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顺治出家之谜
4306300000010

第10章 龙椅上的小娃娃(5)

皇太极知道后勃然大怒,他把多尔衮等人调回来,不许进城,在城外听候处置。从多尔衮、豪格开始,皇太极一一点名痛斥,多尔衮的睿亲王爵被降为郡王,罚款一万两白银,夺两牛录;豪格的肃亲王爵被降为郡王,罚款八千两白银,夺一牛录。其他三十多人受到处分。

训斥的时候,皇太极对多尔衮说:“我对你特加爱重,超过了所有诸子弟,好马任你挑,好衣任你穿,好饭任你吃,比对谁都好。就是因为你勤劳国事,能够恪遵朕命。如今,你让我怎么再信任你?”

皇太极“特加爱重”,多尔衮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对于皇太极,他的感受十分复杂,他曾经说:“太宗文皇帝之位,原系夺立。”而母亲的死,皇太极也是有责任的。另一方面,他也亲口对大小贝勒们说过:“太宗之所以给予我特殊不同的恩情培育,超过了对于所有其他子弟,是因为他知道诸子弟只有靠我才能成就事业。我很明白他的意思,你们明白吗?”

他当然靠了自己的努力与才能、功绩才获得了权势地位,赢得了皇太极的信任重用,可是,他不能否认皇太极的恩情培育。

现在,按照推举制的旧规,就能力、威望、地位与实力而言,多尔衮最应该被推举为最高权力继承人:有老汗王要他继位的遗嘱,尽管被否认了,但是这样的说法也够成合法性的来源;他的母亲是尊贵的大福晋;他身为旗主并手中握有两白旗,实力很强;他有显赫的军功;他有卓越的治国行政的才能。四大亲王里,代善年迈软弱,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支脉已远;肃亲王豪格正当盛年,军功卓著,但是政治素质与他相差甚远。其他未封亲王的亲贵们,希望更为渺茫。

但是,豪格功劳不比他多,政治素质与才能远逊于他,却能构成强有力的威胁。因为此时的情形已经和当年努尔哈赤去世时大不相同了。皇太极十七年经营,收缴亲贵手中之权,翦除威胁,削弱八旗旗主共掌国政的旧制,集中权力,把当年的后金改造成了一个集权的大清,无论是组织结构、决策与施政程序,还是政策法令、思想观念,这个政权都已深深汉化了。

豪格能力功劳威望各方面都比不上多尔衮,但是,他的一个身份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力:他是皇子,先帝太宗的皇长子。

5.皇长子豪格

豪格出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三月十三日子时,母亲为皇太极的继妃乌拉那拉氏。他是皇太极的长子,年龄只比父亲的嫡妻哲哲小九岁,比叔叔多尔衮还大三岁,比九弟福临的母亲庄妃大四岁。他的母亲乌拉那拉氏史料上记载不多,只知她是海西女真乌拉贝勒博克泽的女儿,跟随皇太极很早,生有二子一女,除了豪格之外,还有比他小两岁的弟弟洛格,以及皇太极的长女固伦敖汉公主。从生育子女的数量与时间来看,乌拉那拉氏早期还是颇受皇太极宠爱的,只是,随着爱新觉罗家的家业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皇太极便愈加需要来自更高贵更有势力的家族的女儿,一来,配合整体利益的需要,二来,加重自己的分量。

在豪格五岁的时候,皇太极以庄严的婚仪迎娶了科尔沁蒙古贝勒莽古思的女儿哲哲为正妻;在豪格十六岁的时候,皇太极亲迎至沈阳北冈,努尔哈赤也率大小福晋出迎十里,大宴宾客,迎娶哲哲的侄女布木布泰,连她的地位也比豪格母亲高;接下来,皇太极迎娶东宫妃、迎娶察哈尔林丹汗的遗孀苏泰太后、囊囊太后,迎娶海兰珠,她们每一个的地位都比乌拉那拉氏高。

