苦、顺从当局、鄙弃暴力的共同禀性,还有一些有趣的习俗。比如在尼罗河泛滥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盛有大豆、小麦、扁豆、紫苜蓿和一些植物幼芽的碟子,按照当地科普特人的习俗,这象征着他们在祈祷五谷丰登。

汪达尔部落:统治北非的欧洲部落

汪达尔部落是古代一个来自欧洲东部的部落,曾在罗马帝国的末期入侵过罗马,并以迦太基为中心,在北非建立过一系列的领地。汪达尔人的名字可能来源于西班牙的省份“安达路西亚”,汪达尔人在入侵北非前曾在那里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