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的奥秘
4307300000016

第16章 男人用脑抓住机会,成功就在那一瞬间(2)

刹那间,全世界都好像在跟约翰逊作对,变得不认识约翰逊这个人了。当然,约翰逊由于业绩不如预期,也时常遭受新老板的冷眼相对。其实,约翰逊不知道自己原来就像一只“狐假虎威”的狐狸,不知道以前别人对他表现出的尊重与喜爱,是因为他背后的大报社的招牌力量,而不是因为他本身的专业与人际关系的积累。

人是群居动物,人的兴衰成败只能来自于他所处的人群及所在的社会,只有在这个社会中游刃有余,才可为事业的成功开拓宽广的道路。如果没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免不了处处碰壁。

在美国,曾有人作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么。”结果是无论什么地区、无论什么行业,2/3的雇主的答复都是:“他们是因为不会与别人相处而被解雇的。”

可见,好人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我们再来看一个通过自己的人脉获得成功的例子:

大卫在一家广告公司做事,他很会发展人际关系,不久便发展了最大的两家客户。同时,他的年薪也大涨。由于公司具有十足的发展潜力,因此他的前途也很光明。但是,他仍然希望能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他认为“打铁需趁热”,再不开始施展抱负,可能就要坐失许多良机。于是,就在27岁那年,他辞去了令人羡慕的职位,投身于自己的事业。此时,他过去的一些交际关系便派上用场了。

通常来说,广告业比其他行业更重视个人交际,甚至可以说广告业就是建立在人际关系上,需靠交际才能得以维持。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建立之初,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才能获得顾客,此时,公司职员们过去的个人交际便能产生极大作用。

大卫曾经是许多公司的赞助者,信誉卓著,各方面关系都不错。所以,他的公司一开业,便有厂商指名要他代理,这使他的公司业绩蒸蒸日上。

5年后,公司已有30名职员,全美各地都有客户,其中足以维持公司的大客户就有15家之多。而他本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及其交际能力皆是他成功的重要保障。

大卫就这样利用人际关系赢得了成功,但他是否从此就满足而不再前进了呢?当然不是。据说,他后来又创办了一家“一年一元俱乐部”。该俱乐部是同业友人聚会的场所。凡是会员,业务上有任何疑问或困难,都可在俱乐部公开提出讨论或在会员间彼此交换意见,俱乐部可以算是“脑力激荡中心”。俱乐部的会员中,有一流的出版业者、广播业者、广告业者,等等,都是社会上的精英分子。通过这种形式,他的人际关系又得到了发展。大卫本身在即将进行某一新企划时,也会到俱乐部寻求各方面专家们的意见,他对于在那儿讨论出的结论极有信心与把握。

他工作上所需要的交际多半都在白天进行,但有时候夜晚也得做。他不仅常把工作带回家,也常请俱乐部的朋友到家里来。

后来,他的朋友仍在不断增加,交际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相信将来他还会从丰富的人脉资源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契机。

看完大卫的故事,再与约翰逊的失败对比一下,相信你已经明白人脉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了,所以三十几岁切勿让自己陷入人脉孤岛中,否则你的生活、你的工作都将举步维艰。

美国著名杂志《人际》在2002年发刊词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不信,你可以回忆以往的一些经验,就会发现原本你以为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事,事实上背后都有别人的帮助。因此,在社交场合,你应该尽量表露真正的自我与自己真正的才华,它们将会给你许多有用的建议。绝不可低估人脉的力量,否则将白白失去许多有利的帮助之力。”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成功的路上快马扬鞭,就必须在三十几岁拥有良好的人脉网络。实际上,所谓的“走运”多半是由畅通的人脉展开的。一个能认同你的做法、想法与你的才华的人,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为你带来好运。

哈维·麦凯从大学毕业那天就开始找工作。当时的大学毕业生很少,他自以为可以找到最好的工作,结果却徒劳无功。好在哈维·麦凯的父亲是位记者,认识一些政商两界的重要人物,其中有一位叫查理·沃德。查理·沃德是布朗比格罗(Brown and Below)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月历卡片制造公司。四年前,沃德因税务问题而入狱服刑。哈维·麦凯的父亲觉得沃德的逃税一案有些失实,于是赴监采访沃德,写了一些公正的报道。沃德非常感激那些文章,他几乎落泪地说:“在许多不实的报道之后,哈维·麦凯终于写出了公正的报道。”

出狱后,他问哈维·麦凯的父亲是否有儿子。

“有一个在上大学。”哈维·麦凯的父亲说。

“何时毕业?”沃德问。

“他刚毕业,正在找工作。”