年华流逝,乌拉那拉氏不再拥有青春美貌,也没有那些出身高贵的福晋们的见识与风范,皇太极对她颇为冷落,称帝封妃时,她只是五宫大福晋之外一个微不足道的偏妃。

沾不上母亲什么光,也没什么母族的势力好依靠,豪格只能靠自己。好在,豪格生性勇武,满洲以武开国,最重军功,豪格凭着沙场搏杀,争取到了自己的地位与实力。

豪格少年从征,随同祖父和父兄进行统一女真的战争,在对蒙古董夔、察哈尔、鄂尔多斯诸部的作战中屡立战功,十六七岁时就得到贝勒的封号。他作战极为勇猛,后来又多次同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等统兵出征,立下不少功劳。天聪三年,皇太极第一次绕道入关伐明时,在广渠门外,与袁崇焕的宁锦援兵发生激战,豪格勇悍异常,一直冲杀到了护城壕边上,令明军大溃。

豪格也不仅仅是个武夫。在对待大明、朝鲜与蒙古察哈尔的战略关系上,他眼光独到,认为大明是需要首先对付的主要矛盾,并颇有创见地建议,应该想办法联合农民军,共同削弱大明的力量。在当时,能够看到这一点的,在王公贝勒中并不多见。

天聪六年豪格晋升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时,更被封为肃亲王,并兼理户部。他是天命天聪间有名的战将之一。但是,皇太极对他十分严格,豪格受过不少处分,但不久又因军功得到宽免。成为诸王贝勒中沉浮最频繁的一个,其中第一次比较严重的处分,与他的家事有关:

后金平察哈尔,林丹汗的诸妻妾带着不少贵族女子来降,诸贝勒选娶察哈尔蒙古贵妇时,豪格娶了伯奇福晋,这一下惹恼了他的岳母大人——哈达公主莽古济。

莽古济是努尔哈赤与大福晋富察氏生的女儿,大贝勒莽古尔泰和贝勒德格类的同胞姐妹,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原准备把她嫁给哈达部贝勒孟格布禄。后因孟格布禄与努尔哈赤侍妾通奸,又想谋反,被努尔哈赤一怒之下杀掉。为了笼络哈达部的人心,努尔哈赤把她嫁给了孟格布禄的儿子武尔古岱,她因此被称为“哈达公主”或“哈达格格”。天命末年,武尔古岱病逝后,莽古济守寡,直到其弟皇太极登基,又改嫁蒙古敖汉部博尔济吉特氏琐诺木杜棱。

莽古济与前夫武尔古岱生有两个女儿,长女嫁给了代善的长子岳托,二女嫁给了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莽古济于豪格,既是姑姑,又是岳母,这样的近亲结婚在当时的满族社会中颇为流行。但这种亲上加亲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化解家族内部的矛盾,何况莽古济性格倔强暴烈,与皇太极一向不和,随着这对同父异母姐弟间愈演愈烈的仇怨,处境两难的豪格被卷入了无法摆脱的纠葛中。

察哈尔来降,诸王贝勒纷纷纳娶蒙古贵妇,豪格选娶了伯奇福晋。欢宴之中,喜庆之时,他的姑母兼岳母莽古济大怒,对皇太极说:“我女儿还在,为何又令豪格娶妻?”她满怀愤恨,径自从远迎凯旋大军的阳石木河擅自回家,向皇太极示怨示威。

她在路过代善营前时,得到代善与他的大福晋大宴款待,并赠以名马财帛,前文已经说过。

当着众多贝勒和蒙古宾客,莽古济大闹婚宴,本来就让皇太极很下不来台,代善这样的做法,更让他感觉这二人有给自己示威、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感觉。皇太极大怒,遣人去责问代善是何用心,而且盛怒之下,撇下众贝勒,独自先回盛京,进了宫后就紧闭官门,不上朝也不许诸贝勒大臣进见。次日,他在内殿召集诸贝勒大臣,声色俱厉、长篇大论地训斥代善有六项罪行,指责莽古济一贯行为暴戾、谗毁他人;对皇上早就心怀怨恨,其夫琐诺木杜棱还假装酒醉,多次破口大骂皇上。所以,对她的险恶用心一定要提高警惕。随即议定莽古济的罪状三条:“一、怨恨皇上;二、诬陷部属;三、与丈夫擅自出猎。”

