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很多年之前,布鲁塞尔的啤酒市场很难打开,很多啤酒厂都无功而返,哈罗酒厂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哈罗酒厂的效益一天天降低,厂长已经决定撤离布鲁塞尔了。一天晚上,哈罗的销售员林达来到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于连广场时,他不经意间看到了广场中心有一个撒尿的男孩小于连。“他用尿浇灭了敌人炸城的导火线,挽救了整个城市”人们都这样传诵着小于连。林达忽然灵感乍现:“这是一个绝佳的广告设计,我可以让于连尿出啤酒!”
做到就要做到。林达立刻向厂长提出自己的广告创意,取得厂长同意后,林达把连接到于连身上的喷泉全换成了哈罗的啤酒。第二天一早,广场上的人们立刻发现于连雕像的尿由水变成了金黄剔透、泡沫泛起的“哈罗”啤酒。旁边还立着一块写着“哈罗啤酒免费品尝”的广告牌。林达在边上给大家热情的分发纸杯,请他们品尝。
如此创新的事情,立刻传遍全市。整整一天,来广场接啤酒的人们络绎不绝。纸杯没了,人们就拿着自己的瓶瓶罐罐来接啤酒喝,各大媒体也争先恐后地报道这一奇观。就在那一年,哈罗的啤酒销量一下了增长了近20倍。这个叫林达的小伙子轰动了整个欧洲,成了闻名布鲁塞尔的销售专家。
每个人都有灵感,关键在意你是不是把灵感转化为自己跳跃的机会。林达就是这个善于抓住灵感,并把它转化为机会的年轻人,所以他成功了。林达不仅让哈罗啤酒厂起死回生,他的举动还引起了啤酒厂商的普遍认同。
从那年开始,每年狂欢节,比利时的各大啤酒厂就争先恐后地把于连的尿换成自己牌子的啤酒,既给节日助兴,又给自己啤酒做了最好的公益广告。
谁都有梦想,但是光说不做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做行动的巨人才是最实在的!如果只是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梦想着天上掉馅饼,而不是脚踏实地付诸行动,那么幻想恐怕永远都只是幻想。只有积极行动,才能将幻想变成现实。
我们随处可见一些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们有大堆大堆的梦想,或者可以称之为“灵感”。他们说,如果把这些灵感卖给科学家,一定会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但是,他们只是说说,从来没有去付诸于行动。所以,他们只是空想家。有梦想是每个人的天分,但却鲜有人把梦想转化为现实,这就是为什么世间上成功的人少,平庸的人多的理由。
眼光的高低,决定机会的大小
眼光的高低决定事业成败。被誉为清代“红顶商人”的胡雪岩曾经说过:“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你的眼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生意。”这说明,做事的眼光几乎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点之一,眼光的高低决定事业规模的大小。
商人眼光的高低,决定他事业的规模。普通人眼光的高低,则决定了他对事物的判断水准,也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走向。眼光高的人,一定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契合点位。而眼光低的人,见识浅陋,一叶便可障目,片云便可遮天,其一生只能庸庸碌碌,一事难成。所以,想成功的朋友,请不要鼠目寸光,目光短浅,而应该高瞻远瞩,目光远大。
比尔·盖茨是商界的神话,是经商的天才,为什么?因为他具有与众不同的长远眼光,他用预测未来的精神来引导自己突破一个又一个的关卡,他的那些有关计算机的预言今天已经成为了现实。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大型计算机垄断市场的时候,比尔·盖茨就高瞻远瞩地说了一句在多年后让全世界都咋舌的名言:“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办公桌上以及每一个家庭都拥有计算机。”比尔·盖茨在开始创业时把自己公司起名为“微软”,其寓意就是“微电脑软件”之意。比尔·盖茨认为,虽然现在大型计算机以绝对优势垄断了整个计算机行业,但浓缩的才是精华,体积过于庞大的大型计算机总有一日会被“微型电脑”所取代。带着这样的理想,比尔·盖茨引领微软公司不断改进、进步。到如今,微软不仅是全世界最大的产业公司,比尔·盖茨也成为世界首富,而全世界有至少3亿人在使用微软操作系统。
央视台有句广告词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和眼光的高低有异曲同工之巧。而比尔·盖茨就是这句话的完美诠释者。比尔·盖茨的心够大,眼光够高,他不仅要成立公司,还要成立一个让世界侧目的公司,要让“每一个办公桌上以及每一个家庭都拥有计算机。”带着这样的野心,他果然获得了成功。今天,提到成功,提到富翁,我们脑海里第一个反应就是比尔·盖茨。这,就是高眼光造就高成功的典范。