“噢,那正好,如果他愿意,叫他来找我。”沃德说。

第二天,哈维·麦凯打电话到沃德办公室,开始,秘书不让见。后来他三次提到他父亲的名字,才得到跟沃德通话的机会。

沃德说:“你明天上午10点钟直接到我办公室面谈吧!”第二天,哈维·麦凯如约而至。不想应聘变成了聊天,沃德兴致勃勃地谈到哈维·麦凯的父亲的那一段狱中采访,整个谈话过程非常轻松愉快。

聊了一会儿之后,他说:“我想派你到我们的‘金矿’工作,就在对街——‘品园信封公司’。”

为找工作奔波了一个月的哈维·麦凯,现在站在铺着地毯、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办公室内,不但顷刻间有了一份工作,而且还是到“金矿”工作。所谓“金矿”是指薪水和福利最好的单位。

那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四十二年后,哈维·麦凯仍在这一行继续勤奋开采着“金矿”,他已成为全美著名的信封公司——麦凯信封公司的老板。

哈维·麦凯在品园信封公司工作期间,熟悉了经营信封业的流程,懂得了操作模式,学会了推销的技巧,积累了大量的人脉资源。这些人脉成了哈维·麦凯成就事业的关键。

有人说:“三十岁以前靠专业赚钱,三十岁以后靠人际关系赚钱。”可见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一家信息公司开展的关于“哪类因素对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一项调查中,“个人能力”被大家公认为第一要素;其次有30%~77%的受访者认为机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际关系的因素被排在了第三位,有173%的受访者感受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其实这三样并不矛盾,往往具有累积加倍的功效。如果你有能力,而且在能力之外还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结果往往是一分耕耘,数倍的收获。

谨记快鱼法则,用有限的时间做无限的事情

在所有资源中,时间不同于其它资源,它没有弹性,找不到代用品来替代它,而且时间永远是短缺的。时间既不能停止,也不能保存。男人,如果能利用好你的时间,它将为你的人生赢得最大的资本。在美国近代企业界里,与人接洽生意能以最少时间产生最大效率的人,非金融大王摩根莫属。为了珍惜时间他招致了许多怨恨。

摩根每天上午9点30分准时进入办公室,下午5点回家。有人对摩根的资本进行了计算后说,他每分钟的收入是20美元,但摩根说好像不止这些。所以,除了与生意上有特别关系的人商谈外,他与人谈话绝不在5分钟以上。

通常,摩根总是在一间很大的办公室里,与许多员工一起工作,而不是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工作。摩根会随时指挥他手下的员工,按照他的计划去行事。如果你走进他那间大办公室,是很容易见到他的,但如果你没有重要的事情,他是绝对不会欢迎你的。

摩根能够轻易地判断出一个人来接洽的到底是什么事。当你跟他说话时,一切转弯抹角的方法都会失去效力,他能够立刻判断出你的真实意图。这种卓越的判断力使摩根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有些人本来就没有什么重要事情需要接洽,只是想找个人来聊天,而耗费了工作繁忙的人许多重要的时间。摩根对这种人简直是恨之入骨。

每一个成功者都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因为他们知道,失去了时间就永远无法翻本,而利用好时间就是赢得了最大的资本。

一位作家在谈到“浪费生命”时说:“如果一个人不争分夺秒、惜时如金,那么他就没有奉行节俭的生活原则,也不会获得巨大的成功。而任何伟大的人都争分夺秒、惜时如金。”

浪费时间是生命中最大的错误,也是最具毁灭性的力量。大量的机遇就蕴含在点点滴滴的时间之中。浪费时间是多么能毁灭一个人的希望和雄心啊!它往往是绝望的开始,也是幸福生活的扼杀者。年轻生命最伟大的发现就在于时间的价值……明天的财富就寄寓在今天的时间之中。

人人都须懂得时间的宝贵,光阴一去不复返。当你踏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定是浑身充满干劲的。你应该把这干劲全部用在事业上,无论你做什么职业,你都要努力工作、刻苦经营。如果能一直坚持这样做,那么这种习惯一定会给你带来丰硕的成果。

明智而节俭的人不会浪费时间,他们把点点滴滴的时间都看成是浪费不起的珍贵财富,把人的精力和体力看成是上苍赐予的珍贵礼物,它们如此神圣,绝不能胡乱地浪费掉。

男人,如果不趁年轻去培养自己善于集中精力的好性格,那么你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大成就。世界上最大的浪费,就是把一个人宝贵的精力无谓地分散到许多不同的事情上。一个人的时间有限、能力有限、资源有限,想要样样都精、门门都通,绝不可能办到,如果你想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就一定要牢记这条法则。

时间抓住了就像金子,抓不住就像流水。

有许多人,整日“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可还是深感时间紧迫、不够用。他们精疲力竭、来去匆匆,却总是不能从容自如。

要想赢得比别人更高的评价,要想赢得更大的资本,取得更高的成就,必须学会有效地利用时间,学做时间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