诸贝勒大臣议拟革除代善大贝勒名号,削和硕贝勒爵,夺十牛录属人,罚银万两。莽古济革除公主名号,夺其所属满洲牛录并罚款。

代善服罪之后,皇太极又开恩免革代善贝勒爵,还给十牛录属人。对莽古济的处罚也恩免,却补充了一道特殊规定:今后所有亲戚,不许与莽古济往来,否则,处罚不贷。这样,就把莽古济一家彻底孤立起来。

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年底,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暴卒后,其弟德格类继为旗主。莽古济是德格类和莽古尔泰的亲姐姐,在这次事件中,德格类和莽古济的两个女婿岳托和豪格也受到处罚,理由是他们身为莽古济的亲戚,没有与她划清界限。

九月受罚,十月初二的夜里,德格类就像三年前的莽古尔泰一样,暴毙身亡了。据清朝官书记载,两兄弟临死前的症状如出一辙,都是“口不能言”,非常痛苦地死去,而且只说是“暴疾”,究竟是什么样的暴病却说不清楚。和莽古尔泰死时一样,德格类之死也获得汗王亲临其丧的崇高待遇。莽古尔泰死时,皇太极在灵前痛哭,并摘帽缨,着丧服,居侧殿,亲送灵舆到寝园后才回宫;德格类灵前,皇太极哭得更为悲痛,三更以后才离开,不回寝殿而在凤凰楼前设帐幄而居,并撤馔三日以示哀悼。在诸贝勒大臣的再三劝解之下,汗王才回官。

然而,一个月后,有人告发莽古尔泰兄妹三人合谋危害皇太极。抄家时,发现了十六块刻着“大金国皇帝之印”字样的木牌印,他们曾对佛跪焚盟誓,要夺皇位。这样重大的案情,处理也就非常严厉。莽古尔泰与弟德格类已死,于是决定将两人的坟墓平毁,骸骨抛洒;莽古济及知情的异父兄昂阿拉、莽古尔泰之子额必伦都被诛杀;参与盟誓的其他人并其亲友兄弟子侄一概凌迟,莽古尔泰和德格类的所有儿子也都降为庶人,所有人口财产抄没人官。有逃亡者向明朝官员报告:“两家相争厮杀,四王子(皇太极)将大王子蟒五儿代(莽古尔泰)儿子三个俱都杀死,还杀死相关的重要人员一千多人。”莽古尔泰所属的正蓝旗收归皇太极自己统领。就此,形成了正黄、镶黄、正蓝的所谓上三旗。

这起案子牵连甚重,还运用了凌迟这样极其残酷的千刀万剐的酷刑,处罚之严、诛戮之惨,令人惊心。引起这起惊天大案的导火索、莽古济那个嫁给豪格做嫡福晋的女儿,本来并没有受到皇帝的直接处罚,出嫁了的姑娘是不用为母亲的行为承担责任的,但是,她依然没能逃出性命。

她的丈夫豪格,刚因与莽古济的关系受到处罚,心有余悸。对于这场惊天动地的大案,再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审时度势,很快表明了自己在这场大火并中的立场,他义正词严地说:“我乃皇上所生之子,妻之母既然想害我父,我怎能与谋害我父之女同处!”然后,亲自下手杀了他的妻子。

豪格用妻子的鲜血,向父亲清洗自己的嫌疑,表示效忠之心,挽回此前因为“不曾与岳母划清界限”在父亲心里扣掉的分数。事后,皇太极将莽古尔泰的妻子指婚给他,作为这次杀妻行为的补偿,还在分配莽古尔泰财产时,给了豪格诸多好处,分给他八个牛录的人口。——和他同样娶了莽古济女儿的岳托被挤到了夹缝中,他们夫妻感情很好,心下不忍,皇太极问他怎么处理时,岳托反问道,“大汗要我怎么办?”皇太极不好下让他杀妻的旨意,饶过了他妻子的性命。但不久之后就在岳托家中发生了莫名其妙的魇魅事件,皇太极以此事为岳托之妻即莽古济的长女所为的理由,将她定罪幽闭,永远不得与岳托见面。