任何事业都是从小开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也就是说,我们最开始的事业是蚂蚁事业。如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蚂蚁事业壮大成大象,就要像比尔·盖茨一样,具有远大的目光。平庸之人最缺的是什么,是野心,是眼光。如果你只看到眼前利益,只看到眼前的风景,那你就是井底之蛙。如果你可以想象到外边的世间,高瞭到远方的风景,你就才可以更大的机会,更好的动力。高瞻远瞩的眼光,就像一枚正处在加油阶段的火箭,这枚火箭把我们发射到了财富创造的下一个阶段。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信息高速公路”一词和相关思想,早在十几年前比尔·盖茨就已经提到过了,但是当时不被多数人所理解。直到今天,人们才完全可以看到,盖茨当初的一些预言已变成了现实,这位电脑兼商界天才又一次以他的科学预言推动着时代的进步。所以,比尔·盖茨说:“眼光是创造成功的必要条件。”
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在决策时,从不只顾眼前利益,就事论事,而是善于用辩证思维方法去指导商务活动。和比尔·盖茨同时代的IBM、苹果最高负责人,因一时眼光出现失误而使事业遭到了惨重的损失,甚至因此而破产。其中DEC(数字设备公司)的创始人肯?奥尔森就因为目光短浅,而惨遭淘汰。
DEC(数字设备公司)的创始人肯·奥尔森本来也是一位传奇式的硬件设计师,也是盖茨心目中的英雄。1960年,他推出了第一批“小”计算机,第一个创建了小型计算机工业,还通过提供大量各式各样的计算机,让DEC维持了20年时间的高速发展。但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在后期因为夜郎自大,对比尔·盖茨的个人计算机嗤之以鼻,认为以个人计算机取代大型计算机简直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他的目光不再长远,他看不出小型桌面计算机的发展前途,所以,他被排挤出了DEC,错过了他前途中的一次大转折机遇。
世间之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之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没有开阔的眼界,就很难拥有崇高的境界。眼界决定境界,眼界是境界的前提。作为一个商人,做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就一定要像比尔·盖茨那样,具备一定的判断经济大势的能力。能够预见未来的市场走向。要对未来有一个更准确的预测吗?那就伸展你的眼光吧。
视野所及,心之所思,行之所至,体现出的是眼界与境界的统一。如果个人没有高深的思想境界和眼光,庄子的逍遥游怎么能让所有的人都心向往之?如果没有放眼宇宙的眼光,霍金怎会有坐在轮椅上探究到黑洞奥秘之境界,并因此而被称为“宇宙之父”?没有高瞻远瞩预测未来市场的眼光,比尔·盖茨怎么成为世界首富,创造微软一个接一个的神话?
所以每一个人眼界的高低,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眼界高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如果我们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就会抓住从你眼前走过的每一个机遇。有了更广阔的眼界,才能有大的境界,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自己。
行动需要胆识,胆大需要心细
中国有一句俗语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意思就是大凡成功者,都是有胆识的人,他们为了理想,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用勇气创造一片自己的天空和收获。对于一个有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胆识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古今中外所有成大事者,从泰皇汉武到拿破仑,从唐宗宋祖到凯撒大帝,无不具有超出常人很多的胆识。没有超人的胆识,就没有超凡的事业。
塞万提斯曾经说过:“丧失财富的人损失很大,可是丧失勇气的人,便什么都完了。”对于一个人来讲,丧失了财富并没有什么,但是如果丧失了勇气,那就你失去了很多机会,甚至失去全部。
帕克是位园艺师,每天修剪各种花卉,他觉得生活也怡然自得,直到有一天,帕克碰到了他的大学同学乔治。乔治是美国知名的企业家,单在加里福尼亚已经开有三家分公司了。和乔治相比,帕克觉得自己很失败,于是就给老同学说“嗨!乔治,您的事业如日中天,而我就像一只蜜蜂一样在花卉中穿来穿去,既累又不挣钱。下次有挣钱的机会,记得叫上我啦。”
乔治:“真巧,我的新厂房后面多出2万平方米的空地,我正打算种树苗呢。既然你很精通园艺方面的事情,不如我们合作吧!”
帕克:“一棵树苗的成本是多少钱?”
乔治:“40元。”
帕克:“种成以后一颗卖多少钱呢?”