在这件事里,可见豪格对权势的热衷,也可以看到他在父亲面前的心态。但是,在次年,即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六月,豪格刚当上亲王两个月后,就同上次的难兄难弟成亲王岳托一同被论罪,降级为贝勒,罢了掌理户部的职位。此事的起因,是岳托对谋逆案表示怀疑,说过“德格类哪有此事?定是妄言”的话,豪格没有告发,以“党附岳托”的罪名受到惩罚。诸王会议的结果,认定豪格与岳托结党,有怨恨皇上之心。但是在讨论对岳托、豪格如何处罚时却出现意见分歧,一半人主张处死,另一半人主张监禁。最后,由皇太极裁断,他说:“虽然他们对朕抱有异心,朕如加以诛戮,将招致恶名。二人一为朕的儿子,一为朕的侄子,朕应以宽容对待他们。”以降爵、罢职、罚银了事。

两个月后,豪格用同睿亲王多尔衮一起攻锦州的功劳,换回了皇太极的原谅,让他仍旧管理户部。

好景不长,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豪格属下的马屁精强迫一个蒙古部落酋长把女儿献给他,豪格没有治那个马屁精的罪,被皇太极再罢部务。这次的贬谪长达两年,直到他随同睿亲王伐明,入关、下山东,多所斩获,凯旋时,才因大功恢复了肃亲王爵,重管户部。

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豪格又同睿亲王多尔衮一起去围困锦州,因擅自离城远驻,和多尔衮一起被处分。多尔衮的睿亲王爵被降为郡王,罚款一万两白银,夺两牛录;豪格的肃亲王爵被降为郡王,罚款八千两白银,夺一牛录。这一次贬谪又是两年,他戴罪立功,在大败洪承畴率领的十三万明军的战斗中功绩辉煌,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七月,复封肃亲王。

虽然如此,他总还算是皇太极儿子里最有出息、有功劳的一个,心中自然怀有对储位的希冀之心。当宸妃盛宠,八阿哥刚生下来就被立为太子时,豪格一定极为失望。皇八子天亡,他又重新有了机会,怎么能不全力争取?

现在皇太极驾崩,没有留下遗嘱,作为皇子中唯一的亲王,豪格已经成为大清国位高权重的人物。而皇长子的身份,更令豪格具有了其他宗室诸王包括多尔衮在内都不具备的优势,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尤其是皇太极生前亲掌的两黄旗。

豪格与多尔衮,成为继位可能最大的两个待选者,剑拔弩张。说起来,豪格的母亲乌拉那拉氏是努尔哈赤的大妃、多尔衮生母阿巴亥的族姑,豪格也有许多次与多尔衮共同领兵的记录,他们多次并肩作战,经常是多尔衮为主帅,豪格为副帅,那颗传国玉玺就是二人一起拿到的。但是,战争上共同经历生死厮杀、协同配合,二人母族的亲戚关系,再加上叔侄血缘,却并没有在豪格与多尔衮之间催生出多少良好的关系与情感。

或许,这与皇太极对他们二人的态度有些关系。皇太极明显对多尔衮更为重视、赞赏,着力培养;豪格是他的亲生儿子,却不见他给豪格多少特别的关照,反而更为严苛。豪格比多尔衮年纪要大上几岁,上战场也比他早,对这个父亲口中大加赞扬的叔叔好像也并不服气。在围困锦州被处罚时,多尔衮自请死罪,豪格的表态意味颇有些复杂。他说:“多尔衮是亲王,我也是亲王,因为他是叔父,所以命令他为主帅。既然他失策犯了错,我跟着他,自然也该死。”言语之间.他对多尔衮多少有点忌妒、也有点不以为然。

现在,两个人站在了一个PK台上。

豪格是皇长子,并有很突出的战功,但是他母亲地位不高;他虽是黄旗下的一员大将,却不是一旗之旗主。因为两黄旗及正蓝旗是天子自将,旗主是皇帝本人。另外,从他不断犯大大小小的错误和杀妻求宠的行为来看,作为皇长子,他不无跋扈横暴之嫌。

然而,皇太极生前自领的两黄旗将士和多尔衮三兄弟所属的两白旗之间,关系不太和睦,而一旦多尔衮继位,两白旗的地位势必上升,而两黄旗不再是天子亲掌,其利益必然受到损害。因此,两黄旗的重臣特别不愿意看到多尔衮继位,他们的目光转向豪格。

6.各方博弈的结果:福临六岁登基