乔治:“大约3000元左右。”
帕克开始低头算,乔治看到老同学紧皱的眉头,就说:“按一平方米地种两棵树苗计算,扣除道路,2万平方米地大约可以种2.5万棵,树苗成本刚好100万元。3年后,按一棵树苗卖3000元的标准,我们就有600万的利润。这样,100万元的树苗成本与肥料费都由我来支付。你就负责浇水、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后,600万的利润我们一人一半。”
帕克摇摇头,说:“哇!我不敢做那么大的生意,还是算了吧。”
三年后,乔治的树苗赢得了近700万的利润,分给他另外一个合作者350万。帕克非常后悔,就因为当时那句“还是算了吧”,他丢失了350万元的利润,丢失了到手的成功机会。我们每天都梦想着成功,可是机遇到来的时候,却不敢去尝试,只有对失败的顾虑,以致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成功需要胆识,需要敢于尝试。投资100万,再加上三年的时间,是比较冒险的投资,但没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没有胆识去冒险,去试试,怎么能有成功的机会呢?很多人没有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想帕克一样没有胆识,不敢去尝试。所以,他们只有羡慕别人、仰望别人、事后后悔的份儿。
有胆识的人是行动的巨人。当别人还在观望时,他们已经先别人一步展开行动;当别人为自已的胆小而后悔的时候,他们已经挖到了第一桶金。他们思想上不守旧,行动上敢为先,这种敢于冒险的精神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机会越多,成功的概率自然就越大,成功的速度也就越快。
当然,真正有胆识的人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而是智勇双全的智者。他们有发现商机的眼光,更有市场竞争的谋略,有巧妙赚钱的办法,还会处世、会做人、会学习。他们胆大,而且心细。
在历史上,人们多用熊虎之将、万人敌等来评价张飞,因为他的胆识和力气,大家都认为他是莽张飞。但事实上,刘备封张飞为五虎将之一,并不单是因为兄弟情义,张飞虽然“五大三粗”,而且还粗中有细。
张飞从荆州赴西川支援刘备,在巴郡遭到了智勇双全的蜀中名将严颜的顽强抵抗。严颜利用巴郡易守难攻的特点,坚守不出,气得张飞暴跳如雷,怒骂不止。严颜扶着胡须频频点头,觉得这次可以捉了“莽张飞”。谁知,张飞不仅勇气可嘉,还心细如风。看到如何叫骂严颜也不出城,又就生一计。张飞就命令军士上山打柴,顺便寻找路径。严颜让自己的军士混入张飞营中,打探到张飞要在三更天从小路上偷袭。于是,三更天严颜立刻率军出城,要夺张飞粮草。可是谁知从小道偷袭只是张飞故意放的口信儿,严颜上当了,一出城就被整装待发的张飞擒获了。
在战场上,在战斗中,无论军队还是个人,都离不开“胆识”,官渡、赤壁、淝水三个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需要胆识,荆柯刺秦始皇需要胆识,韩信背水一战需要胆识,项羽破釜沉舟需要胆识……胆识,是胜利之军的最基本的战头精神,胆识是取得胜利的最有利法宝。
但只有勇气没有计谋,只能是莽夫,只有想张飞那样,有胆有识、粗中有细,才称得上是虎将、智将。无论是二十骑兵吓退曹操十万大军,还是猛张飞智取瓦口隘,张飞不仅是一员猛将,更是一个心细如发、有胆有识的智将。
强者也遇困难,不过他能以超人的胆识,去开拓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胆识,是每个成功者不可缺少的元素。行动需要胆识,没有胆识的人,面对困难就畏首畏尾,甘做生活的懦夫,不敢大胆地去尝试和创新。成功者面对困难的时候,胆识就是一个助推器,推着他不断前进,克服困难。因为有了胆识,所以他开始进步,开始一步步走向成功。
胆识是好事,但关于勇敢只能是“莽夫”。难道明知道前方是刺刀,还要挺着胸膛往前创?这种自杀式的进攻就似乎莽夫。行动需要胆识,而胆大还需要心细,只有想张飞那样粗中有细,才称得上有勇有谋,才是一个智将、一个强者必备的成功元素!
有胆有识,才不会成全坏事
年轻的朋友,若想在当今的社会立足,有所成就,就要不畏惧风雨,不怕挫折,不惧坎坷。还要有高思维的头脑,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虽然勇敢者未必成功,但怯懦者终将失败。勇敢,就是有胆子,但勇敢不等于鲁莽,不等于粗野,它是一种骨气,是一种真正的浩然正气。它藏在人的体内,在人的心中,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风格。人要有勇气,才会敢于开拓,勇于创新,才能敢于冒险,才能有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但是只有勇气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有见识、有谋略,只有两者兼而有之,才有机会成功,才不会成全坏事。古人因为有胆有识取得成功、让世人敬仰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应该从中获得更多的借鉴。
三国勇将关羽关云长,跨下赤兔胭脂马,掌中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他是位勇者,更是位智士。
周仓本为黄巾军张宝麾下之将,被刘备率军降服后,与廖化一起成为关羽的部下,让仓给关羽扛刀。周仓力大无比,武艺也很高,心想“关羽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让力大无穷的我给他抗刀?”心里就很不服气。善于察人的关羽早就看出来了,就想办法降伏他。一次,两人走到江边,关羽问:“你说一捆稻草和一根羽毛,那个重?”周仓翻了翻白眼,答道:“自然是一捆稻草重了。”周仓说完,关羽顺手拿起一捆稻草,一用力,飘然过江。然后让周仓去丢羽毛。周仓用尽力气掷一根羽毛过江,但羽毛飘飘零零地落在江边不远的地方。关羽手捻须髯,微微一笑,说“看来,你的力气没有我的大。”周仓虽然泄气地认输,但还是并非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